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草系列瓷器餐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775年哥本哈根瓷器厂的成立。在那时,中国广泛生产唐草瓷器,此外,其灵感也源自德国。丹麦王室为此提供了财政支持,与此同时,当时隶属丹麦的挪威发现了大量的钴类颜料。实际上,2001年的大唐草系列设计只是放大了原创设计,因而给人一种既新奇又熟悉之感。它仍属唐草系列,是原来的更新版,迎合的是该公司现阶段客户群,然而却让人有种购买了就可以将自己一并写进厚重的丹麦历史的感觉。
大唐草系列正是在其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站稳了脚跟,但还沿着其边缘前进,于是显得与众不同。丹麦工业巨头丹佛斯也是如此。2011年4月的一天,Refleksion杂志首席执行官尼尔斯。克里斯汀森(NielsB.Chriistiansen)在接受访谈时称,如果产品最终不能吸引顾客,那么赢得创新奖也毫无意义。因此,丹佛斯公司始终围绕其核心业务进行创新。对公司来说,在已经拥有坚实的全球地位的行业中进行创新,比在另一个对客户、渠道和竞争对手一无所知的行业里创新要容易得多。
仅是与众不同,并不能说明我们具有创造力。我们还需要为他人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本书中强调要沿着盒子边缘前行而非跳出盒子进行思考的原因。此外,当沿着盒子边缘前行时,我们就会产生许多积极的联想,联想到创新究竟需要什么品质,那就是敢于在边缘行走、停留并往下看一一还能确保最终不会跌落。热衷于横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创意想法也要能够感染他人:要让人们想要拥有这些创意。因此,创造力不仅包括思考,即以新的方式智慧地将不同事物结合起来的能力,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能够触动他人。
因此,我们要着重强调有关创造力的最为关键的规则,那就是创新需要特定领域的知识。只有当你了解了某种传统,才有可能对其做出改进。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创造力可能会如开花一样自行出现,而发散思维或涉足边缘的勇气,只有在找到可供思考的东西或出发点或自己远离的点时,才会变得有意义。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创造力不仅仅是求新,也要富有意义,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不变的事实。
换句话说,只有当我们牢记了剧本,才能够即兴创作。这一点在访谈中也有体现,我们将在接下来的部分进行探讨。边缘上的机遇
麦克。克里斯滕森(MichaelChristiansen)原是丹麦皇家剧院经理,现任丹麦广播公司和奥胡斯大学董事长。麦克说,他在创作和制作工作中成为出色领导者的秘诀在于,他熟谙自己从事的实践工作。他说:“在我任剧院经理期间,每年都会观看120部话剧和140部歌剧,为的就是在剧院遇到导演和工作人员时,我可以和他们谈笑风生。”肯尼斯.伯格(KennethBager)是世界级知名的丹麦DJ,他17岁时就外出闯荡,去过日德兰半岛所有的迪斯科舞厅,向不同的DJ学习。按他自己的说法,“这才有点像专业人士”。专业技能,甚至是其他DJ的穿着打扮,都被其视为创新的起点,以求质量和内容的创新。常言道,唯有精通乐器,方能即兴演奏。当你精通球技之后,你就能够在比赛时以新的方式出神人化地运球。
而且,试图单干可能并不是聪明的选择。如果没有巴塞罗那队的队友,没有一整套的“计划”和聘请高薪球员的财政资源,米歇尔.劳德鲁普(MichaelLaudrup),这位享誉世界的丹麦足球运动员,可能就不值一提。受访者丹麦建筑师比雅克。英格斯称,成为一名成功建筑师的重要条件自然是他所获得的相关技术、管理和财务技能,因为这些资源使其得以进入更大的市场,在大型比赛中获得成功。
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其构成通常是多样化的,各种技能可以取长补短。没有人需要一直做同样的事,也没有人必须时刻具备创新能力。正如比雅克所说:“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那种顾问类型的人,他会因账目表上的盈利数字而欣喜不已。我不是那种类型的人,但我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完全实现计划的目标,那么这种关注必不可少”。
P18-20
21世纪是各行各业都强调创新的时代,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提升创造力已然成为我们发展的驱动力。面对当下教育、环境、经济等诸多问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的、富有意义的想法,以期解决具体问题并确保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需求有个人层面的,也有企业和机构层面的;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国际层面的。
基于各层面对创新的需求,我们在此为读者呈上《和毕加索一起淋浴: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书的中译本。本书源白以创造力著称的丹麦,由两位作者合作完成,一位是丹麦大黄蜂(humme!)运动服饰公司所有者和Thomico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斯塔迪尔,另一位是丹麦奥尔堡大学心理学教授及创新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莱娜.唐嘉德,他们的合作使得本书兼具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与创新。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为你揭秘创造力这一黑匣子,让你拓展思路并深受启发。
如何才能更具创造力?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答案。我们在此强烈推荐本书,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本书收集的创新案例数量多、覆盖面广。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一系列访谈,访谈对象主要为丹麦富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企业,其中大部分已经享有国际影响力,他们的创新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具有启发意义。本书汇集了建筑、食品、科技、体育、时尚等领域的创新故事,具体包括建筑设计事务所、餐厅、瓷器餐具厂、画廊、乐队、芭蕾舞团、广播电视台、传媒公司、律师事务所、玩具公司、学校、文身网站等等。受访者身居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包括企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董事长、经理、营销总监、设计师、建筑师、律师、作家、词曲作家、幕后工作者、DJ、绘画和视觉艺术家、电视制片人、电影导演、艺术总监和校长等。来自丹麦的这些激动人心的创新故事无疑为读者提供了参考,是读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其次,本书提出的理念新颖。本书有四个新观念改变了我们以往对创造力的认知和理解。第一,本书强调创造力不再是少数人所拥有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更具创造力。第二,创新并非像许多文献描述的那样要跳出盒子进行思考、凭空想象,而是沿着盒子的边缘前行,由此进行创新。换句话说。创新需要有特定领域的知识,要行走在现存事物边缘,探索并进一步拓展其边界。