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幸福生命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本心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生命的意义

无论我们如何理解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有一点是肯定的,最后都会归结到一点: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便是幸福的归因,而这个归因,便会指向对于生命的意义解读。

比如,若一个人认为生命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享受,那么,可以自由自在地吃喝玩乐便成为其幸福感的源泉。而若另一个人认为出人头地才是生命价值所在,那么,他就会将幸福寄托于自身的社会成就。同理,有的人信仰上帝,认为自己的生命受制于主的恩典,其幸福便会与上帝紧密相连,而有的人信奉佛陀,便会觉得自己的一切福报自有佛法相护。所谓文化,也即是,你相信什么、依持什么,你就会以之为终极准则,去衡量、参照、评判一切行为的那个神秘的内在编码系统,它不以外在意志为转移。这便是文化的强大之处,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处处都在指引着一个人的行动方向。

但为什么,世界文明史上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却还是并不能解决人类一直困扰自身的幸福与痛苦之间的较量问题呢?窃以为,追究到底,就在于没有任何文化,能够明确、清晰、统一地回答那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即生命的意义到底何在的问题。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为寻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有人从基督教寻觅到天主教,最后又皈依佛门,而另有人则经历了相反的路径,先从佛门经过,最后投靠了上帝。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它起码说明一点,宗教信仰只是人得以用来安身立命的房子,而并不关乎生命本身的意义。既然如佛陀所言是“心为本、物为用”,那么,个体生命是对世上的任何文化具有终极裁决权的,哪个房子合我心意,我就去住哪个房子。

幸福使者的传言:一千个基督徒,便会有一千个不同的上帝;一万个佛教徒,便会有一万个不同的佛陀——上帝与佛陀没有变,但经过不同的生命过滤,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心感体验。宗教信仰只是人们用来安身立命的房子,而并不关乎生命本身的意义。也因此,上帝和佛陀都无法真正地为每一个生命带来幸福感。

也因此,我个人并不认同当前许多人所持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之论断,更不认同有人狭义地将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似乎皈依了上帝就会强人一等,或者人了佛门,就会得道高明。其实,信仰信仰,说到底就是相信什么、仰仗什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到,勤劳善良是一种信仰,许多人真心认为,只要存好心、肯努力、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自然善有善报;求神拜佛是一种信仰,信徒们通过烧香拜佛,或向上帝祷告,以求内心安宁与神佛保佑;共产主义更是一种信仰,中国共产党之路尽管历尽艰辛波折,但依然坚定地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这些信仰并无任何是非高下之分,而只是各个从心出发的选择。也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决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具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为自由、更为多元的个人信仰选择,而这恰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根本体现。

幸福使者的传言:中国人决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具有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为自由、更为多元的个人信仰选择,而这恰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根本体现,就像儒释道法墨兵农杂阴阳诸子百家满汉全席,可任各人凭自己口味喜好自由选择。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积聚了儒释道法墨兵农杂阴阳诸子百家文化宝库,就如同一桌满汉全席,可以任各人凭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才造成了如今似乎各有信仰又无主流信仰的纷杂状态。当这种纷杂信仰聚集在一个社会共同体时,则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听谁的?有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将如此纷杂的信仰归于一个共同的价值基点?有没有一种价值信仰,可以让如此多元的文化实现和而不同的融合?

P5-7

后记

幸福是什么

这本书稿的诞生,缘起于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感悟。几个月前,我被邀进入一些以幸福命名的幸福微信群。在你言我语的热闹喧哗中,我却发现人们并不明白幸福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感。哪怕是专门研究幸福之名的为学之人,似乎也难以在与人意见相左时平和妥善地处理自我的幸福心境及其与他人的幸福关系。这让我升起想要理一理幸福思路的初念。

两个多月前,受关注幸福的同道伙伴催促激发,我们也开了一个“中国幸福会”幸福论道群,我被动地成为这平生第一微群群主。为了避免许多微群里那种七嘴八舌无效闲聊的现象,还特地做了爱群如家、惜群如贵、尊群以爱、创群以智的尊群公约,以倡导真爱共享、智慧共创、同频呼应、同心合力的幸福微群典范之行。小小微信群,大大泛社会。开群不久我便感受到了这一虚拟社会场的实践研究意义。十多年来对于幸福的探索经历与经验感悟,在这一虚拟实验场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回想、验证与深化、提升,让我越来越有强烈的驱动,想要写一本有关幸福的科普书,来给大家以幸福真谛认知的启迪与参照。

