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的创业者都会输一场
身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对创业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表示,绝大部分创业者,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输一场。而只有第二次创业时才会找到感觉。
雷军指出,所谓的创业,其实就是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把别人干过但没成功的事情干成。
1987年,雷军考上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读完大学二年级,他已经不满足于校园生活,准备闯荡江湖。两年混下来,武汉电子一条街上各家电脑公司的老板都成了他的熟人,他们遇到任何技术难题,都愿意找雷军帮忙。这样,雷军成了武汉电子一条街的“名人”。
在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雷军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每台电脑上,梦想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1990年7月,王全国的同事和他的一个朋友打算开家公司,拉雷军和王全国入伙。他们两人负责市场销售。雷军和王全国负责技术和服务,股份4个人平分。公司取名为三色(Sunsir),寓意是红黄蓝三原色创造七彩的新世界。他们4个人都没有什么钱,也没有找人投资,最后还是雷军帮公司拉了第一张单子赚了几千元,项目才开始启动了。
当时公司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没什么套路。每天忙得热火朝天,白天跑市场销售,晚上回来做开发。雷军和王全国对自己的技术相当自信,另外两个人对自己的销售能力也非常自信,好像“天作之合”,其实不然。
开公司谁投钱,开张后做什么,靠什么赚钱等实际问题,他们不仅没有认真讨论过,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既没有对市场和用户需求认真地调查,也没有建立一个真正优势互补的团队,更没有后续资金的保障。更要命的是他们中间没有人有创业经验,创业模式也没有被小规模验证。与很多创业的热血青年一样,他们凭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知无畏,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想象。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团队看起来也很强大,最多的时候有14个人,业务范畴也挺宽的,卖过电脑,做过仿制汉卡,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实际上,账上基本没什么钱,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没过多久,他们仿制汉卡的技术就被人盗用了,对手一次做的量很大,卖的价钱也便宜,雷军他们的这个产品只好歇菜。
“买卖好做,伙计难当”,只要是合作,就会有争斗。所以,创业者面对的最大威胁有时不是来自团队外部,而是团队内部。
当时,这个团队最烦心的一件事,就是有4个股份相同的股东,谁做董事长,谁说了算,这些问题根本不清楚。短短几个月时间,董事长改选了两次。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内耗可以直接抽掉其精神。
高涨的创业热情被残酷的现实一天一天消磨,雷军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自己是否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琢磨了好几个晚上,雷军提出了散伙。大家同意了雷军和王全国退出,他们分了一台286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一堆芯片,就离开了。
雷军的大学创业过程就这样惨淡收场了。这种过家家似的创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结果。
失败并不可怕,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真的可怕。后来的事实证明,雷军这次不算成功的创业并没有被浪费掉。这次所谓“梦魇”般的创业让雷军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他更进一步认清了自己当时的能力,这也是他如今经常提醒年轻一辈谨慎创业的原因。
多年以后,被视为成功者的雷军在多次接受采访的场合,都明确表示不支持大学生创业。雷军做天使投资非常成功,谈到对什么样的公司投资的时候,雷军兼论及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他不提倡不鼓励大学生创业。
P1-3
在充满草莽气息的互联网江湖,他是行走在最前列的引领者:
当中国互联网进入野蛮生长时期,他是电子商务行业最早的一批开拓者:
在混沌不清的天使投资领域,他又是一个个投资神话的缔造者:
当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袭来,他冲破年龄的桎梏。带着小米手机再一次加入了战局……
他,就是雷军。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站起来的雷军。身上不仅凝聚着他个人的梦想与痛苦,更承载着这个时代所有有梦想的人的痛苦。他走着与他有着相同境遇与经历的一代人的路。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浸润,他把对人生之梦的追求锤炼得更加圆润,把对追求的表达方式与倾诉方式锤炼得更含蓄沉稳了一些而已。
小米的确是中国所有企业都应该学习的一个商业样本。而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营思想。
虽然雷军很早就声名远播,但他真正成名是在40岁之后,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创办了小米。更令人们动容的是,他带着浓浓的追梦味道,以及内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到梦想最初的样子。
雷军在金山像劳模一样工作了16年,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见;他最早预言手机会取代电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常用的终端;他预见了移动互联网将会浪潮般袭来,并借鉴苹果“软硬结合”的思维,采用先软件和后硬件的商业模式。
于是,雷军开始用互联网商业逻辑重塑自己的创业之路,“只要找准风口,猪都能飞上天”。他非常幸运,他认准的移动互联网风口帮助小米手机一骑绝尘,席卷了数百万的狂热粉丝。
除此之外,雷军还重视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在体验至上的时代,凝聚了网友智慧,给予用户最好的参与感;参考亚马逊模式,把小米做成电商公司,搭建起一个内容丰富的平台体系,在官网上既卖手机、电视,也卖T恤、手机配件……由此,小米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内部生态,这也是小米商业逻辑的起点。
另外,雷军不仅在小米内部以一个企业家的战略远见经营小米,而且还在小米周围布局了一个外生态系统,以强有力的支持助力小米形成了一个内外融通的强大平台体系。
事实证明,在英勇的跳跃之后,再加上颠覆与创新的思维、精密的战略布局,以及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行动力,雷军注定是在移动互联网战争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胜利者。而最后的结局也堪称绝妙:他创造了小米的奇迹,小米成就了他的辉煌——小米手机创新的产品和模式,引领了国产手机行业,他的经营模式与运作理念,他的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敏锐的判断力,他的洞察力,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精准把握与远见卓识,让他走在一个行业的前端,并成为领跑者!
雷军的心路,何尝不是这个时代梦想者的心路?
雷军的脚步,何尝不是这个时代梦想者的脚步?
正在战局中的雷军,是下一个乔布斯式英雄,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雷军?
关于结局的一切,都令人充满期待!
本书通过雷军的经历和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让更多的梦想者受益。在互联网充满未知的变局中,让人们在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看到理想绽放光芒的奇幻色彩!
《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由闫岩著。虽然雷军很早就声名远播,但他真正成名是在40岁之后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创办了小米。而且更令人们动容的是,他带着浓浓的追梦味道,以及内心的 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到梦想最初的样子。小米的确是中国所有企业都应该学习的一个商业样本,而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营思想。
雷军的心路,何尝不是这个时代梦想者的心路?
雷军的脚步,何尝不是这个时代梦想者的脚步?
正在战局中的雷军,是下一个乔布斯式英雄,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雷军?
关于结局的一切,都令人充满期待!
闫岩著的《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通过雷军的经历和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让更多的梦想者受益。在互联网充满未知的变局中,让人们在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看到理想绽放光芒的奇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