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仑魂(国魂军魂英魂)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玥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值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青藏公路全线开通62周年和青藏兵站部卫国戍边执勤62周年之际。《昆仑魂(国魂军魂英魂)》一书出版了,凝结着国魂、军魂和英魂。作者胡玥带病行走青藏高原,讴歌天路官兵,以此书献给为国家和平与安宁作出牺牲的革命英烈,献给为民族繁荣和发展赤诚奉献的高原军人,献给一代又一代不辱使命的青藏兵站部官兵。

内容推荐

胡玥著的《昆仑魂(国魂军魂英魂)》一书记述了解放军陆军青藏兵站部(原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60年来为国家、为民族、为军旅、为青藏大地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和壮举:他们修筑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架设了飞跃世界屋脊的通信线路,铺就了穿越雪域高原的输油管线……共和国人民军队英雄的群体以血肉之躯把镌刻着牺牲、奉献、功勋、光荣的丰碑矗立在地球之巅,他们将永远为国家、历史和人民所铭记。

目录

第一章 昆仑凯歌

 第一节 大军西进

 第二节 禁区创业

 第三节 沧桑巨变

第二章 载誉起航

 第一节 最高褒奖

 第二节 众志成城

 第三节 血祭昆仑

第三章 高原铁骑

 第一节 强师劲旅

 第二节 雄关跨越

 第三节 天路勇士

第四章 青藏血脉

 第一节 雪域动脉

 第二节 山舞油龙

 第三节 碧血丹心

第五章 云层电波

 第一节 七彩长虹

 第二节 腾飞羽翼

 第三节 飒爽英姿

第六章 天路坚守

 第一节 昆仑家园

 第二节 铁血奔流

 第三节 壮志凌云

第七章 生命卫士

 第一节 守护健康

 第二节 太阳有爱

 第三节 格桑花开

第八章 守望无言

 第一节 沙场点兵

 第二节 戈壁守候

 第三节 油料尖兵

 第四节 桃李芬芳

 第五节 最美军嫂

第九章 人才方阵

 第一节 中流砥柱

 第二节 军中脊梁

 第三节 科技华章

第十章 文化铸魂

 第一节 多彩雪线

 第二节 放歌青藏

 第三节 八面威风

第十一章 幸福金桥

 第一节 隆升高地

 第二节 临危受命

 第三节 情深谊长

第十二章 雪域扬帆

 第一节 亲切关怀

 第二节 旗帜高扬

 第三节 逐梦青藏

行走青藏微笑向暖(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昆仑凯歌

第一节大军西进

从太空俯览地球,青藏高原以其磅礴的气势雄踞地球之巅。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昆仑山、唐古拉山拔地而起,剑指苍穹,在天地间回荡着亘古的雄浑和冲天的豪迈。长江之源,黄河之水,澜沧江之流,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哺育了悠远而又灿烂的文明。

青藏高原群山起伏,地形险要,是祖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天然屏障,约占国土四分之一的面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地区东连兰州、西通新疆,南与四川毗邻,北接甘肃河西走廊,是连接西北、西南边疆的纽带和桥梁。边关烽火,吹角连营,这里历来是西北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日出昆仑,甲子峥嵘。青藏公路的开拓,似一条血染的飘带飘在亘古荒原,它一头连着共和国的祝福与重托,一头连着高原军人和藏族同胞的幸福与希冀。60年的风雪,一个甲子的悲壮,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高原军人的奉献和牺牲,记载了总后青藏兵站部将士卫国戍边60载的光荣与辉煌,铸就了高耸的丰碑和不朽的军魂。

绵延千里的青藏线,起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省会西宁,终止于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37公里,又称4000里青藏线。它横跨茫茫戈壁,翻越昆仑天堑,穿越江河源头,贯通千年石峡,横贯青海和西藏两省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交通要道。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党和国家就特别重视西藏问题。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以时代伟人的战略目光多次对西藏问题作出重要指示。1949年11月,毛主席在给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整发义师,解放西藏”的复电中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这个愿望。”1949年12月30日,毛主席再次强调:“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此后,毛主席作出了“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重要指示。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雪域高原迎来了吉祥的曙光,千百年来历经沧桑的藏族人民迎来了新生。1952年的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胜利完成了进军西藏的伟大任务。部队进驻西藏后,进藏公路尚未修通,后勤物资补给十分艰难。帝国主义势力胁迫西藏地方上层企图把解放军挤出西藏,驻西藏人民解放军和党政机关面临着严重的断粮危险。

