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获奖作品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中国小说学会,成都市温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编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酒色

在古城湘潭的雨湖边,有一条名叫“司马巷”的老巷子。在巷子的中段,有一个花木扶疏的小庭院。在这个小院子里,住着年近古稀的著名花鸟画家梅如海。

一眨眼,春天过去了,元宵节过去了,春也早立了。院子里的几株老梅,热热闹闹地早开完了花,枝条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叶。而墙角的两株玉兰,齐刷刷绽放出肥硕的雪白花朵,又多又密,氲氤出淡淡的清香。

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女,呼啦啦从外地赶来,又呼啦啦赶回去上班了,院子里作古正经地安静下来。这些日子,梅如海尽享天伦之乐,几乎没动笔画过画,眼下该—试身手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画室。老伴早为他沏好了茶,摆在茶几上。他习惯地在太师椅上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想想画的构思。

梅如海一辈子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尤擅画梅,且喜欢画大片的梅于梅枝梅花,梅香如海,正如他的名字。他的花鸟画,往往以光彩照人的墨色、苍劲的线条,写干写枝写藤写石,在一层层灵明清鲜的墨色衬托下,配以强烈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特别是以“红花墨叶”画法作的寒梅图,老辣中透出一派热烈,久享盛名。他常用的闲章,有一方为“酒色之徒”,人以为怪,他呵呵一笑:“我爱酒,也爱色,作画时边品酒边泼墨施丹,不是酒色之徒吗?”

他当过多年的古城书画院院长,画价不低,每平方尺达五千元。他很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抗灾、济贫、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有求必应,捐钱捐画乐此不疲。但对于或当面或托人求画的各级官员,他会淡淡地说:“你们不少这几个钱,我的画是要按尺论价的。”

茶是“君山毛尖”,汤色淡绿,口感清纯。梅如海品着茶,望着对面墙上自书的篆字对联:挥笔不坐;倾酒为涯。然后放下茶杯,准备去倒酒、抻纸,老坐着还行?手脚发痒了哩。

老伴忽然把一个中年汉子领进了画室。

“老梅,巷子里的边贵生,来看望你哩。”

五十来岁的边贵生,壮壮实实,住在巷子的前端。他原在一家机械厂当勤杂工,后来厂子破产,也就下岗了,由居委会安排专门打扫这条巷子,每月工资也就千把块钱。他的妻子在街道上的纸盒厂做事,儿子应该大学快毕业了。

梅如海画画时,是从不让外人进入画室的。若是别人来,他会下逐客令。他放下剐刚展开的四尺整宣,笑吟吟地说:“贵生,你是第一次到我家来,快坐,快坐。我常对老伴说,这个贵生特别关照我家,门前这块地方不但扫得纤尘不染,还专门带了水桶、抹布擦洗院门,辛苦了!”

贵生憨厚地把一个礼品袋放在案上,里面是一瓶茅台酒和一包水果。

“梅老,我来给你贺春哩。打扰了,请原谅。”

眼下茅台酒的价格,每瓶近八百元,贵生居然买来送人!

“贵生,你来,我欢迎!送这么重的礼,我不能收,提回去吧!”

边贵生的脸红了,眼里闪出了泪光。

老伴忙对梅如海使了个眼色,说:“老梅,进门时贵生告诉我,他儿子在大学英语系快毕业了,早几天参加了外贸局的公务员笔试,成绩拔尖,将进入面试哩。为表示祝贺,我刚才送了他一个包封,请他转交那个了不起的后生子。”

梅如海这才放下心来,老伴明白事理,包封里放的钱,肯定超过礼品钱。于是,他和颜悦色地说:“贵生,你儿子有出息,我高兴。但你犯不着给我送礼呀,邻里之间,别来这么多礼数。”

边贵生轻轻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老梅,贵生不好开口,我替他说吧。他儿子笔试的成绩本是第一名,可却有五个人进入面试,总共才要一个人,录取谁还说不定。那个局长打电话给贵生,说知道贵生和你是邻居,能不能去求张画送给他……”

贵生说:“梅老……我一个下岗工人,万般无奈啊。”

P22-23

目录

微小说的故事创意与文学叙述

聂鑫森(15篇)

 鸳鸯锁

 酒色

 不堪重负

 金葵银菊

 戏衣

 清水洗尘

 不落的校匾

 守望

 老策

 琴友

 重九菊花天

 琥珀手链

 昙花

 郁剪剪

 剪婆婆

孙春平(15篇)

