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血沃巴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敦教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寻真理大洲出川 遵党命庆庄返乡

黄泥脚杆受欺凌,妻啼子哭恸地哀。干人齐心除军阀,血沃巴山传惊雷!

大巴山高耸入云,挺拔险峻,绵亘千里。大巴山南麓,千沟万壑,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潜水河。大巴山险峻的高山孕育出人们粗犷与忠厚的豪情,潜水河甜甜的水流培育了人们温柔与多情的性格。大巴山下,潜水河畔,有一座千年古城,叫永定城。永定城街道纵横,低矮的茅草房和高大的瓦房交相杂处,使上千家民众有了创业歇息之地。城中凤凰头乃永定县府大衙。大衙之侧是永定府衙。古老的城中,不宽的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店铺两边,摆满了小贩的小摊;凹凸不平的街道上往来着赤脚巴山背哥,身穿长袍、手拄文明棍的绅士,衣衫褴褛的妇女和瘦骨嶙峋的老人和小孩……人们为生计劳碌奔波。小贩的叫卖声,形成城市的喧嚣,震得县城嗡嗡作响,显示着县城的繁华与生气。

二十世纪初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唤醒了大巴山下永定县、宜兰县、巴山县、夤河县等县沉睡的人们。一些有识之士,遵循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号召,组织革命军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推举新人掌握了政权,满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可是,时隔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接踵而来的军阀混战,造成土匪猖獗,地主豪绅对贫苦农民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种种残酷现实打破了人们期待幸福安康生活的美梦。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的情况下,革命志士向中华民族发出了“亡国灭种”的警告,呼吁广大民众奋起救国救种,振兴中华。在此感召下,大巴山下的先进青年及有识之士,纷纷出外到重庆、成都、上海、北京、日本、英国、法国等城市和国家寻求解救人民脱离苦难的革命真理。在寻求革命真理的人流中,有一个人特别显目,他就是张大洲。张大洲为何特别显目?一是因为他是带领辛亥革命同志军拿下宜兰县城和永定县城,立下赫赫战功的勇士;二是因为他是在有望升为旅长高位之时,而毅然舍弃团长之职,放弃豪华舒适,甘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寻求革命真理的。张大洲去职寻真理,还得从一次军阀混战说起。

战火飞扬,杀声震天。炮弹在古老的永定城头炸响。陕西军阀陈宗光部向被炸塌的一个缺口处发起疯狂攻击:“冲啊,攻进城里自由三天,陈司令还另有重赏!”众军士疯狂地冲向永定城墙缺口。

城头上,张大洲指挥川军进行坚决还击:“机枪排长唐志学用机枪封锁缺口!”唐志学朗声应道:“是!”他立即用机枪封住了被陕军炸塌的缺口。机枪怒吼,将在缺口外的陕军打得抬不起头。张大洲指挥军队将冲进缺口的陕军枪击刀劈,完全歼灭。

张大洲:“二连连长罗翥鹏,带领百姓用圆木土石堵塞缺口!”罗翥鹏带领一群军民,抬着圆木土石,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堵塞缺口。张大洲见军民迅速堵住了缺口,这才松了口气。何忠辰拿衣襟为张大洲擦拭脸上的鲜血:“团长,你也受伤了,马上找军医包扎一下?”

张大洲摆了一下手:“不用管我,传令一营,做好出城反击准备!”何忠辰:“是!”

永定县城古老的城墙上,川军旗帜已被战火撕裂,随微风飘扬,但一个大大的“川”字却赫然在目。旗帜下,站着高大威武、脸上流着鲜血的张大洲。他仔细观察着战场形势,发现陕军攻势大减,立刻果断地下令:“出城反击!”一营营长黄志尚气喘吁吁地跑到张大洲跟前说:“团长,古人说,穷寇莫追……”

张大洲果断地说:“陕军在我地奸掳烧杀,无恶不作,百姓深恶痛绝。对此穷寇,此时不追何时追?”黄志尚转身跑下城墙: “打开城门,反击陕军!”