当时的拉萨,物价高昂。1斤盐卖8块银元;粮食从内地辗转运来之后,1斤面粉的价格相当于1斤白银的价格;而作为主要燃料的牛粪,l块银元只能买8斤。昂贵的物价、匮乏的物资,加上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对粮食的囤积封锁,使3万多进藏人员的食粮陷入困境之中。有时,干部战士一天连两顿稀饭都吃不上,饥饿、严寒、缺氧、浮肿等,严重地威胁着驻藏官兵的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部队生存问题,中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从西北运粮。1953年8月,西藏运输总队在兰州成立,王宝珊任总队长,时任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的慕生忠任政治委员。早在1951年12月,党中央决定成立统一领导的西藏工委,张经武为书记,张国华、谭冠三、范明分别任第一、二、三副书记,慕生忠任工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成立后的西藏运输总队从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先后购买了28000峰骆驼,雇了2420名驼工,在青海省香日德镇组成骆驼队向拉萨运粮。但驮运是悲壮的,一路下来骆驼伤亡十之八九。必须修建一条通往西藏的路,这种想法和信念在慕生忠的心中越来越坚定。

在骆驼队运粮进藏的同时,西藏运输总队又组成了以任启明副政委为队长的探路队,再次勘探青藏路。1954年1月23日,历经千难万险的探路队终于到达藏北重镇黑河(现那曲)。在这里,探路队将探路的情况分别向西藏运输总队和正在北京开会的慕生忠作了报告:

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山高坡度缓,河多水不深,虽然艰险,但可以修筑公路。P1-3

序言

永恒的丰碑

(序言)

值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青藏公路全线开通62周年和青藏兵站部卫国戍边执勤62周年之际,《昆仑魂》一书出版了。这本沉甸甸的书,凝结着国魂、军魂和英魂。作者带病行走青藏高原,讴歌天路官兵,以此书献给为国家和平与安宁作出牺牲的革命英烈,献给为民族繁荣和发展赤诚奉献的高原军人,献给一代又一代不辱使命的青藏兵站部官兵,实在是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横贯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一头连着共和国的祝福与重托,一头连着青藏大地的繁荣与希冀。六十年的坚守,一个甲子的悲壮。一代又一代青藏兵站部官兵筑梦青藏,有苦不怕苦,再苦不叫苦,献身高原,不辱使命,把军人的忠诚与奉献镌刻在这片生命禁区里和生死运输线上。有了这条线,把内地和西藏更加紧紧地连在一起;有了这条线,祖国的西南边防就有了重要战略保障支撑;有了这条线,青藏大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

高原官兵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深情重任,肩负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长的殷切期望。仅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泽东就亲自为康藏、青藏公路通车题词,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这支部队。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不仅是鞭策激励,更是力量源泉。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被称为“生命禁区”。正是在这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没有植被的世界屋脊,前仆后继的高原军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壮举。20世纪50年代,他们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生命线”——青藏公路;20世纪60年代,他们架起了雪域高原的“信息线”——通信线路;20世纪70年代,他们铺设了我国最长的青藏“能源线”——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

这是高原军人用青春与生命铺就的三条线,这三条线担负着驻藏部队80%以上的物资运输、100%.的国防通信和西藏军地98%的油料输送任务,这三条线组成了屹立在地球之巅的立体通道。他们将物资风雨无阻地运送到拉萨,将油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拉萨,将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拉萨,他们用军人的赤诚和牺牲为世界屋脊的太阳增添了别样的火红。

青藏高原以它不变的雄浑与苍茫,巍然屹立在地球之巅;高原军人以其坚定不移的情怀,牺牲奉献在雪域高原。他们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生命禁区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雪域高原精神。风雪青藏,严寒缺氧,一代又一代青藏兵站部官兵能在这里坚守就是奉献,更何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青紫的嘴唇、老茧的双手,塑造了一组西部军人的立体雕像。  这片土地满载着军人的深情与厚爱,融人了军人的奉献与牺牲,燃烧着军人的青春与智慧。每一次奔驰、每一回输油、每一道电波,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洗礼,都是对死亡的一次超越。他们的年轮与车轮一道刻人世界屋脊,他们的血脉与能源一路奔流在青藏线上,他们的心声与电波一同回荡在青藏高原,他们的奉献与深情和这块高地一起隆升。

英雄辈出,感动常在,他们用坚毅的身躯铺就了青藏线,用军人的赤诚坚守在青藏线,用无悔的人生在青藏线竖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这是一支写满牺牲、写满奉献的部队,又是一支写满功勋、写满光荣的部队。绵延四千里的青藏线,长眠着780多名英烈,他们将青春和生命永远融入青藏线,化作巍峨昆仑不朽的军魂。

后记

行走青藏微笑向暖

(后记)

十年的心愿,两年的撰写,《昆仑魂》终于定稿。巍巍青藏线,依依战友情,所有的难忘与感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虽然30多万字,却难以记述60年来高原军人所克服的艰难与困苦,难以镌刻一代代青藏兵站部官兵的奉献与牺牲。巍巍昆仑,已经深深地融人了我的血脉。