 讲究

 老牛车上的钢琴

 老人与葱

 老院公

 灵犀与顺拐

 米字幅

 奶奶的吊筐

 派克钢笔

 妻子的生日

 晒果

 深入

 玩笑

 布老虎

 老人与狐

 屋梁上的柳条箱

安石榴(15篇)

 陌路

 修行

 水绺儿

 打窑

 吉之刀

 三岔口

 山 民

 劫数

 城门四开

 手艺人

 连环套

 噩梦·与江东六四屯相关的四个日子

 乡村蒙昧

 老窝火

 野猪皮

凌鼎年(14篇)

 那片竹林那棵树

 沉重的鸡蛋

 老虎招聘记

 狼来了

 虎大王的民主

 国鸟竞选记

 拆迁还是保留?

 洋女婿

 魔椅

 《皇帝的新衣》第二章

 了悟禅师

 小镇来了气功师

 消失的壁画

 相依为命

白小易(15篇)

 跟随一生的偶然

 客厅里的爆炸

 浪漫

 拉皮狗

 送别

 知音遍地

 环保折纸法

 公交车疑案

 流浪汉的公园

 你有没有搞错

 另类机遇

 情仇

 刘禅北伐

 我的吴大姐啊

 阅历

于德北(15篇)

 马吊

 走北荒

 剪纸

 双白老人

 纪应先生

 徐爱兰

 崔大刀

 虚枉

 景二哥写字

 捡骨灰

 春兰

 鲫鱼念

 不孤独

 一夕一逝

 老哥

申平(15篇)

 头羊

 红鬃马

 草龙

 战马火龙驹

 兽兽镜

 野兽列车

 绝壁上的青羊

 怀念牛

 杀牛

 猫王

 骆驼追

 杀狗

 围狼

 中国狼

 奇猪

陈毓(15篇)

 假若树能走开

 与比尔同行

 地震

 糖

 恐高

 看星星的人

 海岸线

 恐惧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

 父亲节快乐

 美人鱼

 秦时月

 旅行者

 住在樱桃谷的白小冒

 清风明月

李永康(15篇)

 两棵树

 生命轮回

 修壶记

 老人和鸟

 十二岁出门远行

 朋友,你在哪里

 孤独的夜晚

 盲人与小偷

 知道又怎样

 吹气球游戏

 有这么一天

 新守株待兔

 中国传奇

 失乐园

 花开的声音

序言

微小说的故事创意与文学叙述——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获奖作品述评

一、安石榴微小说的文学叙述

安石榴的《优雅与尴尬》丰盈地展现微小说的“文学性叙述”的独特风采。在眼下微小说仍是较多的“故事性叙述”来,这种“微小说文学叙述”有特别的意义。

安石榴的微小说在文学构思、文学人物、文学语言三方面形成了自己很特别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离离秋草黄》的“文学创意”是通过写一个普通乡民老李三被把兄弟王张罗骗走了一套车,容不得背叛和欺骗的李老三横下心来执着地要去找王张罗算账,但他半路登上火车的时间,正是“九一八”的第二天。于是他一声不吭,一落脚齐齐哈尔就穿上灰军装去抗日了,把自己“追讨王张罗的事情抛在九天外了”。在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描写和有情节魅力的故事叙述中,不动声色地将“个人情仇”消融在国仇民恨里,民族矛盾消泯了个人的恩怨,这样的大创意非常巧妙地融入极富地方色彩和文化韵味的文学叙述中,体现安石榴微小说文学构思之巧、之精、之美。

安石榴的微小说人物,个性像岩石般突出、冷峻。外表散发着东北的土味和色彩,而内心却充盈着善良、信义和大爱。《索马》里老鄂头是个“洗了手”的、要重新做人的“绺子”(即土匪),他要回被土匪头抢走自己的马的方式,他对张大白眼夫妻的变化态度,都在一个充满叙述个性的文学讲述中展现了人物鲜明的“现实维、历史维、人性维”。

再看《水绺儿》《吉之刀》《野猪皮》的文学叙述语言。安石榴在叙述故事时,决不会把微小说的人物、故事的内涵讲尽,而是通过语言借代、细节借代以及“隐而不发”的方式,形成故事核心谜底的“文学性空白”。《水绺儿》里放笔写了刚过门的小媳妇鄂贞的“浪”和“新潮、任性”,但作品结尾,一个极平淡的叙述:鄂贞听得懂土匪的黑话(“水绺儿”是“毛巾”的意思),把美丽的新媳妇鄂贞的“土匪历史维”在故事的结尾一并交给读者去想象了。《野猪皮》的文学叙述,90%多的篇幅是讲与800斤“野猪王”的搏斗过程,写得扣人心弦、惊心动魄,但结束语说“努尔哈赤”的涵义即“野猪皮”,这种“文学性隐喻”,就是这种“文学性叙述空白”造成的艺术效果。

