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王在叫我
胖警察没有直接回答他,却用手指指身上斜挎着的、一个圆乎乎像球样的东西,只见上面有个红点在一闪——一闪——一闪——一闪——两个闪之间足足要隔开一分钟。看来,在大懒国里一切都是慢节奏的。
“走——吧——,国——王——叫——我——们——呢——。”
“国王?你们这儿还有国王?”
“当——然——有——。”
“什么时候叫你的?”
胖警察很不喜欢听李勤勤说话那么快,本想伸胳膊去打他,却又费力,就只瞪了他一眼,又用手拍拍身上挎着的那个球样的东西。
啊,勤勤明白了,这个球样的东西,一定是国王与他联系的——手机,要不怎么那球红灯一闪一闪的呢?
“国王在哪儿?”
胖警察不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另一个方向,然后,转过身子慢悠悠地向前走去。
李勤勤只好在后边跟着他。
胖警察实在走得太慢了,李勤勤索性就停下来,等胖警察走出去十步八步的,他再迈开步子追上去……
真是又无聊又有趣。
然而,李勤勤在悄悄想的是国王。他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家就有个爷爷,人家叫他国王。他人胖、个子大、胳膊粗、走路慢,上楼梯就喘粗气,可他还总是与我玩捉迷藏呢。那天我躲到小屋的床底下,就让胖爷爷找了半天,最后,还是我主动爬出来的,要不时间长了,他又该着急了。再说,国王住在哪里?他的家就是王宫吗?王宫什么样?比北京的故宫还要大吗?比北京的故宫还要威武吗?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故宫,我还照了好几张相片呢,那照片至今仍摆在我的小床旁边……
胖警察慢慢地走着。
李勤勤站在原地等半天,又快走几步追上胖警察。
一次又一次,不知过了多少次,如同与胖警察在玩捉迷藏。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路却并不长,依照李勤勤的计算,还不如他们家到学校的距离,可……
终于,胖警察停下了脚步,转过了身子,慢吞吞地说:
“到——了——。记——住——,不——许——乱——跑——,这——是——王——宫——,一——会——儿——还——要——带——你——,去——见——国——王——的——。”
好不容易等他把话说完,李勤勤才知道了一会儿的安排。 “好吧。听你的。”
李勤勤做出了一副十分顺从的样子。可是,他在寻找,王宫?在哪儿呢?
他抬眼望去,不远处有根木杆子,上面同样飘了一块蓝布,不用问,这一定是大懒国的国旗了,而蓝布上面也同样会有蜗牛的图案了。
为了印证他的猜想,他慢慢地向着木杆走去,抬头一望,果然是对的,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旗杆粗些、蓝布更大些,上面的蜗牛自然也就更大些,好像也更脏一点儿……
为什么蓝国旗比别处的还要脏呢?这可是国王住的王宫啊,应该更干净才对呀?
不懂!不懂!一千个不懂!一万个不懂!在这里好像什么都与我们家里的不一样了。
胖警察慢慢地向前走去,李勤勤也只好尾随于后,向前挪动步子。
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
不知又走了多长时间,他们来到了一个用茅草搭起的牌楼前面,正中间挂着一个圆牌子,上面有蜗牛的图案。看来,这就是大懒国的国徽了。在茅草牌楼旁边,挂了一个方木牌,脏兮兮的,好像几辈子都没洗过一样。
木牌上,写了几行字,李勤勤看了半天,才认出了那些大大小小、歪七扭八的字:
大懒国国训
劳动最可耻 懒惰最光荣
肥肥国王二十五世
大懒国年大懒国月大懒国日
李勤勤看了脑子直翻腾:在学校听老9币讲过,劳动最光荣。虽然奶奶说我懒,可也不能说懒惰最光荣啊?这个国王,他说的话怎么会是颠倒的呢?
带着疑惑的心情,李勤勤随着胖警察继续往前走。
这是一条不太宽的小土路,路的两边也没有其他建筑,有的只是几个站岗的人,说是警察,不是警察;说是战士,不是战士;说是老百姓,也不是老百姓。因为他们既不穿军服、警服,也不是老百姓的便服,而是每人都赤裸着黑乎乎的身体,也是腰间横了一块长方形的蓝布,上面写了“大懒国王宫卫士”七个大字。
两排卫士,个个无精打采,如同被谁刚刚训了一顿似的,见了来人,连眼皮都不抬,只有手里提了根木棍来回晃动……
这就是王宫吗?
国王就住在这里吗?
真要有什么大坏蛋来闹事,国王会安全吗?
