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凝红(纽约访学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元红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散文集《岁月凝红(纽约访学随笔)》是一部记录人生心路旅程的书,也是一部对生活、事业、故乡、亲情、友情和人生充满着无比热爱、感激、真情写照的书。从这本散文集中,读者将领会作者李元红心中向善和各种爱的力量,感恩、回报父母、兄长、领导、师长、同事、校友、朋友之爱与之恩。

内容推荐

作者李元红旅美访学期间,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将自己学习、教育的体会,对美国人情、世相的观察,对家乡风物、亲友的思念,一一诉诸文字。作者视角独特,文笔细腻,文风质朴,所著耐读。今结集成《岁月凝红(纽约访学随笔)》一册,以飨读者朋友。

目录

上篇 纽约过客

 人生新旅程

 Scarsdale小镇

 一地鸡毛

 老火车

 我的邻居

 小联合国

 胖子与胖子妈

 备一颗随遇而安的心

 回到原点的幸福

 “蓝月亮”猪蹄

 驾考记

 胖子妈的幸福生活

 让阅读驻进生命

 Scarsdale的秋色

 Scarsdale之春

 倒时差

 雪之约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

 踏雪寻梅

 优雅老去

 克服心理障碍

 期许一生的约定

 愈挫愈勇

 成长的烦恼

 微信拜年

 春天的脚步

 善恶之间

 交警钓鱼执法

 与星星的约定

 学会释然与放下

 向快乐出发

 静享午后时光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让爱随风去

 不要无病呻吟

 健在多重要

 爱恨情仇敌不过岁月春秋

 房产经纪

 指尖上流淌的日子

 久违的跑道

 开发厨艺

 老友相逢曼哈顿

 塞翁失马

 与胖子的生活交响曲

 同龄好友

 选择意味着坚守

 初见鼎公

 吃汉堡的日子

 学做虎妈

 家长会

 美国梦

 胖子岁了

 人生驿站

 与胖子斗智斗勇

 Lotus Li

 朋友的育儿经

 爱的奇迹

 四人帮

 与胖子的战火

 爱的原则

 音乐与舞蹈的魅力

 为友人喝彩

 去Amish度假

 行走在曼哈顿街头

 《纽约时报》的无赖之举

 长岛美食节

 秋游Bear Mountain State Park

 恼人的大雪

 Baby Shower

 冬游Hunt Mountain

 点亮生命的色彩

 春日暖阳

 春雨春雪春月

 与己为友

 华人金融年会

 访学雪城大学

中篇 访学哥大

 美丽的校园学子的家

 拜会乡党先贤

 开启阅读之窗

 匆忙的脚步

 哥大奇缘

 MBA课堂之家族企业传承

 MBA课堂之权力与影响力

 MBA课堂之战略制定

 误入Daniel教授师门

 访学沙龙之教改出路

 访学沙龙之冬之约定

 名家讲座之中国经济展望论坛

 名家讲座之中国金融与人口政策

 差异化教育

 让我们温柔相待

 Everything just will be perfect

 好样的,留美的孩子们

下篇 岁月凝红

 几度梦回母亲塘

 母爱如花

 老爸的精彩人生

 我的哥哥们

 父亲的手术

 亲亲的秃舅妈

 清明忆故亲

 牧放的童年

 父亲的天使

 宽以待人

 表妹的幸福

 一年奋斗十五始

 味道端午情意浓

 舅大

 挥不去的乡愁

 西瓜情结

 月是故乡明

 红红火火中国年

 故里寻根

 闲不住的老爸老妈

 回乡散记

 寻常巷陌上海情

 别把渣男当暖男

 冷暖寸心知

 不必为错过星星哭泣

 旦复旦兮复旦人

 谦谦君子风领航复旦人

 我的女神知己

 无心插柳柳成荫

 观影《生命国度》

 求新求变

 探访艾滋村

 深港见闻

 历史的舞台

 礼佛禅修

 观影《超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附录

 复旦人的精神家园——复旦校友俱乐部揭牌记

 完美绽放的复旦精神——复旦校友俱乐部一周年记

