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编著的《总裁魅力学》介绍了,总裁学的根据,是中华民族的宝典《易经》。依据“天、地、人三才之道”,总裁应该替“天”行“道”,也就是秉持“天之道”来知人、用物。
2014年以后,很多老板不约而同地感叹老板愈来愈不好当。
自古以来,当老板就很不容易。恐怕要潜心自修好几世,累积许多阴德,才有机会、够资格当老板。
但是,当老板可能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一为成事,一为败事。成事的老板,把事业创立出来,然后宏图大展,还能够生生不息;败事的老板,刚好相反,把员工带坏,浪费人家宝贵的人生,而且危害社会大众,破坏社会秩序,还要祸延后代!
曾仕强编著的《总裁魅力学》讲述了,总裁学的根据,是中华民族的宝典《易经》。依据“天、地、人三才之道”,总裁应该替“天”行“道”,也就是秉持“天之道”来知人、用物。
《易经》是一本“变化”的书,告诉我们面对变化多端的未来,如何适切因应。世界愈稳定,愈不需要研究变化的道理,《易经》愈不受到重视;世界愈变动,就愈需要掌握未来的动向,因此《易经》的道理愈受到大家的注目。
21世纪是快速变化的时代,总裁依照《易经》三才之道,确实顺天应人,必然可以顺势进展,而且立于不败之地。
对总裁而言,开创固然重要,守成也十分要紧。无论创业还是守成,最好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总裁倡导“反败为胜”,简直和自己过不去。中国人善求“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真正的大道。
第一章 总裁的基本理念
人是观念的动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和态度。总裁的经营态度和管理行为,对企业的兴衰有70%的影响力。所以,总裁的经营理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什么总裁的经营理念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干部的思维,会依据总裁的理念而调整。大家用心猜测总裁的想法,以总裁的思维来决定自己的取舍。可见总裁的经营理念,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公司的决策,改变干部的思维,并且决定公司成员的共识。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家公司的组织、规章、成员都没有改变,只是换了总裁,这一家公司的风气很快就发生变化,紧接着组织、规章,甚至于成员和产品也会发生某些变化。古人说:擒贼先擒王。为首的王先要改变主意,追随的众才有可能跟着改变,意思是一样的。
总裁的经营理念,严格说起来,各人都有些不一样。我们只能够从基本的理念着手,分别从英雄与仁人志士、三种类型的英雄人物等来加以说明。希望总裁能够自我评估,遵从自己的看法来整理出自己的经营理念。唯有透过深入的自我了解,才能够真正知己,然后进一步知人。知己知人,更能够增强自己的影响力,使总裁的基本理念产生更为强大、有效的无形力量,让干部和员工深深受到感染,形成坚强的共识。以期协同一致,发挥高度的组织力,从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激发一致性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一、英雄与仁人志士
西方社会重视英雄性 台大哲学教授邬昆如在其巨著《人生哲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古以来,总有一些聪明才智特别高,而良心并不丰饶的人,喜欢玩弄权术,追求功名利禄,成为当代的英雄豪杰。与此同时,也一定有一些既有智慧又有良心的人,积极为社会造福,为众人谋利,成为当时的仁人志士。
这两种人物,各有不同的贡献。前者在动乱中寻求安宁,却常常不幸死于动乱。后者于动乱中维护表面的和谐,却也阻止不了治乱兴衰的循环。
好不容易荣登总裁的位置,是不是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的聪明才智高人一等,要用来做些什么?成为英雄豪杰,或是仁人志士,就在这一念之间,不可不慎!因为任何人生存在天地之间,迟早要知道自己“为谁辛苦为谁忙”,希望为自己正确定位。
首先,我们要把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做比较深入的分辨。
西方自古希腊时代,以雅典的奥林匹克精神开展了竞争的生活模式。崇拜英雄人物,便成为西方的传统。仁人志士,在西方历史中,反而成为可遇不可求的人。西方文化充满了霸道精神,促使大家崇拜英雄豪杰,常常冷落了仁人志士。
邬昆如认为,早在古希腊时代,便出现了许多城邦。它们的共同难题,即人口不断增多,而粮食愈来愈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以下三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一)移民
鼓励城邦中精壮的男子到其他地方工作,赚钱回来养家。当然,选择的地方,必定比自己所住的城邦土地多,而且人口少,比较容易赚钱。但是,这些精壮男子外出谋生,往往在结婚生子之后,干脆长住不返,变成移民。结果导致有能力的人都离开原来的城邦。留在本地的人,反而是一些比较没有能力谋生的,造成人才外流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好办法。
(二)殖民