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学会观察周围事物,从已有的事物中筛选并吸纳知识,再以新的方式将不同事物结合起来,由此形成新的想法。所以,创造过程常常包括将两个全然不同且至今毫不相干的领域综合联系起来。第三,创新的灵感往往出现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或最放松的时候,比如在淋浴、登山、闲聊、织毛衣或锻炼时。看似毫无意义的休闲实际上为创新提供了能量,这正是创新的新起点。第四,合作能力对创造力至关重要。虽然一个人的空间可能有助于创造过程的完成,但创造力并非一个人的事情。要允许不同的专业团队密切合作,协同工作。有创造性的人善于把那些擅长做其他事情的人留在自己身边,这样做有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本书不仅提供了诸多创新的个案研究,还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例如:将头脑风暴和头脑写作相结合,再辅以思维导图,诸如画画、使用一些符号、采用鱼骨法等。读者可以直接将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其更富有创造性。
最后,我们结合广告传媒行业的创新,谈一谈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参与本书的翻译工作期间,梁辰羽就职于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担任客户经理。奥美集团由大卫.奥格威于1948年在纽约创立,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为WPP集团麾下成员。上海奥美广告有限公司于1991年成立,他们将本地优势与国际资源相结合,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通力合作,创造了无数市场奇迹。
本书提出的有关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奥美公司的创新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创意灵感可能来自公司的任何员工,很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广告公司,并不只是创意部门,或设计师、文案才能想出很好的创意,创意灵感可以来自公司的任何人。公司开会常使用头脑风暴法,在这一环节,员工们都可能想出很好的创意,最终执行的创意有可能来自业务部门,也可能来自策略部门。
2.站在盒子的边缘进行创新,意味着首先要对盒子内的东西进行观察、了解并掌握,然后基于已有知识再进行创新。就广告创意而言,首先,策划人需要在了解客户需求之后,对品牌、市场、消费者和各种平台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一整套策略。一旦有了策略这一核心要素,创意部门才能够在盒子的外延进行思考,并联系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一些创意想法和灵感。任何创意都来源于良好的策略,脱离策略的创意是没有功效的,其结果无法达到传播的效果。
3.创新想法很可能出现在潜意识中,例如在自己放松休息时;也可能出现在团队合作中,因头脑风暴中各自的想法相互碰撞而产生灵感。创新想法可能很难在某个限定的时间内绞尽脑汁思考就能获得,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想法、可能性和可获得的信息都汇总起来,这时候大脑可能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不妨暂时休息一下,放松心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正如书名所提示的那样,“和毕加索一起淋浴”,说不定淋浴的时候就产生了灵感。此外,在团队合作中,头脑风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各自的想法相互碰撞,有个借鉴,碰撞之后很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想法和灵感。最好的创意往往是在把所有信息都浏览一遍之后,让脑子静下来时出现的,一旦放松下来,潜意识就会活跃起来,利用潜意识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
本书是孙静继《董事会秘书》《关键客户》和《卖一一透视顾客心》之后尝试翻译的第四部著作。与前几部著作相比,本书涉及的领域众多,如心理学、管理学、物理学、音乐和艺术设计等,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研究也自然要求译者具有相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便正确地理解原文和传达原文的意思,加上书中有关创新的案例皆来自丹麦,两位作者也是丹麦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本书的翻译难度。此外,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例如:人名(尤其是丹麦人名)、书名、电影和电视剧名、公司和机构名以及地名等。这些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翻译和审校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确是一项大工程。
不同于前几部著作的翻译,本书的翻译有广告传媒人士梁辰羽和孙静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参与,傅炜楠、梁辰羽、王靖国、魏小龙、吴薇和张欢分别参与了初稿的翻译工作或部分初稿的修改工作,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还要感谢云南民族大学心理人类学博士生王倩老师对一些心理学术语和概念的解释;感谢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富布莱特奖学金获得者V真vien Cheng就部分英文表述与我们进行的探讨。此外,孙静指导的研究生李伟健、龙辉、张海龙及其他几位研究生参与了部分信息和专有名词的复查工作,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克里斯蒂安·斯塔迪尔、莱娜·唐嘉德著的《和毕加索一起淋浴》用大量极具说服力的、影响全球的创新案例,揭示了创新思维的核心:
一,创新并非跳出盒子凭空想象,而是要在盒子的边缘发现机会。
二,创新的灵感往往出现在不经意的时候。看似毫无意义的空闲为创新提供了能量。
三,合作对创造力至关重要。虽然一个人的空间有助于创造过程的完成,但有创造性的人会把擅长做其他事情的人留在自己身边,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本书还介绍了若干创新思维技巧,例如,将头脑风暴和头脑写作相结合,再辅以思维导图,就是创新利器。
本书帮助读者在个体崛起的今天,将创新思维变成必需品。
要形成职场优势,只具备实用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预见未来、发现机遇、创造不同,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由克里斯蒂安·斯塔迪尔、莱娜·唐嘉德著的《和毕加索一起淋浴》展现了17个最具创造力的机构和个人的故事,他们卓越的想象和创造影响了全世界。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激发自己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也可以“参数化设计”吗?
为什么无聊是激发创意最好的途径?
为什么要先行动、后思考?
如何学会“使用智商”?
掀开创造力的黑匣子,你也可以更具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