如果连国王都不安全,那老百姓呢? 李勤勤俨然成了个理论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一步比一步深刻地思索着……
P15-19
“怪怪国”是孩儿们的快乐王国。孩儿们必定在自己的王国里开心地成长。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
“怪怪国”丛书熔生活的哲理、奇妙的想象、幽默的趣味和曲折感人的故事于一炉,构建了一个亦真亦幻、怡情悦性的童话世界。相信通过阅读走进“怪怪国”的孩子们会在快乐开心之中流连忘返,收获多多。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
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成长
我是在笑声中构思并写完这套“怪怪国”丛书的。
屈指算来,从1983年我的第一部中短篇儿童小说集《魔笛声声》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出版50余部各种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长篇科幻小说、短篇科幻小说集;中篇童话、短篇童话集;长篇科学童话、短篇科学童话集,以及多部描写国外见闻、童年记忆等生活的散文集等,却都没有写这套丛书这么快乐、这么开心、这么心花怒放,甚至想起来都会笑的。
俗话说,笑一笑,少一少。笑是手段,少是目的。而“怪怪国”这套书,则是让小读者在笑声中去感悟人生的脚步,或勤劳、或尊友、或认真、或健体,从而达到茁壮成长的目的。
在写这套丛书之前,我是做了一番调查的:有的是小学、幼儿园教师,有的是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还有的是出版少儿读物的挚友,让他们说说当前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存在的最普遍的“毛病”是什么?当然答案是各异的。经过“合并同类项”之后,便凸显出了:懒惰、不懂规矩、偏食与马虎几大类。随之,我又通过外事部门的朋友,了解了一些国外孩子的普遍毛病是什么?虽然各有不同,但懒惰、折腾、偏食与马虎等问题也是比较多的……
在这里,中外“合璧”了!
我发现,从孩子们的行为中闪烁出来的“另类”,既天真、可爱、具有其“年龄特征”,又有帮助其“纠正”的必要。
那么,怎样去纠正呢?是打骂?是训斥?是强制?是挖苦?还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艺术“特质”来关心他们、诱导他们,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毛病,并改正之?我认为后者要比前者——“轰轰热烈”地打骂好得多!
于是,我便有了快乐构思、快乐行文,自然,今天也才有了这四本快乐的答卷。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
文学是陶冶情操的良方。
文学是少年儿童的益友。
愿文学与教育有机地融合之花,释放出迷人的芳香……
宗介华
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
2015.3.28北京
一天下午,我从海南岛参加完一家少儿出版社的文学创作笔会,刚乘飞机回到家,屁股还没坐在沙发上,手机就响了,看看号码是陌生的,因为在这个电话号的旁边没有编号,就是说,这是一位“不速之客。”
“您好!您是哪位?”
“请问您是宗作家吗?”
“是的。我是宗介华。您是哪位?”
“我是你大哥,听不出来?”
“我大哥?”
我奇怪地眨眨眼,在家我是长兄,怎么会凭空又蹦出个大哥来?
“您是哪位……大哥?”
“你还有几个大哥呀?我是你第一大哥。”
“第一……大哥?”
我真的晕了。第一……大哥?
看来,这一定是位熟人,否则怎敢在我这儿冒充什么“第一”呢?
“对不起,真是想不起来了,您是哪位呀?”
“你们作家就是爱忘事儿。告诉你吧,我是王大胡子。想起来了吧?”
“王大胡子……哎呀呀,想起来了。”
那天,去书店买书,也看看我新出版的散文集《童年四季》(四册丛书)是否上架。正转着,忽然感觉我的脚被什么碰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辆轮椅车的右车轱辘擦着我的脚过去了,而车上坐的是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残疾人。
“对不住了,兄弟,碰您……咦?兄弟,您是——咱们见过吧?在哪儿?我想想,对了,您是作家,在书上看过您的照片,对对,就是这样的……兄弟,你真棒!”
没等我说什么,络腮胡子竟然说了这么多,而且还兄弟长兄弟短地说见过我,俨然真的亲兄弟。
“您在哪本书上见过我?”
我故意以审视的目光看着他,想弄明白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就是那本我给孩子买的书……挺厚的、挺多的,叫什么……大系……上面有张照片……对,是您吧?”