感谢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总后勤部部长的赵南起首长为本书作序,这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首长在任总后勤部部长期间,给予青藏兵站部亲切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赢得了官兵们深深的爱戴和崇高的敬意。感谢著名军旅书法家卿建中政委为本书题写书名,苍劲有力的大字,尤显昆仑之伟岸。感谢青藏兵站部张颖宇部长和常东华政委,以及王应德政委的关照和支持,给予我行走青藏线的动力与感动。

感谢青藏兵站部宣传科何勇民科长提供他采写的大量稿件,以及关照与帮助。感谢宣传科宋天培干事一路陪同我行走青藏线,协调联系、组织采访,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感谢宣传科李莉干事在生活上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在西宁得以安心写作。特别感谢邹小庆主任为本书提供的上百张精彩震撼的照片,张张照片都聚焦青藏线并展现青藏线官兵的奋斗与坚守,更凝聚了他对这片土地和高原战友的深情与厚意。

感谢《锦州晚报》曾经的同事李秀艳为我校对了全部稿件,20年超越血缘的情谊融入字里行间。感谢武警后勤基地曹文副政委为我校对了书稿并审阅了图片,尽心竭力,令人敬重。感谢责任编辑巴音老师的辛劳与付出。

感谢与感动常在,这本书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与劳动,无法一一述说,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2013年12月,我从北京赶赴甘肃敦煌,再由敦煌来到青海的“兵城”——格尔木。这座由青藏线开拓者慕生忠将军命名、由军人建设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苍茫戈壁中的一颗绿色明珠。一座座军营,一面面军旗,一列列军车,成为西部兵城独特的风景线。军人的橄榄绿,刻写着60载的生命年轮。

南格尔木到纳赤台,就踏上了四千里青藏线。青藏线常年严寒缺氧,被誉为“生命禁区”。青藏兵站部的汽车兵、管线兵、通信兵常年在高海拔的青藏线上驻守。上线之前,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坚强,可是当看到由于高原缺氧,“三站”官兵(兵站、泵站、机务站)黝黑的脸庞、青紫的嘴唇时,还是禁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赶到唐古拉兵站时,已是下午2点,但全站官兵一直在等着我们吃饭。在异常寒冷的昆仑之巅,热气腾腾的饭菜让温暖直达心底。采访结束后,全体官兵列队为我们送行,分手时再敬一个军礼。此时此刻,我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在这片世界最高的土地上,比世界屋脊还高的是高原战友的情谊。

在西藏地界的安多机务站,藏族群众和驻地官兵休戚与共,亲如一家。每逢重大节日,官兵们都会去藏族群众家走访,送去节日食品和生活用品。每到春节和“八一”建军节,藏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与亲人解放军一起联欢。在机务站,我见到了一位藏族同胞。尽管我还不能完全听懂他的话语,但从他飞扬的神情和爽朗的笑声中,深深体会到军民亲如一家的鱼水情谊。

这片土地有太多太多的感动,也有太多太多的牺牲。一位汽车兵常年奔驰在青藏线上,高原反应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手中仍紧紧地握住方向盘。一位通信兵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去抢修线路,线路修通后,人却冻得无法从电线杆上下来,永远地成为了风雪的雕像。2013年4月牺牲的管线兵杨洋仅有22岁,为了保障油龙的畅通,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永远留在了青藏大地。

难忘2004年第一次见到张四望副政委时他那灿烂的笑容,过度的辛劳使他病情恶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回到高原。他难舍一生所挚爱的青藏线,化作了青藏高原最温暖的那片暖阳;难忘杨大祥副政委在青藏线风雪中坚毅的脸庞,工作的劳累使他患上癌症。多年没有陪父母过个年的他安葬在了巴山蜀水问,永远地陪伴在父母身边。

风雪高原,牺牲的不仅仅是780多名英烈,还有年年渴望与父亲团聚的孩子们。她的名字叫小茶花,是管线部队二营教导员樊世林的女儿。这是她和妈妈第一次上青藏线去看爸爸,可严重的高原反应,夺走了她花一样的生命,撞碎了一家三口的团圆梦。小茶花被安葬在青藏公路旁,从此昆仑山上隆起了最年轻的墓碑……

在此书的最后,我还要把这本书献给我远在天堂的博士同学——云南大学留学生院院长袁焱。我们曾相约一同行走青藏线,感受青藏高原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她一直关注着这本书的写作,她说她一定是我这本书最忠实的读者。天堂有知,老同学,让文字送去我不尽的思念,让青藏高原的祥云时刻为你萦绕。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已经走过抗癌的5年历程,向死而生,微笑向暖,行走青藏,行走人生。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的所有亲人和战友、朋友和同学,感谢你们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愿我还有更多的生命时光与你们同行、与文字同行、与青藏线同行。

四千里天路,六十年驰骋。一代代高原军人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把理想和信念融入了这片土地。唯用文字,致敬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青藏大地而坚守奋战在世界屋脊的青藏兵站部官兵,告慰那些牺牲在雪域高原的不朽的英灵。此书,献给我每一位高原战友,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昆仑魂,是为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