城门大开,黄志尚率部杀出城门。川陕两军展开鏖战。城头上的川军用炮火猛烈地轰击陕军。一股陕军向永定城疯狂反扑。一营被压了回来。张大洲见状,立即下令:“二营随我来!”张大洲带领二营出城向陕军侧面发起猛烈攻击。黄志尚高喊:“弟兄们,团长出城支援我们了,冲啊!”一营军士又勇猛地杀向陕军。

陕军受到夹击,伤亡大增,纷纷后退。陈宗光挥舞着手枪:“陕军弟兄听着,跟老子冲,杀进城中自由三天,老子还另有重赏!”众军士:“旅长,川军攻势太猛,我们顶不住了!”陈宗光看着军士一片片倒下:“撤!”陕军慌忙撤退,又死伤不少。

张大洲、黄志尚带着川军乘胜追击,直到不见陕军踪影才下令:“停止追击,回营!”

永定县城锣鼓喧天,鞭炮炸响,彩旗飘扬,掌声不断。高大的石雕“德政碑”落成典礼正式开始。人们簇拥着三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面容憨厚,身穿靖国军军衣,胸戴大红花的张大洲走到“德政碑”前。他揭开覆盖“德政碑”的红绫,现出苍劲有力、镌刻精致的“兆民赖之”四个大字。张大洲面对那一张张笑脸,一双双充满信赖的目光,高声讲道:“父老乡亲们,我们军民联防,又一次打败了陕军的进攻,保住了永定城不受陕军蹂躏!”

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一身学究气派的龙耀先高声讲道:“张团长护民之功将永载史册!”众:“张团长功高日月!万民称颂!”

一个少年走近张大洲:“团长,请您批准我到您部队里当兵。”张大洲摸着少年的头:“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了?”少年回答:“我是永定县立中学学生,叫刘庆庄,十六岁了。”张大洲:“为什么不在学校念书,要跑来当兵?”刘庆庄:“我当兵是为了制止军阀混战。”张大洲:“嗬,好大的口气!小小年纪很有志向,令人钦佩!你为什么要制止军阀混战?”刘庆庄:“军阀给百姓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龙耀先走上前来:“团长,别看这孩子人小,他志气可不小。前不久,他写了一首诗:‘魑魅魍魉也操竿,无辜百姓受摧残。民膏民脂全刮尽,草木难得半日安!’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这首诗代表了永定县广大饱受军阀混战痛苦的民众的心声,一写出来即被广为传颂!”

张大洲:“小小年纪就这么疾恶如仇,同情天下百姓,佩服佩服!”刘庆庄:“团长,这么说来,您同意我到您的部队当兵了?”张大洲拍拍刘庆庄的肩膀:“不,你认为当了兵就能制止军阀混战吗?”刘庆庄眨了眨眼睛:“我认为军阀混战只能用军队才能制止。”

张大洲:“军队能制止军阀混战?你的想法太天真!我是个军人,现在还没有找到制止军阀混战的办法。你年纪还小,要好好读书,增长知识和本领,长大了,才能找到制止军阀混战的办法,才能为天下百姓做更多更有益的事情!”刘庆庄:“听从团长的教导,我回学校一定好好读书。长大后再到您的部队当兵。”P1-3

后记

地处四川东部的大巴山是一块有着优良革命斗争传统的革命宝地。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以大巴山为中心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辖地42000余平方公里,使500余万人民获得了解放。毛泽东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资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在创建川陕苏区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感慨地说,川东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红四方面军不可能迅速取得那么大的胜利。

伟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巴山儿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作出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早在红四方面军进入大巴山前,中国共产党即在大巴山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土地革命斗争。1929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群众在万源县固军坝打响了川东武装起义第一枪。共产党员王维舟和党代表唐伯壮、总指挥李家俊领导广大革命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2000多人的游击队和方圆百里的革命根据地,使人民群众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政权。在军阀刘存厚的疯狂镇压下,武装起义坚持斗争一年余,唐伯壮、李家俊等先后牺牲。1930年8月,王维舟带领革命党人和游击队参加东征,失败后,仍然回大巴山继续积聚革命力量。1931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决定任王维舟为川东军委书记兼川东游击军总指挥,重组川东红军游击纵队,壮大了革命力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933年10月,川东游击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正式列入了红军序列。

唐伯壮、李家俊等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用鲜血浇灌了壮丽的巴山。历史将永远牢记他们的不朽功绩!本书讴歌的正是这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为人民献身的巴山儿女!

