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状
1.1 能源富集区理论界定
1.1.1 能源富集区概念界定
1.1.2 我国主要能源富集区
1.1.3 西北能源富集区界定
1.2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状
1.2.1 能源富集区发展的一般规律
1.2.2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特征和功能定位
1.2.3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状
第2章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特殊性与可行性
2.1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2.1.1 发展现代农业是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在要求
2.1.3 发展现代农业是能源富集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2.2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特殊性
2.2.1 资源型产业的挤出效应明显
2.2.2 能源工业对资源的分流加剧了农业发展的困难
2.2.3 西北能源富集区农业土地有其自身特点
2.2.4 工业与农业的发展悬殊导致城乡、工农贫富差距拉大
2.2.5 西北能源富集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双重约束
2.3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性
2.3.1 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
2.3.2 西北能源富集区发展现代农业可行性分析1
2.4 摆脱资源依赖的可持续发展——来自现代农业的驱动力
第3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1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
3.1.1 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3.1.2 农业现代化相关理论
3.2 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
3.2.1 发达国家经验
3.2.2 国内经验
第4章 榆阳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4.1 榆阳区区情分析
4.1.1 优势
4.1.2 劣势
4.1.3 机遇
4.1.4 挑战
4.2 榆阳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4.2.1 改进传统经营方式
4.2.2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4.2.3 提高农民福祉
4.2.4 科技创新驱动
4.2.5 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总结
4.3 榆阳区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与推广
4.3.1 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4.3.2 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核心内容
4.3.3 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的条件
4.3.4 能源富集区农业发展的其他模式
第5章 西北能源富集区现代农业发展
5.1 现代农业发展指导思想
5.2 现代农业发展基本原则
5.2.1 确保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原则
5.2.2 市场配置资源原则
5.2.3 优质安全高效原则
5.2.4 产业化发展原则
5.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依赖
5.3.1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构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环境
5.3.2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5.3.3 积极发挥能化产业反哺功能
5.3.4 加强完善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5.3.5 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5.3.6 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
5.3.7 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5.3.8 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6章 西北能源富集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6.1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
6.1.1 改善农业组织创新外部政策环境
6.1.2 强化农业组织载体驱动效应
6.1.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6.1.4 加强对特色农产品交易及仓储市场支持力度
6.1.5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新平台
6.2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6.2.1 确立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机制,优化政府职能
6.2.2 巩固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地位,完善其农业服务功能
6.2.3 发挥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健全其与农民利益的耦合机制
6.2.4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升其农业服务能力建设
6.3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6.3.1 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确权
6.3.2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6.3.3 实行资源生态补偿
6.3.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
第7章 展望
7.1 现代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7.2 西北能源富集区现代农业展望
7.3 本研究的未来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