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既想成为梦想成真的斯坦福物理学教授,也想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与之同行。此书妙语连珠,充满人性关怀。由阿妮塔·劳夫林所著的《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坦诚直率、幽默风趣,直击获颁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从作者及其丈夫收到获奖的消息,到大雪纷飞的斯德哥尔摩一周行。劳夫林女士对诺贝尔之旅娓娓道来,整个行程充满神奇、紧张、梦幻、混乱,令人向往又让人生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当爱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阿妮塔·劳夫林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让你既想成为梦想成真的斯坦福物理学教授,也想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与之同行。此书妙语连珠,充满人性关怀。由阿妮塔·劳夫林所著的《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坦诚直率、幽默风趣,直击获颁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从作者及其丈夫收到获奖的消息,到大雪纷飞的斯德哥尔摩一周行。劳夫林女士对诺贝尔之旅娓娓道来,整个行程充满神奇、紧张、梦幻、混乱,令人向往又让人生畏。 内容推荐 当你的另一半获得了诺贝尔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太太,作者阿妮塔·劳夫林在书中细细为你讲述一个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诺贝尔奖庆祝故事。事情要从10月13日凌晨两点多劳夫林一家接到获奖通知电话讲起,接下来是紧张忙乱的斯德哥尔摩行前准备、白宫诺奖获得者招待会、大雪纷飞中梦幻的诺贝尔奖庆祝周、惊喜不断的北欧巡回演讲……由阿妮塔·劳夫林所著的《与古斯塔夫国王共进晚宴》将为你一一讲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接到邀请电话 第二章 10月和11月的日记 第三章 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招待会 第四章 前往斯德哥尔摩 第五章 为诺贝尔奖晚宴写祝酒词 第六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晚餐及诺贝尔奖获奖演讲 第七章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第八章 诺贝尔奖晚宴 第九章 与国王共进晚餐 第十章 诺贝尔基金会 第十一章 永远微笑跳跃的绿蛙大勋位入会仪式 第十二章 斯堪的纳维亚巡回演讲 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2月6日,大雪依旧纷飞。我和罗伯特专注于阿贾给我们打印好的行程总计划。我们讨论了一下敬酒的措辞,然后与霍斯特和崔琦吃了早午餐。这顿饭是我们四人在斯德哥尔摩唯一的一次共餐。我们都多少有些睡不着,不过真是喜欢七英尺长的浴缸和羽绒被。到现在为止,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到齐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的大厅开始聚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大家见面聊天,畅饮下午茶。 晚上五点到七点之间,斯德哥尔摩大酒店的一个房间里举行了一场非正式的招待会,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家人参加。在瑞典,着装术语“非正式”意味着男士要穿大衣系领带,女士要穿裙子或者套装。这个聚会相当于一次瑞典的动员大会,先是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观看了一段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短视频,我们有几个人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泪水沾湿了纸巾。纳撒尼尔和托德直直地站在那里喝饮料,显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们可以询问各种礼仪上的问题。关于在颁奖晚宴上不能上厕所的传言被确认是事实。国王在场的时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场。晚宴的时间精确到3小时25分钟,会提供包括香槟和餐后酒在内的六七种酒。卫生间就在同一层,可以在晚宴过后和正式舞会开始之前使用,舞会就在楼上,大楼梯的顶端。我看到我父亲坐了下来,用手帕擦拭前额,然后冲我的两个儿子眨了眨眼睛,仿佛在说:“我没事儿的。甭担心!” 到12月7日的时候,纳撒尼尔和托德已经对种类繁多的房问服务了若指掌,看看他们房间里堆的一盘盘没吃完的芝士汉堡就能明白。酒店楼下提供的瑞典自助早餐简直棒极了,包括酸奶、鲱鱼、燕麦、熏鲑鱼、糕点和煮鸡蛋,但是我的两个儿子更喜欢多睡上一会儿,醒来后点汉堡来吃。我们的行程越来越满,阿贾和我的父母会时不时照看一下他们俩。到达斯德哥尔摩后,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参观了著名的瓦萨博物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待在桑拿室里享受好时光。