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总说“烦死了”?你是不是很久没有体会过快乐的滋味了?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求快乐,但是我们的现实情况却是深陷于烦恼之中不可自拔。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什么是快乐的智慧?如何保持健全的心灵?怎样增添生活的乐趣?李素文编著的《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让你掌握他人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成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不仅告诉你如何快乐,在哪里能找到快乐,更能培养你调控情绪,主宰快乐的能力。请关注哈尔滨出版社的《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一起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李素文编著的《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介绍:“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把它当成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
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
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所左右,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将坏情绪尽早消除,或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享受幸福的人生。
烦恼是毁灭自己与他人的毒药
烦恼没有怒气来得激烈,但一样可以致命!
烦恼像一包慢性毒药,初时看不到一点异样,可时间一长,就侵蚀肺腑,神仙难救了。
初期的烦恼并不可怕,很可能只是一丝不愉快的小情绪。这时也是消灭烦恼的最佳阶段,如果没有把它当做一回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在时间的酝酿下,越变越大,难以收拾。
有一个女孩,微微有些发胖。为此她有些自卑,总是在减肥。一开始,身材微胖对她来说只是一点小烦恼,根本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怕的开始,任由这种情绪蔓延。
大学毕业后,女孩找了一份工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只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工作制服都是均码,她穿不上。经理就让她自己去买一件和工作制服颜色款式差不多的衣服代替。
虽然制服的问题解决了,但这在女孩心里一直是根刺,总觉得同事在暗地里取笑她的身材。
过了半年,女孩谈恋爱了,男朋友高大英俊,是个典型的白马王子。这本来是件甜蜜的事情,但无意中,女孩听到了别人的闲言闲语:“她男朋友那么帅,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小胖妞?”
这句话带给女孩很大的打击,她的烦恼又升级了。
而不久后,她的男朋友更是把这些小烦恼变成了滔天巨浪,无情地向女孩打下来——他有了新恋人。
这件事被女孩无意中撞破,她亲眼看见自己的男朋友和另一个漂亮女孩手挽着手走在街上,神情甚是亲密。
失恋事件令女孩一蹶不振,她把矛头全指向了自己的身材。她伤心地想:“如果我有完美的身材,男朋友就不会移情别恋了。”
于是她开始玩命减肥,逼迫自己节食。从一天只吃一顿饭,慢慢发展到只吃几根青菜。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吃了——她得了厌食症。
此时,女孩的烦恼已经彻底演变为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病,就算她想吃东西,也根本吃不下去了。她的体重骤然下降了几十斤,脸颊完全凹陷下去。.
尽管家人和医生全力救治,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了几个月的医治,女孩还是因厌食症去世了。
烦恼杀死了她!
如果我们将时间倒回最初,去源头上寻找女孩去世的真相,就会发现那时的她还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女孩。她唯一的小烦恼就是觉得自己有些胖,但那绝对不会影响她的生活。
可是有一点大家忽略了,就是在女孩的潜意识中,把胖和不幸福画上了等号。尽管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个认知存在于她的心底。就如同埋下了一个危险的种子,一旦有适当的生长条件,就会破土而出。 而女孩日后的种种遭遇——制服穿不上、男朋友花心等等,促使了危险的种子生根发芽,烦恼的大树越长越大,最终使她无法承受。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小烦恼,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烦恼不仅可以杀死自己,更会杀死别人!
某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有一位丈夫拿着一把铁锤往墙上钉一个钉子。而妻子在一旁唠唠叨叨地数落丈夫。丈夫被数落得心烦意乱,气急之下回过身来,拿着铁锤就冲妻子的脑袋砸了下来。妻子一锤毙命,栽倒在地。
丈夫因为自己的冲动被判入狱。最可怜的要算七岁的小女儿,她一瞬间就变成了孤儿,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自己的父亲居然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这则新闻看似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冲动的、脾气暴躁的丈夫,但事实远不是这么简单。让我们把镜头推向事件的背后,深入地分析这件事。
假使是一对平素十分恩爱的夫妻,即使妻子当时再怎么唠叨,恐怕丈夫也不会恼怒到情绪失控。之所以如此冲动,都是因为平时一点一滴的烦恼积累起来的。P2-4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学。因为很多人都认识到心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可以让自己得到切实的帮助。比如掌握他人的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在成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
然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心理学首先是应该让你获得快乐与幸福的。如果心理学不能让你快乐,学了它还整天愁眉苦脸,那还学它做什么?
