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留学这件事(亲历者可以告诉你的)
分类
作者 吴一舟//吴爽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非起点的开始

2004年夏秋时节,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闹剧般的混乱气氛之中。

一部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后天》在全球同步上映不久,便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风暴、洪水、地震等天灾,仿佛在印证电影中预言的世界末日离我们并不遥远。更让人密切关注的是伊拉克的局势,报纸、电视上三日两头出现人质被恐怖分子绑架的消息,一会儿这个被释放,一会儿那个又被斩首,闹到后来,大家有点麻木不仁了,甚至懒得再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大概还嫌“人祸”不够刺激,美国的总统大选正好不期而至,伴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和股市的狂泻,布什和克里粉墨登场,在骂骂咧咧中把全世界老百姓的胃口多少又吊起了一些。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个季节真正掀起一波狂潮的却是一本书,叫《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据说,这本书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便销了几千万册。一个过了气的总统居然还有如此大的魅力,实在让正在唇枪舌剑的布什和克里汗颜。

其实,这本书里也没有多少特别的东西,它只是在讲述一个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故事还有点琐碎、冗长,也许真正吸引人的是它的主题——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叫比尔(Bill)的家伙,因为他努力,因为环境和机缘,便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统。那意思是说,任何一个叫比尔,或者与比尔一样普通名字的家伙,只要他愿意,都有可能成为总统,或者成为他理想中的别样的伟人。

这本书着实激励了我,因为很不凑巧,我也叫比尔。这个名字其实不是我的本名,是小时候英语老师给大家起英文名字时,就像叫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似的,我便被点为比尔。自从我被叫做比尔以后,我发现我真的就是比尔了,而且我越来越崇拜另外两位跟我同名的人。一位就是这个过了气的总统,那时候他还在总统任期内闹绯闻呢,我佩服他能把绯闻闹得全世界都家喻户晓,而支持率却还在节节攀升。另一位我崇拜的比尔就是微软的老大盖茨先生,他居然敢大学没毕业就跑出去混饭吃,而且居然能混到离开了他微软的产品你仿佛没法活的程度。我越来越为比尔而自豪,其实是为自己拥有比尔这个名字而自豪。

沿着克林顿这本书的思路一直想象下去,我眼前正展现出一幕幕未来的场景,我一步步走上总统宝座,又从宝座上从容走下来的场景。这些场景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实,我发现我离总统其实也并不太远。当然,我是不是真想做总统,那还得看我高兴呢,因为我发现总统也并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人物,有时候还会很狼狈。

不管未来怎么样,我决定写书了。

我想先写一写我真的变为比尔的最初三年。因为,这三年使我认识到原来我也很伟大;也因为,我认为这三年是我人生的美好开端;更因为,我想给那些将要有与我相似经历的朋友们一个参照,你们也一样伟大,也许会比我更伟大。

这一节,其实是一段与留学完全无关的开场白。

我儿子吴爽说了他的英文名比尔(Bill)的来历,说了他为这个名字激动的原因。显然,他有兴趣把他留学加拿大最初三年的经历写出来,也与这个名字有关。

Bill这个名字,在英语国家里,它的普通程度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小明”。正因为普通,这个名字被用在吴爽身上倒也恰当,更没多少说头。那还是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给他报名去参加一个剑桥英语班,上第一堂课,按惯例老师要为每一位同学取一个英文名字,按照老师事先排好的名单,吴爽就被点为Bill(比尔)了。2003年我们到了加拿大以后,因为老外的舌头总是转不好吴爽这个名字,为了他在学校里的方便,我们决定给他取个英文名,他自己毫不犹豫地说,就叫Bill。于是,Bill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便成了吴爽的正式英文名。