安石榴的微小说从独特题材的精巧的文学构思,个性鲜明的有文化内涵的人物描写和富有文学韵味的“个性化叙述语言和文学性叙述空白”等方面,形成了微小说界祈盼的“微小说的文学叙述”的理想境界,使微小说的“文学性”真正得以彰显和发挥,形成国内微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风格。

二、陈毓微小说的诗核类型

《欢乐颂》里的“微小说诗核”的提炼与表达,是微小说创作中最靠近文学性和诗化审美的一种写法。《欢乐颂》里40篇作品中光是写乡村的田园牧歌和乡村怀旧情结而带给读者的诗美体验的就有20多篇,但陈毓笔下的那种现代生态农业带来的诗美体验并没有“高度提纯”,而是烙印着现代人从今天的角度反观乡村情结时而具有的一种“双重肯定与否定”的复杂、微妙的立意内涵。

《绣球花》《柰子》最典型。柰子与小柯是新生代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读烹饪技校时相识、相恋,回到自己的乡下便开了一家“金农山庄”餐馆。陈毓用散文诗般的语言写尽了农家餐馆的美味、美景、美人、美情;成功的经营让他们死死地守住这漩涡镇上的甜蜜日子,西安城里餐饮大老板用高薪、股份来招聘小柯,他们不动心;而当他终于摆脱繁忙的生意想去张家界旅游3天时,却在开出几十公里后见到一片桃林,怕成熟落地的桃子浪费就捡了一地的桃子后返回农庄。这组作品确实用精致、精美的结构和诗语把农家的生态美和人性美写足了、诗化了。但陈毓最让人击节的地方在于,她在表面写美了的“诗核”里,让艺术修养高的读者感受到、领悟出隐藏在这诗美内核下的一种否定性的,或者说值得反复玩昧的“隐性立意”:乡村情结与传统文化的局限难道不限制美好和谐生活的更大发展吗?在充分审美的“微小说诗核”的描叙中,暗示出,或者有意留下“诗白”让读者领悟出“正反、美丑、肯定与否定”等复杂交织的基本创意。这就是陈毓微小说立意方式与众不同的地方。陈毓的“微小说诗核”有3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既有像《住在樱桃谷的白小冒》的“微小说诗核”的“故事化处理”,也有《榆树下》这样的把“微小说诗核”“升三级”的“抒情化处理”,还有像《飞》这样的把“微小说诗核”的“魔幻化处理”。

陈毓的“微小说诗核”是说她的机智构思常常是以某一个物品细节为核,用散文诗般的文学抒情语言,浓情描述这个“诗化内核”的艺术演变:这个“诗化内核”不一定有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与“她”相伴,倒常常是用“同形异质”的若干个“发展细节”做“升三级”似的渲染。当然,也可以有让“诗核”有一个“翻三番”的故事情节相配,像《蓝瓷花瓶》:“她”在生活最困窘时,把家里的传家宝“蓝瓷花瓶”做结婚礼物送给朋友;待自己生活好转以后,竟故意打碎“蓝瓷花瓶”,仅带回一块碎瓷片以了却对妈妈的歉意。i塞里就有一个“斜升+突转”的“升三级”似的故事渲染。而那篇《飞》:写“我”去应聘“追贼”的演员,在倾尽全力去追捕的过程中,“我”真的变成了一只飞翔的“赤红的鸟”,这样的“魔幻式处理诗核”在陈毓的作品中虽不占多数,但却证明了陈毓的“微小说诗核处理方法”确实是多种多样的。陈毓的“微小说诗核”的创作方式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证明着微小说文学性的诗化叙述对微小说文体来说确实是可以总结的创作方法。微小说可以不完全依靠故事性,可以通过提炼诗核,机智智慧地处理诗核,使微小说的文学性、抒情性得到充分的实现。

