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最大限度地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意韵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风格美,管玉红、M.克拉夫佐娃译的《楚辞(汉俄对照)(精)/大中华文库》采用了两个指导原则:其一,考据严谨,精确理解原作的意境和风格。经过训诂、移情推理、考据、文化历史观照、文本内证及外证、互文观照以及诗人与文本的互证等方法,得以澄清、纠正的重要问题有50个,如对于有关少司命是“女神”、《九歌》“各篇不存在对唱而均为独唱”的见解和有关“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哀郢》);“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悲回风》)的解读,考辨说明是错误的、缺乏根据的。其二,借形传神,以诗译诗,以使译作与原作臻于形神兼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