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地安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雷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地安门大楼是个大屋顶的筒子楼。这里住的孩子只要年龄相仿,基本上都是同学。学校就是楼后胡同里的黄化门小学。这些胡同里的老住户大部分都是旗人,祖上都吃过“铁杆庄稼”,就是不当差不干活也拿钱的主儿,人称八旗子弟。

这些人家普遍规矩大,讲究多,而且还有许多能迷死小孩子的玩意儿。我的花鸟鱼虫启蒙全是在这里拜的师傅,雪坎这辈子养花、喝茶的毛病也是打小在这里沾的腥。

记得那时下课铃一响,我和雪坎就开始疯抢作业,争取十分钟搞定,然后跟酸梨、马四去他们院弹球,拍三角,可奇怪的是这二位游仙从来不做作业。我说:“你们就按我的作业本划拉几笔抄上不就完了,何必明天老师检查作业,又不踏实。”

“我没不踏实,抄作业我才不踏实呢,万一再抄错了,你说冤不冤?”酸梨摇头晃脑地说。

“你他妈就不怕老师找家长?”

“不怕,你问四儿啊!我从来不怕这个。”

“真的,我也不怕。我妈都听我的。”马四在一边证明。

“那为什么呀?”雪坎也不信。

“不为什么,我俩都是亲妈,而且都是护犊子的老娘在家打旗……”

“我靠,谁也不是后娘养的。”雪坎不服气。

“行了,行了,这咱还真别不服气。咱的娘,别人找上门,准是先骂儿子,后赔不是,凡事都是自己孩子的错。”

“还玩不玩了?要不玩我们俩先走了啊!”酸梨背起书包拉着马四要走。

“别他妈拿糖了,我今儿就上你们家玩去,我还要给你妈告状哪!”我和雪坎跟这俩小兔崽子一溜烟跑出校门,直奔腊库胡同。十分钟的路,因为腿急,五分钟就跑到了。还有比我们更急的,王南和易明已开始在门洞里扇洋画了。见我们来,他们收起烟盒,准备继续昨天的弹球大战。

我们俩人一组,玩出锅比赛,赢了的下去,输了的留战,给个捞的机会。玩了四轮,门口进来了一个身材微胖、皮肤白皙的中年妇女,手上网兜里拎着西红柿、黄瓜之类的蔬菜,不用说,我就知道酸梨这皮肤漂白、大腮帮子随谁了。

“行了,散了吧,该回家吃饭了。别忘了洗手啊!”梨妈一下命令,王南、马四、易明撒丫子就溜了。我和雪坎像二傻一样站在当院,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二林子,这俩小孩是谁呀?”他妈是不会叫他酸梨的,而我们现如今都想不起他还有个孙林的大号。

“这是陈星和雪坎,也是我们同学,都住地安门大楼。”  “新来的?也都听二林子念叨过,洗洗手,进屋待会儿吧。”

我和雪坎洗了手,屁颠屁颠地进了屋,为了表示礼貌,我和雪坎老老实实地站在门边,我说:“阿姨,我们俩……”

没想到这半句话忽然让梨妈翻脸了:“谁是你们阿姨呀?你们俩怎么着嘛,我知道你们大楼里管保姆都叫阿姨,我又不是你们老妈子……”

雪坎被训蒙了,也横着出来一句:“那跟您叫什么呀?总不能管您叫祖宗吧?”

梨妈脸上露出了一丝狡谲的笑容,说:“这孩子,不吃卦,还当真了。阿姨逗你玩哪,别往心里去。”

“我们不想跟您叫阿姨,我们想和二林子一样管您叫妈……”我说。

“哟,这孩子没发烧吧?”说着她伸手摸了摸我额头。

“我没烧糊涂,我是真心说的梦里话,我和雪坎都想认您当亲妈,您收不收吧?”

“嘿!这孩子半真半假还真把我闹迷糊了。你爸是曲艺团的吧?”

“不是。”

“可我是啊!戏词里没这出啊!进门就认妈,连点拐弯话都没有,难道你们俩是我上辈子走丢了的黑白小兔儿,如今回窝来了?”

我们都没憋住笑,气氛一下亲近许多。雪坎捅了酸梨一下:“你妈可真逗。”

“我妈是曲艺团唱大鼓的,左邻右舍都知道当年我妈是国宝。”

“国宝?”

