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来的高速公路上,我开车实在困得不行。回头看看后排座,她居然躺着睡着了,睡得好香,一只手还放在额头上挡太阳。我想,我必须打起精神,把车开稳一点。我回头看了她好几眼,提醒自己,安全带她回家。她是我的提神丸。”
看到他写的这段话,我想起那天下午,一路平稳地睡到家,原来他心里是这样想的。
他总是想着我,无论做什么事,考虑的第一个,就是我。我还能要他为我再付出什么呢?只希望他从给我的那么多爱里,收回一点儿,好好爱自己。
手术后的前三天不能吃饭,只能输营养液。他陪着我三天三夜不吃东西,也几乎没合眼休息过。我对他发脾气,怪他不爱惜自己身体。
他哽咽着说“看你这样,我哪里还能吃得下饭,我都要心疼死了。”他转过脸快速地拭泪。直到三天后,我能坐起身吃饭,和他围着病床上的小桌子,相对坐着,他看我用勺子大口吃饭,他才展露笑容,吃了一口饭,又伸手摸摸我的头。
我想我的终身没有托付错人,我选择他,是无悔的。
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看过各处的风景,始终觉得,他的臂弯是最好的那一处。
一夜,我在梦中失去了他所有的恩情,所谓恩断义绝。梦里,我失声痛哭,直到哭醒,醒了,即便知道那是个梦,想想梦中的情景和决绝,仍觉悲伤不已,索性,哭出声来。
直到被他揽入怀中,看见他温润的面庞,这才渐渐入睡。
清明时节,新茶初冒,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怀有七个月身孕的我,去了一次小山林。车停在路边,他给我装了些水果和牛奶,带了一把木椅子。他一路用左臂拥着我。
山路偶有荆棘,他给我挡着,将含苞待放的杜鹃花指给我看。
多年后,我们老去,若我腿脚不便,我还想去山里走走,他会不会说:“我心爱的老太婆,让我扶着你,陪你去看一看风景。” 在一块空旷的草地处,他将椅子放平,我坐在椅子上喝牛奶,静静望着各处的风景,桐花高耸,开的淡紫的花儿,有的落在地上,像一个紫色的小喇叭。
念及那句诗: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心似双丝网,结结复依依。
又或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椿树,让我想起儿时邻居家常炒的那道菜,香椿鸡蛋。
刺槐,曾在我心中,惊艳了好些年的时光,椭圆的叶片十几个排排坐,组成长长的叶,花是一串串的白色小朵,清香很特别。
山风吹过,微微冷,他脱下外衣给我披上。
他摘来一捧绿茶,让我闻一闻,低头间,满是茶香。
我腹中的孩子,请允许我在你未出生时,俨然已把自己视作母亲,还有三个月,我们就会见面。未来的八十余天,我会静静等待预产期的到来,每天会在他的陪同下,在家附近散散步。没有娇气和胆怯,我会很勇敢,因为妈妈要保护你。
我知道这个男人,永远不会阻止我想做的任何正确的事,他会尽全力一路护我安好。
他不会拒绝我提出的一切有趣而新奇的要求。
比如半夜里,我突然说: “要不我们开车去山顶等日出好吗?”