这样的强烈的驱动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幸福该从何说起,又该向何处归结的方向起点问题。众说纷纭道幸福,可若没有一致的起点,便难以找到协调的路径,更难以到达共识的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找到“我”这个一致的起点所在。可是,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的我,又如何能聚焦到一致的起点?“生命”的概念,便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了。只有回归到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成就生命的主体意识,幸福论道才有了共同的出发起点,也自然有了可达共识的目标终点。

二是幸福该以何为信,因何而仰的价值共识问题。在微群交互中,我发现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就是人们动不动就以“中国人没有信仰”为由来抨击当前中国社会及其执政党与政府,而其中尤以具有在海外学习或生活背景的基督教徒为最甚,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方面以自己的宗教信仰为荣的傲慢,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国家为卑的愤慨,这令我去警醒深思价值共识对于一个国民个体幸福与一个国家公共幸福的不可忽视的根基意义所在。

三是幸福该利己自足,还是该利他共享的社会共建问题。从我提议发起的一个幸福石头汤草原亲子会的整个历程,便能深深感受到中国当前社会公民合力创造意识的薄弱堪忧。就如同一位学者所言,民主不是对私权的入侵,而恰恰是需要将个人权利让渡给公众利益,即先要做到“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可哪怕是这个幸福石头汤的微观实验历程,也让我深切感慨中国实现民主之难,因为更多人对于民主的理解和诉求正好与民主的本质相反,是希望先将利己的私权最大化,所以哪怕是举手之劳的资源便利,也合不得轻易贡献成全他人。而这样的公共社会,却恰恰是造成普遍意义上的幸福缺失根源所在。

这些感悟驱动,促使着我终于下决心开始写这一本《幸福生命学》。

毋庸讳言,由于才疏学浅,以往对于生命与幸福的研究更多在实践探索与实证体悟方面,而在繁忙事务中见缝插针的两个多月写稿历程中,也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引经据典地做大量文献查阅工作,只能凭半生阅历与有限经验来有感而发、信手落笔,也顾不上对许多概念逻辑做细推细敲的打磨,就这样先粗枝大叶地呈现给大家了。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具体细致地查证研习他山之石,我将在这本书稿里用到的一些文献资源都随手写在了引文或摘编之后,以方便读者随时查阅。

在写这本书的历程中,我看了微友推荐的一部影片《玄奘大师》,观后深切感慨,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也如西行取经的历程,是用片刻的生命当下,来铸成连绵流长的人类历史。幸福从来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经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而生长出来。不管那个生命体是微弱的小草,还是参天的大树,都是构成人类社会历史流淌的幸福源泉。

于是,便想到了另一位幸福群友的分享:要么起舞,要么陨灭,仅为你的选择,成就一切。芳华并非刹那,绽放分秒时刻。人生一场婆娑,流水一路欢歌。

是的,既然我们对生命做了这样的选择,那么,就让她鲜活地生长,尽情地绽放,用分分秒秒的当下幸福,来串起一路欢歌的生命芳华。

也因此,请允许我,在此对“什么是幸福”做一个让生命翩跹起舞的总结:

幸福就是,一个又一个自信优雅的生命,装点着人间的风景;

幸福就是,一年又一年自在充盈的光阴,流淌成丰盛的人生;

幸福就是,一天又一天自然匆忙的脚步,丈量着俱足的光阴:

幸福就是,一刻又一刻自在适然的当下,凝结成美好的生命。

幸福是每时每刻变化流淌的永远时光,

幸福是天荒地老亘古不移的当下岁月!

愿这样的幸福生命,与你同在。

幸福使者本心

目录

第一章 生命文化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第一个本质,应为真实。

生命的第二个本质,应为自由。

生命的第三个本质,应为关切。

生命的第四个本质,应为联结。

 生命的形态

 生命的美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命能量

 能量奥秘

 身心睫康

 灵性智慧

 创造力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命数字

 生命路途

一、生命数字

二、生命数字

三、生命数字

四、生命数字

五、生命数字

六、生命数字

七、生命数字

八、生命数字

九、生命数字

 高峰挑战

一、第一高峰(36减生命数字

二、之后高峰(每九年一个高峰

三、挑战数字

四、个人年份

 内在渴求

 成熟能量

一、个人特质

二、表现数字

三、成熟数字

四、合成数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关系

 自我关系

一、关于人格发展生态圈

二、关于自我的认知与研究

三、关于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四、关于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五、关于自我的关系与重建

