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蒲宁文集(中篇小说卷乡村等)(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蒲宁一生写了四部中篇小说,现全部译出,收于戴骢主编的《蒲宁文集(中篇小说卷乡村等)(精)》。

《乡村》《苏霍多尔》和《快乐的农家》这三部中篇小说都写于20世纪初蒲宁创作的全盛期。尤其是前两部小说,如不说是他的扛鼎之作的话,至少也是代表作。

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1925年)是在蒲宁寓居法国后问世的,高尔基对费定说:“蒲宁抄袭了《克莱采奏鸣曲》,用了个《米佳的爱情》作标题。”高尔基仅据两部小说都有情杀(何况一为自杀,一为他杀)情节,便草率做出“抄袭”的判断,令人扼腕。

其实《米佳的爱情》是极富独创意义的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洗练,心理描写细腻传神,景物描写生动如画,处处寓情于景,以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内容推荐

戴骢主编的《蒲宁文集(中篇小说卷乡村等)(精)》共收录作者的四部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快乐的农家》、《米佳的爱情》。其中,前三部作品写于20世纪初蒲宁创作的全盛期,尤其是《乡村》《苏霍多尔》可称得上是蒲宁的代表作。而《米佳的爱情》则是在蒲宁寓居法国后问世的。《乡村》是蒲宁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一,用犀利的语言将就俄罗斯农村的不幸、落后、贫苦等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视出俄罗斯农村落后的生活状况,描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的众生相,以此来唤醒人们内心的意识,从心底发出对残酷现实的控诉和全民族的呐喊。

目录

乡村

苏霍多尔

快乐的农家

米佳的爱情

译后琐谈

试读章节

乡村

在家仆间,克拉索夫兄弟的外号叫作茨冈的曾祖父是被杜尔诺沃老爷的猎狗咬死的。茨冈夺走了主人的,也就是杜尔诺沃的情妇。杜尔诺沃吩咐把他押到杜尔诺夫卡村外的土岗上,接着向带来的一群猎狗喝一声:“上!”坐在地上的茨冈愣了一下,拔腿便跑,但跑是跑不了的。

克拉索夫兄弟的祖父领到解放证后搬家去了城里,不久名扬四方,成了尽人皆知的赫赫大盗。他在黑窝村租间破屋住,让婆子织花边卖钱,自己跟一个名叫白蹄子的小市民在省里出没,打劫教堂。他被捕时的表现好一阵子全县均对之津津乐道。据说,当时他身着棉绒大袄,脚蹬山羊皮软靴,一副赖皮相,却又故作恭敬,站在那儿,把干下的事无论巨细一概招认:

“是的,老爷。是的,老爷。”

而克拉索夫兄弟的父亲曾当过小贩,在县里走乡串户。有一时期他就住在本乡杜尔诺夫卡,开了个小店,但买卖亏本后,酗起酒来,回县城后未几就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吉洪和库兹马,当过几家铺子里的学徒,后来做些小本生意,常常赶着大车,车上放口箱子,用凄切的嗓音吆喝:

“大婶大姐,来货哕!”

箱子里装有小镜、肥皂、针箍、棉线、头巾布和甜面包圈。平板车上还放着交换来的死猫、鸡蛋、家织麻布、碎布片……

这样的货郎生活干了几年,忽然兄弟俩闹别扭,有一次甚至拔刀相向。嗣后,备奔西东,库兹马给一个牲口贩子当雇工去了,吉洪在距杜尔诺夫卡村五俄里的伏尔戈尔火车站附近的公路旁租房开起了酒馆和杂货铺。杂货铺里零售烟糖、茶叶、日用百货。

吉洪四十来岁胡子就已花白,但还是个英俊模样:高高的个儿,匀称的身材,黧黑的脸蛋上点缀着稀稀落落几颗麻斑,宽肩,精瘦,说话冷峻,动作麻利,只是眉尖常皱到一块儿,眼睛比之以前益发尖利。

他跟在一班乡警身后,寸步不离。在那肃杀的秋天,正是上门课税的季节,也是大做买卖的好时机。吉洪向地主们放青苗,等于不花钱就租下他们的田地……他和一个哑厨娘同居好久。“这不赖,什么话也不会经她口走漏出去!”她生下一个女儿,可睡觉时女儿被不慎压死了。后来他娶老公爵夫人沙霍娃的中年使女为妻。待结过婚,陪嫁到手,他就“收拾”了破落了的杜尔诺沃家后代——胖胖的、和蔼可亲的、二十五岁便秃了脑门但有一把茶褐色美须的小少爷,把地主庄园搞到了手。庄稼汉们啧啧称奇:现今杜尔诺夫卡村几乎都归了克拉索夫家!