为了避免移民带来衰亡的恶果,有些城邦便主张出兵攻打那些比自己土地多而人口少的地方。实施军事占领,将该地的产品运回来,供大家食用。这种殖民政策,引起互相攻打、彼此侵占的战争,结果导致民穷财尽,根本不能解决生存的问题。
(三)增产
雅典人既不愿意移民,也不敢采用殖民的方式,而是主张大家留在原本的地方,努力改善生产方式,来增加生产的数量,以便养活更多的人。于是设法把其他地方的人俘虏来当作奴隶,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数量。不料增产的结果,导致生产过剩,必须设法促进消费。雅典人把闰年的二月比其他年份多出来的那一天,作为向神明谢恩的特殊日子,以雅典附近的奥林匹克山作为向神明谢恩的特殊地点。公元前776年,举办了第一次祭神大典,借以吸引各地民众前来消费,并且附加一些趣味竞赛,譬如赛跑、掷标枪等。从此每四年一次,逐渐推广成为世界性的竞赛活动,便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P1-3
一生之中,能够担任总裁的职责,可以说机会十分难得,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就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位置,事实上也需要经过一番奋斗,不可能凭空就坐享其成。
我们常说创业维艰,而守成也实在不易。无论是创业或守成时期的总裁,都各有其难处,并非局外人所能够分担的。
因此有人说,担任总裁,是好几世累积下来的福分,才有这么好的机会。也有人说,这是积欠了好几世的债务,这一次必须努力偿还。想来各有道理,很难判断孰是孰非。不过,我们深信,经过用心的学习、细心的调整,加上好心的判断,无论什么样的总裁,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享福的总裁,而不是还债的苦命人。
就算原来真的是还债的,也能够趁此良机,彻底转化自己的身份,变成享受福分的总裁,而且不需要经由什么改运、花钱消灾、长期膜拜、不断参与相关修炼活动。只要自己用心,便能够顺利达成,实在简易、方便、不假外求。
总裁的用心,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建立自己的信心,按照《易经》所说的道理,实施在经营、管理上面,便能见效。
《易经》的道理,固然十分古老。若是科学愈发达,就愈证明《易经》所说的道理有问题,或者不符现代的需求。那么,《易经》很可能已经为众人所遗弃,不再有人那样热心地研读了。
事实证明,科学愈发达,大家愈发现《易经》的道理不但真实,而且可信。大家用《易经》来占卜、算命、看风水,不过只是小用。真正的大用,反而被忽略掉,那就是用来从事经营管理。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可以提高经营的绩效,增加管理的效益,对大家都有好处。把《易经》的道理应用在经营管理方面,成为总裁修己安人的依据,也是改变命运的法宝。
我们相信,大部分总裁,都已经依据《易经》的道理,或者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暗合易理。因为我们长久以来,已经把深奥无比的《易经》,简化成很多流传广远的俚语,在日常生活中,自幼打入我们的脑海中。可以说无论读不读、懂不懂易理,有没有接触这一本时历三古(远古、中古、近古)、经由三圣(伏羲、周文王和周公父子,还有孔子)整理出来的人类奇书,都已经潜移默化,时常运用《易经》的道理,到了十分自然的地步。
什么叫作自然?不知其所以然,却能够在言行上表现出来。这种不知其然而然,才叫作自然。
自然表现出来,就称为率真。因为《易经》所说的道理,原本是宇宙之间早已存在的事实。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只要率真,不作假,不存心变花样,大多合乎易理。
总裁的细心,最好表现在不要做出立即反应。凡是听到的或者看见的,不经过大脑思索,马上接受或拒绝,便是不够细心。是不是应该想一想,经过一番反复的思考,甚至于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合理?至少也要动动脑筋,怎样用在实际的言行上面,才不致引起反弹或抗拒。
我们建议,总裁要做出任何改变,都必须预先想好步骤,考虑可能出现的反应。然后按部就班,逐渐加以调整,以期事缓则圆,获得圆满的效果。
调整的结果,总裁都要以好心的标准来加以判断。好心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心,也就是合乎天理的心态。所以俗称天良,其实便是天理良心。
摆在总裁面前的,说起来有两条路:一是回顾,二是前瞻。回头看从前,看到经历过的种种艰难。向前看未来,是不是一片光明呢?
我们都知道,未来是不是光明,决定在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光明正大。总裁以仁、义为目标,自然凭良心来判断调整的结果,以期产生良好的成效。
总裁的仁、义,必须安放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向外去求取。孟子说过:“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总裁最好以仁义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是向外标榜仁义,或者用仁义包装自己的言行。
我们期望,总裁能够首先理清自己的经营理念,立定替天行道的志愿,分清楚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更期待,总裁能够成为仁义的总裁,而不只是有权威、能赚钱的企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