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名家批注周易/经典传家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孔颖达等注疏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译文]

用九:出现一群龙,谁也不自居首领的位置,则无过亢之灾,这是吉祥的现象。

[解说]

“用九”不是卦辞,也不是爻辞,是说周易卜卦的体例方法,坤卦有“用六”之说,意思相同。其他卦没有“用九”、“用六”的说法,“用九”意思是采用老阳之数,也就是采用变爻的爻辞占断,具体方法见前述。采用变爻爻辞占断,也有效法天道,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求吉祥之意,因为到极点后,山穷水尽,只有思变、改革、否定自己才有出路。爻辞后句“群龙无首”,不是没有首领的意思,而是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生生不息之意,如斗转星移、四季交替、日出日落,永不会休止。

[原文]

《彖》日:孔颖达《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并云:“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王弼注:“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日:“大明,日也。”六位时成,时乘六龙孔颖达《周易正义》:“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御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苟爽日:“御,行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周易正义》:“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保合大和,乃利贞。孔颖达《周易正义》:“以能保安合会大利之道,乃能利贞于万物,言万物得利而贞正也。”首出庶物,万国成宁。朱熹《周易本义》:“万国各得其所而咸宁,犹万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也。”

[译文]

《彖传》说:博大的、象征万物创始的乾卦,万物依靠它而开始生长,它是统帅万物之本源。它使云朵飘行翻动,使雨水施洒降落,各种事物各具形态而不断发展。明亮的太阳周而复始,乾卦各爻按不同的时位组成,犹如六条龙接连驾驭在天地之间。天地的自然变化形成万物的规律,万物各自运蓄精神,保持太和元气。如此则祥和有益,顺利贞固。天道创造万物,天下邦国都和美昌顺。

[解说]

《彖》辞一般用来解释卦辞或卦象,通常以“彖日”两字开头,意思就是《彖传》说。“大哉乾元”首先赞美乾天创始万物的功能,具有造物的伟大,这里也表现出《易经》关于世界创造说的强烈的唯物主义色彩。万物要借乾天的资助才能生长,乾即是天的主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表明乾天的亨通广大,进一步说明乾天是通过云行雨施分布元气和能量来造物的,“品物”即各类物体,“流形”即形成,体现出元亨一体且相承的关系。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刚爻,阳爻代表白昼,所以说乾卦“大明终始”,六爻从潜到亢的时运、时势不同,所以说“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宇宙总的运行模式。天道变化的规律,在于万物各正性命,各自得到并坚守自己的本性和位置,保合元气(古人认为元气聚集则生成,散则死亡),达到极其和谐、圆融、生机盎然的“大合”境界,就是利贞。“首出庶物,万国成宁”是表明元亨利贞对于社会的意义,意为天(首)创造出众多(庶)物体,万国得到安宁。这段《彖》辞最后提出了对中华民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和谐”思想。

[原文]

《象》日:孔颖达《周易正义》:“万物之体,自然各有形象,圣人设卦以写万物之象。今夫子释此卦之所象,故言‘《象》日’。”天行,健。高岛吞象《易断》:“行者运也,进也,为也,往也,道也;谓天道运行,犹如太阳日日运行,循环不息,无一刻之停止也。”君子以自强不息。徐子宏《周易全译》:“君子,指德才兼备的人。”“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朱熹《周易本义》:“覆,反复,重复践行之意。”“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孔颖达《周易正义》:“九是天之德也,天德刚健,当以柔和接待于下,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故云‘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

《象传》说:乾卦如天道运行,刚强劲健。君子亦应如此,坚强振作,不断努力。“龙潜入水中,暂不宜有所作为”,所以初九之象,阳气刚刚萌生,自然居位低下。“龙出现在田间”,此象说明德业昭著,大德之人经潜藏休养,必会将大德普济于世。“整天勤勤恳恳”,表明反复行道,没有偏差。“潜伏深谷,或腾跃上进”,表明龙处在进取而无损害的时机。“龙高飞于天”,说明怀德之人可一举创就大业。“龙高亢至极,终会有所悔恨”,表示物极必反。用九,说明天之宏德也并非永居首位。