然而,当你把一个普通名字与某位能够激励你的人联系在一起时,它的作用就不再普通了。凑巧的是,吴爽最崇拜的两位大活人都叫Bill,这便是克林顿和盖茨。于是,Bill这个名字在吴爽心中有了特殊的意义,而他之所以会崇拜这两位,其实,还是与他的留学经历有关的。如果他不去加拿大留学,他的崇拜偶像会不会还是这两位呢?我想,会不会是某位韩国明星?如果那样的话,他后面的人生也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所以,不要小看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它也许会影响你的整个人生,尤其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留学这件事,都是因为家长们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起步才会有的,而这个起步是否走得好,很可能就在一念之间。遗憾的是,我看到太多的人没有走好这一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钱能搞定一切;有的是不了解其中的学问,被留学中介们牵了鼻子;有的是在教育理念上出了问题,导致事与愿违。

我很愿意把吴爽这个看似有点久远的留学故事再拿出来与你分享,它就像一扇小小的窗户,能让你更直观地了解海外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也可以借此把这十来年的经验、教训、感受和思考一并端出来。希望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P1-3

目录

非起点的开始

2003夏:不安而快

 乐的季节

 SARS和《猫》

 陌生的温哥华

 TUPPER中学

2003秋:我的学校和老师们

 男孩女孩俱乐部

 夏令营与学车指南

 排课

 预言家德克森和老ESL

 伍德伍兹

2003冬:大喜大悲的日子

 戏剧课和职业计划CAPP

 约翰斯顿和陈

 阵亡将士纪念日

 JOMAR之死

2004春:忙碌的安排

 过渡班和家长会

 圣诞的雪

 《神秘园》与《中学生天地》

 PE、篮球联赛和SUNRUN

 领导力培训

2004夏秋:还算平稳的过渡

 告别父亲

 一年了……

 夏季学校、义工和网球

 遭遇堡垒

2004冬:新的体验

 初涉学校政坛

 助理,助理

 首度登台

 乡情依旧

 课外的世界

2005春:参与的快乐

 走进维多利亚

 浪漫的情人节

 别样的生物学

 科学节的失败

 触摸选举

2005夏:走过坦途

 竞选“议员”

 两年了……

 又是夏季学校

 真正的国会议员

 天体海滩和同性恋游行

2005秋冬:多彩的感受

 快乐并痛着的课程

 辩论大赛

 教师罢工

 首都之旅

2006春:新一轮的忙碌

 爱默生的危机

 申请,申请

 MANDARIN、TOFEL和LPl

 狼狈的学生会

2006夏:收获的季节

 三年了

 毕业典礼

 不归夜与纪念日

 麦当劳和父亲节

未完的结尾

“留学这件事”的问与答

 一、家长们最关心的10大问题和解答253

1.我当然知道留学的好处,但我

 也看到很多留学失败的例子,究

 竟怎样的孩子更适合出国留学呢?

2.孩子留学,究竟是早一点好,

 还是晚一点好呢?

3.我孩子虽然还在读小学,但考

 虑到现在国内的教育环境,我

 还是想把孩子送出去留学。请

 问,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吗?

4.我孩子学习成绩不咋的,估计

 二本也考不上,我想送他出去

 留学,合适吗?

5.我经济上问题不大,但没时间

 管孩子,也不懂得怎么管,让

 他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更好的

 教育应该可以吧?

6.不同阶段的留学,在学校的选

 择上有什么不同的讲究?

7.除了孩子留学的事,我自己也

 有移民的想法,能否把这两

 者结合起来一起考虑?有何

 利弊?

8.听说留学的费用每年得要好几

 十万,真需要那么多吗?

9.出国留学,究竟公立学校好还

 是私立学校好?

10.我孩子留学的事都搞定了,9

 月初就开学,我啥时候送他出

 去好呢?

 二、学生们最关心的10大问题和解答

1.申请留学,是否一定要通过留学中

 介?怎样做更好?

2.出国留学,总想找个好学校。到底

 排名在什么范围的学校可以算是好

 学校呢?

3.出国留学,到底是选学校重要,还

 是选专业重要?

4.我担心排名好的学校申请不到,就

 算进去了也可能会学不好,怎样寻

 找适合我的学校呢?

5.我的各科成绩都没有优势,也没有

 明显的兴趣,我该怎么选专业呢?