在从瓦萨博物馆返回的巴士上,我妈妈钱包里的护照被偷了,她向美国大使馆上报了这件意外,但是直到回到美国才让我们知道。两位年轻潇洒的瑞典警察来到她的房间了解更多信息,其中一位警察还给我那时做侦探的姐夫邮寄了一枚瑞典警察徽章。在斯德哥尔摩旅行总的来说是很安全高效的,所以这个意外确实不太走运。 12月7日下午,我和罗伯特被带到玛格纳礼堂(Aula Magna Auditorium),第二天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讲就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查看了场地的布置,询问了他们讲话需要的设备。礼堂的棚顶是由上千块长度各异的木头拼接而成的,简洁的设计体现出非凡的精确度和优雅感。我们的行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接着我们被送到物理学、经济学和化学奖获得者的第一场官方新闻发布会现场。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几乎成为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可能是因为与医药和物理相比,他的专业领域更接近大众。 我们又从这里转而前去参加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一场招待会。我们敬畏地站在这个如洞穴般空旷的房间里,每年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都会在这个房间里被正式宣布。房间里挂满瑞典著名科学家与科学院历任院长的真人大小的肖像。偌大的窗户外,晶莹剔透的雪覆盖了每棵树的每个枝丫,时间仿佛凝固了。 P(61-63) 序言 阿妮塔·劳夫林的这本书讲述了她作为诺贝尔奖新得主的伴侣的见闻与经历,全书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禁。我来说说我读后的感受。因为就在其丈夫罗伯特·劳夫林得奖的前两年,我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读她的书让我深有同感。阿妮塔讲述的事情我也曾亲身经历,真是有趣又耐人寻味。 我一时也曾想过自己写一本,倘若我能回想起足够多的独特活动的话。可阿妮塔已经写得够精彩了,我写的必然相形见绌。比如说,我可记不得诺贝尔周的各种晚宴上都有什么食物,我也没有记下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和突发的种种问题(但问题确实出现过)。我只记得在一场晚宴上坐在我旁边的人,因为她是瑞典王后。 我也很喜欢阿妮塔的故事(故事当然是从凌晨两点半接到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开始的),她看诺贝尔奖颁奖活动的视角与我颇有不同。我从未关心过我的发型,而且我为此所购的唯一服装就是白领带和燕尾服。 我想我们俩都会觉得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要数学生组织的那个最好玩儿,尽管她不会明白,被年轻漂亮的瑞典学生包围的感觉有多棒。阿妮塔对于诺贝尔奖新得主参加永远微笑跳跃的绿蛙大勋位人会仪式的描述惊人的准确,但是我不知道罗伯特有没有告诉她,像青蛙一样在地上跳上五分钟有多累。我还真为一些年迈的诺贝尔奖得主捏了一把汗。 诺贝尔奖让人一夜成名。然而鲜有人知道围绕颁布这至高奖项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我认为阿妮塔对这些活动的描述既准确又诙谐,想必几乎所有人看了都会觉得引人入胜,尽管读者们并未在科学课上都拿A。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 osheroff) 2008年10月于加州斯坦福大学 后记 2001年,我们收到请柬,邀请我们返回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不用说,我们欣然接受了邀请,当天就发出了白领结和燕尾服的尺寸!这次纪念与众不同的是,所有在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收到了邀请,大概一共有250人,当时大概有55人住在加州北部。我们没有想到,多么珍贵的经历在等着我们。 罗伯特于12月2日到了斯德哥尔摩,我紧随他在12月7日到达。我一个人旅行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两个小插曲。第一个是在旧金山登机之后,广播喊起我的名字,要我下飞机。三个月前“9·11”事件爆发,机场还处于警备状态,安检处的士兵手持机关枪。我紧张地下了飞机,因为我的缘故,飞机晚点,同机的乘客一片唉声叹气。在登机口,我又被搜了一次身,我在两个女警卫面前把包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看着成堆的耳环、项链、手链和发亮的发卡,她们问我说:“你难道是卖珠宝的吗?” “我不是,”我冷静地回答道,“我要去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哦,你说什么?”她们异口同声地问,怔怔地望着彼此,“请你稍等一下。” 她们带回两个男警卫,终于确认了我所携带的首饰里头没有任何明显的危险物品,因此我又可以把所有东西装回包里重新登机,这一次我又听到了乘客的一片叹息声。 第二个小插曲发生的原因是,我穿上了乘务员提供的栗色厚袜子,而在到达哥本哈根之后,我还穿着它们。这可犯了大错,特别是我还要穿过机场,通过安检去转机。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航班因为我又延迟了,我蹒跚地上了飞机,第三次听到乘客的叹息声。