“那都是早年间的事了。不提它了。”梨妈笑起来可真好看。

“不行,不行,后进门的孩子也得知道干妈的身世。”

“这小秃子还挺霸道,好,告诉你,我叫彩云仙,四岁时师傅就托着我登台演戏,九岁时红遍大江南北,在上海大舞台演出时场场爆棚、炸窝,观众都冲到台口伸着手嗷嗷叫,返场十七次都不让下去,要不是台上悬着‘许看,许听,不许摸’,还有我师傅带着一帮武行守着台口,观众都敢上台……”

“干妈,您可真了不起。”

“人这一生都有闪亮的时候,那时候北平城里不知道毛主席的多,不知道我彩云仙的少——我说的可是新中国成立前,不信回家问问你爸你妈去。”(P3-6)

目录

正文

序言

我是在地安门长大的。我们院的南门紧贴皇家的后花园景山,一箭之遥便是故宫紫禁城,所以地安门又叫“后门”(皇宫的后门)。

当年慈禧太后避难时就是走地安门,出德胜门,奔了承德避暑山庄。

早年间地安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出溜的地方,那时地安门的城门楼子还在,它在四九城的城门里虽算不上最威风,却也是个让人肝颤的地方,外省官员走后门无不是揣着要闻急件的重差,可一旦到了这个地界,一律靠边下马,低头耷脑地听吆喝,哪位爷火烧眉毛地敢冒进,当即被斩立决都备不住,落下残疾,能喘气就算吃上好果子了。因为地安门内大街全是清政府的衙门重地,什么火药局、织染局、蜡库、帘子库、米粮库、油漆作??看着五行八作,可都归内务府管辖,全是些业务不多、脾气不小的主儿。

我们住的地安门大楼,原先是蒙、满、汉公署,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军进城,军委号下这块宝地,平地起楼,建成了两座绿琉璃瓦的大屋顶楼。当时虽也有人说这建筑是“穿西服戴草帽”,但现在看来这两座建筑仍不失为匠心独具。毛病也不是没有,就是采光稍差点儿,所以本来要用作办公的大楼变成了家属宿舍,也成了我们儿时疯闹的天堂。那幽长的走廊,迷宫一样的楼梯,宽敞的六楼平台和各种鬼鬼祟祟的犄角旮旯,成就了我们当年多少梦想。

我住的东楼是总政治部的宿舍,可以说都是文官的后代;西楼是总参谋部的宿舍,孩子普遍好斗,总称“西楼兵”。我们这帮“东楼鬼子”和“西楼兵”从记事起,就战事不断,两楼的小孩儿阵前叫板最喜欢唱的一段就是:“打竹板,板朝西,东楼的鬼子来抓鸡,抓了鸡,还不算,还让老头下鸡蛋……”

但人终归是忘性大的动物,打归打,好归好,我最好的几个至爱亲朋就都是西楼的,雪坎、孔小宝、陈舟平、张米勒,至今都是我最好的酒肉朋友。

内容推荐

苏雷著的《地安门》是一部与王朔的《动物凶猛》齐肩的长篇小说。作者苏雷在早期的写作生活中结识了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好友,在十五六岁的年纪“抛头颅洒狗血”,本书镌刻下当年地安门中学停课前后少年们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躁动青春。

小说《地安门》中,“我”(陈星)和雪坎、酸梨、小胖等“铁磁”从小在地安门附近的八旗子弟、干部子弟聚居区长大,立志成为“对亲人、对朋友有用的人”。陈星受鼓楼后的说书人干爹影响,在地安门中学停课期间,他和朋友们闯荡天下,凭着从讲义故事里悟出的人生道理和三寸不烂之舌一次次摆脱困境,广结义友,变得成熟。荒诞而灰暗的岁月在他们“兴风作浪”的青春荷尔蒙浸染下变成“阳光灿烂的日子”。

《地安门》展示了50后一代别样的青春岁月,以及20世纪中期整个中国的社会风貌。作者苏雷经过多年酝酿朝花夕拾的作品为《地安门》镀上了美国作家凯鲁亚克作品《在路上》的经典光芒。

编辑推荐

作者苏雷与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是早年挚友,书中写下他们人生的交集处,“老炮儿”们经历的别样青春。苏雷著的《地安门》堪称六七十年代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公路小说,可谓中国版的《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对北京特有的大院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说书人、戏曲艺人在特殊年代的生活经历、艺术坚守有着淋漓尽致的呈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