在中国美术史上,遭遇尊崇与诋毁两极的莫过于清初“四王”。因为皇朝的重视与喜爱,其发端或过程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初“四王”的绘画成为当时朝廷的需要,也是皇朝笼络民心绝佳的手段。田艺珉编写的《清初四王摹古研究》以他们“摹古”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分辨其从“摹古”到变通,以“摹古”为名的集大成与开生面的本质内涵。
引言
上篇 趋同与相异——“四王”山水画之特征论
一 把守正脉:王时敏
(一)王时敏生平及其他
(二)王时敏把守正脉的画学观
(三)王时敏平淡自如的艺术特征
二 博采玄微:王鉴
(一)王鉴生平及其他
(二)王鉴直追古贤的画学观
(三)王鉴元气灵通的艺术特征
三 体备众法:王晕
(一)王犟生平及其他
(二)王辈集大成的画学观
(三)王犟熔铸南北的艺术特征
四 不生不熟:王原祁
(一)王原祁生平及其他
(二)王原祁尊崇法度的画学观
(三)王原祁笔力沉厚的艺术特征
中篇 从摹古到变通——“四王”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论
一 形神逼肖——整体式摹仿
(一)王时敏、王原祁之摹仿黄公望
(二)王鉴、王犟之摹仿巨然
(三)王晕“不杂一家之笔”的摹仿
二 皆有原本——局部式摹仿
(一)对宋元树法的分解性摹仿
(二)对宋元丘壑的局部摹仿
三 不拘成规——变通式摹仿
(一)兼采各家:对宋元笔墨的综合变通
(二)融入已意:对宋元丘壑的解构与重组
下篇 集大成与开生面——“四千”“摹古”的内涵辨析
一 以摹仿的途径集火成
(一)千岩万壑,别开生面的山水画构图
(二)“惟求宗旨,何论宋元”的山水画新精神
二 以摹仿的方式整饬梳理技法
(一)出宋入元的笔墨取向
(二)推而至于别家的山水画笔法构成
(三)淡中取浓,以笔见墨的山水画五墨之法
三 以摹仿的名义拓展推进
(一)取精用宏,浅绎设色——王时敏、王原祁取之有道的南北诸家之
(二)熔铸一炉,青绿设色——王鉴、王犟集大成的南北诸家之道
结论 托古改制之蜕变——山水画笔墨技法的规范化与体系化
一 后学法门:整饬山水画技法与理论
(一)“四王”对宋元诸家“图以授之”的笔墨规范
(二)王原祁对黄公望《写山水诀》的梳理
二 托古改制:山水技法程式系统之确立
(一)“作家”与“士气”合流
(二)走向程式化:利与弊共存
余论
附录清初“四王”题仿各家山水作品一览表
一 《中国古代书画图日》著录上海博物馆藏“四王”作品统计表
二 《中国古代书画图日》著录上海博物馆藏“四王”题仿各家作品统计表
三 《巾国古代书画图日》著录载故宫博物院“四王”作品统计表
四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故宫博物院藏“四王”题仿各家作品统计表
五 《中国绘画全集》著录“四王”作品一览表
六 《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著录“四王”绘画作品一览表
七 《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著录“四王”作品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