当时我的脚后跟上已经起了眼球一样大的水泡,鞋子后头也沾上了血渍。在去往斯德哥尔摩的途中,乘务员没收了我的袜子,往我的腿上扔了十几个创可贴,我用创可贴贴满了双踩。到了斯德哥尔摩机场不久之后,我将双脚塞进鞋子里,感觉好像是装上了马蹄。幸运的是,瑞典的女接待很有怜悯心,立马把我送去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我买了一双黑色的露跟高跟鞋,放在行李里,舒舒服服地穿了一整周。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如果要出行,记得穿大一号的鞋子,至于珠宝首饰,到了之后再让你的伴侣掏钱现买。 诺贝尔奖百年庆的形式与1998年的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场由导游带领参观的诺贝尔百年展览,在旧的股票交易所举行。庆典周之后,该展览还将进行全球巡展。就是在这个展览上,我们可以戴上耳机,收听到罗伯特的祝酒词,这是仅有的五个参展演讲中的一个。这可是祝酒词啊!在真正的百年庆之前,我们见到了阿贾,一起吃了午饭。这一次我们没有被分配随员,我们很高兴能有一次放松的行程,和阿贾聊聊近况。 12月9日,所有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被驻瑞典的新任美国大使查尔斯·亨博尔德(Charles:Heimbold)及其太太莫妮卡邀请共进午餐。午餐在哈塞贝肯(Itasselbacken)酒店进行,以便容纳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另一半。午餐的菜品为鲈鱼搭配芦笋、鸡油菌和辣根酱,云莓慕斯和用柑橘汁浸泡过的山莓。 打那之后,我就一直在寻觅云莓慕斯的食谱。 2001年12月10日的下午,我们重返灯火辉煌的市政厅,这一次,我们乘坐一辆满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伴侣的小巴。我和罗伯特是里头最年轻的,坐在车的后座。我们前面的乘客都白发苍苍。每个人都出奇地安静,我记得当时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仿佛是一场精神上的海啸。巴士里似乎洋溢着创意、创新和智慧的气氛,尽管被12月的漫漫黑夜包围。我们再次踏上通向市政厅的熟悉的路,毫无疑问,之前诺贝尔周的回忆又回到每个人的心中。下车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前往后台,伴侣们来到礼堂的中央。对我来说,坐在这些女士当中也让我产生一种被赋予力量的感觉,我们在仪式开始之前,纷纷互相自我介绍。接着,皇室成员来到台上,包括公主殿下维多利亚。她穿着一件美艳惊人的红宝石礼服,搭配钻石头饰。她的母亲西尔维娅王后穿着一件厚重发光的白色长裙,上头镶嵌了上千颗珍珠。王后也戴着钻石头饰,或许是蓝宝石和钻石的项链,呼吸之间,向观众席散发彩虹般的光芒。 ……六位狂欢者中的两位,我们理性地觉得还是大伙儿一起走比较好,于是最终决定一起离开。我们能看到的门似乎都关了。火上浇油的是,用我丈夫的俏皮话来形容:“我们都被schnocker了。”这是一个技术物理名词。我们感觉自己仿佛是舞会上八个微醺的灰姑娘,侍者们进人由看不见的门和过道组成的宏伟魔方,然后消失不见,让我们惊叹不已。 “我们将被永远锁在这里!”我们其中的一个惊呼道。 最后,我们发现了一道错误的门,门后的宫殿官员对我们的窘境忍俊不禁。他毫不犹豫地微笑,大方地说:“让我带你们出去。请这边走。”他领我们穿过一间满是晚餐餐盘和甜点杯的屋子——里头的惊喜三层巧克力全被清理干净了。这里有一片不锈钢柜台、成堆的银器和一篮篮正被浸泡的餐具。转过角落,我们经过一片区域,看起来像是一间迷你急诊室,里头放着一张床和医疗用具。走过长廊,乘坐类似杂物电梯下行,我们终于被带到了通向出口的楼梯。 “我终于知道我们在哪儿了!”罗伯特胸有成竹地嚷着,仿佛一个老练的内华达山登山者,尽管从不带指南针,但是似乎从来不会迷路。 2001年12月12日,在认识了一些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其伴侣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斯德哥尔摩。在整个世界上,我想不出比诺贝尔周更让人对生活感恩的活动了。对于参加诺贝尔周活动的经历,罗伯特和我总是怀着谦恭和感恩。 书评(媒体评论) 读后酣畅淋漓!劳夫林女士让你既想成为梦想成真的斯坦福物理学教授,也想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与之同行。此书妙语连珠,充满人性关怀。我了解了作为天才科学家太太的生活:虽然没法与丈夫讨论工作的内容,但是必须优雅地照顾你的宴席伙伴,同时不能迷失自我。 ——西娅·塞尔比(WOMEN IN PERIODICAL PUBLISHING联合创始人) 有趣地描绘了神秘而庄重的一系列诺贝尔奖庆祝活动。 ——安妮·巴斯和罗伯特·巴斯(KEYSTONE GROUP,L.P.总裁) 本书坦诚直率、幽默风趣,直击获颁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从作者及其丈夫收到获奖的消息,到大雪纷飞的斯德哥尔摩一周行。一个乡村长大的美国人被“旧世界”的魅力所震慑——满是皇亲国戚、珠宝、鲜花、塔夫绸礼服的晚宴,还有灯火通明的房间。劳夫林女士用细致入微的描述让你身临其境感受这些服饰和花香,感受大雪纷飞的黑夜、明亮的灯光和火炬。你可以感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绪,感受到他们社交风度的强大魅力。 ——玛丽·雷斯(《罗马和坎特伯雷》一书作者) 劳夫林女士对诺贝尔之旅娓娓道来,整个行程充满神奇、紧张、梦幻、混乱,令人向往又让人生畏,勾起了我对自己斯德哥尔摩之行的温馨回忆,惊喜不断又小心谨慎,它改变了我和家人的生活。 ——威廉·菲利普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