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充和//张宗和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张宗和著张以?、王道编注的《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书名,源自102岁张充和女史生前无纤毫俗尘的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董桥赞曰,联好字好,“我一眼爱上”),书内收入的全是那个手写书信年代的家书。三百余封书信,三十多万字,今由宗和女儿以?与学者王道整理出来,几乎全为首次披露。

内容推荐

张家十姐弟中,充和与大弟宗和最亲,不仅因为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更由于二人对诗词、昆曲、书法等的共同爱好。清华的谷音社,青岛、上海、南京的曲会,抗战期间高校云集的滇黔地区……均留下过他们的高吟浅唱、曲声笛韵。

1949年,时局动荡中,充和随丈夫傅汉思移居美国,宗和则留在黔地任教,从此路远山遥,天各一方,不复相见。唯音书不绝,穿越重洋,互问短长。从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发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时光辗转纸上。如算上此后充和与宗和女儿以?的通信,真正是历经半个世纪。内容由养花种草、衣食住行、曲人故旧谈到诗词书画、文学历史……抛去浮华与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笔笔简单有味。

张充和、张宗和著张以?、王道编注的《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三百余封书信,三十多万字,今由宗和女儿以?与学者王道整理出来,几乎全为首次披露。小字蛮笺,既是张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谊的见证,也是特殊年月里,个人命运为时代裹挟的缩影。

目录

序言一 献给我们亲爱的爸爸和四姑(张以?)

序言二 天真与大方(王道)

1949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0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1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2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3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4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55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7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8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59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0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1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2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3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64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5年 张宗和给张充和的信(中国—美国)

196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67年 张充和给张宗和的信(美国—中国)

1971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2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3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4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5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6年 张充和、张宗和往来的信(美国—中国)

197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等的信(美国等—中国)

198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等的信(美国—中国)

1990年代 张充和给张以?等的信(美国等—中国)

2000年 张充和给张以?等的信 (美国—中国)

试读章节

第四封

四姐汉斯:

今天是中秋节,又是我们新生的儿子洗三。但是我们这里却一点不热闹,连月饼也不敢大吃。托人在城里带了两个莲蓉月饼,今天只吃了一个,以靖刚来要月饼吃还给我骂了回去。后来想想自己也觉得不该。我们都希望生个男的,倒不是为了重男轻女,却是为了已经有了两个女的,也该换换花样了。自然夏妈更希望生个男的。她的心思同我们不同。不过我对文思说生个女的夏妈一定没有现在这样待你好。至少不会这样热心的来服侍你。端端见到弟弟倒不吃醋,安安稳稳的睡在脚头。战事已接近贵州,美国对北平那个政府反响怎样?这几天联合国大会开会苏联又正式承认了北平政府,将来的情势还不知怎样呢。这里在“双十节”之后开学上课,这学期我又在清华中学兼了一班西洋史,一班地理,中学生对这两门课全不很感兴趣,上次信上曾请汉斯兄为我找一点关于西洋史的有趣的材料,特别希望能寄点画片来。小弟那儿我已有信去,现在才一个月,他是没有回信来,到法国的信也许要慢一点吧,他常有信给你们吗?三姐”来过一封信,走了两个月,比到美国慢多了.你们知道北平上海的情形一定比我们详细得多了。我们只看到一份《中央日报》,图书馆有一星期或是两星期前的重庆《大公报》,新杂志是一份也看不到的。以前在苏州上海是可以看到Life,现在也见不到了。今晚月色不坏,现在灯已经熄了,我点了蜡烛在为你写信,不知道四姐还记不记得在一个中国的团圆节。

祝俪安

宗和lO.6夜

第五封

汉斯兄四姐:

你们是欠我两封信没有回,我却忍不住又写信来了,昨天这里赶大场,我买了一些苗子戒指和一个坠子,坠子很好看,可惜太大了,信封里不好寄,我已经问了邮局,可以当小包寄到国外。我预备把几样小东西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寄给你,现在在信里附来戒指一个,是个四连环,还有大的九连环,不好寄,另外去年夏天我们在苏州时查阜西”’替我们照的五彩照片当时没有地方可以印,底片一直留着,现在寄到美国来请你们替我们印一下。圣诞节快到了,你想要一些中国的什么东西早早写信来告诉我们,我好替你去办。还有汉斯兄想要一点中国的什么?不过我在贵州也许有许多东西我这儿也弄不到。