 如沐春风的智者交流——复旦校友俱乐部两周年记

后记:期待梦想花开

试读章节

家长会

每年10月中旬,是纽约公立、私立高中约定俗成的家长与老师的见面会。很多好的私立高中利用家长会培养家长对学校的感情,为未来筹款,所以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而公立高中的家长会,很多都有点流于形式。为了参加儿子这一晚的家长会,我琢磨了一个星期,因为每位老师只能约谈5分钟,实际上有的只有2到3分钟,所以我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我所关心的信息。

根据儿子本学期主修的五门课:Mathematics、Social Studies、English、World Language、Science,我列了几个共同问题:1.孩子课堂表现、成绩,这学期各科GPA评分标准。2.朋友提示我需要关注哪位老师真心欣赏孩子,需要锁定为申请大学写推荐信的老师。3.关注哪几科成绩好,选择SAT2科目。4.请教Mathematics老师,申请大学如选择应用数学专业,他的成绩是否有优势?孩子自认为数学还不错;请教Social Studies老师,历史占用了孩子80%的学习时间,课程设置时学校认为孩子究竟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孩子喜欢历史,但中国孩子申请大学时人文专业没有优势,家长是否鼓励他坚持?请教World Language和English老师,孩子语法不够好,词汇不够多,怎么改进写作、提高阅读能力?是否能推荐老师提供补习?看我所列的问题就知道,美国没有一锤子定终生的高考制度,可要想申请到好的大学,同样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不容小觑!

我们如约早早地到达了学校,停车场已无虚位,家长会还没到点,家长们都已提前到达。很多家长还是夫妻同行、西装革履,可见对家长会的重视和认同度。

6:50,我第一位约谈的是儿子的数学老师,儿子口中描述的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太太,没想到她那么养眼,虽然五十多岁的样子,但是仍然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透着干练。她赞扬我儿子学习努力,课堂安静,但马上纠正那种安静不是脑子有问题,说他聪明而且成绩好。了解到GPA她的打分20%来自homework,其他来自小测验和课堂表现。

从容地结束与第一位老师的约谈,赶紧转去同一楼层的另外一间教室。Social Studies老师接待我们的时间分毫不差:7:04。意料之外的是,历史老师是一位超儒雅的男士,看儿子每天抄写新闻,以为老师是个老学究,通过谈话感受得到,这是位智慧型的老师。他说儿子很努力,可是学习方法有一些问题,了解到原来历史考试是有范围的,或许考前他会给学生7道题目,其中有2道为考试题。学生如果担心,可以提前把答案发给他征询答案是否正确。看来儿子80%的学习时间用在抄历史书或新闻是必须要调整了,希望儿子能多去向他讨教学习人文学科的方法。真的遗憾,本想和历史老师多了解点情况,把门的志愿者连敲几次门提示该下一位了。老师也已无法安心再给我解析一些情况。

第三位老师World Language门口几乎没人,进去后才知她的学生只有5个国际生。去年我和她见过面,老师属于纯正的美国中年女性的肥美,对话令人舒服,她对儿子极其肯定:学习态度好、成绩好。

第四位老师在另一个楼层,每个楼层挤满家长和志愿者。美国的一些公立高中,有很多工作全由志愿者完成,志愿者均来自学生家长。如今天的会议,每个教室门口都有一位类似于秘书的家长,在帮着核实家长姓名、约谈时间,以及提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Scierice老师是一位近四十岁的男老师,有点内敛,初见按中国人的礼仪与我握了握手。他肯定儿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他说Science很难,而且学习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前面搞懂了才能学好后面。他还推荐了一本课外复习书,因外面敲门提示,无法安心再深谈什么了。

