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民间文化摇篮中/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分类
作者 吴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超先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众多领域、众多门类也有着广博的学识和兴趣。他又对民间文学、民间文艺、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家谱文化、节俗文化、中国绕口令、灯谜楹联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创作,无不涉猎。

《在民间文化摇篮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吴超先生。他多才多艺,一生浸淫在中国文化之中,他的人生是中国文化丰沃土壤中生长成长成就的人生。

内容推荐

《在民间文化摇篮中》是中国文联晚霞文库系列图书之一,作者为吴超为民间文艺理论家,本书为作者的作品集,包括学军时所作文章、民间文学、民歌、歌谣、民俗、诗歌、儿歌、散文、歌曲、灯谜、民俗文化等作品,是作者60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大总结。

目录

序一 向云驹

序二 刘守华

第一章 学军(1949—1956)

 突破“空中禁区”的英雄王洪智

 高空支援任务的能手刘耀宗

 两次荣立一等功的胡明涛

 空投员在执行任务中顽强拼搏

 我放了单飞

 未来的航空建设者

 封口胶与牙膏

 穿上新军装

 张应清和《光荣的道路》

第二章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1956—1991)

 民间文学

传说与历史

瑶家女儿上北京

试谈谜语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民间文学与人才学

大力抢救民间文学

《灯花》友谊续新篇

灯花报喜

民间文艺春花怒放

民间文学与精神文明

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花圃

必须补上民歌这一课

牛郎织女和七弦金琴

做当代捕风人

论中国的歌节

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化的价值

民族精神的颂歌

七仙女传友情

七仙女

众星之王

四十而不惑

民间文艺与立交桥

 民歌歌谣民俗

阜阳地区捻军传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

郭沫若与民歌

让新民歌唱得更响

老老实实向民歌学习

劳动号子谱歌声

民族民间歌手座谈会花絮

新诗与民歌

为民歌恢复声誉

拜歌师

趣谈绕口令

中国歌谣学会筹备经过

歌谣缘起的动因与中介

歌谣学与民俗学

喜读《民间诗律》

信天游虽小意思多

可亲,可信,可读,可传

歌谣与人生

让灯谜更好地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

楚风新论三题

楚风·吴歌·文化热

 诗歌 儿歌 散文

两次进城

把革命诗歌的号角吹得更响

公社肩膀宽又大

罗城山歌好又多

敬陈总

楠木歌

围棋的歌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儿歌和儿歌创作

诗歌的节日(八首)

喷泉滴滴润心甜

石林爱

披肩的歌

采风记(三首)

采风记(二首)

龙胜三题

写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诗

播春人(五首)

喜看油流(外一首)

采风记(五首)

歌墟风情(四首)

歌圩风情

歌海行(二首)

赞《灯花》

我愿变狂风我想长双翅

我爱国风

从“风”“骚”并称谈起

郭沫若与屈原

试论孔子无删诗之事而有正乐之功

淮滨纪行

吴歌名声扬四海

儿歌的格律

 歌曲创作

我们女钻工

安装姑娘逞英豪

大港油田乘东风

石油工人爱大干

我们是大港采油工人

石油工人高唱胜利歌

领袖教我学雷锋

我学贺龙干革命

贺龙是个老英雄

中国工人志气大

我骑马儿去长征

第三章 民间文艺生活(1991—2011)

 灯谜 楹联

灯谜——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

同搭高台共创文明

北京的商谜热

“龙”腾“虎”跃九龙山

《中华灯谜年鉴》序

为建立科学的中华灯谜学而努力

《开启谜宫的钥匙》序

灯谜的魅力

从灯谜为旅游事业服务谈起

酒文化灯谜欣赏

新千年的茶文化热

再谈谜文化与茶文化(代序)

让谜学张开翅膀

世纪老人钟敬文谈楹联

为虎添翼赞

月夜思念

真情颂

我爱谜苑杂草

 家谱文化

立德 立功 立言

金华缘和谐梦

宝岛行血脉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舍茶馆——东方文化的窗口

走访“世界第九奇迹”——三星堆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

我为民间文化鼓与呼

论灯谜、甲骨文及保护文化遗产

谒涿鹿“中华三祖堂”三题

 民间文化

吴歌翰林朱海容

歌为媒

孔子——世界最早的民办大学校长

古怪歌不古怪

蛇年说蛇

民心雕龙

他是中国民间文学形象大使

寻根归宗话国宝

资本大学创新特点

红与白的故事

情真意切共鸣通灵

后记 科学视角非常说名民间文化既古老又年轻无极限

附录1.荣誉证书及聘书

附录2.刊授大学教材

试读章节

突破“空中禁区”的英雄王洪智

人民解放军进藏大军的空运部队,在突破“空中禁区”,支援地面部队前进中,涌现了大批铁铮铮的英雄好汉一一突破“空中禁区”的英雄,优秀的共产党员王洪智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空中禁区”就是号称“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它海拔一万二千至一万八千英尺,有些高峰有二万四千英尺以上。那绵延不断的大山上,有上千年的积雪;瘴雾雨雪经常的罩在上空,天气忽阴忽晴,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云。十年前,蒋介石想在这里开辟一条开往印度的航线,结果,碰了个大钉子,美国人用最好的飞机来试了试,也弄得赔了飞机又折兵,再也不敢来了。

