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锡莉主编的《天文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沿着时间的脉络,重视科学思想的演变,为读者讲述了天文学的演变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天文学、经典天文学、近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和宇宙空间探索。在体例形式上,本书将天文学发展的相关史料分为三大部分呈现给读者,分别为:简史、导图、人物小史与趣事。其中,导图部分是本书的精华以及亮点所在;简史部分以知识点总结的形式,将各个时期天文学领域的突出发展和重大事件展现出来;人物小史与趣事部分使得本书“血肉丰满”起来,并更具趣味性。
舒锡莉主编的《天文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是“思维导图看科学史”系列之一,沿着时间的脉络,重温了人类天文学发展的伟大历程,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将著名天文学家的贡献及趣事穿插其中,极大地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并且思维导图有利于开启青少年大脑的无限潜能。具体内容包括:古代天文学、经典天文学、近代天文学、现代天文学和宇宙空间探索。
本书作为基础读物,适合青少年、教师以及大众读者阅读、参考。
1 古代天文学
1.1 古希腊天文学
1.1.1 希腊的理性时期
1.1.2 追求完美运动时期
1.1.3 高峰时期
1.2 阿拉伯天文学
1.3 中国古代天文学
1.3.1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1.3.2 中国古代历法
2 经典天文学
2.1 哥白尼革命
2.2 16~17世纪经典天文学的诞生
2.2.1 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支持和宣传
2.2.2 第谷的精密天文学
2.2.3 开普勒天体引力思想的引入和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2.4 笛卡儿的无限宇宙
2.2.5 牛顿建立的框架
2.2.6 17世纪其他天文学家
2.3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经典天文学的兴起
2.3.1 哈雷与彗星
2.3.2 布拉德利的发现
2.3.3 拉卡伊与拉朗德
2.3.4 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
3 近代天文学
3.1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近代天文学的诞生
3.1.1 威廉·赫歇尔
3.1.2 约翰·赫歇尔
3.1.3 贝塞尔
3.1.4 斯特鲁维
3.1.5 阿格朗德尔与勋费尔德
3.1.6 月亮与行星的观测
3.1.7 彗星与流星的研究
3.1.8 太阳的研究
3.2 19世纪后半期近代天文学的兴起与天体物理学的诞生
3.2.1 太阳的研究
3.2.2 行星和月亮的研究
3.2.3 彗星与流星的研究
3.2.4 恒星的研究
4 现代天文学
4.1 20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现代天文学的进展
4.1.1 太阳的研究
4.1.2 行星与卫星的研究
4.1.3 彗星与流星的研究
4.1.4 恒星的研究
4.1.5 银河系的研究
4.1.6 河外星系的研究与宇宙膨胀
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天文学的进展
4.2.1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4.2.2 太阳系物理
4.2.3 恒星物理
4.2.4 银河系的研究
4.2.5 河外星系的研究
5 宇宙空间探索
5.1 火箭
5.1.1 前苏联的火箭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
5.1.2 美国的火箭先驱——罗伯特·戈达德
5.1.3 德国的火箭先驱——赫尔曼·奥伯特及其传人冯·布劳恩
5.2 人造卫星
5.3 空间探测器
5.3.1 月球探测器
5.3.2 行星际探测器
5.4 宇宙飞船
5.5 航天飞机
5.6 空间站
科学名家索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