还使庄稼汉们惊讶的是,偌大家业,他居然忙得过来,除了买卖,几乎每天都去领地转悠,用老鹰般的尖眼盯着每一寸土地……庄稼汉们发出了一阵阵惊叹,都道:  “好厉害!不过哩,倒是挺会当家!”

吉洪·伊里奇本人也是这话:

“过日子可不能大手大脚,给我拉车,就得戴我的笼套。不过咱讲公道,老弟,我是俄罗斯人,你的,我不白要,我的,哪怕一块破布也不自给。不,我可不讲情面!”P1-2

后记

蒲宁一生写了四部中篇小说,现全部译出,收于本卷。

《乡村》是蒲宁以极大的创作激情写就的一部小说,他说“我每天要写十五个小时,不敢有分秒停顿,唯恐在我心中燃亮的电灯会熄灭。不多日,如此紧张的写作已令我极度疲惫,以致心脏病发作,冷汗遍体,几致失去知觉”。不久这部呕心之作问世,成为俄国文坛的一大盛事。

高尔基写信给蒲宁说:“以前还没有人这样深刻、这样历史地写过农村……我看不到有什么作品能同您的这部作品相比,我被它感动了,而且是大为感动了。”他还说:“蒲宁的《乡村》除其第一流的艺术价值之外,还是一个推动力,促使风雨飘摇中的俄国社会深省,目前应该考虑的已不仅是有关农民的问题,甚至不仅是有关百姓生计的问题,而是有关俄罗斯能否存在下去的问题。”

这不是高尔基一家之言,苏联研究蒲宁的专家克鲁奇科娃也有过类似的概括性的评价,她说:“只有对国家所发生的一切怀着极度的痛苦感乃至负罪感和责任感的人,只有渴求有助于人民的人,才能写出《乡村》和《苏霍多尔》这样的小说。这是两部震撼性的小说,是诱发公民和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小说,是既愤懑又悲痛的小说,是预言性和警示性的小说。”

《乡村》不唯在俄国文坛而且在世界文坛也深得赞誉。法国大家作安德烈·纪德在其日记中谈到蒲宁时说,《乡村》是一部“好得异乎寻常的小说”。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亨利·德·雷尼埃在评价《乡村》的法文版时说:“……吉洪、库兹马!……蒲宁先生在他那部好得出奇、好得惊人的小说中,对这两个主人公做了如此刻画入微的描绘,以至于我们已不可能忘掉他们,他们是那么生动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库兹马、吉洪——整个村子,通过它阴暗、赤贫的日常生活,围着他们打转,而围着村子打转的则是时序的推移、交替:凛冽的严冬、酷热的炎夏、醉人的春天、沉思的秋日!”德国名作家托马斯·曼读了《乡村》的法译本后说,法译本“充分保持了原作的全部引人入胜的力量”,那是“一部写农民生活的令人悲痛的非凡的小说”。

蒲宁本人又如何评价他这部作品的呢?他在1917年9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在思考我的《乡村》。小说中的一切写得多么真实呀!应当写篇前言,对未来的历史学家说,相信我,我写的无一字不真。”三十年后的9月2日,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乡村》,我曾经十分憎恶它(已有一百年没有重新翻阅过),可现在我突然发现,它非常有力,非常厉害,独具一格。”