最后一位老师是English。志愿者在我们等待的3分钟内手忙脚乱地打勾签到、找寻签到的家长、把家长送进老师办公室,好像3分钟换了两位家长。轮到我们,我吃惊不已,年轻美女老师,惊叹Scarsdale High school的老师看上去都那么有气质,有些更像大学里的prOfessor。儿子的ESL老师穿着得体的职业装,微笑,赞赏儿子学习勤奋刻苦。

谈到儿子下午犯困的情况,她表示理解,知道孩子经常早起,中午肉食饱餐,加之天气转暖、穿得又挺多,说明老师观察多么仔细!提到儿子写作和阅读,她说儿子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她补习。My God,最后与这位女老师的亲密接触还没有半分钟已开始敲门,待不到2分钟就被“拧”出门,因为意犹未尽,真有点想踢那个安排日程的家伙,她不想想2分钟不到能了解什么信息?家长与老师有效互动,多点时间不是更能达到家长会的目的嘛?

陪我参加家长会的朋友菁青姐在联合国工作,而且职位不低,她说儿子高中老师的工资比她的还高。我想或许高薪才能养育出一批有书卷、人文气息的老师吧。看看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们,形象真的有待提升,不修边幅或者邋遢者太多,老师在外貌气质上就已经输于别人。如果我是孩子,也一定喜欢漂亮、人品又好的老师啊。

P98-100

序言

让爱的阳光洒满人间

读完元红的《岁月凝红:纽约访学随笔》散文集书稿时,我被深深感动了。这是一部记录人生心路旅程的书,也是一部对生活、事业、故乡、亲情、友情和人生充满着无比热爱、感激、真情写照的书。是什么精神激励着一位事业有成的母亲,仍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是什么毅力支撑着一位从小在父母、兄长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弱小女子,从安徽到北京、上海,又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从学生到老师,又从老师成为一名学生;从国内安逸舒适生活到艰辛的留学之路,衣食住行,仅凭自己操持。她的人生步伐始终走得那么急促、有力,她对事业没有停歇追求。

从这本散文集中,读者将领会她心中向善和各种爱的力量,感恩、回报父母、兄长、领导、师长、同事、校友、朋友之爱与之恩。熟识元红的朋友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她身上始终洋溢着一股激情与热情、一种责任与担当,更有着一份自信与执着。我与元红相识于复旦大学地产金融总裁班项目十周年暨复旦大学地产金融同学会成立庆典,我荣幸地受邀担任同学会的荣誉会长,自此我对元红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EDP几个项目的负责人和同学们的执行会长,为了搭建同学们交流沟通、合作共赢的平台,为了复旦校友俱乐部的装修运营,她多年间四处奔波,终日忙碌,呕心沥血。

正是她身上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待朋友、同学和校友坦诚之心,不计回报,吸引了一大批地产金融界的成功人士和创业者汇聚复旦的学术殿堂,活跃在地产金融同学会这个舞台。当同学、校友遇有困难,无论是求医、求学或海外留学,还是创业投资,元红总会热心地牵线搭桥,帮助排忧解难,电话、短信、邮件,不遗余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从这本散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元红访学期间,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皆是不易的。身处异国他乡一边访学,一边照顾儿子,为了提升和完善自我,奔走在世界知名学府加油、充电。在散文集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她对人生的乐观与豁达,即使在工作中遭遇误解甚至委屈,她始终坦然面对,坚信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背负压力而勇往直前的精神,贯穿在她的多篇文章中,相信读者们也一定会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读着这本散文集,让我们看到元红内心的坚强,也让我们感受到女性的细腻和柔软,字里行间贯穿着触动心灵的美感。

记得元红是在2013年赴美访学的。当时,EDP项目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产金融同学会也从初创走向成熟,特别是由同学会自行设计、投资建设的校友俱乐部刚刚落成,同学们希望她能带领大家继续前行,元红安慰大家说“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其实,三年间元红赴美访学似乎又未曾离开过大家,校友俱乐部周年庆、二周年庆,一年一度的年会筹备以及校友们返校欢聚都是她在操持,从活动经费的筹集到嘉宾的邀请无不亲力亲为,她的心始终与大家紧紧相连。

今天凝聚着元红无限心血和赤诚情感的散文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梦想成真”的时刻,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从中深切地感受到爱的力量。愿幸福和友爱永远伴随元红!