“好。”他几乎没有犹豫。我们披星戴月地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直到抵达山顶空旷之地,将车窗摇下,打开车顶天窗。我依偎在他肩上,就习!样望着天空上的浩瀚星海,直到天渐渐泛白,直到日出那一刻。
一生最美好像也都不过如此了。
有时我心血来潮想要去做一些特别的事,他也会陪在一旁等着我。
和他开车回家的途中,遇到前面有个骑电动车的中年男子,竟在马路中央呈S形扭来扭去,许小好按了一下喇叭,想提醒对方好好骑车。可能是喝酒了,再看他拐弯,仍在路中慢慢晃,东倒西歪的架势,几次差点被车撞到。
我忙让许小好开车追上去,我拿了瓶矿泉水下车拦下了他,不管这个中年男子怎么想,我把他拉到了路边。让他喝完了水,等他酒醒,坐在树下听他断断续续地聊天。
他说儿子过两天要去大学报名了,他心里高兴,和工友们聚了聚多喝了几杯。
聊了聊工地上的事,等他清醒了些,才让他走。
我起身,回头看许小好坐在车上静静地等我。我上车,他张开双臂抱住我。
“我看你那样坐在另一个男人身边说话,一瞬间,我有些嫉妒我自己,我竟娶了你,娶了这样好的你。”
是许小好教我明白如何在世间温柔自处。
要爱更多的人,这个爱不是男女之爱。P34-37
结束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经历一场生死难关之后。短暂的一个月,四次手术,我像个要不停去打仗的战士,必须赢了一次又一次,才有现在能好好活下来的机会。
疾病带给我的正面力量远远大于那一点儿痛苦和折磨,甚至我认为这是新生。当我在手术结束后睁开眼的那一刻,我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有人说这种病是一个完全看运气的疾病。什么时间发作、出血的位置、畸形血管的凶险程度,都决定了生死。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但目前来看,它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后遗症,如主治医生所言,我痊愈了,以后再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当我打开窗户,静静地看着清晨五点的雾气和露水。
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把秋天一点一点熬过去。
疾病让我直面死亡,直面我一直渴望的归处,当我真正直面死亡时,却发现我无法放下的仅仅是小栀。
世间我曾努力拥有的一切,都没有丝毫让我放不下。我脑子里满是,失去我的小栀会是怎样的可怜。
所以,我将这场疾病理解为上天对我的挽留。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死亡来临时,内心深处的真实纠缠。
过去总说一生很长啊,现在想想,一生短暂,能相见的时间并不多。
夜里,小栀走在我的前面,说:“别怕,有我在你还怕什么,我会保护你。”
世上对我说过这句话的人并没有几个。
很努力活下去,是因为有想要照顾的人。
所以不管往后遇到什么,我都有个不可死的理由,那就是晴栀年幼,他尚未老。
与世无争与己争。
回望自己五年前写来自勉的这七个字,我做到了。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让自己的嘴脸因愤怒而扭曲难看。
其实这本书很简单,只是过去这些年我的一点儿经历罢了,甚至记录得有些零碎,有些自我,却是最真实的我的内心,想献给你,想你明白。如果你读完后能够理解我一些,那我得感谢你。
对我来说,与人沟通是一件困难的事,通过语言来获得理解是很难的。
但文字不一样,阅读文字比语言交流更容易得到理解。
能够找到同类,是幸事。
祝福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愿你过得好,过得比我好。
得到世间各种爱,也有足够爱人的能力。
被温柔相待过,懂得那份温柔的美,便也能给予温柔。
希望我们都好好的,然后,会在下一本书里继续相见。
即使不能,也没关系。谢谢你读过我的字。
有个夜晚,不记得在聊什么话题了,她忽然跟我讲:“微,我们到了八十岁,不管谁先离开,都要记得给对方打个电话告别。”
其实我挺害怕谈论关于离别与死亡的话题,会无端觉得怅然低落。但听她这样讲,我心里暖了一下。八十岁离我们好漫长啊,她想得可真远,她是要跟我做一辈子朋友的。
我仍记得2011年春天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一件短短的牛仔外套,搭配同色系牛仔裤,扎个小马尾,显得青涩,充满学生气。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噢,这个女孩可真瘦小,跟我一国的。她讲话轻声细语的,声音温柔,待人接物很有礼貌和分寸。那时候我们不太熟,我不是她的责编,也没有过多私下接洽,但因为同是作者,总有些话题可聊。
怎么熟起来的,不大记得了。我是慢热的摩羯座,她对交友比较谨慎也挑剔,我们部不是那种能很快与人变得很亲热的性子。大概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性情相投,我们才一点点被对方所吸引吧。友情与爱情的进展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渐渐深交后,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点,除了相似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就连爱情,也那么相似。所以我俩从不缺话题,什么都说,上一秒还在文艺女青年的频道上,下一秒可能就唠到了家庭琐事;也偷偷讲别人的坏话,偶尔还说些少儿不宜的话,讲完了哈哈大笑,威胁对方要截图公之于众。
她有一次整理旧电脑,翻看我们的聊天记录,跑来跟我讲:“哎,我们把对话整一整,简直就是内容丰盛的百科书。”我非常惊讶。这么多?我一辈子的天好像都跟她聊了。
在一程一程的成长路上,我们总会交上些朋友,有些一直相伴,有些走着走着半途就散了。哪怕是交情好的朋友,也会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在聊天时只会把自己的一个局部展露出去:跟甲常谈及的是护肤,跟乙谈及的是美食,跟丙谈及的是旅行……唯有在她面前,我展露的是全部——那些生活中的细细碎碎,美好的一面,坏的一面,统统都敢袒露。因为我知道,她是那个会接纳我全部的人。
女生之间的友情总是很微妙,一边相爱一边也会产生一些诸如嫉妒、计较、小心眼、口是心非的情绪。我曾在微信公众号做的一期“女生们的友情”的话题里说道:如果没有那些小心思,要么就是你真的很幸运很幸运,遇见了一个特别好的人,要么就是对方情商高,把那些小心思掩藏得很好,从不让你感受到。
她截图给我,开玩笑地问:快说,我们是哪一种?
