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男著的《朴槿惠--在钢丝绳上行走的铁娘子》的最大特色在于重点回顾了朴槿惠的竞选历程,以及朴槿惠当选总统以来的政坛表现,没有过多描写朴槿惠早年的生活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作为总统研究专家,重点从领导力的角度对朴槿惠的执政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朴槿惠作为女性总统与其他韩国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内容题材上较为新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朴槿惠--在钢丝绳上行走的铁娘子/韩国传奇政治家族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韩)金忠男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忠男著的《朴槿惠--在钢丝绳上行走的铁娘子》的最大特色在于重点回顾了朴槿惠的竞选历程,以及朴槿惠当选总统以来的政坛表现,没有过多描写朴槿惠早年的生活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作为总统研究专家,重点从领导力的角度对朴槿惠的执政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朴槿惠作为女性总统与其他韩国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内容题材上较为新颖。 内容推荐 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朴正熙的女儿/“竞选女王”/韩国政坛铁娘子/最年轻的“The First Lady”/“冰公主”/将自己“嫁”给韩国的女人/无数韩国女性的励志榜样…… 朴槿惠的人生轶事已经无数次被提及,但关于她在政坛上的耕耘却很少有人认真关注。《朴槿惠--在钢丝绳上行走的铁娘子》作者金忠男曾在青瓦台辅佐三任总统,掌握着众多的一手资料。作为资深总统研究专家,作者从全新的角度为读者全面剖析朴槿惠总统的领导力,并回顾和展望了韩国政坛走向。 目录 序文 第一章 总统之女,事实与偏见之问 信念、果断与坚韧,越过偏见的藩篱 被21世纪连坐制绑架的父女 偏见源手腐朽的对立格局 仅靠光环无法成就总统 如何评价朴正熙总统? 有其父必有其女? 第二章 遵循原则之根 “正直生活的小姑娘” 伟大的遗产——母亲的影子 战火中降生的军人之女 清廉的领导者形象 第三章 读懂20世纪70年代才能读懂朴槿惠 站在国家兴亡的岔路口 二十二岁的“第一夫人” 五年的国政体验,宝贵的政治资产 第四章 磨难铸就了“铁娘子” 战胜严冬的木槿花 战胜自我、坚忍不拔的斗士 百炼成钢 第五章 选举女王,华丽回归 变危机为机遇 韩国保守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党酋 于千钧一发之际挽救大国家党 擅于应对危机的领导者 在“世宗市争论”中坚守原则 不断革新,绝境中谋求胜利 第六章 朴槿惠是位怎样的总统? 遵循原则的胜利女神 恶劣的执政环境 开创国民幸福时代 卓越的外交安全领导力 第七章 撒切尔、默克尔以及朴槿惠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民生优先——充满母性的领导力 坚守信念的领袖人物——撒切尔夫人 “碎步疾行”的默克尔 时尚——女性领导人的秘密武器 撒切尔夫人+默克尔=朴槿惠的领导方式? 第八章 身为总统,改变在所难免 时代呼唤重法律、守原则的领导力 同“缺乏与人沟通”的偏见抗争 让灵活性与“法律”“原则”相得益彰 人事任免——朴槿惠的最大软肋 “权”越分,“力”越大 历届总统的失误须引以为戒 第九章 向先进国家迈进 拨乱反正——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国企改革——“拨乱反正”的试金石 后记 朴槿惠能否做到不忘初衷? 试读章节 被21世纪连坐制绑架的父女 厌恶并反对朴槿惠的人大体可归为以下几类:朴正熙统治时期出现的反体制人士以及继承他们反抗逻辑的“三八六势力”②;以学生运动界为根基,不断得到人员扩充的年轻左派;被称作“主思派”③的亲朝势力等。这些自诩为民主化势力的反对派们将世人对朴槿惠的偏见视作对其展开攻击的武器,而这些偏见又大都起源于被广泛散播的谣言与疑虑。偏见必定围绕当事人的行为展开。尤其是政治家,其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下,根据公众对其行为的认知,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偏见。而针对朴槿惠的偏见则不然,它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其父朴正熙有关,这种偏见之所以会转嫁给朴槿惠,完全是因为“连坐”。还有一些偏见产生于朴槿惠当选总统之后,而这些偏见当中也有很多与朴正熙有着诸多联系。它们最终在民主化势力试图扼杀朴槿惠的努力中被定型。将朴槿惠与朴正熙捆绑后进行攻击,其实就是试图对其政治生命造成创伤。 不论是“独裁者之女”,还是“维新公主”,抑或是“手册公主”和“冰公主”等等,这些称谓总是能很随意地从反对派的嘴里说出。他们不断强调“维新”二字,不过就是想强调朴槿惠这个“独裁者”的女儿又要把韩国带回“维新时代”罢了。例如总统选举之时,尚志大学的金正兰教授便主张道:“认可朴槿惠,就是在为朴正熙彻底翻案。韩国社会历经几十年的民主化进程充满了痛苦与磨难,而对朴槿惠的认可便意味着全盘否定这一民主化的历史意义。”因此,反对朴槿惠的人们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其当选总统,对于他们来说,朴槿惠的当选无疑就是一次天崩地裂似的冲击。