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存金著的《玩着等待花开》是《会玩,才有翅膀》和《玩着,春天来了》的续集,是一部长篇儿童成长小说,也是一部散发着全新教育理念气息的小说。故事讲的是,小诸葛们在迎来一位新同学的同时,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位新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他执意要拆除小诸葛们心中的乐园,王桃园爷爷的桃园。为了保护这个桃园,爱玩、会玩的小诸葛们用智慧、用感动、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保住了这个桃园,而不是诉诸对抗、暴力、恶作剧。他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在感动着自己,也在感动着读者,他们用善爱唤醒善爱,让世界变得和美。本书故事温馨感人,情节富有张力,主题开放,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向往。其所传达的“快乐教育”理念,即有智慧地引导孩子们,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而非指导、强迫孩子们接受各种条条框框,从而让他们以学校为家、快乐生活、快乐学习、懂得善、责任和关爱,更是当下儿童文学所稀缺的品质。
边存金著的《玩着等待花开》讲述:会玩的小诸葛们用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迎接那位慕名而来新同学。他们在喜迎新成员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这位新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他又是送树,又是拜访的,千方百计地想要拆除小诸葛们心中的圣地和乐园——王桃园爷爷的桃园。他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保住这个桃园,小诸葛们一度惊慌失措,一度感到无能为力,一度为此大打出手。但是,爱玩、会玩的他们最终还是用他们的智慧、用巧妙的办法唤起了所有人内心潜藏已久的那份感动。
桃园的命运将会如何?
第一章 庙会上
在热闹的庙会上,找到了许多老时光的影子。
春天来到了白沙湾。
阳光变得一天比一天温暖。世间万物仿佛一下子全醒过来了。在白沙湾一带,树木花草开始变绿,那种新生的绿色令人欣喜,让人惊讶得眼前一亮。沂河边上,更是让人真切地感觉到春天热闹地来了,只看那些柳树吧,它们变化得太快了,像是某人刚把绘本悄悄地翻过一页,柳条就倏地长出了尖尖的叶片,春风刚刚刮起,尖尖的叶片就已经长了出来。村子里,农家墙头上的梅花刚刚飘过蝴蝶翅膀一样的花瓣,墙角的一棵小小的杏花又接着开出崭新的白嫩的花,把小小的杏树开成了欣喜的花串。小道上,一条小黄狗正欢快地追着几只肥胖的母鸡,吓得母鸡们惊慌地躲进路边小园子里那架密密的爬山虎藤蔓中藏了起来。
诸葛八卦城中的主道上,有几个人支起三脚架,正在测量着这个小村庄,他们正在整体规划着这个长年安静的小村子。也许过不了多久,小村子很快就会被拆光了。
村子里的人早已见怪不怪,全然不顾那些测量数据人员的忙碌,把一天的生活安排妥当后,说说笑笑地朝着鸿福寺的方向奔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庙会中最热闹的一天。
在白沙湾,鸿福寺庙会对老百姓来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聚会了。虽然这几年镇政府设立了孝友节,但它毕竟是刚刚兴起的节日,鸿福寺庙会则是一千多年来老百姓自发形成的民间节日。
按照民俗,在这一天,小诸葛班是要放假的。张翼、大头、张朋和小燕子却早早就来到了学校里。原来,他们和小蚊子老师约好了,要一起去逛庙会。
校园里好安静。温暖的阳光在树枝间游弋着,在蝴蝶兰的绿叶上擦过,在芙蓉树的细枝间躲藏着。一只小麻雀“叽”的一声从芙蓉树低垂的枝头上飞走了,刚才被麻雀踩动过的树枝不停地晃动着。
听到小麻雀的叫声,张朋抬头望去,看见晃动的枝条,他不禁眼前一亮。他迅速来到芙蓉树下,助跑,摸高。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头竟然能碰到那一段低垂的枝条。
张朋成功了,他高兴地用手在头上一抹,做出了标志性的动作:“看我张大帅,轻功多厉害!”
大头被张朋逗得狂笑不止,一边做着呕吐状,一边嘲笑张朋:“真是吹牛不纳税,这树枝子都快垂到地面上了,无论谁都能用头顶到树枝呀!”
张朋说:“要是不服,你来试一把!”
大头说:“试试就试试,多大的事儿!”说完,他后退几步,学着张朋的样子,猛地起跳,想用头去顶那根芙蓉树枝。谁知道用力过猛,脚下一滑,“啪”的一声,摔了个狗啃泥重重地磕了一下额头,疼得大头“哇哇”直叫。
张朋讥笑大头说:“看你多能啊,失败了吧。你头大,跳不起来!”
张朋的这番话让跌得晕乎乎的大头忘掉了疼痛,他挣扎着站起身来,说:“刚才是不小心滑倒的,跟头大头小没有什么关系,我重来。”说着,他拍了拍两只手上的灰土,提了提裤子,打算再尝试一次。
张翼忙跑过来,一把抱住大头,笑着说:“消消气,大头,咱们不是来赌气的,咱们还得去逛庙会呢。你可不能在一棵树下撞死啊!”
张翼的话把大头逗乐了,他摇摇头苦笑着,失去了挣扎的力量。
小燕子跑过来,替大头拍打裤子上的土,又拿出一片纸巾递给大头,让他擦一下额头上的伤痕,并关心地问:“大头,疼不疼?”
张朋抢先说:“不疼,他的头也不是头一回磕了。”
小燕子不满地看了张朋一眼,说:“大帅,你可要有同情心呀!敢情不是你的头呀!”
