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是《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的姊妹篇,也是董宏猷梦幻文库的一部重头巨作。是作者三十年来对梦幻文体进行不懈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梦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而结出的硕果。作品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与孩子的童心、天真、美丽梦想有机融合。一百个孩子中有不同年龄的孩子:4岁到15岁;不同地区的孩子,包括大陆、港澳台、海外华人;不同民族的孩子,涵盖中华民族中的主要民族;不同国别的孩子,有国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对中国向往的孩子,也有随父母在中国学习、游历的孩子。一百个梦展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阔世界:森林、花草、动物、星星、天皮影、京剧、网络、海洋,孩子们喜欢的热爱的应有尽有。书中有对星空的仰望,有对鱼虫的细察;时而与李白对诗,时而跟乔布斯通话。一百个梦组成无奇不有的万花筒,形成多彩多姿的梦幻王国。不仅反映了当下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折射、反映出多元的社会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该书荣获2016年“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读物”。
三十年前,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策划并出版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一经出版便引起巨大反响。三十年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作家董宏猷再度联手出版《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区4-13岁孩子梦想的真实刻画和细腻描述,反映当代儿童的生活状态和心灵世界,同时折射出多元的社会生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本书中,你可能前一秒与四川大凉山的留守儿童一起苦数维持生计的核桃数量,后一秒你就在为该不该整容发愁;前一个故事变身穆桂英与孙悟空在京剧舞台上pk,下一个故事就到南极去与企鹅共舞,到复活节岛上去看星星……作者时而以诗体语言铺排激情,时而用白描的文字勾勒美景,时而运用蒙太奇手法,把各种形象组合叠加产生梦境……作者以他的奇思妙想,继《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之后又创造了一座广阔而瑰奇的梦幻王国。
嘿嘿,妈妈!
嘿嘿,爸爸!
嘿嘿!你们怎么在小镜子里面呀?小镜子里面,还有我呢。妈妈,我看见你哭了。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来呀?我好想你,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啊?
呜呜!爸爸!你们不要我了!你们也不要爷爷奶奶了!
爸爸,爷爷的腿摔坏了。他不让我告诉你。爷爷有一次牵着我的手,走啊,走啊,走到山上去。站在山上,可以看见那条大路。爷爷说,把这条大路走完,就是镇上了,就有汽车可以坐了。爷爷说,你们就是从这条大路走到镇上,坐了汽车,到了县上;再坐汽车,到了省里;再坐车,就到了南方。爸爸,妈妈,南方怎么那么远啊?要走三天三夜吗?我走一会儿脚就疼。你们的脚不疼吗?
爸爸,那天我哭着要去找你们。爷爷就追我,滑到山下去了。我吓得大哭。爷爷现在躺在家里,不能带我去看那条大路了。可是,我不知道你们就躲在小镜子里。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出来呢?不出来抱抱我啊?
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啊?奶奶说,南方的钱很多,你们到南方赚钱去了。奶奶说,你们要去赚钱回来,盖大房子,还要给我买新衣裳,买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
妈妈,我不要大房子。我们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大很大了。我和爷爷奶奶有房子。狗狗也有狗窝,也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它经常就睡在堂屋里,不肯回自己的房子去。它要睡就让它睡吧。堂屋好大好大。牛儿也有自己的房子。爷爷把牛棚收拾得可好呢。牛棚的草,好暖和,好香。哦,我们家的鸡,也有鸡笼,鸡笼就是它们的房子啊。妈妈,我告诉你啊,那只麻母鸡,天天下蛋;可是,那只花母鸡,有时下蛋,有时不下蛋。花母鸡可贪玩了,傍晚的时候,奶奶唤鸡回家的时候,它总是最后一个回来的。奶奶说,花母鸡不是好孩子。哦,还有啊,我们家的猪,也有房子,有猪圈。我最不喜欢猪了,好吃懒做的,成天就想着吃,一看见爷爷奶奶就使劲地叫唤。妈妈,猪好脏好臭。爷爷说,养着吧,养着吧,就等你们过年回来,吃新鲜的肉呢。
妈妈,我告诉你啊,我们家的燕子又回来了。嘿,就是去年到我们家屋梁上做窝的燕子啊。嗯,是的,两只。是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它们又回来了。燕子窝,就是它们的房子嘛。
妈妈,我们家有这么多的房子,我们不要大房子,好吗?我只要妈妈!只要爸爸!爸爸,妈妈,连小燕子都回家了,你们就快点回来吧!