我忙告诉他,那是我去年主编的一套大型儿童文学丛书。
他一听,眼睛立刻放起了光:“哈,真的是您。我就佩服作家,写什么像什么,对了,赶明我跟您学学,把我小时候淘气的事儿写出来,保证让孩子们乐死,要不怎么把腿……给弄坏了呢。对了,作家兄弟,有名片吗给一张,不定什么时候我真的向您请教一下子呢。”
出于对这位残疾“大哥”的尊重,我从服务台上找了张纸,写上手机号,双手递给了他。
他受宠若惊地说:“乖乖,乖乖,作家就是懂礼数,还双手递给我,受不了,受不了。”他边说边双手接了过去,使劲眨眨眼,又眯着眼看了半天手机号……
“不定哪天,您方便的时候,我就找您去,到时您可别不认我这个傻大哥呀?”
“哪里哪里,有事您就打手机。”
由于买书的人越来越多,我俩也就分手了。谁知道,大半年之后,这位“第一大哥”竞从这儿冒出来了。
“呵呵,我想起来了。在书店……咱们见过。”我赶忙解释说。
也许是他听说我刚出差回来,怕耽误我的休息,就赶快切入正题了:
“这么回事,好久没跟老弟说话了,怪想你的。另一个呢,就是有点事,想求求你。不不,可不是我个人求你,是想代表上千个孩子……求求你……这不,‘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想请位作家去给孩子们讲讲故事,让他们笑笑,就行了。可是呢?他们柳校长不认识你,这不,我就把这个差事揽下来了,就来请你这个大作家了。怎么样啊?有时间吗?”
我这才恍然大悟,一定是他的孩子上学的那个学校,听说请作家讲故事,他又说认识我,于是就来“帮忙”了。
我当即答应,并问了讲课时间、地点、要求等,就把电话挂断了。
可他“走”了,我却犯起了嘀咕:
讲故事?讲什么呀?讲抗日英雄故事?讲科学家的故事?讲科幻故事?讲十佳少先队员的故事?讲文学家的故事?虽然这些我都在一些学校讲过,却又被悄悄地自我否决了。
这……
突然,大懒国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了,这是我在南国之行中正在构思的一个童话故事,虽然还没有结尾,但离奇的故事、意外的情节、幽默的人物、深刻的寓意,足以让孩子们开怀地笑上一场了。
于是,我当机立断,就讲这个了。
果然,在“六·一”儿童节上午的故事会上,我讲了一段大懒国的故事,获了个满堂彩,不但学生们大笑,就连许多老师也笑得直扶墙,生怕笑趴下……特别是讲故事那天,“第一大哥”络腮胡子也去了,他的残疾人车就在台的左边,听起故事来比学生还认真,要不是有两个男老师帮他扶车,他非得笑得滚到车外边来……
从那以后,大懒国的故事就在校园里传开了。在同学的要求下,我又抽时间去了六次,才算把这个故事基本上讲完了。
写到这里,你一定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在想:什么大懒国呀?那是个什么国家呀?有什么可笑的呀?我就不笑!行吗?
好吧!现在就把大懒国的故事“搬”到这里来,讲给大家听听吧,但有一样,听了不笑才算“真英雄”!想当英雄吗?
你看,大懒国悄悄地向我们挨近了、挨近了、挨近了、挨近了……
宗介华著的《大懒国奇遇记》讲述: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勤勤,虽然名字叫勤勤,实际很懒惰,什么事都让奶奶帮着做。他听说大懒国人人不干活,便慕名而来。
在这里,以蜗牛为国徽,《大懒国之歌》为国歌。国王肥肥八百多斤,从来不干活,是一个又脏又胖又丑的大肉蛋。他的国训是:“勤劳最可耻,懒惰最光荣。”为此大懒国的人从来不洗澡,从来不梳头,男人从来不刮胡子,无论男女都不穿衣服,只披一条写有大懒国字样的裙子。在这里,住房简单,连国王府也只是间草棚子。人们吃的东西从来不洗,走路都是磨磨蹭蹭。说话拉长声,牛马等动物一律爬行,运动会比赛慢跑、慢扔、慢跳,电视台记者躺着采访,躺着摄像,电视台新闻都是十年以前的。由于懒惰,一切强调慢。最后,小主人公李勤勤(被国王改名李懒懒)因病到医院打针,仍是慢扎……最后小主人公因疼痛而惊醒,回到现实中来。由于他深感“懒”的痛苦,决心改掉懒惰毛病,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宗介华最新力作——中篇系列童话丛书《怪怪国》让孩子们经历跌宕起伏的冒险与大笑不止的愉悦,从中感悟到自身爱犯懒、好折腾、易马虎、爱偏食的毛病,继而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改正,茁壮成长。
本册《大懒国奇遇记》中,小学四年级学生李勤勤,虽然名字叫勤勤,实际很懒惰,什么事都让奶奶帮着做。他听说大懒国人人不干活,便慕名而来……他在大懒国里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