我毫不犹豫地给她答案:当然是第一种。
是的,我从未怀疑,我遇见了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因为我们彼此了解,彼此懂得,彼此相知,那些小小心思,完全挤不进来。我希望她好,她也同样。 有人曾跟她讲,见我俩老在微博上“秀恩爱”,以为不过是做做样子,同处一个圈子,见多了这个圈子里好友反目的戏码,觉得我俩迟早也会掰。
别人不是我,也不是她,又怎会知那些情义的分量。
好的友情就跟好的爱情一样,会让你想成为更好的人。我从她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点,其中最最珍贵的是善良与宽容之心。我在遭遇到不公之事时,她听说后先是跟我一起愤怒,再谋划出N种要对方好看的法子,当我俩口诛笔伐恶狠狠地出完一口气后,她会对我讲:“别生气了,为那种人生气多不值当啊,我们不要变成自己瞧不上的那类人。”我就真的慢慢平静下来了。在你要被自己心里的猛兽吞噬时,有这样一个温柔的人在旁伸手拉你一把,是上天的恩赐。
她常跟我讲,“吃亏是福,傻人有傻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尤其是今年她遭遇了这么大一场病痛磨难,我更加笃信她心中的这两句箴言。
至今我部不太敢去回想今夏那两个月的时光。她被送进医院时,我正好在她身边,见她躺在病床上,听到医生的诊断结果,我明知不能掉眼泪影响她的情绪,但仍旧没能忍住。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生命中重要的人在遭遇这种事时,自己的无力无措。
我想夸夸她,她真的非常非常勇敢,住院期间,还总给我发微信安抚我,让我别太担心。她不让我看到她的难过与眼泪。她让我知道,原来越柔软的人,在面对磨难时越坚韧。
得知她要做开颅手术的那几天,我提心吊胆,做梦都梦见她在手术,梦里是最糟糕的结果,醒来后,伸手一摸,眼眶是湿的。我有个隐秘的小习惯,在特别的时期,或者心神不宁时,都会闭上眼睛,祈祷在天上的奶奶保佑我。那几天,我祈祷了好几次,求我奶奶保佑她平安无事。想一想,真是傻兮兮的。但在那个时候,我能为她做的,实在太有限了。
她手术那天我去了,这家伙见我第一句话竟然讲:“你看,我光头的样子是不是特别丑啊!”我一边笑一边泪花闪闪,“才没有呢,光头也很美!”
坚韧的鲜活的生命,最美,最最美。
病愈后,我感觉到她心里起了一些变化——对生命更敬畏,对很多事情更显淡然,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洒脱许多,仿佛脱胎换骨。这是好事吧,但我宁肯她没有得到这些馈赠,因为交付出去的,太过沉重了。
后来她又讲,经此一事,我是她的生死之交了。
谁要成为这样的生死之交呢,我才不想要。我只希望她好好的,平安的,平平淡淡,风平浪静,就这样活到老。到八十岁时,我们还能一起唠嗑,聊家常,聊八卦,买最性感的蕾丝内衣,涂大红色口红,为对方买白玫瑰。然后在与这个世界告别之前,用最最温柔的声音.给对方打个电话:嘿,老家伙,下辈子还一起玩啊。
《不如眠去梦中看》是青春文学畅销作家白槿湖的首本随笔集,是一本并非鸡汤的治愈系枕边书。
作者历经三年写作,精益求精,在记录了美好的人、事物、风景还有一封封情意饱满真挚的家书的同时,还精选出近年来在《爱格》上发表的优质专栏,带给青春成长期的青少年读者无限感动与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三十天,四场手术,九死一生,《不如眠去梦中看》是白槿湖病愈复出的首本作品,饱含温情,煽人泪下。
“与世无争与己争,再多颓废,终将成为一个美好的存在。”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忽视的话题,也是最能叩击人内心最柔软深处的话题,2016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疾,让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勇敢战胜病魔,并记录下病房中的点点滴滴,用亲身经历打动了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