6.在提交留学申请时,我也知道老外

 注重素质教育,光有好成绩是不够

 的,那么,究竟还有哪些东西是老

 外感兴趣的呢?

7.我经常听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

 或找工作有受到歧视的说法,到底

 有没有歧视?

8.听说国外大学的学生宿舍挺少,条

 件不好还很贵,我自己在校外租房

 子住会有什么问题吗?

9.听说在国外留学,选课也有很多讲

 究,有些什么原则或方法吗?

10.听说在美国留学,选择大学的地

 理位置也很有讲究,这是怎么

 回事?

序言

留学,美丽并纠结着

虽然国内的教育体制天天在接受口诛笔伐,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众人共挤独木桥”的高考模式不会改变,因为大家都说它还是相对公平的:虽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遭到有识之士的诟病,但谁也不敢,更不愿让自己的孩子退后半步。幸好,社会的开明和经济的发达,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出国留学无疑是最佳的另类选择,它既能避免去挤独木桥,又可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中,出国留学不但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而且会赢在起跑线上,对有条件的家庭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留学这件事真的就那么美丽吗?我相信,不是的。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学生和家长们而言,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知,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多半不愿拿出来分享。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留学岁月的家庭而言,也许他们正在焦虑和困惑之中,还没来得及梳理其中的得失,甚至还在云里雾里,不知眼前迈出的这一步究竟是对是错。对于正处于谋划阶段的家庭而言,他们充满了向往和激动,当然,还有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的问题。

·孩子留学,究竟是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呢?

·除了孩子留学的事,我自己也有移民的想法,能否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一起考虑?有何利弊?

·我经常听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或找工作受到歧视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歧视?

·出国留学,总想找个好学校。到底排名在什么范围的学校可以算是好学校呢?

·出国留学,到底是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

·听说国外大学的学生宿舍挺少,条件不好还很贵,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也可以吧?

·听说在国外留学,选课也有很多讲究,有些什么原则或方法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可以随便列出一大堆来。这些问题有大有小,但不同的答案会引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结果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能是一群孩子的前程和幸福。最关键的是,对每一位具体的当事人而言,每个问题的选择机会只有一次,你不可以反悔重来。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待孩子留学的问题上,还有不重要的问题吗?毫无疑问,关于留学这件事,借用一句老歌的歌词来形容,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啊。

作为一位十多年前的经历者,我已经走过了向往、激动和困惑,我也尝过了酸甜苦辣,更重要的是,我积累了大量的感触和思考。事实上,这十年来,我零零星星地一直在对朋友们说一些关于留学的话,因为他们总是带着诚恳的态度来向我咨询,原因是十多年前我就陪儿子走上了留学之路,之后,又与儿子合作出版了有关这段经历的一本书《比尔这家伙》。

严格地说,《比尔这家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详细描述了我儿子(他的英文名叫比尔)作为一个小留学生在加拿大最初三年的经历。因为这三年是我们一家共同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我作为陪伴者、见证者也有不少的感触,所以,其中也夹杂了一些我的感言。当时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是想为儿子,事实上是为我们全家,这段太不寻常的经历留下一个记录和纪念。不管这段经历曾经让我们如何煎熬,我们自以为结果还算圆满,因此,写作这本书也免不了有点炫耀的意思。然而,写作的过程,自然也是个梳理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之所以会有这个还算不错的结果,其中固然有我自以为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在发挥指导性作用,有比尔自身的努力,但更多的,却是当时的机缘巧合或无意识的正确选择。这些偶然因素的重要性,现在回过头去看,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甚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就这些因素而言,只能说我们的运气比较好。我们的成功,正是来源于这些主观的和客观的、必然的和偶然的因素的共同叠加。

