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著的《西游记》原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作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通过取经人和妖魔的斗争及神佛与妖魔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和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统治的腐朽、秩序的混乱。
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它内容庞杂,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的艺术宫殿。
第一章石猴出世
古时候,在大海中有一座名山,叫花果山。这山景色优美,山上有许多奇花异草,长年不败,飞瀑流泉,长流不息。花果山上有块仙石,三丈多高,二丈多方圆。长久以来,由于这块仙石吸取了天地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气。有一天,仙石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从石中进出一个石卵来,清风一吹,变成了一个石猴。说来也怪,这石猴一生下来,便能爬会走,动作自如。特别是他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非常夺目,惊动了坐在天宫灵霄宝殿的玉皇大帝,他便要求千里眼和顺风耳去调查。千里眼和顺风耳都是天上的神仙,千里眼有一双能够看得非常远的眼睛,顺风耳长着两只听得非常远的耳朵。两位天神领旨后,便来到天门外,分别用神眼仔细地看,用神耳认真地听,终于搞清楚石猴的来龙去脉。把一切调查清楚后,千里眼和顺风耳便把调查的结果对玉皇大帝说了。也许是玉帝认为他只不过是下界的一个石猴,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石猴出世后,整日在山间行走跳跃,饿了便食山花野果,渴了便饮山涧泉水,与狼虫虎豹相处。有一天,天气炎热,石猴与其他猴子玩过一阵后,便来到山涧里洗澡。猴子们看见涧水奔腾不息,就想去寻找涧水源头,于是,一齐逆流而上,很快便来到山涧的源头。源头是一股瀑布飞泉,泉水飞流直下,就像是一个由无数珍珠联结在一起的白色帷幕,景象非常壮观。有一个年龄大的猴子对大家说:“谁有本事钻进去再出来,又没有受伤,我们大家就拜他为大王。”连说了三遍后,其他猴子都没有做声,只有石猴从草丛里跳出来,高声说:“我进去看看。”
石猴紧闭双眼,飞身一跃,跳进瀑布,睁眼一看,瀑布后面没有水,只有座铁板桥,走过桥,桥头有一个山洞,洞外有几竿翠竹,还有梅花,洞口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洞内十分宽敞,能容纳许多人居住,里面还摆放着许多石碗、石锅、石灶、石床、石凳。石猴看到这些后,心里便想,这里确实是我们安家的好地方。想到这些,石猴便纵身一跳,穿过瀑布出来。出来后,便把里面的景观对猴子们细说了一遍。大家一听,满心欢喜,便跟着石猴穿过瀑布,走过铁桥,钻进石洞,看见里面有许多碗盆等物件,于是猴子们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胡乱折腾,直累得筋疲力尽。
看到那么多猴子在互相争夺,石猴坐在一张高高的石床上,大声说道:“大家不要争抢了,我现在为大家找了这么一个安身住家的好地方,你们应该履行原来的诺言,拜我为王。”群猴一听,对石猴心存感激,便一个个跪拜在地,齐呼“大王”。从此,石猴登上了王位,并且号称“美猴王”,他还分派了君臣官吏,整天带着一群猴子游山玩水,采果觅食,自由自在,不与飞鸟来往,也不服其他猛兽管束,生活得非常快乐。 美猴王与众猴子快快乐乐地生活了几百年,心里倒是非常快活,但想到自己终究有一天要死去,便时常产生出一些烦恼。他的心思有一次被众猴子发觉,大家都不太理解。美猴王仔细说出自己的心思,并向群猴讨教长生不老的办法,其中有一个见多识广的通臂猿猴对美猴王说:“大干世界中,只有佛祖和神仙不归阎王管辖,他们都没有死的烦恼。大王要想长生不老,只要找到佛祖或神仙,向他们学些本领和道术,就可做到长生不老。”美猴王一听,满心欢喜,对众猴子说:“我明天就辞别你们下山,向仙人学艺,求得长生不老的道术,好与你们永享荣华富贵。”众猴齐声称好,大家分头准备,置办许多新鲜果品,为美猴王送行。第二天,美猴王把一切安排妥当后,辞别了众猴子,便离开花果山水帘洞,下山学艺去了。P1-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充满了离奇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为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惊叹不已。每每读《西游记》,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那精彩的情节之由……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其中,唐僧是最重要的人物。他是其他三人的师父,更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他就没有这次取经活动;没有他,这次取经活动也无法坚持下去。无论在取经过程中遭受多少次磨难,唐僧从来都没有退缩,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他这种坚韧不拔、不轻言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孙悟空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最重要的是,他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决不退却低头,他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取经途中,他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坚强多次救大家于危难之中。他是整本书中最光彩夺目的人物。
猪八戒好色好吃好玩,他身上有不少普通人的缺点,可以说,在书中他是孙悟空的反面。可是,取经队伍同样也少不了他。可见,小人物有时也是可以起大作用的。
师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搞好了取经的后勤工作,同样功不可没。
取经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众多的险难,正是由于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得以成功。这让人不禁感叹: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大家必须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