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不过,面对投资巨大,收益甚小,乃至血本无归的局面,很多人裹足不前。针对这个问题,姜仁编著了这本《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绕开APP营销思维陷阱,APP如何设计受用户欢迎,推广APP的实用技巧以及 APP的营销模式,并具体介绍了微信APP的相关营销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姜仁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不过,面对投资巨大,收益甚小,乃至血本无归的局面,很多人裹足不前。针对这个问题,姜仁编著了这本《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绕开APP营销思维陷阱,APP如何设计受用户欢迎,推广APP的实用技巧以及 APP的营销模式,并具体介绍了微信APP的相关营销技巧。 内容推荐 智能手机的普及水涨船高,各种衣、食、住、行、学、玩等App应用软件,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用App进行社交活动、娱乐游戏、电子购物等。App以其拥有的庞大用户,成为商家垂涎欲滴的大蛋糕。 姜仁编著的这本《App营销这样玩最赚钱(营销推广+赚钱技巧+经典案例)》第1章讲述了App的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推广App营销,第3章介绍了App应用软件策划开发时的互联网思维应用,第4章介绍了App营销的5个商业模式,第5章介绍了如何兼顾设计与创意开发App应用软件,第6章详述了5个App开发技巧,第7章介绍了App营销的3大方式和4大技巧,第8章通过多个案例展示App营销的实际操作与运用。 本书立足理论,侧重方法,通过案例告诉大家App营销的技巧。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适合普通大众以及广大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App应用开发者阅读,特别是App营销从业者,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 目录 第1章 App时代,指尖上的新世界 1.1 App,引爆移动互联网 1.1.1 你知道什么是App吗? 1.1.2 移动互联网成就App狂潮 1.1.3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App 1.2 趋势——App的未来很美 1.2.1 App的“五大难” 1.2.2 App的“三级跳” 1.2.3 App的“四条路” 1.3 营销哪家强,App称王 1.3.1 物美价廉谁不爱 1.3.2 长长久久黏性强 1.3.3 立体展示更全面 1.3.4 精准灵活出手准 1.3.5 你来我往互动强 第2章 推广,带你的App走得更远 2.1 移动互联网,App扬名立万的“名利场” 2.1.1 借力应用商店 2.1.2 卖出人气,手机厂商显身手 2.1.3 找对运营商,背靠大树好乘凉 2.2 一“网”情深,让传统互联网来帮忙 2.2.1 爱它,就带它在微博安家 2.2.2 获得“荐书”,让我们走得更广(应用推荐网站) 2.2.3 架起平台,唱大戏(论坛 豆瓣 天涯等) 2.2.4 “文”香识App(软文) 2.2.5 合纵连横,合作推广 2.2.6 视频“凶猛”,让App变“病毒” 2.3 打通线下,助力推广 2.3.1 海报宣传,视觉冲击眼球 2.3.2 活动预热,让App“万众瞩目” 2.3.3 Wi-Fi引人气,带动App 2.3.4 “先尝后买”,App的体验推广 2.4 传统媒体来加盟,让App大受欢迎 第3章 用移动互联网思维运营 3.1 打破思维的墙,慎入App误区 3.1.1 渠道≠效益 3.1.2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1.3 不考虑盈利模式的App,必亡! 3.1.4 后继乏力,App注定折翼 3.1.5 品牌不是万能的 3.2 发展思维 3.3 多维思维 3.4 设计思维 3.5 用户思维 第4章 产品好,模式好,才是好营销 4.1 借鸡生蛋的植入模式 4.1.1 好应用中藏玄机 4.1.2 让利用户,引领他们爱上广告 4.1.3 背景植入:你见或者不见,我都在这里 4.2 产品为主模式,铸造爆款 4.2.1 专业专业再专业,让App红透半边天 4.2.2 永不止步的创新,应对用户的“喜新厌旧” 4.2.3 品质恒久远,App永流传 4.2.4 秀出亮点——我们与众不同 4.3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4.3.1 攻心为上,去打动他 4.3.2 试体验,让用户留下 4.3.3 探秘内心,从他的习惯出发 4.4 内容模式,让我走进你心里 4.4.1 永恒的情感,是走进用户的切入点 4.4.2 惊喜,瞬间拉近和用户间的距离 4.4.3 构建用户“画像” 4.5 让用户从受吸引到自愿付费 第5章 兼顾设计与创意,App下载量飙升 5.1 App设计理念 5.1.1 简约但不简单,App人见人爱 5.1.2 实用App,离不开的贴心小棉袄 5.1.3 App“棒”的标准——做用户的“眼” 5.1.4 更好远远不够,你还需要更特别 5.2 