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一代文宗(韩愈传)(精)》作者邢军纪通过传主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时序推进,着力描绘其重要的人生片断,书写中唐一代文学大师的鲜明性格和生命华章,较充分地勾画了那一时期社会文化面貌、文人诗家的友情与成就。
《一代文宗(韩愈传)(精)》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作者邢军纪通过传主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时序推进,着力描绘其重要的人生片断,书写中唐一代文学大师的鲜明性格和生命华章,较充分地勾画了那一时期社会文化面貌、文人诗家的友情与成就。全书语言讲究,简洁雅致,也生动传神,不少处抒情与状物,激情铺陈,是一部扎实、有特色、见性情的人物传记。
早春
之一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牛奋其角,箕张其口。
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
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
无善名已闻,无恶声已。
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
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嗟汝牛与斗,汝独不能神。
从出生到死亡,这首《三星行》诗里描绘的行状,一直笼罩着韩愈的命运……??之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孟春,韩愈任吏部侍郎后写此诗赠与诗友张籍。翌年,韩愈辞世。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首咏颂春天的诗……
第一章?我生不辰
夜色像墨一样涂抹过来,船上的白帆黑了。有水鸟的翅膀剪着亮,然后又像风一样跌落不知处。十岁的韩愈坐在船首,在苍茫间突然想起《逍遥游》里的一句话:“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北方山野的背景里去看这部书,思绪总会被厚重的东西所凝滞,而只有到了这般水天一色的环境,才容易追上作者灵动高远的思路。已经坐了三天三夜的船。从长安出蓝田关,然后从商州至南阳襄阳,此后乘船汉水,一路向东以水流的速度漫游至此。将到武昌地面了,江面变得阔大而无际,如果不是天降沉幕,真不知今夕何夕,找不到时间去哪了。此时正是大历十二年(777)的春天,长安城内宰相元载被皇帝诛杀,其余党悉数被鞫,韩愈的哥哥起居舍人韩会虽不是元党核心人物,但也因之受到牵连,被贬外放为韶州刺史。从小寄养在大哥家的韩愈由是随哥嫂踏上流徙之路。
韩愈是大历三年(768)生人。父亲韩仲卿官终秘书郎,死在大历六年(771)。韩愈“三岁而孤”,大他三十岁的大哥韩会自然担起了抚养小弟的重任。从父亲死后到韩会被贬流放,韩愈已在大哥家生活了七年。现在,十岁的韩愈已读书三载,言出成文,像《逍遥游》这样的文字已能神会出处,思接千载了。
有一瞬间,韩愈恍惚了。他看见天上的星斗急促地向水面溅落,炫目的光晕映出大江辽远的轮廓。他惊骇地看见船头像如椽大笔倏地划向虚无,那些毕剥的响声传达出紫毫毛笔掠过纸张墨汁洇出天地的画面。他睁开眼睛,发现了梦境的边缘。起风了,大船像条鱼,游向远方。韩愈觉得自己就骑在鱼背上,这是条会延伸扩展的鱼,它无际无涯,只要前行,便是它生长的尺幅,因此才会有“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的喟叹。可见会动的船就是《逍遥游》里鲲鹏的原型。船的能动,非神力可为,实在是人力所致,只要勤力奋身,它不仅能动,或许会飞,它既能游弋北海,又能扶摇万里,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是人的想象,更像人勤力作为的印记。韩愈很惊诧自己的发现。记得在老家河阳初读《南华真经》时,念至“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时,觉得其气魄之大不可想象,而今一到水世界,人也相跟着澄澈,领会深远许多,可见水真乃灵物也。P1-3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我们采取专家推荐、主动约请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感谢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及专家们,更要感谢作者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由于该丛书工程浩大,人数众多,时间绵延较长,疏漏在所难免,期待各界有识之±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作者塑造人物,缘情写意,参之唐代社会风俗,人的性情、学识,与政治风云,刻于历史的深处。诗文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度,注释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本色。这是走进韩愈的一部温情之作,也是唐人心灵的一段妙史。为文之道与为人之道,多悲壮之音,儒者伟岸之姿历历在目。文史专家 孙郁
本传通过韩愈的人生经历、文事成就,书写了中唐一代文学大师的鲜明性格和生命华章,勾画出那一时期社会文化面貌,以及“古文运动”的成就。文字清雅蕴藉,叙述流丽畅达,篇章结构简洁而统一。重要的是,人事与性情,史传与情怀互映兼及,传主以及相关人物,形象生动,细节丰沛,主人公的矛盾型性格刻画,为作品增色出彩。文学专家 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