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国际组织与全球教育发展
一、从国际角度看基础教育的实施
二、全民教育:2000年的挑战和对策
三、国际教育资助的发展趋势
四、入世后中国教育服务的比较优势分析(上)
四、入世后中国教育服务的比较优势分析(下)
五、政府“入世”是我国教育“入世”的关键
六、全球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与wTO
七、GATS给印度教育带来的忧虑及印度的对策
八、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
九、WTO框架与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
十、达喀尔论坛后的世界全民教育:进展、特点、挑战及前景
十一、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机构的比较分析
十二、欧盟与东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比较
十三、“全民学习”愿景下的教育资助——《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述评
十四、透视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背后的运作逻辑——以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为例
十五、重新审视国际社会共同达成的“全民教育目标”:让权利变为现实
十六、向知识银行转型——从教育战略看世界银行的全球教育治理
十七、国际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聘用标准研究
人员流动与跨文化教育
一、美国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其比较研究
二、WTO与我国的留学低龄化
三、英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
四、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
五、新世纪国际留学市场中的法国
六、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
七、中国的知识流散——海外中国知识分子间的交流网络
八、全球化背景下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及其政策
九、留学生利益保障的国际比较
十、日本留学生扩招政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十一、跨文化教育: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
十二、跨文化能力分类及培养的思考
十三、韩国“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十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低龄留学原因及利弊分析
欧盟与博洛尼亚进程
一、一体与多元——欧盟教育政策述评
二、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
三、博洛尼亚进程中法国的四种声音:一体化vs保持特性
四、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五、促进欧洲各国资格和文凭互认的“欧洲通行证”探究
六、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
七、多层治理视野下的欧盟教育政策形成机制研究
八、欧盟国家教育质量的框架、进展及其启示
九、德国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进展及其存在的争议
新兴问题
一、第三次浪潮:国际教育的未来趋势
二、跨国教育的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
三、对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务承诺的法律解读
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三大国际教育测试研究
五、国际学业成绩测评的发展动因、政策回应与积极影响
六、全球化时代八国语言教育推广机构文化使命的国际比较
七、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及其软实力构建
八、SSCI对中国学者学术研究的影响:以教育学科为例
英文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