大头说:“你等着,我得到你家去赖个馒头吃!”
就在这时,大家听见了汽车的声音,抬头一看,一辆黄绿色的小汽车开进了校园。小蚊子老师来了。
车子刚停稳,张翼就冲过去帮小蚊子老师打开了车门。
小蚊子老师笑着从车里下来:“谢谢张翼,你真有眼力见儿!”
张翼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小蚊子老师您还真准点啊!”
小蚊子说:“那是,咱们约好的九点,我得按时来。”
张朋夸张地说:“多亏您来了,要再不来,得出人命啦!”
大头听出张朋是在讽刺自己,就说:“小蚊子老师,别听他瞎说。”
小蚊子老师知道这几个小家伙一定又在琢磨什么事,就笑着问:“你们又在搞什么破坏性实验呀?”
张朋笑喷了,手捂着头,弯腰笑着说:“不是,我只是在和大头比赛跳高!”
P1-5
鞭炮
存金:
很感动你一直在等我为你的小说写几句话。你好像已经等了快一年了,从春天等到了冬天。你怎么会有这样谅解的胸襟?如果是我,不会等这么久!他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即便很了不起也可以不等。但是你固执地邀请和等候,真是给了他很大的器重和脸面,他感谢!
其实他是希望你不要在自己的书的前面放上一个别的人的话。你的书应该全是你自己的语句,干干净净,从头到尾;或者只放上你自己写的前言,对阅读的儿童说说你想说的话,告诉他们一些你自己的故事,让他们对你有个了解,亲近起来,接着进入你写出来的故事里。你可以告诉他们的故事会有很多。你在乡下长大,后来上了专门培养老师的学校,后来当了老师,后来又当了管理学校、关心老师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你的慢慢长大、慢慢变换的路上是有很多脚印可以指给儿童看的,让他们看见泥水,看见落下的雪花结成冰,看见太阳照射在上面,竟然看得清你冻红的脸。后来,你的脚印里不知怎么就有一朵朵的花儿开了。你甚至都不知道是怎么开的,但是它们的确是漂亮的。你的父母笑了起来,属于你的那个村子也笑了起来。有人甚至说过,这个小时候长在边边落落地方的小孩,生命里有不少的金子呢!“边存金”这个名字就这样无意地得到了闪耀的解释。当然,这绝不是因为你转换了身份。
你也可以告诉他们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文学给了你什么,什么是只能从文学里得到的。
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写,直接让他们读故事,但是你现在偏偏要他写。
他写什么呢?写你们到现在还不认识?你们到现在还不认识!
可是你打电话给他,说:“我是边存金。”他立刻就知道你是谁了。因为三十年前他编过一套书,选了你的一篇短短的很乡下又很文学的小说。那个抓知了送给老师,却被老师卖了的故事,让他读后惆怅很久。故事里的那三个孩子最后是惆怅地站在一个山坡的顶上,他们没有看见,他也站在他们边上,你和他都在往远处张望:美好在哪里?其实你和他都可以看见,它正在你和他的心里,也在你的小说感情里。
那三个小孩的名字是土里土气的有趣——猪崽、粮站、文化,但又同样有土里土气的诗味。你的小说和语句里,土里土气的诗味在很多的细粒之中,你是用土里土气的记忆和呼吸写作的。你写的小说,气息很好!
这样就到了三十年之后。到了你写出的这套书。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联系,也是可以这样缥缈、浪漫地进行的。三十年前,他读到你的一个很短的小说;三十年后,你突然寄来一个长长的小说给他看。如今的三十年,是可以让人写出一大摞骗儿童的书的,因而让人怀抱了很多钱。可是你告诉他,在这当中,你只出版了一本小说集,然后就是这本小说。也许你写得少了点,但是你对文学的敬重是很多的,你在一本书的写作中花费的脚印的积累,花费的泥土的呼吸,花费的对教育的愿望、想象是很多的!你是徒手在文学里画出了一个很多年后可能的希望,你是一个浪漫的文学的教育管理工作者!
那么,你的短短的一篇,薄薄的一本,加上这个有些长长的故事,是不是比不少厚厚的一摞更有价值、更有人格、更有文学的高贵和光荣呢!在文学里写几十年,能得到这个,就可以了!
存金,我就说这一点话。是不是已经说得不少了?
像不像一串为你庆贺的噼噼啪啪的鞭炮?
感谢你那么谅解地从春天等到冬天。
梅子涵
我十分赞同这本书的理念,好的教育家就应该写出这样的书,告诉人们:教育是这样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全美最佳教师奖”桂冠得主,雷夫·艾斯奎斯
任何创作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都会是苍白无力的,而边存金的创作优势就在这里,他深入到生活中,所以作品充满了生活的原则,这是今天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所缺少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张锦江
你对文学的敬重是很多的,你在一本书的写作中花费的脚印的积累,花费的泥土的呼吸,花费的对教育的愿望、想象是很多的!你是徒手在文学里画出了一个很多年后可能的希望,你是一个浪漫的文学的管理工作者!
——著名作家、评论家,梅子涵
调皮是儿童最美的品质。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懂得小心翼翼地呵护、尊重乃至鼓励孩子的调皮了,我们的教育才真的有希望了。
——《当代教育家》总编辑、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
边存金先生的这本书揭开一个掩藏很久的秘密:会玩,才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功课!
——《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杨文华
本书为你铺展开诗意流动而又意想不到的情节。阅读它,你会发现它和你的童年血脉相连。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姜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