……

初次阅读《秋夜》,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写英雄的故事:一个消防中队长佳卫为了救火英勇献身了。这样的故事展开来会是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却只是一个1000来字的微小说。直接表现佳卫救火献身的壮烈场面,作者根本就没有正面展开,作品仅仅是通过篇末的“补记”,寥寥几笔的简叙,交待了本来已经复员、本来可以不去救火的佳卫冲入火海的英雄壮举。这种微小说的“另类叙述”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另类文本”并形成了独特的微小说魅力,他把大部分的艺术笔墨放在“篝火朗诵”场面的描写上。三个热爱诗的青年,在城郊的田野里,燃起了熊熊篝火;他们轮流背诵各自喜欢的外国诗和青春诗;这是那个时代留给文学青年的一个美好、浪漫的记忆,于德北将这个“篝火朗诵”的“诗美体验”用诗一般的微小说描述语言再现了它,构成了这篇作品独特的、核心的“微小说意象”。“她”与篇末佳卫在烈火中“涅槃”的意象构成了强烈的审美对比。一个如此美好的“篝火朗诵”伴随着佳卫的牺牲永远不会再现了;“篝火朗诵”其实已成了《秋夜》的核心象征细节,它象征了那个年代的文学青年的浪漫情怀,当于德北让充分诗化了的文学情结和现实生活做了残酷对撞后,那种震撼心灵的悲剧审美效果便产生了。

九、凌鼎年微小说的文学创意

以凌鼎年的《那片竹林那棵树》为代表的千篇微小说创作,最具象地演绎了“微小说是微时代的文学创意艺术”的情境,多彩地展示了微小说的选材和创作方法的无限可能性。我们已经很难用“擅长某某领域的作家”来定义他的微小说题材。他写过“禅微小说”,写过“武侠微小说”,写过“科幻微小说”,写过“怪诞微小说”,还有更多的“文化微小说”“官场微小说”“青春微小说”……无论他用哪能种方法写哪种题材,凌鼎年的微小说个性与风格,突出地显现微小说机智、精深、新颖的“微小说文学创意”。无论读他的哪一类故事,一个别人没有发现、没有表达过的生活哲理;一个别人虽然也发现、也感觉的历史哲理;一个别人虽意识到但从没有用明确的微小说意象和微小说细节来醒目地揭示的人性哲理,都会在他的微小说里形成阅读的启迪和思索,形成“与时代同步的文学创意”。当凌鼎年数以千计的微小说大都闪亮着这样的“文学创意”时,特别是当他的“文学圈内的微小说活动”向传统出版、向网络媒体、向校园学子、向海外文坛……全方位拓展时,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凌鼎年微小说气场”就此形成。

在凌鼎年创作有数量颇丰的科幻微小说里,《张约翰发明的仪器》较有代表性。张约翰发明了可以“洞察任何人内心”的探测仪,他测老朋友李保罗,没想到老朋友在谩骂他、诅咒他;他测自己的顶头上司局长,也没料到局长却像“伯乐”般评价他。于是他对老朋友和局长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在小说的结尾高潮处,张约翰突然发现,仪器的线头装反了,探测仪传达的老朋友和局长的信息刚好相反。凌鼎年的这个“微小说意核”从外表形态看,是超现实的怪诞,但在这个超现实的外表里却有一个最真实、最朴素的意蕴:人性中有与诚信相连的部分,但无生命的科技与人性相连时可能会出现“人类的异化”。这个“创意”不可谓不深刻、不概括。

《天下第一桩》用微小说经典的“斜升反转”的故事模型来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郑有樟喜欢阮大头的樟树硅化石,但郑有樟连续求购阮大头.一次又一次均不成功,但在情节结尾,他最终用真情真心和实际行动对阮大头的这个“天下第一桩”的收藏做了带感情的研究,终于感动得阮大头改变了初衷,这就是情节的反转。这个典型的“斜升反转故事”有一个双重创意:第一,郑有樟和阮大头作为真正的收藏家,对自己喜爱的藏品,“兴趣与情感”超越了金钱和使用价值,一个情节写活了两个人物;第二,推广至收藏界,藏品的无价是与人类的主观情感和超功利的目的紧密相联。这样的“故事创意”就具有了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意义和象征意义。凌鼎年的多数作品,无论是哪类故事、那种形态,富有启迪意义的“故事创意”均能上升至充满艺术韵味的“文学创意”,而让读者浮想联翩、思索连环,实现“微小说是微时代的文学创意艺术”的美学境界。

内容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成都市温江区文学艺主编的《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获奖作品选》收录了聂鑫森、孙春平、安石榴、凌鼎年、白小易、于德北、申平、陈毓、李永康等9位的获奖微小说,让读者感受微小说的魅力!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成都市温江区文学艺主编的《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获奖作品选》为微小说集,精选了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9位获奖作家——聂鑫森、孙春平、安石榴、凌鼎年、白小易、于德北、申平、陈毓、李永康等的国内一流微小说获奖作品,全面反映了中国微小说的写作状况和优秀成果,富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艺术品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