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有沉香不畏浮世(林清玄小语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林清玄著、老树绘的散文集《心有沉香不畏浮世(林清玄小语下)》分为三辑,各篇文章都将看似玄妙晦涩的佛理禅意与轻松浅显的语言相融合,让“佛理”与“世理”相交融,以浅显的“禅”描绘细小的“俗”,让读者在审美的同时,吸收浅显易懂的禅理,启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收获。字里行间流露着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

内容推荐

林清玄著、老树绘的这本《心有沉香不畏浮世(林清玄小语下)》以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等为主题,从微小的生活片段入手来阐述大智慧,以细腻的内心感觉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体验的共鸣,让读者看清事情的本质,与他一起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内心充满宁静与爱。

目录

第一辑 婆娑甘泉

 小悲

 众生

 青草与醍醐

 八风吹不动

 日日是好日

 大音希声

 春夏秋冬

 如来的种子

 关于颜色

 柔软的耕耘

 季节之韵

 云在天,水在瓶

 开悟鞋垫

 拥有

 命脉

 真实的慈悲弥足珍贵

第二辑 好雪片片

 金丸打雀

 伤心渡口

 从泥泞中跨越

 山色如何

 木炭与沉香

 妙高台上

 孔雀王朝无忧王

 智慧是我耕的犁

 惜生诗抄

 选猫头鹰做国王

 宫本武藏观斗鸡

 李铁拐的左脚

 逐鹿天下,无限江山

 飘落的秋叶,比春花更艳红

 纯粹的法门

 观照世间的音声

第三辑 会心不远

 悟者,吾心归处

 苦行如握土成金

 草先萌

 每天都是莲花化生

 小孩子的心境

 璎珞粥

 人骨念珠

 轮回之香

 飞越冰山

 南国

 习气

 当观知足

 夫妇的因缘

 刀柄有什么用

 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

 执着的可怕

 怀抱希望的箱子

 人间处处有爱恨

 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一些新的智慧

 凤凰飞

试读章节

如来的种子

我读过好几部佛经,常常为其中的奥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来,对一个想要人世又喜欢佛道的人总不免带来一些困惑。

黄檗禅师说法里有这样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也。”把一个人的“心”提到与众生诸佛平等的地位,稍微可以解开一些谜团。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壁,壁上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同样的,在江苏西园寺大雄宝殿里也有四个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摆在前面,总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实,这四个字学问极大,它有十六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意义几乎是一样的,以心字开头有四种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开头也有四种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几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心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再从“空”的角度在经文中索解,有时一个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转动自如了。

我最喜欢的讲佛法的一段是《维摩经》里的一段,维摩诘问文殊菩萨说:“何等为如来种?(什么是如来的种子?)”文殊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人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文殊并且进一步解释:“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在这里,文殊把人世间烦恼的意义肯定了,因为有一个多情多欲的身体,有愚昧,有情爱,有烦恼才能生出佛法来,才能生出如来的种子,也就是“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把佛经里讲受、想、行、识诸空的理论往人世推进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变得可以巨大,有变化的弹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应该是瘸子的拐杖、顽者的诤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气、愚者的聪明、悲者的喜乐,是一切人生行为中的镜子。可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讲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实经验,讲轮回、讲行云、讲青天、讲流水,无法让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过去旅行访问的经验,使我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并在星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大多数是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愤而出家为僧,苦修佛道。可是当他们人了“空门”以后,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确实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遁入空门,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成,离开生命也没有情感的完成。”也许,他在佛说里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泪眼中我真正看到一个伟大的人世观照而得到启发,他的心中有一颗悲悯的如来的种子,因为,只有不畏惧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惧的道理。

心有时很大,大到可以和诸佛平等,我们应该勇于进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勇于肯定心的感觉,无明如是,有爱如是,一切烦恼也应该作如是观。

P44-47

序言

品味人格的芳香

因为喜欢茶道,我从小崇拜陆羽,中学时代就熟读《茶经》。

等我有了旅行的能力,就开始追随陆羽的脚步,走遍中国的许多茶区。

陆羽生活的时代唐朝,没有交通工具,但他用步行走过的路,远远超过许多现代人。我搭飞机、坐轮船、坐高铁、开汽车,都觉得陆处士行履之广大,令我赞叹不已。

陆羽更了不起的是,他不仅仅是“孤儿”,还是被父母丢在河边的“弃儿”,自幼在寺院长大,没有任何资源,但他自学诗文、自学泡茶、自己研究!竟写出震古烁今的《茶经》,影响了全世界,被公认为一千三百年来最伟大的茶道巨著。

我幼时贫寒,也没有任何资源,但一思及陆羽,就像一股暖流穿过我的心,我就会告诫自己:不能灰心丧志,要学习陆羽,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走到人生最高的境界。

陆羽还是弃儿呀!我父母俱在,兄弟和乐,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从我开始写作,到现在超过四十五年了,我总是在追寻文化的高度,也总是想触及终极的性灵,希望永远保有爱与美的向往。

我曾在深圳地区巡回演讲,题目正是“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不只谈了陆羽,也谈了玄奘、慧能,他们都是孤儿,也同样凭个人的努力,影响了世界,越过干百年,穿过千万里,他们人格的芳香还流动在时空里。

循着那人格的香气,使我们有正向的能量,走过生命坎坷的旅程。

所以,我很欢喜把《心有沉香,不畏浮世》交给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希望有缘的读者也能品味那人格的芳香。

林清玄

二〇一六年初冬

台北双溪清淳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