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杂文集,包含了文化杂文,为其他书籍所作的序言与跋语和一些轻松的随笔。作者寓生命之自由、思想之深刻和文字之精良于一身,批判现实中的黑暗,创造爱与美,引领读者追求本性及生命的纯粹自由,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爱读书的青年的心灵。本书作为中国现当代作品中的佼佼者,曾由全国各个出版社先后出版,销量始终长盛不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小波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杂文集,包含了文化杂文,为其他书籍所作的序言与跋语和一些轻松的随笔。作者寓生命之自由、思想之深刻和文字之精良于一身,批判现实中的黑暗,创造爱与美,引领读者追求本性及生命的纯粹自由,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爱读书的青年的心灵。本书作为中国现当代作品中的佼佼者,曾由全国各个出版社先后出版,销量始终长盛不衰。 内容推荐 王小波的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以作者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自然的规则在人面前被打破了,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了一些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长肉。它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进入了模式化和程序化之中。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对于这种生活,除了接受,猪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是追求自由同样也是猪的本性,它总要通过各种方式长出了。在一般的印象中,猪应该是属于温顺的动物,然而即使这种没有抵抗性的动物,在外面的环境无比恶劣的时候,依然会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异类,以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追求自由的精神永远不会泯灭。在作者笔下,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 目录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有关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诚实与浮嚣 拷问社会学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黄金时代》后记 工作·使命·信心——《黄金时代》得奖感言 与人交流——《未来世界》得奖感言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未来世界》自序 《红拂夜奔》序 《寻找无双》序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思维的乐趣》自序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盖茨的紧身衣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文明与反讽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工作与人生 试读章节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待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二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只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作“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P1-P3) 序言 序言 王小波文字的高度是中国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纯净。不仅没有自我审查,不带商业性,而且达到了美的高度。 在中国,很少能有摆脱了审查的作品,不是外部审查,就是自我审查,这是写作者都要经历的。但是,王小波是一个幸存者。他之所以能够通过外部审查,原因在于完全不对话,鸡同鸭讲,不在一个论域。中国这几十年的文学大多要么是歌德派,要么是批判派。前者是政治的延伸,图解;后者是对现实的揭露,批判。王小波的写作既不歌颂,也不批判,在另一个论域,即纯粹的对美的追求。所以,外部审查对它无话可说,也挑不出毛病,就像人会挑人的毛病,但是不会去挑一只夜莺的毛病,因为它只是唱歌,不懂人们说的话,也从不插嘴。 在小波离世后,中国才进入商业社会,写作才可以赚大钱,而在他写作的年代,卖钱从来不是写作的动机。人们只是为宣传而写,或者为批判而写,或者为美而写,并不会为赚钱而写,因为文学从来不能赚钱,那点儿稿费也完全不能养家糊口。 在政治性和商业性两个论域之外写作的作家不是没有,但在所有的写作者当中肯定是少数;而偏巧像王小波那样有文学天赋的人在其中又是少数的少数。因此,王小波就成了政治和商业两股力量冲击之下的幸存者,也是一位佼佼者。在这个新的版本出版之际,在此唠叨几句王小波的写作在中国文学中的位置,是件饶有兴味的事情。是为序。 李银河 书评(媒体评论)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1997年与他永别,这二十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超好看的书。 ——李银河 极其怀念王小波,一个真正的独立作家! ——章诒和 他的小说特别有趣,你可以从任何一句开始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句放下,不会想念其他的部分。王小波这个作家的思维方式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慕容雪村 小波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有趣味。这一点非常基本的阅读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二,说真话。这一点非常基本的做人作文要求,长久以来对于我们是一种奢望。第三,纯粹个人主义的边缘态度。这一点非常基本的成就文章大师的要求,长久以来已经绝少看到。 ——冯唐 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刘瑜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柴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