过去的一年当中,在野党鼓足劲努力营造对选举不服的社会氛围。在此期间,什么“独裁”“反民主的暴行”“维新独裁”等等,坊间充斥着各种试图将本世纪的韩国总统与上世纪70年代的总统相提并论的词语。这些将“进步”视作自身专属物的反对派为了获得政治上的利益,不惜将时钟拨回上世纪70年代。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究竟该如何解释? 因为朴正熙总统有过过失,所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这点可以理解。但社会不能为此便无条件地排斥或批判其女朴槿惠。这对那些将朴槿惠推举为总统的韩国民众是一种蔑视,也是对宪法规定流程的否定。 朝鲜时期“剖棺斩尸”的案例频频发生。作为派系斗争走向极端的产物,“剖棺斩尸”就是通过毁损死者的遗体,将政治报复进行到底,以此获得满足感,并对敌对势力予以精神上的打击。指责朴正熙的声音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在朴槿惠当选为大国家党代表后,由于卢武铉政府的历史清算,针对朴正熙的现代版“剖棺斩尸”现象愈发不加掩饰,这种现象到现在依然在持续。 朴槿惠政权上台后,在野党议员们在国会听证会上最常问到的问题便是“‘五一六’①究竟是否是军事政变”。朴槿惠上台以来,民主党院内代表②洪翼杓直指朴正熙为鬼胎(不应降生的人);张荷娜议员则将“国情院网络跟帖”事件与“朴正熙政变”相联系,将该事件称为“网络政变”;民主党最高委员梁承晁指青朴槿惠有可能重蹈其父被暗杀的覆辙。以这些言论为代表,民主党与在野派系们用“第二个维新时代”“新维新统治”“维新时代的重复”等各种词汇,将朴槿惠政权与维新政权相联系,进行反复的批判。 在野势力将朴槿惠称作“公主”,是指其从小在青瓦台长大,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吃过苦,也不懂得人间冷暖。也就是说,朴槿惠根本无法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曾有人在一篇上传到网上的文章里指责朴槿惠:“朴槿惠吃过苦吗?她不过就是一个在妄想长期执政的父亲身边长大的维新公主罢了。”他们认为,因为是公主,所以欠缺斗志,意志也很薄弱,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其担任国家领导人的资格自然要受到质疑。 有些人干脆将朴槿惠当成一个“公主病”患者,试图不断强调其从政是完全仰仗父亲的光环,受到的待遇远超出自己能力所应得的范围,在政界过得过于安逸。那么,朴槿惠真的是倚靠民众对朴正熙的念旧心理,通过模仿父亲才轻松赢得选举,成为“选举女王”的吗?朴槿惠所取得的成就很难让人得出上述结论。另外,朴槿惠之所以有“冰公主”的称号,则是因为有谣言说朴槿惠有着强烈的背弃感和受害者意识,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砌起一堵高墙生活至今。 P8-11 序言 朴槿惠是韩国第一位女总统,韩国又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她的当选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关注也投向了其所代表的韩国。如果说黑人登上总统宝座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异变”,那么女性总统的出现同样可以说是韩国历史上的一场“异变”。之所以谓之“异变”,是因为这一现象体现的例外性,或许对于韩美两国来说,这种“异变”在今后50年内都很难再现了。那么,我们是否很好地适应了这一历史性的“异变”呢? 风靡世界的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约翰·格雷曾在书中提到,男人和女人差异之大,大到可以说就像是两种来自不同星球的动物。换句话说,由于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他们无法相互理解,这种不同所造成的任何问题都无法得到顺利解决。朴槿惠总统的领导力①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很特别。这种特别不仅源于其女性领导人的特性,还源于她强烈的个性及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体验。对于朴槿惠总统,有些人批评她与别人缺乏沟通和交流,但这种批评本身又何尝不是反向印证了缺乏对女性领导力的正确理解? 我们很多人在提起朴槿惠时,都像是很了解她似的,但事实真是如此么?支持她的人往往将她与前总统朴正熙、总统夫人陆英修女士放在一起看待,而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朴槿惠却缺乏深入了解;与此相反,一直以来对其持批判立场的人们将其与维新体制②摆在一起,强调其负面性。这两种态度都不能称得上是对朴槿惠的正确认知。 另外还有一些人把朴槿惠看作是将头脑全副武装的“可怕女人”。由于她从父母那里得到了顶尖的家庭教育,尤其在父亲朴正熙身边耳濡目染多年所获得的政治训练及治国理政之术,使朴槿惠在这些人眼中变成了一个深谙权谋之道的女人。有位媒体行业元老曾说过:“朴槿惠可不是一般的政治家。(如果政治也像跆拳道一样分段的话)她怎么也得是政治十段。” 朴槿惠常常被拿来同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女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及德国女政治家安格拉·默克尔进行对比。在其访美期间,美国媒体曾称其为“亚洲铁娘子(Iron Lady of Asia)”。朴槿惠之所以被称为“铁娘子”,并非因她是朴正熙的女儿,而是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及不同寻常的领导力。 …… 尽管如此,笔者最终仍然决定执笔,虽然通过本书对朴槿惠总统进行评价也是写作目的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帮助韩国民众正确认识我们的总统。曾深为韩国民主化热潮所困的卢泰愚总统就曾把自己比作“村里的鼓”①,意思是任谁经过都可以肆意敲打的受气包。卢武铉总统也曾坦言,“总统这工作实在干不下去”。当时,有不少人都批评身为总统的他们怎能说出这样缺乏责任的话,但笔者却深表同情,究竟难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才会发出如此感慨?虽然有的总统没有明言,但笔者相信他们也会有过同样的低落心情。如同李明博总统就任后也被疯牛病引起的风波搅得焦头烂额一样,民主化以后的所有韩国总统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 笔者曾长时间辅佐过三位韩国总统,又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对韩国历任总统展开过系统研究,深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总统个人的领导力虽然重要,但成熟的政治文化以及国民的理解与声援也万不可少。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民主国家的运作,二分靠领袖,八分靠国民(Follower),这句话在韩国是最适用不讨了。 但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书绝对没有奉承最高权力者的企图。作为一名研究总统领导力的学者,笔者秉承学术良知,遵从客观的思维与逻辑创作了本书,这点笔者问心无愧。 金忠男 2014年2月 于南韩山城脚下的研究室 后记 朴槿惠能否做到不忘初衷? 曾凭借为美国的历届总统立传而获得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的十位作者于多年后再度聚首并合著了一本新书。他们之所以选择合著这本书,正是为了针对当时美国总统候选人社会评价体系所存在的巨大漏洞作出警告。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人们口口声声说是在评价总统候选人的各项能力,但结果却往往仅是对候选人表现出的一些外在形象做出评判。他们要么是称赞候选人如何熟稔经济运转,要么是夸奖其外交手腕如何强大,再者就是夸赞其法律知识如何渊博、外表和口才如何出众等等。在书中,这十位传记作者对从罗斯福总统到老布什总统的历届美国总统评判一番后,一致同意将该书的题目定为《品性至上(character Above All)》①。而说到朴槿惠,从品性的角度来看,她在很多方面似乎要比前几任总统更具有优势。 古罗马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塞内加曾指出过伟人都具有的特质,我们从朴槿惠的身上似乎也能找到其中一些影子:“凡是伟人,都会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凡是伟人,都能抵御各种诱惑笼络;凡是伟人,都能欣然肩负重担;凡是伟人,即使身处困境,或是面对各种威胁和挑衅,也绝不会彷徨;凡是伟人,都能坚守真理和原则,绝不动摇。”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伟大的国民,那么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变得伟大。如果国民睿智,自然不会出现庸主,更会让明主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领导者。相反,如果国民不够成熟,那么庸主便会当道,即使是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无力施展其抱负。 朴槿惠在任的五年(2013—2018年),无论从国家层面上看,还是从时代层面上看,对韩国而言都可以说是一段至关重要的时期。朴槿惠要克服各种国内外的挑战,将韩国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 如同18世纪工业革命时一样,当今世界正处在几百年一遇的大变革中。一个国家如果能在这一动荡期站稳脚跟,日后必将成为强者,反之则会被世界淘汰。目前,韩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十分不景气,再加上贫富差距日趋严重,要想找到解决方法绝非易事。 韩国国民都希望自己的总统对历史有明确认知,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拥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意志与满腔激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决断能力,无论面对任何挑战和障碍,都有将其化解的底气。正因如此,国民也对朴槿惠寄予厚望。但是回顾其在任的第一年时光,我们会发现,朴槿惠的领导力也同样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领导力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资质及可供其施展领导力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朴槿惠若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领导力的长处,就必须认真观察可供其施展领导力的环境及其特性,并对自己的领导方式做出调整。 