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浩著的《享受生命中不幸的涅槃》的淡淡的句子中,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场蜕变,你现在吃的苦,必将照亮你前行的路。要相信,成功并不是成功者的专利。每一次坎坷,都是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次挫折,都会使我们看得更远。努力让今天过得更有价值,才更有可能实现明天的美好。
不幸,到底是希冀还是屈辱?当你领悟了它,它就是你的希冀:当你彻底被它俘虏,它就是你的屈辱;不断经历不幸,你才能更有领悟!
人生是苦,生命是痛的。
生命只有不断地经历着不幸,才能够显示出它的伟大;生命由于正在不断地经历着不幸,才能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潜能。因为不幸,你才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
佛说:“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与困境。
那么,人生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不断地经历不幸之后,对这些不幸进行深刻地领悟,吃一堑,长一智,让自己在不幸中长大,变得成熟,更加强大。
辉浩著的《享受生命中不幸的涅槃》便因此讲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十个层面上所能遭受的不幸,通过对这些不幸的深层领悟,让我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重新的认知和感悟,从而找到了一些克服困境的思想和方法,让自己在应对这些不幸时变得更为睿智,未来也变得更为乐观。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2012年,联合国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一项“全球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调查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度,其他北欧国家亦高踞前列位置。美国排在第11名,台湾地区排名第46位,在亚洲地区居第3,仅次于新加坡(33)和日本(44),韩国排名第56位,中国香港排名第67位,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位。
当看到这则数据,联系当下的生活,我们不禁会扪心自问,为什么距离幸福那么遥远呢?难道我们天生就是和苦难离得太近?那么我们的不幸福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幸福指数报告指出,财富的多寡并非是幸福指数的决定性因素,这还跟自身的性格、地域性的文化和教育程度有关。
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远。因为上帝是公平的,它赐予每个人的苦难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有些人放大了苦难、有些人缩小了苦难。对苦难的领悟不同,导致了我们距离幸福的远近不同。
因为苦难本身就是人生的伴随者。许多时候,我们都希望事情会向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但是事实却未必如此,失败的阴影总会第一个袭向我们。位高权重的,会一落千丈;生死相许的,会势同水火;合家欢聚的,会曲终人散;寿比南山的,会撒手人寰。所以,一切的美好都难逃苦难的魔掌,所以佛家才会说:人生皆苦。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人生的大道上会遇到许多“绊脚石”,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冰山暗礁……但只要正确对待,不气馁,持之以恒,始终坚定如一,成功还是会有希望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遥远。来看一则故事:
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有两个建筑工人正在搬砖。每天,他们干着非常繁重的体力活,住着简陋的工棚,看着亲手建造的大楼卖给了别人,大把的钞票进入了建筑老板的口袋,让两人羡慕不已,梦想着如果自己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该多好啊!于是,两人商量,掏出了多年在工地上打工的血汗钱,租了几间房子,招聘一些以前在一起干活的工友,组成了一支小小的施工队伍,成立了一家小建筑公司。
公司成立后,他们才感到一切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反而比以前更苦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个小建筑公司受到了一些大建筑公司的垄断,根本接不到任何项目,而且他们每天还要付工人工资和房租。两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艰苦,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想法是不是太冲动了。
就在公司快资不抵债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了公司的房子。尽管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前来帮忙救火,但是因为傍晚的风势过于强大,所以一时半会不能够将火扑灭。等到大火扑灭时,房子已经烧毁了,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
眼前的情景让两人抱头痛哭。痛哭过后,只见一个工人手里拿了一根棍子,跑进烧成灰烬的屋里不断地翻找着。而另一个工人则瘫软在了地上,彻底绝望了。
过了半晌,只见那个翻找的工人突然兴奋地叫起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只见他的手里拿着一把搬砖的~--?-,沮丧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自言自语说:“谢天谢地,感谢它还没有被烧掉。只要有了这钳子,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家建筑公司。”而另一个工人则慢慢地站起来,彻底心灰意冷,连创建公司想都不敢再想了,退出了建筑队伍,他觉得这种当老板的幸福离他太远了,