什么是快乐呢?
这是一个简单又蕴涵深意的问题。
几岁的小孩子就懂得什么叫快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反倒不懂得个中真谛了。
有些人认为,我有钱了,有地位了,有车有房了,自然就快乐。但倘若真的如此,就不会有那么多名人、明星结束自己的生命,或是患了抑郁症需要求诊了。
难道这些人没有钱吗?难道这些人不够受人尊敬吗?难道这些人的生活还不够奢华吗?当然不是。
由此可见,快乐与金钱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从古至今,追寻快乐的人不在少数。中东有一个国王名叫哈里发,他得了重病,躺在铺满绫罗绸缎的床上,奄奄一息。
所有的名医都被召来问诊,各种灵丹妙药都试过了,但国王的病却依然没有好转。最后,所有前来会诊的医生一致认为,必须找到一位快乐者穿的衬衫,把它放在国王的枕头下面,才能把病治好。
于是,侍卫们纷纷出动,去四下寻找快乐的人。
侍卫们找遍了全国的各个角落,可是所有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愁苦,没有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正当大家准备放弃时,突然遇到了一个牧羊人。他一边放牧一边唱歌,笑容在他的脸上荡漾。
“你很快乐吗?”侍卫们问牧羊人。
“当然,我认为我比别人都快乐!”牧羊人愉快地回答。
“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了。”侍卫们高兴地说,“那么,请把你的衬衫给我们吧。”
“衬衫?天晓得,我连一件衬衫也没有!”牧羊人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
当哈里发国王听到这个消息时,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全国唯一一个快乐的人,竟然穷得连一件衬衫都没有,这……
国王把自己关在寝宫里,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在第四天的清晨,哈里发国王打开了大门,郑重地宣布:将所有的珍宝都发给人民。
从那一刻起,国王的疾病竟然不药而愈。他再也没有病痛,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原来,快乐并不在身外,而是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单程的,无法重复。在这一场珍贵的旅途中,许多追求快乐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快乐,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把快乐放在身外,而没有从内心挖掘。
曾经有人对我说:“我需要快乐,你告诉我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去照做。”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没有人能告诉你快乐是什么样子的,是扁、是圆、是长还是方?
都不是。因为每个人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昆虫、多少种飞鸟、多少种动物、多少种落叶,就有多少种快乐。
记得某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妇人,将死之时以令人敬佩的理智安排了财产、工作,以及老公和子女们的生活。
然而,有一件事却让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以至于她要搭飞机特意去进行心理咨询——她非常喜欢人偶娃娃,一生收集了99个精致可爱的娃娃。她不知道在自己死后如何处理这些带给自己快乐的娃娃。对她来说,每个娃娃都是有生命、有个性、有故事的,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从别人眼中看来,不就是一堆人偶娃娃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连金钱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更何况是一些玩偶。
但对于那位老妇人来说,这些娃娃是她的快乐所在,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很难割舍。这种快乐,非自己不能体会。
而我自己,恰恰很讨厌人偶娃娃。我对于大大小小的布娃娃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一看到它们就会联想到恐怖片里的鬼娃娃。如果把这些娃娃都放在家里,非要吓死我不可。
看,同样的东西,带给老妇人的是无比的快乐,带给我的却是极其严重的恐怖感。
所以,快乐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不要问别人哪件事会令你快乐,别人做了快乐的,不一定你做了也会快乐。
好比一个数学家,他终身沉浸在繁杂的数字里都不会厌烦,但有些人却认为那枯燥乏味,令人头疼;有的人喜欢收集古董,经常到不同的地方淘宝,而在有些人眼里,那些破瓶子烂罐子既不漂亮也不实用,当真无趣得很。
正因为快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没有固定的模样,所以才更需要掌握快乐心理学。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做什么事能使你快乐、在哪里能找到快乐,而是在培养一种能力,一种调控情绪、主宰心灵的能力!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能够侧耳聆听生命中任何一种声音,能够欣然接受不同的风景。
在获得金钱、成功与名望之前,你首先应该拥抱快乐。因为失去了快乐的人生,再如何辉煌也是没有意义的。
学一点快乐心理学,你便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拥有包容一切的胸怀,甚至是起死回生的神奇能力。
请跟随本书的脚步,开始一次快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