但这个“禁区”,被我们英雄的空运部队征服了,把一批又一批的物资,投给了解放西藏人民的地面部队。

康定试航成功后,前哨部队向西突进得更远了,空运线也必须随着伸长,于是新的试航任务又下来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试航都失败了;第四次的试航任务,就交给了王洪智。1950年5月7日,王洪智和李嘉谊奉命做第四次试航。这一天,天气很好,飞机在空中平稳地前进,仪表也都正常,王洪智心想,完成任务是有把握的了。不料,当到了西康甘宁上空的时候,“轰”的一声,发动机突然放了炮,联络员着了忙,主张扔掉物资马上回航,王洪智沉着地掌握着操纵杆和李嘉谊商量:“往前去,任务要紧,万一不行到了××地可以迫降。我们不能叫地面部队饿着肚子打仗!”李嘉谊点点头表示同意。飞机继续向前飞,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任务,安全地回来了。前方发来电报祝贺他们成功,战士们也写来信慰问他们:“我们听到了‘嗡嗡’的声音,就知道是毛主席又派飞机送粮食来了。我们高兴得忘了疲劳,忘了困难,一股劲爬过了大山!”

空运的任务越来越多了,可是天气一个劲地和空运部队捣蛋,差不多每天都下雨。前方不断拍来电报:“部队急需粮食,请速输送。”但天气不好,没法飞行。同志们都急得不行。

7月4日,天气忽然晴了。王洪智和易扬启又奉命到康北某地去空投。在回航途中,天气忽然变了,一团团的云彩,挡住了去路,飞机只好穿云飞行。王洪智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撞在山上被撞得粉碎。他机警地改变了航路,冒险从山沟里向明亮的地方飞去;可是,无论如何都钻不出去,云把所有的山口,都封住了。王洪智把驾驶杆往怀里一带,飞机升高到二万三千英尺,王洪智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正在这时,突然,有人发现氧气快跑光了!在这个紧急关头,同志们发挥了高度阶级友爱,都把氧气瓶交给驾驶员使用,自己宁愿因缺乏氧气而晕倒在机舱里。他们前进不多时,又遇到暴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袭来,机翼上结了一层冰,螺旋桨上的冰块滑溜下来,打得机腹“啪喇,啪喇”直响。不一会,连机尾的水平舵与方向舵都结冰了,航速表的指针也不动了,操纵已经觉得很困难。王洪智镇静地掌握驾驶杆,打开了酒精喷管,使冰层脱落下去。就这样,恢复了正常飞行,冲出了风云冰雪的包围,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王洪智同志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出生入死地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空投任务。从5月至8月,他起飞了很多次,供给了前哨部队大量的给养,大大地鼓舞了地面部队前进的信心。他被选为空军模范,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会议,看见了毛主席。但是,他并不因此而自满,他随时都记得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他常对人说:“成绩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这是党的领导,以及全体同志的努力创造,忠实执行任务的结果。”

(原载《人民空军文化读物丛书——为幸福战斗》)

P3-4

序言

吴超先生的文集《在民间文化摇篮中》即将出版,我听闻此事为之甚喜。先是吴先生打电话告我,我当即表达自己由衷的祝贺,并且心中暗暗自许应该为先生这本文集写点文字。近日,吴先生亲属受先生嘱托告我文集将成,出版在即。我于是要来文稿,兑现自己的默许。

在这部吴超自选文集中,先生题签“谨以此书献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六十华诞”。看来,这本选集四年前即己编成,的确是先生心中的一个宿愿。这也让我回忆起在中国民协工作期间与吴超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20世纪末至本世纪头十年,我在中国民协工作了12年有余。我到民协时,吴超先生已经退休,本来并无什么交往。但是,那时中国民协的超大型文化工程“三套集成”尚在陆续终审省卷本,以钟敬文老、贾芝老、马学良老为领军人物的一大批民间文艺界著名专家学者,包括曾在协会工作并退下来的一批专家都在退而不休,义务参加审稿工作。吴先生是中国歌谣集成的审订专家。所以,在频繁的集成审稿会议上,常常得见,便熟悉起来。在此之前,我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歌谣学家,他的大著《中国民歌》我早在其出版之际就购得并拜读。因此对他和他们那一批协会内外的民间文艺学专家的学问充满了崇敬。“三套集成”的审稿工作既繁琐又庞杂,十分考验老先生们的耐心和学力,也让我们晚辈看到了他们严谨、认真、细致的学风和人格力量。日子一长,对他们这一代学人的人品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三套集成”直到21世纪初才终于历经30余年全部完成并出版。那一代主导其事的名家大家也大多一个个逐渐离我们而去。他们用生命为中华民族保留保存了无与伦比的民间文学资源,他们的生命及其价值也长久地、永远地与“三套集成”一起留在人间光照万世。已经耄耋之年的吴超先生在他的这部文集里留下了他的这一段学人足迹。