时光荏苒,26年的时光过去了。原来那两个建筑工人如今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当初那个退出公司的工人仍旧在工地上做一名搬砖工,而另一个工人已经是中国地产界赫赫有名的大老板了,他的名字叫潘石屹。
后来,当人们提及当年的往事时,潘石屹说:“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一直都是和苦难在一起度过的,直到现在我并认为当初的大火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后来我还遇到了更大的苦难。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应该想想究竟是哪些幸福远离了我们,还是我们即将要远离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曾被失败冲击过,所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苦难所吓倒,而是爬起来,继续向着成功之路迈进,所以我成功了。但人生的苦难来临时,我告诉自己:‘天无绝人之路”’。
那么,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战胜苦难,就会迎来幸福。如若不然,只会和幸福无缘,甚至离幸福越来越远。
P2-4
序:享受生命苦的涅槃
阿里巴巴集团前任总裁马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现在真的感到很累吗?那么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如果你感到自己很辛苦,生命中饱受痛苦,生活里厄运重重,青春里充满忧伤,那你应该告诉你自己: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容易走的那些路都是下坡路,坚持住,而你正在走上坡路,当你穿越了这些人生的不幸、生活的磨难之后,你一定会脱胎换骨,成熟稳重,你对生命的感悟会达到不一样的层次。”
由此可知,人生是苦‘生命是痛的。从你出生的那一秒起,所要经历的过程是分娩的疼痛;在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发出了人生的第一次哭泣;当你一天天慢慢地长大,你的生命旅程便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困境与不幸。在一次次苦痛中、在一个又一个不幸中,你渐渐地长大,慢慢地变得成熟,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领悟了生命真正的含义。你就像一只涅槃中的凤凰,在浴火中受尽了煎熬,最终得到了生命的重生;你就像一条毛毛虫,被千丝万缕的丝线重重束缚着,在厚厚的茧壳里苦苦挣扎着,最后破壳而出,羽化成蝶;你就像一尾拉丁鱼,遭受着无数次逆境的冲刷,洄游而上,在尽头完成了新生命的延续……可见,生命只有不断地经历不幸,才能够显示出它的伟大;生命由于正在不断地经历着不幸,才能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潜能。因为不幸,你才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
来看一则故事:
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是邻国,两国经常兵戎相见。在一次交锋中,吴王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砍成重伤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7年,夫差领兵攻打越国,为报杀父之仇。两军在夫椒交战,吴军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逼无奈只好求和,以自己为人质。越王勾践投降后,为了表示诚意,就住在了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就拿起马鞭,亲自为他当马夫。有一次,吴王夫差生了病,勾践则亲自品尝夫差大便的味道,来判断吴王病愈的期限。吴王夫差见勾践如此,便放下了戒心,将他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后,为了不忘自己曾经受过的耻辱和种种不幸,他晚上就睡在柴薪之上,并且在梁上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通过尝胆来激励自己,不要忘了曾经的不幸。终于,经过十年的准备,越国由弱变强,最后打败了吴国,杀了吴王,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这便是妇孺皆知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经历不幸,时刻地处在忧患之中,才能有更多的领悟、才能不懈怠、才能变得强大,走向成功。 与勾践同时期的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如果上天赐予你一份大事业,就必须先让你受尽苦难,经历不幸,磨炼你的意志和身心,你才能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
因而,一个人要想战胜自己,战胜困境,就要不断地经历不幸,只有在不幸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学到东西,有所领悟,让自己变得无坚不摧。
另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在遭遇不幸时脱离苦海,本书从十个方面讲述了如何从不幸中成长,在逆境中长大,希望真的会让你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早日涅槃重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失败得还不够。所以,不幸不可怕,它只是成功的一个前提。
——星汉(超人气畅销书作者《哈佛气质课》)
“你现在真的感到很累吗?那么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如果你感到自己很辛苦,生命中饱受痛苦,生活里厄运重重,青春里充满忧伤,那你应该告诉你自己: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容易走的那些路都是下坡路,坚持住,而你正在走上坡路,当你穿越了这些人生的不幸,生活的磨难之后,你一定会脱胎换骨,成熟稳重,你对生命的感悟会达到不一样的层次。”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前任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