文思分娩之后已经十天了,一切很好,她每天要吃六七顿饭,每顿要吃四碗,说出来一定要把四姐吓坏了,孩子也很好,吃饱了奶便不哭,乖乖的睡,譬如现在端端弟弟全睡着了,以靖在学校,文思在做针线,家里就非常清净了,我现在替文思要几样东西,不知能不能寄来,现在她喂奶需要个好的乳罩,最好能有特地为喂奶用的解扣子方便的就好了。还有夏妈常常羡慕高干有个锉脚指甲的小锉刀,如方便也请买两个。这个孩子生下之后,我们想停几年不生了。我想世界上的事一天一天在进步,尤其是在外国进步得更快,现在也许已经又有新的最简便的方法了。今天报上的消息很不好,广州很危险了,“国都”已再度过渡到重庆,将来还不知怎样呢。我们贵阳倒是安静,十七号起我们又要上课了。本学期我还是教以前的那三个课,即是秦汉史,亚洲诸国史和中国通史,曲选。在下半年开。你们现在怎样?汉斯兄在哪儿做事?你自己做不做事呢?这里清华中学校长唐宝鑫在美国读书毕业了,现在在Stanford教书,教中文,不知你认得不认得他。他是我们清华同学,而且同是第八级的。在美国你还有何中国熟人?李方桂夫妇还在美国吗?希望你们赶快回我信。

俪安

宗和10.15

第六封

汉斯兄四姐:

接到信已经有不少天了,因为我一连有三封信寄在Stanford,其中还有照片和小戒指,还没有得到你们的回信,所以一直没有写,我想我写的信一定很快就转到你们身边了。接小弟信是从医院寄来的,他身体果然不好,他说你曾经十块二十块的接济他,但他住院要十块美金一天。我已有信给大姐。我们的孩子以迦(我暂时叫他以迦你看好不好?),前年端端没有生时我在贵州就写信告诉文思若生女的叫以端,男的叫以迦,她却生了端端,这次是个男的,就叫以迦吧。《康熙字典》上解释也不多,只有释迦和邂逅的意思。已经满月了,有十磅重,身体很好,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所以胖。端端也一个人在外面玩泥巴了,以靖身体也好,也胖了,整天在学校里疯,不想回来,你们的家那么大,一定很舒服,没有暖气就便宜。中国的房子能有几座有暖气的呢?我们这儿能烧炭盆子的就很好了。

P23-25

序言

前些年,有人从美国回来,说在我四姑充和处看见我父亲的许多信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四姑像宝贝一样收着。我心里不禁一动,因为前年我帮妈妈搬家时,也看到四姑从美国来的许多信,如果这两处的信能合到一处,岂不是一大美事!于是乎赶紧和沈红联系,经过她的一番努力,很快这些信件实现了“团圆”。在这里,我真的非常感谢沈红侄女。

爸爸的信件总算回到了我的身边,心中不禁百感交集。这些珍贵的信中,有从1949年到1976年我爸爸写给四姑的,超过一百四十封,它们反映了在这近半个世纪里父亲和四姑的一份深深的情意。正如四姑在得知父亲去世时给我们的信中所说:“你们爸爸小我一岁十二天,我们玩得多,吵得亦多,通信亦通得多。”统计了一下,四姑给爸爸的信亦有一百五十多封,拿着这些沉甸甸的信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慢慢地整理这些信件,当我的手指轻轻地触摸键盘,心里却常常被四姑和父亲感动,我一边打字一边忍不住泪流满面。虽然他们在信里谈的都不过是一些家长里短、诗词歌赋的小事,但是透过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我看见了父亲欲说还休的那份无奈,以及对四姐的那份深深的思念,真是“羡杀长天一征鸿”!我还看见了四姑无限的关心和深深的担忧……长夜茫茫,心事满腔凭谁诉,一夜相思几处同?

1987年四姑终于回国了,她在贵阳住了二十天,我记得是在贵阳过的年,她要看看她最爱的大弟生活过的地方,她要我带着她走遍了父亲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她常常夜不成寐,整晚整晚地翻看父亲的日记、信件,就着昏暗的灯光抄录。深夜时我看见她抚着父亲的骨灰盒独自流泪,她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我的父亲说啊。

如今,我的父亲已去世三十七年,我的母亲也于2014年初去世了。四姑于今年6月在美仙逝,我们都感到无比地悲伤,但是欣慰的是还能读到他们的书信。我把这些书信整理出版,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四姑和父亲的那一份无法言表的情意,只是为了我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怀念。

在此也向在美国的以元弟弟、以谟妹妹表示问候,家里人都很想念你们。之前我们曾经通过信,每次读来都觉得亲切、温馨,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团圆,家里人都爱你们。

为了父亲生前的愿望“同床共枕又同灰”,父亲的骨灰一直没有入土,如今,我在贵阳市山清水秀的花溪河边,为我的父亲、母亲选了一块墓地,今年清明节前终于安葬在那里,那是他们经历苦难也是投入工作的地方。父亲曾经说过,“死是忧伤的,又是快乐的。忧伤的是抛弃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快乐的是抛弃了人世间的一切忧伤。”愿我的父亲母亲抛弃了人世间的一切忧伤,快乐地相聚在天堂。

愿我亲爱的四姑安息,我们永远爱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