 亲子关系

一、亲子关系影响代际家庭幸福

二、亲子关系嵌入人格深层图式

三、亲子关系呼唤真爱智慧浇灌

 亲密关系

一、夫妻不是同心圆

二、男人是山,女人是水

三、亲密关系是透彻修行

四、感性恋爱,理性婚姻

 其他关系

一、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物我关系:惜物而不为物所役

三、社会关系:感恩世界因你而幸福

四、群体关系:心有所依,爱有所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命历程

 人生百年 始于幼学

一、幸福人生从孕期开始播种

二、0~3岁蕴藏一生幸福基因

三、3~7岁建构幸福大厦之基

 童蒙养正 少年养志

一、学童期:生命内在的充盈

二、青舂期:生命成长的蜕变

 成家立业 厚德载物

一、人生绽放的青年期

二、多事之秋的中年期

三、天命昭然的更年期

 老当益壮 叶落归根

一、老当益牡,让生命晚年灿烂绽放

二、叶落归根,让生命终结安详圆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命幸福

 珍爱生命 回归真我

一、生命高于一切

二、我是一切的根源

三、幸福即是做好自己

 从心出发 真爱联结

一、顺应自然法则:是怎样就怎样

二、遵从社会法则:该怎样就怎样

三、把握生命法则:想怎样就怎样

 天人合一 关切世界

 乘物游心 放飞梦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幸福,和为贵

附记 半道书画玩人生

后记 幸福是什么

序言

我为什么要写幸福生命学

我不懂动植物语言,无法获知它们有没有关于幸福感的诉求。但对于人类而言,只要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与思维的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想要获得幸福。因此,幸福可称之为人类生命的共同诉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生存法则。只要生命存在,人人便都想要幸福,没有幸福追求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同样,没有生命承载的幸福感也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生命可以称之为幸福的代名词,反过来亦然。这是我忽然想要创立这个幸福生命学概念的第一立意所在。

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怎样与幸福休戚相关?现在有一句相当时髦的话,叫“生命就是关系”。虽然各人对生命关系的内容界定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一个生命呱呱降落尘世,便意味着要处理好几大基本关系,一是如何对待自己,二是如何对待他人,三是如何对待自然,四是如何对待社会。当然,社会中包含他人,两者可以归为一种关系。所谓幸福,便是在这些关系中游走的感觉,不是让自己自豪或是不爽,就是因他人而悲而喜,当然还有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般将幸福感哿隋于自然之物的,或者将幸福追求寄托于“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民族国家大业发展的。也因此,在第二个意义上,幸福学其实就是生命关系学,无论追求怎样的幸福,都与生命中的某种关系有关。生命关系处理好了,自然就容易感受到幸福与满足,否则,就会陷入不幸感的纠结。

那么,这些生命关系又是如何对幸福产生作用的呢?还需要有一个媒介,就是环境与情境。也即是,这所有的生命关系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环境与情境,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自然对生命主体起着不同的幸福影响作用。比如,刚刚还陶醉在对可爱宝宝的爱意中的妈妈,一下子宝宝调皮不乖了,可能就即刻失去了幸福感,而起了烦躁之心;昨天还卿卿我我的恋人,今天吵架了,幸福感便转化成了天大的不幸感。这是幸福感随关系情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种常态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对关系情境的动态感觉。

以上这所有的元素,无论是生命还是关系还是环境情境,都需要有一样东西起联结作用,那就是心感。如果生命存在,但不去感觉,那么,什么关系、什么情境,都与幸福无关,只有当生命作为一个参与主体去用心感觉时,那些关系和情境才会产生真正关乎幸福与否的影响作用。也因此,在这个综合意义上,我们可以为幸福与幸福生命学下个定义:幸福即个体生命对于各种关系中的情境变化所做出的积极、愉悦、满足的心感反应。而幸福生命学就是研究人类生命与幸福追求之间休戚相关的共生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人类积极促进生命幸福体验与创造发展的综合性科学。

这样的定义,也构成了我想要写这一本幸福生命学的基本立意所在。

内容推荐

本心著的《幸福生命学》是一本以生命为尊的幸福科普书,探究了幸福与生命的关系,提出了生命可以称之为幸福的代名词,幸福学就是生命关系学,幸福就是一种对关系情境的动态感觉三种理念,并最终得出了幸福与幸福生命学的定义:幸福即个体生命对于各种关系中的情境变化所做出的积极、愉悦、满足的心理反应。而幸福生命学就是研究人类生命与幸福追求之间休戚相关的共生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人类积极促进生命幸福体验与创造发展的综合性科学。

编辑推荐

幸福可称之为人类生命的共同诉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生存法则。只要生命存在,人人便都想要幸福,没有幸福追求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同样,没有生命承载的幸福感也不复存在。本心著的《幸福生命学》这本书给我们科普了幸福与生命的定义,以及如何得到幸福,对广大读者有借鉴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