P4-P5

目录

乾卦第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第二

厚德载物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

蒙卦第四

文明启蒙

需卦第五

耐心等待

讼卦第六

有理有节

师卦第七

选将以道,选将以德

比卦第八

亲君子,远小人

小畜卦第九

积小胜多,以柔制刚

履卦第十

言而有信,行而有礼

泰卦第十一

天入合一,安康和谐

否卦第十二

泰极否来,否极泰来

同人卦第十三

同心同德,团结向上

大有卦第十四

大有之后不忘谦德

谦卦第十五

谦虚使人进步

豫卦第十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随卦第十七

随时变化,与时俱进

蛊卦第十八

培养品德,抵制蛊惑

临卦第十九

审时度势

观卦第二十

观而后学

噬嗑卦第二十一

以法治国,以法教民,知法守法

责卦第二十二

以德服人

剥卦第二十三

去伪存真

复卦第二十四

周而复始

无妄卦第二十五

不可妄动

大畜卦第二十六

畜而后动,寓进于畜,欲动先止,止而后动

颐卦第二十七

怡情养性

大过卦第二十八

物极必反

坎卦第二十九

身处逆境,前途坎坷

离卦第三十

坚守正道

咸卦第三十一

以情感人,以德育人

恒卦第三十二

守恒道、树恒心、立恒基、置恒产

遁卦第三十三

明哲保身,以退为进

大壮卦第三十四

无规矩,不成方圆

晋卦第三十五

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明夷卦第三十六

韬光养晦

家人卦第三十七

天下一家

睽卦第三十八

求同存异

蹇卦第三十九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解卦第四十

解除苦难

损卦第四十一

损下益上,根基动摇

益卦第四十二

损上益下,固本强根

央卦第四十三

用和平的手段消除罪恶

娠卦第四十四

当合则合,不当合则不合

萃卦第四十五

齐心协力,前程似锦

升卦第四十六

人才的提升

困卦第四十七

知困早悟重实践

井卦第四十八

勤勤恳恳,为民服务

革卦第四十九

革故鼎新

鼎卦第五十

治大国若烹小鲜

震卦第五十一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艮卦第五十二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渐卦第五十三

循序渐进,不偏不躁

归妹卦第五十四

夫妇之道

丰卦第五十五

抓紧天下光明的时机,明断是非,赶紧做事

旅卦第五十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巽卦第五十七

果断行事,成就大业

兑卦第五十八

上善若水

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会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

节卦第六十

适当节制

中孚卦第六十一

修德守信

小过卦第六十二

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

既济卦第六十三

济事即成事

未济卦第六十四

新的起点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

序卦

杂卦

附:历代名家谈周易

《周易正义》卷首

章太炎谈《易经》

朱自清谈《周易》

序言

国学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的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理论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融合,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它们自然也成为了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许也不应该僵化。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学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坚船利炮强势进入中国之后,中国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的称呼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学这样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地学习、引进西学,另一方面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张之洞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适,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终被时代所淹没。国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断裂。也许,这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学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后,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点国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幡然醒悟,保护和振兴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领导者、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各国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也面临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挑战。

那么,这套经典传家丛书的编纂就是可喜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水与千百万有志者的努力一道汇成大潮,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孔颖达注疏的《图解名家批注周易/经典传家系列丛书》本身是一部占筮之书,写作于周代,其语言玄奥难懂,自古至今很多人对它进行了注释、解读,更加完备、丰富了《周易》的哲学观点和处事理论。因此,《周易》作为儒家经典,逐渐成为我国古人思想行为的指导全书,被称为“群经之首”。

编辑推荐

孔颖达注疏的《图解名家批注周易/经典传家系列丛书》是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挑选的,全书侧重于阐述古代先贤的思想和制度。本书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