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余年努力,我国慈善事业的首部法律将走上前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草案经过两次审议,多处修改,已经通过。《慈善法》将成为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于建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学习问答》一书,对慈善法以问答的形式全面解读法律内容。
慈善法的制定,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国人大内司委和民政部慈善法起草团队编写的这本学习问答,对慈善法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于建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学习问答》以问题为导向,准确阐述慈善法法条含义,为行政执法人员、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了权威的学习读本。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代序)
导读
1.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将会对我国慈善事业产生什么影响?
2.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慈善法?
3.慈善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4.将立法规划中的慈善事业法改为慈善法是基于什么考虑?
5.慈善立法是如何处理促进与规范关系的?
6.慈善立法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
7.慈善立法是如何处理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的?
总则
8.慈善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9.慈善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10.什么是慈善活动?
11.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2.慈善法规定的慈善事业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13.为什么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
慈善组织
14.什么是慈善组织?
15.慈善组织非营利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16.慈善组织有哪些组织形式,它是新类型的社会组织吗?
17.慈善组织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8.设立慈善组织须经哪些程序?
19.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如何与现行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相衔接?
20.慈善组织章程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21.慈善组织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22.慈善组织每年向民政部门提交年度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未依法报送年度报告应承担什么责任?
23.慈善组织发生关联交易应当遵循哪些要求?
24.哪些人不得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
25.慈善组织在哪些情形下应当终止?
……
慈善募捐
慈善捐赠
慈善信托
慈善财产
慈善服务
信息公开
促进措施
监督管理
附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