App的设计技巧 5.2.1 无快不破的设计 5.2.2 为体验服务的设计 5.2.3 新益求新的设计 5.3 App的引导设计 5.3.1 推一把,让用户跨过临界点 5.3.2 指导设计知多少 5.3.3 聚焦用户核心需求 5.4 好设计,带来激增下载量 5.5 不同类型App,设计重点也不同 5.5.1 社交软件,App来传情 5.5.2 工具类型,App来服务 5.5.3 各种游戏,App来比赛 第6章 出击稳准狠,黏住用户 6.1 精准定位,找对用户需求 6.2 找准时机,打造知名度 6.3 再进一步,提升美誉度 6.4 万事俱备,加强忠诚度 6.5 重视反馈,为了下一场“约会” 第7章 实战,玩转微信App营销 7.1 空前绝后,微信App巨大优势 7.1.1 精准出击,LBS定位式营销 7.1.2 我们不是营销,我们只是服务的搬运工 7.1.3 算无遗策,0遗漏地毯式营销 7.2 三大方式,给微信营销加把火 7.2.1 朋友圈 7.2.2 二维码 7.2.3 微信工具 7.3 微信App的热身活动 7.3.1 好的营销,从名字开始 7.3.2 要想营销好,产品少不了 7.3.3 打造个人品牌,自媒体传递 7.4 四枪拍案,打响微信营销战役 7.4.1 第一枪,踩住痛点好营销 7.4.2 第二枪,情感营销少失手 7.4.3 第三枪,活动参与黏客户 7.4.4 第四枪,游戏娱乐引来客户 第8章 App营销经典案例赏析 8.1 服装业:“男神”“女神”的衣橱——“美丽说” 8.1.1 赶走男人,只为女性服务的“美丽说” 8.1.2 男神、女神是怎样“穿”成的 8.1.3 活动不间断,用户爱不完 8.1.4 买家、卖家,傻傻地分不清楚 8.2 餐饮业:动动手指,美食就到你面前——“美团外卖” 8.2.1 点评,服务更透明 8.2.2 优惠,我们是认真的 8.2.3 服务,不只是外卖 8.2.4 功能,集中一点发力 8.3 旅游业:周末去哪儿——同程旅游 8.3.1 关注细节,打造极致用户体验 8.3.2 超值服务,让用户惊声尖叫 8.3.3 点亮社交,诱发大家一起嗨 8.4 汽车业:买车一键搞定——“买车达人” 8.4.1 咬死“价格”,抓住痛点好营销 8.4.2 掌握心理,抓住用户疑惑好营销 8.4.3 比拼服务,抓住用户不满好营销 8.5 快消品行业:指尖上的试妆间——千妆魔镜 8.5.1 更好是不够的,你必须更特别 8.5.2 圈住女人+傻瓜操作=火爆App 8.5.3 一站式服务 8.6 传媒业:定制你的新闻资讯——今日头条 8.6.1 产品迭代的魅力——一切为了产品更美好 8.6.2 用户关心的,才是头条 8.6.3 用户,“今日头条”喊你回家互动 8.6.4 独树一帜的最优设计 8.7 电商行业:有国美,生活美——国美在线 8.7.1 更低价格,更多优惠 8.7.2 变形记:从家电到无所不包 试读章节 ◆4.3 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一提到App,便绕不开“刷榜”“积分墙”这些灰色的字眼。业内开发者,不乏用这些灰色的手段来扩大自身影响。但这种手段带来的只是虚假繁荣,如果App质量不过关,还是难逃被抛弃的命运。对于想要长久发展的App来说,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App,产品注定了它是否能立足,而口碑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粗粗看来,口碑和品质好像是一回事,实则不然。品质只需保证质量,而口碑却要注意用户评价的积累。 口碑源于品质,却高于品质。想要给我们的App插上翅膀,我们的眼光不仅要聚焦在产品品质上,还要让用户明明白白地说一声“好”! >4.3.1 攻心为上,去打动他 “痛点”一词最近很流行,什么是“痛点”?简单点说,就是用户最迫切需要的东西。只要挖到用户的“痛点”,再告诉他们,我们的App可以“止痛”哦,那么App自然会受到欢迎。 这是App营销常用的手段,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用户觉得不是很“痛”,那么我们就创造一个“痛点”。 “大姨吗”作为一款深挖女性健康医疗的App,就抓住了女性的“痛点”。 很多用户最开始选择“大姨吗”(见图4-12),往往单纯将其当成记录经期的工具进行使用。等到入手后才发现,“大姨吗”给予用户的是最贴心的服务。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用户内心的小秘密找不到“树洞”倾诉。“大姨吗”提供了分享私密问题的平台。由于“大姨吗”并不苛求实名制,所以女性用户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见图4-13),并依靠“大姨吗”强大的用户群体,找到一个相对靠谱的答案。 “大姨吗”不仅记录女性经期,还进行分析。初步掌握用户的经期情况,并做出相对准确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见图4-14)。 “大姨吗”从关注女性生理健康方面入手,找到了用户的痛点。 挖掘用户痛点成为“攻心计”的首要条件,如何挖掘用户的痛点? 1、负面情绪 人人都在追逐幸福,说明人人都“痛苦”。孤单、疾病、愤怒、不满……这些让人避之不及的负面情绪,往往隐藏着用户的普遍“痛点”。尤其是在使用App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简直就是“痛点”集合处。比如针对减肥、亚健康的App,就是利用了用户的痛点。