爸爸,我告诉你啊,前几天,娇娇的爸爸从城里回来了,还给她带了一个蛋糕。娇娇拿了一大块,坐在村头的大石磨上吃。大志想吃,可是,娇娇不给,一个人独个儿吃。哼,我们家蒸红薯,我还给她吃了一个呢。爸爸,蛋糕有那么好吃吗?听说有小脸盆那么大呢。爸爸,南方也有蛋糕吧?那你一定要买一个最大的,像脚盆那么大的——不,像村头的大石磨那么大的!咱们就放在村头,请小朋友们都来吃!咱们慢慢吃,一天吃一点点。
看看,娇娇远远地望着我们吃蛋糕了。娇娇,你要是想吃,你也来吧,但是,你不能一下子吃完了。你爸爸下次带蛋糕回来,也要记得请我们所有人吃啊。你说我吗?我、我只想吃一口。
妈妈,我会帮奶奶做事了。
我会自己洗脸了。我还会帮奶奶烧灶了。刚开始烧的时候,有好多的烟子。后来,奶奶教我烧柴,就没有烟子了。妈妈,去年你们回家的时候,奶奶在灶膛里用瓦罐煨了鸡汤给你喝。你不喝,要给我喝。嘿,妈妈,鸡汤好鲜。那个瓦罐,一直在灶屋里放着呢,一直在等你们回来呢。妈妈,你要是回家了,我来用瓦罐煨鸡汤给你们喝,好吗?我不喝,真的,全部都给你们喝。南方肯定没有鸡汤喝的。你们就不要再去了,好吗?
妈妈,我还会帮奶奶在菜园里拔草。白菜地里,最会长草了。草儿青青的,其实也蛮可爱的,为什么要拔掉呢?青草不能吃吗?为什么牛能吃,兔子也能吃,我就不能吃呢?但是,奶奶说,青草多了,白菜就长不大,因为青草把白菜的饭抢着吃了。奶奶,其实我可以跟青草去谈心的。我会说,青草,你就不要太贪吃了。你们在一起,做好朋友,多好啊。你们现在不伤心,是因为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你们的身边。要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到南方去了,不回来了,你们就不会吵架了。妈妈,你说对吗?
爸爸,妈妈,大哥哥、大姐姐来我们家了。他们手里的小镜子好神奇啊。我真的看见你们了。我们家也有镜子啊,奶奶就有一个大镜子。你们的房间里也有好大好大的穿衣镜啊。你们会不会也躲在那儿啊?大哥哥大姐姐走了以后,我马上就去看了奶奶的镜子,也去你们的房间看了你们的穿衣镜。可是,我喊了你们半天,你们就是不出来,我只看见我自己,还有在背后躲着的奶奶。
我就问奶奶,为什么我们家的镜子里没有爸爸妈妈?奶奶说,大哥哥大姐姐他们的镜子,叫“手机”,是洋玩意儿。爸爸,什么是“羊玩意”啊?什么是“手鸡”啊?我们家没有羊,可是我们家也有鸡啊。我去鸡笼里看了的,里面没有小镜子。我哭着要奶奶给我能看到爸爸的鸡,还有妈妈的鸡。爷爷说,过年的时候,叫你爸爸给你买一个就是了。
爸爸,真的可以买到那样的小镜子吗?那我要两个!一个爸爸机,一个妈妈机!我想爸爸的时候,就喊爸爸,爸爸就出来了。我想妈妈的时候,就喊妈妈,妈妈也出来了。我还可以抱着你们睡觉。我要先抱着妈妈睡觉,妈妈身上的气味很好闻。爸爸身上的气味不好闻,爸爸的身上有烟味,有酒味,还有汗味。妈妈,你回家了,一定要抱着我睡,不要跟爸爸睡,好吗?