后记

期待梦想花开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作文一直较好,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受到鼓励的我越发喜爱写作,以后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工作后断断续续地写。遗憾的是因为生活变迁,那些记录青春成长、快乐,少女忧伤、情愁,青年困惑、奋斗的文字都没能留下来,有幸这几年的生活还能在微博、微信里找到一些。

因为性格内敛,不善与他人沟通、表达,书写便成为我倾诉心事的一个通路。来纽约重新把日记拾起,每篇小文我都没有刻意把握结构、脉络、主题等,任意点滴碎片化记录,歌唱生活,抒发情感,录入的文字全是我内心真实的生活体会,无论是欢喜的、惆怅的还是焦虑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记录美国两年多关于学习、生活、亲子、思乡的散文随笔,已达二十余万字。我与好友春生、章学一起整理、修改,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德耀社长关怀下得以出版。感谢文立熬几个通宵为本书设计封面,感谢好友学哲、春巧、建新、映松和建群兄为书的排版,集思广益献良策。

访学生活,从安家、学习生活新技能开始,完成雪城大学和哥大的学习,其间的惆怅和甜美源自思念故乡亲人,以及教育儿子引发母子间的争执与冲突,我无法做到百分百欣赏、尊重孩子的一切,有太多主观的意愿、想法要强加给孩子。在与儿子不断磨合中,我也在深刻反省、认知、学习如何为人母、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

在朋友们的眼里儿子是懂事、善良、阳光、快乐的少年,我和他似乎有点像“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对他的要求越多,看到或放大他缺点的概率就越高。我虽然无望子成龙之愿,亦有希望他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之心,希望培养他完善、完美的人格和个性,而事实上在美国的生活,更多的是儿子在陪伴、帮助我成长。

当儿子申请完大学即将单飞远行,我才顿悟:不必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一个少年;孩子的路要自己走,我只是那个陪伴他走一程的人;学习的路也很长,我不必急于一时一事;小缺点谁都有,男孩可能更多点。作为母亲,现在和未来我的职责只是为儿子的人生加油、喝彩。

岁月凝红,如今不再为自己设定宏大目标,幸福回到原点,平淡人生,适度把控远近之间的时空距离,过一种自在悠游的生活。书写帮我自省、自察,让我树立谦卑、宽容的品行和奋斗不止的人生态度。书得以出版,给予我梦想花开的惊喜。

李元红

2015年11月2日于纽约

书评(媒体评论)

元红的这本《岁月凝红:纽约访学随笔》,我读了很感动。首先,文非常“本真”,元红把对父母、亲人、师长、朋友最真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通过字里行间的记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文也非常“亲善”,她同情艾滋病孤儿,关爱患病的亲邻,关心遇到困境的校友:文也是非常“唯美”的,她用诗意的眼光掠过纽约美丽的雪景,感受到纽约春天的脚步,牵挂着梦中如诗如画的“母亲塘”。这本书是一位母亲、女儿和知性女子最真诚的内心记录,值得我们共同品味、分享,共同成长。

——美国多元文化广播集团总裁ArthurLiu

在这个躁动多元的时代,有缘遇见元红老师,见证她内敛、沉静、善良的品行,矢志于修心、修为、修学。倾心写作,搦管为文,其书如其人,纽约过客有情趣、访学哥大修精髓、岁月凝红礼故情,诠释、解读了中美人文风情、教育差异,表达和传递了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王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