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收集这些负面情绪,总结出用户的“痛点”。 一般来说,“负面情绪”的大本营有三个地方。 第一,微博吐槽。自从有了微博,很多人选择在上面发泄自己的情绪。对某款App的吐槽,自然也是肆无忌惮的。关注这些微博,手机槽点,找到他们的“痛点”。 第二,同类软文。时时刻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文案,他们的软文中也包含着用户的痛点。竞争对手不同,关注点不同,总能收集到我们想要的。 第三,问答论坛。当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就会去寻求答案。我们关注这些问题,就能很轻易地找到我们的不足。 2、构建用户角色模型 想要深入挖掘到用户的“痛点”,构建用户角色模型是个好方法。所谓的用户角色模型是将目标群体进行虚拟化的产物。我们确定好我们的目标用户,进而将其使用目标、使用行为以及对App的相应观点进行研究,将这些要素抽象综合成为一组对App使用者的描述,从而辅助我们针对App进行决策和设计。 尽管用户角色模型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但是它是一个载体,承载了普遍用户的共有特征。 >4.3.2 试体验,让用户留下 我们的手机越来越像~台传感器,它时时刻刻跟随着用户,并不间断地收集和用户相关的数据。因为手机用户对手机的毫不设防,他们甚至会将十分私人的生活细节摊放在手机面前。 对于App来说,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甚至我们只需要研究用户数据,就能初步了解用户想要什么。 P85-87 序言 别把App做成快消品 App已经红火了将近5年的时间,从目前的状况看,情况似乎变得不太乐观。App被我们做成了“快消品”而不是“必需品”,导致一些App在手机内的最长寿命不过区区一个月的时间。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App变“快消品”? 同质化严重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当我们在AppStore中输入“音乐”时,AppStore会给出数量众多的选择。除了外观设计上的差异外,这些App的内容和技术,本身区别并不是很大。 尽管我们不赞成好的应用都掌控在少数人手中,尽管我们期望打破App的壁垒,尽管我们不期望出现“寡头”,尽管我们希望用同质化促进App的成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模仿、山寨、跟风。粗制滥造的“仿品”瓜分了用户的注意力,却带给了真正优质App无穷尽的伤害。 尽管大量App的涌入,以及同质化严重会催发市场的洗牌,但是很多优秀的App也要为此买单,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而面对这一情况,App除了提高用户体验,发展新技术等手段外,没有别的办法避免成为“快消品”。 导致App成为“快消品”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很多App红极一时,却稍纵即逝。 曾经引爆狂潮的App,如今又在哪里? 谁的社交软件头像,还肯用“脸萌”的卡通人物?又还有几个人,手机内保存着“魔漫相机”?谁还有兴致,用“足迹”做一张“电影海报”?…… 盘点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App,就会发现,并不是产品不好,而是缺乏有前景的盈利模式。尽管前期推广得非常棒,但是后续盈利和商业模式尚未完善,那么迎接他们的依然是未卜的未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App无法继续用“有了用户就有了一切”来自欺欺人。当我们研发一款App时,相应的运营机制就要配合到位。要知道,有了用户只是一切的开始。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社会的整体原因,那就是“浮躁”! 正是因为浮躁,所以出现了所谓的“App工厂”—批量生产App。都批量生产了,还能指望App的质量好到哪里去?创业者也过于浮躁,他们急功近利,最大的期望并不是将App做成品牌,而是圈住“快钱”后立刻转移。这样的创业者,我们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质量的App? 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又出炉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App,堆放在应用商店里“发霉”。正是这些“僵尸应用”降低了应用商店的体验,分散了精品App的流 量,给他们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如今,App市场竞争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我们想要避免产品变成“快消品”,除了求新、求变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外,别无他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