无怪几乎所有选家都把《乡村》选入蒲宁的文集,当然,除了《乡村》外,必然入选的还有《苏霍多尔》。

较《乡村》(1910年)晚一年面世的《苏霍多尔》(1911年),据蒲宁自述,和《乡村》堪称姐妹篇,“《乡村》的任务是描写庄稼汉和小市民的生活……不过我必须指出,我感兴趣的并非庄稼汉本身,而是从总体上来讲的俄罗斯人的灵魂。在我的新作《苏霍多尔》中,继《乡村》的庄稼汉和小市民之后,我勾勒了俄罗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阶层——贵族。我们熟知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贵族。然而我们不能据此来判断整个贵族阶层,因为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所描写的是贵族的上层,是寥寥无几的文化绿洲。我认为俄罗斯绝大部分贵族的生活远比他们两位所写的要普通简朴得多,其生活习俗与灵魂同庄稼汉的是相同的,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任何地方贵族与庄稼汉的生活都没有在我国这样如此相近,如此紧密。描述这一特点乃是我这部新作的任务。”

高尔基对这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曾有透辟的评价,他说:“蒲宁的这本书就其长处来说是难以估价的。这是最惊心动魄的俄国书籍之一,其中有某种追思弥撒的味道……在《苏霍多尔》中,蒲宁好似一个对上帝的信仰已有所动摇的神父,为他那个正在死亡的阶层做着祈祷。”

女评论家科尔托诺夫斯卡娅从艺术的角度称《苏霍多尔》的作者是“小说艺术家”,她说《苏霍多尔》“是如此的抒情,是如此深邃地渗透激荡的创作情绪,以致将其称为叙事长诗远比小说合适”。还有评论家指出,“蒲宁作为艺术家,在《苏霍多尔》中所表现出来的天才的力量和纯真超过他以前所写的作品。”

原波兰作协主席雅罗斯拉夫·伊瓦什克维奇说:“《苏霍多尔》不唯在形式上是当代美国文学的先行者,而且在内容上与福克纳描述富家败落的一系列小说似颇相通。”

《乡村》《苏霍多尔》和《快乐的农家》这三部中篇小说都写于20世纪初蒲宁创作的全盛期。尤其是前两部小说,如不说是他的扛鼎之作的话,至少也是代表作。

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1925年)是在蒲宁寓居法国后问世的,高尔基对费定说:“蒲宁抄袭了《克莱采奏鸣曲》,用了个《米佳的爱情》作标题。”高尔基仅据两部小说都有情杀(何况一为自杀,一为他杀)情节,便草率做出“抄袭”的判断,令人扼腕。

其实《米佳的爱情》是极富独创意义的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洗练,心理描写细腻传神,景物描写生动如画,处处寓情于景,以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著名的丹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格·布拉德斯在一篇文章中说:“我读了《米佳的爱情》的法译本后,大为激动。我叹服于小说对爱情分析的细腻,我不能不表达我对小说的激赏。”法国诗人亨利·德雷尼埃认为《米佳的爱情》可以与俄罗斯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媲美。他说:“蒲宁这部非凡的小说是出自俄国还有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的那个时代的俄国小说巨匠之笔……蒲宁属于上述高超的创作家的家庭,然而他又有其自己的特色。”奥地利大诗人里尔克弃世前十个月读了《米佳的爱情》的法译本,大为欣赏,为此给友人写了封长信,对卡佳与米佳之间的爱情及这场爱情的起始和结局,作了深邃的思考与鞭辟入里的剖析。里尔克的这封信对研究蒲宁创作是很有价值的。

《米佳的爱情》的独创性及其艺术感染力是否认不了的。有的评论家甚至称这部小说具有崇高的、永恒的感染力。我们知道,感染力不但来源于小说的内涵,还来源于小说的语言,而语言的运用,全赖于技巧。

说到技巧,我又想到了费定,就是高尔基对他说蒲宁抄袭了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的那位费定,他曾担任苏联作协主席多年。他指出:“技巧,这首先是善于把真实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蒲宁在他那些成熟的作品中,成功地揭示了他的同时代人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那个时代的作家中还没有一个人曾经触及过,他完成了一系列的艺术发现,他掌握的是具有鲜明感染力的、个性化的语言。”

本卷所收的四部小说,应当说,都是(或绝大部分是)具有鲜明感染力的艺术发现,我深信。

戴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