首先,朴槿惠有必要根据现状有选择地吸收朴正熙的领导特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朴槿惠把父亲领导方式中的长处全部照搬过来就一定能够奏效。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韩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政府主导一切、充满权威主义的领导方式尚且还能为韩国社会所接受。朴正熙作为一名“创业型领导者”,比起程序的合法与合规性,更注重其实际效率,因此他才会为达成目标,大刀阔斧地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 但是,如今的韩国已成长为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一个相对发达的民主国家,总统单方面领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朴槿惠应当将精力集中于妥善处理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推动社会的和谐统一。 其次,众所周知,朴槿惠将撒切尔首相和默克尔总理视为自己的借鉴对象。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朴槿惠施展领导力的大环境已与撒切尔首相或默克尔总理大不相同。此外,从媒体、知识分子、市民团体参与引导社会舆论形成这一进程来看,英德两国的民主主义发展已趋成熟,市民意识也在社会内部生根发芽,韩国在这方面与英德两国存在一定差距,这点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韩国的官僚社会已不再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主体,他们安于现状,为惰性所累,这与它在上世纪70年代时所扮演的角色有着天壤之别。对此,我们需要予以正视。美国总统福特曾经感叹,官僚们正在扼住美国的咽喉,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比政府受官僚主义摆布更岌岌可危的了。他之所以会发出上述叹息,正是由于官僚这一群体总是无法摆脱企图维持现状的惰性。罗斯福也曾告诫世人,领导者要时刻对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与警觉,否则这个国家要么是坠入深渊,要么则是迷失方向。 企业家不能机敏地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状况,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同理,领导者也需要妥善应对各种情况的变化。德国的政治学家弗朗茨·沃尔特(Franz Walter)曾经这样定义一名成功的政治家所应具备的条件:“成功的政治家必须是一位处事灵活的人物,他需要具备均衡发展、完美而统一的人格,懂得变通,并要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要对周边潜伏着的危机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发自本能的直觉。成功的政治家必须要有耐心,能够在挫折与失望中保持绝不言弃的毅力。对于成功的政治家来说,确立几个原则理念的确很重要,但他绝对不能因这些原则而束手束脚。”① 意大利思想家、历史学家马基亚维利曾说过,领导者要兼具狐狸般的智慧和狮子般的勇气。为了实现政治目标,朴槿惠需要在果断展现出自身勇气的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展现出狐狸般的智慧,灵活应对各种局面。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不仅需要灵活性,还需要抓住机遇,妥善处理各种事务。国内外环境变化迅猛,各种意外事件频发,领导者必须对此作出妥善应对。 韩国若想在21世纪激烈的国家竞争中成为胜者,一定要成功推进本国“创造型经济”的发展。目前,韩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如果不能通过发展创造型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将有可能被大幅削弱,深陷危机。发展创意产业,需要对整个社会注入新的活力,重新唤起国民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新村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热情和爆发力。为此,朴槿惠政府应摆脱官僚思想对自身的束缚,同时遇到任何困难,都要以谋求国民内部的团结统一为重。 此外,发展创造型经济应当目光长远,不能急功近利。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发展创造型经济将是一个重新构建韩国经济基础的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因此,在朴槿惠政府执政期间,有可能很难在这一领域取得什么显著成果。现政府应当着眼于未来,担当起为发展创造型经济打下必要根基的重任,由下届或者以后的政府来负责推进该产业取得显著性进展或成果。 说到底,总统的成功既是国民的成功,也是国家的成功。韩国政坛对于政府错误的政策予以批判无可厚非,但是要杜绝之前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牢牢拖住总统后腿不放的风气。 韩国民众对朴槿惠拥有端正的思想品行这一点已基本认同,若其能够不忘初衷,为国家和国民全力以赴,并成功带领国民继续前行,那么韩国的未来必将会一片光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