十多年过去了,比尔的人生经历了更多彩的见识和更艰辛的考验,他已经如他所愿,成为了一名加拿大知名律所的执业律师,专注于他感兴趣的反垄断法。再回望那最初的三年,实在不值得~提,更没什么可炫耀的。然而,他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如愿以偿,其起点便是那现在看来不值得一提的最初三年,甚至是飞往加拿大那个具体日子的选择。对于那些还处于向往和困惑阶段的朋友们来说,这起点的借鉴意义远远大于现在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十年以后,无论是比尔还是我,都可以抛弃当年的感情因素,冷静地回望、总结和分析当年的经历,获得更多理性的、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尤其是当年那些带有偶然性的因素,通过今天的分析,就可以成为后来者们的自觉选择。其功德善莫大焉。这便是今天出版《留学这件事》的动因。

《留学这件事》的主体部分,仍然保留了《比尔这家伙》中比尔的自述,因为这部分内容可以让你更生动地感受到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那些必然的或偶然的、无意义的或可借鉴的细节,借此,也便于我展开分析和说话。与《比尔这家伙》所不同的是,伴随着比尔的自述,我加进了大量十年后的今天我特别想说的话。这些话,正是经过理性分析和梳理总结的,对后来者具有更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内容。因为这一改变,自传性质的《比尔这家伙》变成了阐述教育理念和留学指导的《留学这件事》。

这样做的原因,实在是这十年来,关于留学这件事,我看到、听到的太多,向我咨询的人太多,眼看着误入歧途的人太多,花费了精力财力却耽误了儿女前程的太多,而满志而归或能驰骋国际大舞台的则寥寥无几。  近几年来,出国留学已成为小康家庭投资子女教育的上佳选择,每年的留学人数呈几何级增长,但这些众多的后来者们,他们在茫然中获得的,多半是来自于留学中介和那些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做的所谓教育集团或企业的资讯,却少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尤其在对国外教育环境的深刻理解,对留学利弊的深入分析,对具体操作的正确把握等等方面,更缺乏实实在在的指导。于是,我决定借着比尔的这段经历,做一点我认为对面临留学困惑的人们有些实际意义的事。

书中以楷体文字排版的部分正是我说的话。因为是伴随着比尔的叙述而展开的感言、评论或分析,这些话显得有些凌乱且碎片化,似乎无法形成系统的阐述,但当你读完本书,我相信你自己会归纳出最重要、最核心的观点和做法。这里面的内容无非是两类:一类是针对留学这件事而言的理念和经验教训;另一类是无论留学与否都可资借鉴的我的教育观,但也许只有留学才能更好地实践之。

为了使本书多一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我有意在书末安排了一个附件,把近年来朋友们咨询我最多的问题整理成“家长们最关心的10大问题和解答”和“学生们最关心的10大问题和解答”附上。当然,这些解答是基于我的理念和经验教训而形成的,你是否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以为,任何事总是兼听则明,但愿本书对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一舟

于2016年8月杭州

内容推荐

孩子留学,究竟是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呢?除了孩子留学的事,我自己也有移民的想法,能否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一起考虑?有何利弊?我经常听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找工作受到歧视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歧视?出国留学,总想找个好学校。到底排名在什么范围的学校可以算是好学校呢?出国留学,到底是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听说国外大学的学生宿舍挺少还很贵,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也可以吧?听说在国外留学,选课也有很多讲究,有些什么原则或方法吗?……

类似这样有关留学的问题有大有小,但不同的答案会引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结果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能是一群孩子的前程和幸福。最关键的是,对每一位具体的当事人而言,每个问题的选择机会只有一次,你不可以反悔重来。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孩子的留学这件事上,还有不重要的问题吗?

翻开吴一舟、吴爽父子著的这本《留学这件事(亲历者可以告诉你的)》,你将得到答疑解惑。

编辑推荐

《留学这件事(亲历者可以告诉你的)》通过一个中国中学生在加拿大四年的留学经历,展示了其丰富的成长经历和指出了留学过程中会遭遇的种种问题和解决方案,是一本适合正在留学、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其家长的留学指南。本书为吴一舟、吴爽父子俩合著,由儿子的留学经验、体悟与父亲对前者的感言、评价两部分组成,既有留学信息的一手资料,又有与之相应的深入分析,内容可信且富有参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