我从1980年起,在大巴山从事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及编写工作,深深地被革命前辈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一切为了民众的解放而进行英勇不屈斗争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不少朋友建议我将这个英雄群体的精神风貌展示给人们,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让人们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不将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作一种记述,深感愧对革命先烈,愧对大巴山人民。我退休之后,不揣冒昧地提起拙笔,夙兴夜寐,集十余年之功,终于草掇成《血沃巴山》(原曾拟名《川东红军游击队》)一书,共50余万言。本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成篇,却力不从心,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六周年之际,终于成书,不胜感慨!

诚然,文史虽然不分家,却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习惯于史学文体的写作,改为小说的写作,多有难于驾驭的感觉,使我产生了犹如驾。11了马车的人,改驾拖拉机一样的晦涩之感。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文学素养不够,在编写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达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蒋吉平、李彩云、刘宗菱、鞠波、郑丽天、吴俊江、朱宏扬,市档案局唐渠东,市司法局唐渠北,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唐玉婷、颖龙商贸总经理田龙强等同志参与了搜集资料及编写工作。本书在出版时得到了颖龙商贸总经理田龙强及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熊瑜、编辑梁平等同志的大力帮助,同时得到了中华唐氏总会四川文化研究会唐华斌、唐善强、唐仲、唐本亮及遂宁分会、广安分会等亲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唐敦教

2015年4月18日于达州市

目录

第一章 寻真理大洲出川 遵党命庆庄返乡

第二章 遇危险喜识金安 见吉成婉拒诱惑

第三章 掌团防惩治兵痞 办夜校开启民智

第四章 建组织汇集精英 为革命推辞婚事

第五章 明是非作俊入党 搞武装明确方向

第六章 耀先著诗讽时政 大洲反黄聚友好

第八章 除大震敲山震虎 袭龙庙旗开得胜

第九章 作俊执法不护短 忠辰喜升代司令

第十章 游击队不扰百姓 阐道理凝聚人心

第十一章 袭糖坊志学显才 困峡谷盛荣丧胆

第十二章 分田地自种自收 督剿赤吉成遇险

第十三章 何盛荣疯狂剿赤 飘忽战抗击敌军

第十四章 捉金章吉城受窘 龚大华带兵起义

第十五章 别动队偷袭失败 银鼓石盛荣受惩

第十六章 游击队智取大壁 龙成娟英勇就义

第十七章 找表哥忠英离家 建神兵吉城求仙

第十八章 结良缘忠英称心 除叛徒国轩发威

第十九章 建工厂自造武器 运器材金安献身

第二十章 控双河扼住咽喉 占夤河令敌胆寒

第二十一章 巡视员严厉清队 受诬告庆庄解职

第二十二章 得儿子庆庄作诗 攻巴山洪波拼命

第二十三章 陷疑案庆庄受审 托萤虫表明心志

第二十四章 追九丙贵锋被捕 除登杰翥鹏显能

第二十五章 建碉堡步步为营 连坐法摧残百姓

第二十六章 送密件崇新涉险 谋发展志学遇害

第二十七章 临绝境庆庄被俘 拒诱惑忠英不屈

第二十八章 救庆庄诚厚定计 贪美色吉城遇刺

第二十九章 袭吉城城厚献身 上刑场作俊不屈

第三十章 绝命词庆庄明志 重组军大洲举旗

第三十一章 游击队越战越强 剿赤战枉费心机

第三十二章 黄吉城仓皇逃窜 放飞萤缅怀英烈

后记

内容推荐

《血沃巴山》作者唐敦教曾从事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及编写研究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党史人物革命事迹,深深地被他们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一切为了民众的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编辑推荐

唐敦教编著的《血沃巴山》一书汇集了城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将士和苏区儿女留下的珍贵故事。本书主要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刘庆庄受党派遣,联络党员张大洲,发展唐作俊入党,建立川东游击队后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本书将这个英雄群体的精神风貌,展示给不大了解党史的人们,以缅怀先烈,以教育后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