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秘密/李鸣生走出地球村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鸣生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鸣生著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秘密》介绍:是的,在这个令全世界目瞪口呆、彻夜难眠的夜晚,星际文明的曙光第一次照在了贫弱苍白的地球上。百折不挠、雄心不死的人类历经数千年的苦苦求索,终于从上帝的手中领到了第一张走出地球村的“宇宙通行证”!

一个本来很古老、很沧桑的民族,在那样一个极不正常、极其荒诞的年代里,居然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还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背负着比四个国家总重量还重的重负,将一颗重达一百七十三公斤的卫星托举上天,并让红遍中国大陆的《东方红》在茫茫宇宙连续高歌了整整二十八个白天和夜晚,从而开创了中国航天历史的新纪元!

然而,历史偏偏选择了这样一批中国人,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这样一个饥饿的年代,这样一种原始的方法,大胆掀开了中国航天的第一页——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令下,火箭忍着饥饿的肚子,成功地飞上了碧蓝的天空!

内容推荐

李鸣生著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秘密》是一部书写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全过程的长篇纪实文学。作者李鸣生以15年的亲身体验和采访讲述航天人的故事,客观、详细地讲述了在文革时期中国航天专家们忍辱负重、跋涉太空的悲壮历程;同时对那个特殊年代的专家们为了国家强盛,敢于走出地球、探索文明宇宙的心路历程与不幸命运作了深刻的反思。

目录

引子

飞天鼻祖叫万户

第一章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第二章

“航天之父”布劳恩

第三章

航天女神敲门了

第四章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第五章

全国掀起“卫星热”

第六章

向苏联“老大哥”学放卫星

第七章

苏联宇宙火箭上天

第八章

只飞8公里的探空火箭

第九章

加加林上天,钱学森讲课

第十章

“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诞生

第十一章

八大元帅联合签名

第十二章

向周总理汇报

第十三章

天上也要高唱《东方红》

第十四章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功

第十五章

火箭发动机迟迟不发动

第十六章

日本抢先中国发射卫星

第十七章

个小开关的故事

第十八章

发射前更换第三级火箭

第十九蕈

最后一次综合检查

第二十章

气象问题揪人心肺

第廿一章

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第廿二章

太空高唱《东方红》

尾声

放卫星的功臣们

试读章节

引子

飞天鼻祖叫万户

或许,自地球上有了人类,便有了梦。

让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假想——

一百万年前,或者更早些时候。一个鸿蒙初辟、四季未分的傍晚,一个汉子迎着落日,走出森林。汉子虎背熊腰,肥耳阔脸,黝黑的眼眸格外传神;一串宽大的树叶围系腰间,自然地遮住了人体最隐秘的部位;古铜色的肌体上,每根汗毛如同注满了果敢与意志的钢针,大胆地辐射出生命的强健与雄性的坚挺。

这个汉子,便是人类的老祖宗!

老祖宗停下脚步,望了望天,又看了看地,而后点燃一堆篝火,再从肩上取下一只野兔或是一只小鹿,往火堆上一架,便熟练地烤了起来。

忽然,一只山鸡呼地蹿起,向着天空拍翅而去。老祖宗一惊,想象的翅膀油然而生。

接着,空中突然又爆出一个亮点。亮点急速扩大,颜色由红变黄,由黄变白,再由白变蓝。随后,这亮点从高空飘然而下,缓缓掠过树梢,最后停在了老祖宗眼前的一块草地上。

老祖宗当然不会知道,这便是第一次拜访地球的外星人。

老祖宗惊诧未定,外星人忽地一闪,又徐徐升回天空。老祖宗猛然挺起身子,紧紧追随着外星人飞翔的轨迹,将一双满含惊奇与疑问的目光,第一次勇敢地举向夜空。

夜晚,睡梦中老祖宗的身子开始飘了起来,像一只鸟,似一片云,渐渐背离大地,在软绵绵晕乎乎的飞升中向着浩瀚星空缓缓荡去……

这便是人类的第一个梦——飞天梦!

在中国古代,关于飞天的梦想与传说,可谓不乏其例。

屈原有诗道:“高飞兮安翔,乘清风兮御阴阳。”

韩愈有诗道:“我愿生双翅,捕逐出八方。”

李白有诗道:“安得生羽毛,矫翼思凌空。”

而且,早在公元4世纪王嘉所著《拾遗记》一书中,便有关于人类最古老的宇宙飞行的记载。

人类飞天的故事,不仅在东方广为流传,在西方同样源远流长。古希腊关于人与太阳的故事,尤为典型:一位叫代达罗斯的工匠,因冒犯了克里特国王,被软禁在一个孤岛上。他想逃离孤岛,回自己的故乡雅典,便搜集岛上所有鸟类的羽毛,制成两对大翅膀。他和儿子伊卡洛斯一起,将这翅膀用蜡粘在各自的双肩上,然后开始飞越大海。结果,父亲飞回了故乡,儿子伊卡洛斯却因好奇心胜,越飞越高,一直飞到太阳身旁,最终被太阳熔化了蜡烛而坠入大海。

伊卡洛斯飞天越海的故事固然动人,但毕竟是神话,国际航天界公认,人类真正的航天鼻祖,在中国。  那是公元1483年的事了。

明宪宗成化十九年,万户手持两个大风筝,威风凛凛地坐在一把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椅子上,令人点火,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结果以失败告终。

后来,一位叫约翰·魏肯斯的外国人,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在东方,明朝成化年间,有一个叫万户的青年,

他是我们人类的骄傲,是世界上第一个企图乘火箭飞

天的人。他的蛇形飞车,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壮

基……

1959年9月,苏联发射了“月球三号”卫星,发回了月球背面70%面积的图像。1970年,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面环形山命名小组根据从史料中查到的万户的事迹,特将月球上一个最大的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借以表彰这位人类第一位飞天的勇士。

于是,人类的航天鼻祖中国的万户,永远活在了月球。

万户死了,但人类飞天的梦想依然不醒。

1783年11月21曰中午,在法国巴黎公园广场上,拥塞着成千上万的人群。一个用麻袋和纸做成的巨型气球,静静地停在广场中央。一场前所未有的载人航空试验即将进行。

下午2点整,当蒙特哥菲尔兄弟钻进气球时,有人点燃了堆在气球下的麦秸。顿时,热气充进气球,接着,又有人挥刀砍断了固定气球的绳索。于是,人类第一个载人气球徐徐升向天空。

一米……十米……一百米……气球很快升到了一千米。然后在西北风的牵引下,越过巴黎的上空,悠悠飘行了十公里。二十分钟后,安全着陆。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