嘿嘿,爸爸机,妈妈机!两个。真好,真好……
P36-40
董宏猷和他的中国梦
董宏猷总是在制造着惊奇。三十年前,他说要写梦,我觉得有点异想天开。没想到他竟然坚定地完成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书稿写成后,几十万字的稿子寄给我看,还让我给写个序,着实令我吃惊。
今年夏天,一个燥热的夜晚,宏猷来电话说很久没见了,挺想念的。我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湖北黄陂一个小山村里写梦,还说此时此地,繁星满天,新月低悬,正好酿梦。我听着像是天方夜谭。我羡慕他的这份浪漫,佩服他在这个热浪滚滚的年月,却甘愿清冷,几十年如一日地追随着自己的梦想。
这次他又做着什么梦,会写出些什么梦呢?我期盼着、想象着。当眼前这摞几百页的稿子——《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在我桌上摊开时,我震惊了,就像打开一个魔盒,让我走进了神奇的梦幻世界。
这部《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可说是三十年前《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的姊妹篇,升级版。都是写梦,都是写四到十五岁孩子的梦,但在题材内容的选取、写作风格的多样和创新、对社会生活的深思和儿童心灵世界的探究等方面,这部新作与前部作品相比,有了本质上的超越。
三十年来,世界巨变,中国巨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变。中国已经融入世界潮流,整个世界向中国敞开大门,中国也向世界敞开了胸怀,备受世界关注。作为一名杰出艺术家的董宏猷感受着这一切,张开双臂迎接新的世界、新的生活。他也多次走出国门,亲身体验异国的气息,感受并思考着这一切。他的这部新作,体现了他宽广的国际视角、博大的民族胸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他写一个十五岁的德国女孩,和父亲骑着自行车,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新疆进入中国。她看到“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那么逼真的就在眼前。但是,仍然感到神秘,高贵,梦幻”。“黑色的沥青公路在高原上蜿蜒,在群山间穿行。314国道。她没有想到中国的边境还有这么好的公路,和德国的公路没有什么两样。黑色的沥青公路,像黑色的丝绸。在上面骑行,非常舒服,轻快,感觉好极了。群山静寂。高原静寂。公路静寂。打破静寂的是一辆一辆的卡车。来来往往。看见她们,司机都会放慢速度,友好地打招呼,嗨!朋友!哪里来的?嗨,你好,德国!噢,欢迎来中国!需要帮助吗?谢谢!现在不需要的。好,祝你们一路平安!”
他的妙笔,不仅在写一个异国孩子的中国游、中国梦,更是在写今日的中国。他不仅写今日的中国,还深深扎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土,以中西合璧的形式,把中国元素揉入故事之中,把时代精神融入故事之中。
他写一位九岁的法国女孩。父母在中国工作,她在当地的一个国际学校读书,同学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农历七月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老师带她们到学校的天文馆,用天文望远镜观看牛郎星与织女星,给她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她们却来到瓜果架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其故事情景和冲突变化很有意思,意味深长。
坚持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的董宏猷,常年深入校园与广大少年朋友交心,敏锐、冷静地观察社会的变化,透视生活的表象,去发掘生活和艺术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纯真烂漫,充满童趣,且温暖、真挚、积极。
他写的《妈妈,回来吧》,以直面大变革时代现实生活的真诚勇气,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的乐观精神,充分注意社会生活的多面性以及儿童在当下生活中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在颂扬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回避苦难和社会矛盾,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咀嚼苦难,超越苦难,战胜苦难。
他以马良似的点睛之笔,借一个个精彩曲折的故事,弘扬时代精神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友善、爱国、平等、刻苦、坚韧、乐观、积极等等,着力表现当代儿童的希望与渴望,生动、真实展现了广大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其中许多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当初说董宏猷写小说大概是入错了门,他应该当一名歌手。其实,他不仅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位诗人、散文家、报告文学作家、剧作家、书法家、摄影家。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多种能力、多种方法融会贯通,经多年摸索,创造出一种独具董氏风格的文体。其特点便是,梦的形式非常鲜明。叙述故事,时而虚幻缥缈如音乐,如《白天鹅,黑天鹅》;时而又影像般真实,但却逼真得近似荒诞,如《一条鱼能不能不爬树》;有时候,梦与现实生活交错纠结,让你一时难分是真是幻,如《多想自由地吹吹风》等等。总之,他这部新作,情景变幻莫测,行文自由洒脱,但处处都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在《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里是非常突出的。这种创作方式,我姑且称作梦幻现实主义。合不合适,供方家讨论。
沉甸甸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终于完成了。其实,董宏猷是完成了他自己的一个梦想,一个他自己的中国梦。在这部作品中,他调度有方地把中国经典元素、中国民族精神与他的梦幻手法和现实主义精神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用他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
祝贺他梦想成真。
祝孩子梦梦想成真。
是为序。
情犹未尽,赋诗一首:
三十年间百梦恬,岁月静好人不眠。
掀髯再奋耕耘志,两部奇书众口传!
童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天然礼物。《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以其为出发点,将当今孩子的现实境况与梦联系在一起,以梦反映现实,记录现实;以梦描绘童话,创造童话。这使得本书在保有童话故事固有的梦幻风格的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坚持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的董宏猷,敏锐、冷静地观察社会的变化,透视生活的表象,去发掘生活和艺术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纯真烂漫,充满童趣,且温暖、真挚、积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