吴超先生在歌谣的搜集、整理、研究上是我国少有的专门家之一。他不仅有这方面的著述并且是歌谣学中占有重要学术地位的专著,而且曾经主导成立中国歌谣学会,主办《中国歌谣报》,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还是各种“歌会”的组织者,对我国民间歌会、歌俗在“文革”后重新恢复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民协工作的这些专家学者,不仅自己是学人学者专门家,也是组织家、社会活动家.显示出超出一般学人的学术能量。这是协会工作的特殊性使然,也是他们这些老一代协会工作者开创和传承下来的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吴超先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众多领域、众多门类也有着广博的学识和兴趣。21世纪初,中国民协与国家旅游局合作,举办“中国民间艺术游”年度活动,其间准备做一些大型的谜语活动,以民间文艺的形式,宣传推广这个年度性国家旅游主题。吴先生以超乎寻常的热情为我们既做学术指导又做具体工作。那时,他有些腿脚不便,年岁也大J,,拄着拐杖四处奔波,使我非常感动,也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他对谜语的理论、形制,乃至制谜、用谜、赛谜,无所不晓,使我们的全国性征谜、选谜、赛谜十分顺利,最后也得到了中国文联和国家旅游局的好评和褒扬。

往事如烟。吴先生离开工作岗位已经多年。但在我的印象中,他退休后似乎更忙。他的写作也更加多样。他还热心主办同仁刊物,组织发表了许多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文章。翻开这部文集,读者会发现,他涉及的领域实在远远超出了民间文化的范围。他最早是从文学、文艺的写作起步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通俗文艺、歌词,样样擅长,以后多年,他又对民间文学、民间文艺、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家谱文化、节俗文化、中国绕口令、灯谜楹联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创作,无不涉猎。很多领域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是一个文化战线的多面手。这部文集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吴超先生。他多才多艺,一生浸淫在中国文化之中,他的人生是中国文化丰沃土壤中生长成长成就的人生。他也是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用到老的文化长者。

吴超先生这部文集是中国文联晚霞文库中的一种。在多年民间文艺著述以后,他将自己的多样写作有机会作一个综合呈现。这是晚霞文库对老专家老同志的一种贴心的关怀。读者也因此得以了解吴超先生的全貌。所以,我要借此机会向吴超先生这本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向他本人表示晚辈后学的祝福!

2014年12月2日

后记

科学视角非常说名民间文化既古老又年轻无极限——《在民间文化摇篮中》的由来

本书原名《民心雕龙》,是借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刘勰著)反其意而扩充之,关注的是民间文化,母亲文化,反映的是民心、民意、血脉、命运。

感谢主办方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民政府、柳林文化研究会在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民俗艺术委员会、南京大学民俗教研基地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组织的这次非同凡响的“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专家论坛”,开得太好太成功了。天时:时间选得好,正是春节期间;地利;地点选得好,在黄河之滨,黄土高原腹部民俗文化浓厚的孟门千年古镇;人和;开会在老百姓中,专家与业余结合,专家学者与民间艺术家济济一堂,大家都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先实地考察,后发言撰文,大会小会群情踊跃,畅所欲言。谁也绝不忘记哺育我们的母亲文化。母亲文化是文化根,民族魂,是基因。年节文化是民俗文化中最精彩、最集中的亮点,展现出的最有特色的东西。多面的、立体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闻到味,尝进口,越嚼越浓。大家都是雕“龙”手,都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龙文化)贡献力量。

感谢主办方对我的盛情邀请,给我一个别开生面的“充电”“补课”学习机会,听说有100多家媒体和同行参加和报道了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对我来讲只是交了一份田野作业的研究报告,没想到由于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主办方事后居然将我的论文题扩充为全体与会专家的论文集。真是受宠若惊,既高兴为大家为事业的发展办了一件好事,又有点“失落”感,我的书名怎么办?这是我们中国歌谣集成在编审第一本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时,我们的歌谣大师中国歌谣学会的秘书长李继尧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啊。正当我为本书书名发愁时,天赐良缘“掉下一个林妹妹”。我音乐界的同行好友,将我们终审《安徽省民间歌曲集成》的一张得意的照片、书赠给我。“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坐在前一辆缆车上,她坐在另一辆缆车上,对我抢了一个“镜头”,我仿佛坐在崇山峻岭的摇篮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顿然有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我们来讲,既古老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好多未知数,无穷尽呀。

缆车摇来摇去,动一点就360度,过去议论的三维空间、四维空间、六维空间、多维空间早突破了。

好一个书名的由来,“在民间文化摇篮中”。

摄影者自认为是得意之作,同行们传着看,争着看,大家都很满意。一张玉照,瞧瞧,精气神完全透出来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