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是一套以图画讲故事的形式,系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历史读物。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周功鑫博士亲率领团队花数年之力,精心打造,其团队的专业性、精巧的编辑思路、图文并茂的设计,都赋予这套丛书极高的文化价值,令其具备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的基础。
“战国成语与赵文化”为“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套与赵文化有关的成语故事。
本册《完璧归赵》中,读者将见到赵国大臣的人格特质与气度及涵养。
“完璧归赵”出自司马迁《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赵国的蔺相如如何识破秦王本没有诚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而用巧计把宝玉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的故事。
其实故事主角“和氏璧”也有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得到一块未经加工的璞玉,他认定它是宝玉,曾向楚国两任君王献宝;没想到,君王认为卞和存心欺骗,竟先后砍了他的一双腿作为惩罚。最后幸好第三个王被他的执着感动,找人琢磨璞玉,始发现所言非虚。惜才的楚王更以卞和的名字为宝玉命名,取名“和氏璧”。
中国人是出名的爱玉的民族,但是圆碟形的玉就有不同种类。到底我们怎样分辨璧、环、瑗及玦呢?它们各有什么含义?玉至战国时期,在工艺上有哪些突破?书后的延伸阅读将有详尽解释。
周功鑫主编的《完璧归赵(精)》是出色的青少年国学读物,从亲切的成语故事讲起,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深入历史细节,引导青少年步入中华文明的辉煌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