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玉器史(精)》是著名文物学家杨伯达先生关于玉器研究的一部最新力作。全书以章节体的形式,从玉文化和原始宗教——巫教的角度,对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重新鉴别、审视和诠释,以其独树一帜的、划分和认定玉文化板块和古方国的独特视角,阐述了史前玉器的发展历史。本书见解独到新颖、与众不同,值得一读。
前言:从玉文化的崭新角度解读中国史前玉器的系列和个体
壹 绪论:玉器的六大成因
一社会因素
二巫觋因素
三玉人因素
(一)相玉玉人
(二)画样玉人
(三)锼镂之匠
(四)雕琢之工
(五)抛光之匠
四玉石因素
(一)玉石的界定
(二)五大玉产地
(三)玉石之路
五工艺因素
(一)作坊
(二)工艺过程
六形饰因素
(一)形制概说
(二)器形构成的原生系列
(三)形体空间论
(四)纹饰的作用
(五)形饰的艺术方法论——古拙象征主义
(六)形饰的艺术风格论
(七)玉器形饰的价值观
贰 俗世玉器——巫玉的基石
一新乐遗址出土玉工具
二龙岗寺遗址出土玉工具
三楼兰玉斧
四后洼遗址玉器
叁 巫玉之萌发与成长
一玉块形珥
(一)玉小孔块形珥
(二)玉管状块形珥
(三)玉大孔块形珥
(四)玉块形珥的解读
二玉匕形器
(一)兴隆洼遗址TO307出土玉匕形器
(二)查海遗址F7出土玉匕形器
(三)锡本包楞遗址出土玉匕形器
(四)牛道口遗址采集玉匕形器
(五)玉匕形器的解读
肆 东北夷古国玉神器的发展与繁荣打造了巫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一东北夷古国极北玉器
伍 昊遗等古国、古方国玉器的缓慢发展
陆 兼摄北南巫教玉器之长的淮夷等古国、古方国玉器
柒 东越古国及其辐射区玉器
捌 巫蛮古国玉器
玖 华夏羌蛮诸方国玉器概述
拾 玉巫教玉器的互为交流、辐射与转型
拾壹 教权调整、玉神器转型期瑀夷、吴越、荆蛮、华夏等后方国、方国玉器
拾贰 方国玉文化的转型是文明前夜重大历史变革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