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近代报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一种道德,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固然有天然的成分,但主要还要通过教育,加以培养,使之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田,生长、开花、结果,永远保持鲜艳的色彩与旺盛的活力。中国近代,爱国报国的中华儿女灿若繁星。张云风编著的《中华近代报国故事》力图以人物统领事件,以事件衬托人物,从宏观上梳理、勾画近代史的脉络,以利读者读后对中国近代史能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内容推荐

中国近代,爱国报国的中华儿女灿若繁星。张云风编著的《中华近代报国故事》从“繁星”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群体,简要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精神与风范。其中,除政界、军界人物外,还有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音乐家、出版家、教育家、法学家,以及科技人员、武林高手、学生、运动员、华侨、民主人士、普通战士等。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充分肯定中华各民族各阶层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从中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愫,为了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各方面人物都行动起来,团结起来,显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尽其能,各施所长,争相贡献智慧和力量。本书以人物统领事件,以事件衬托人物,从宏观上梳理、勾画中国近代史的脉络,以利读者读后对中国近代史能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目录

禁烟抗英——琳则徐

虎门捐躯——关天培

师夷制夷——魏源

虎口取食——曾纪泽

求变图强——薛福成

黑旗雄风——刘永福

老将神威——冯子材

抗法保台——刘铭传

碧海忠魂——邓世昌

抗倭守土——匠逢甲

肝胆昆仑——谭嗣同

革命军“卒”——邹容

鉴湖女侠——秋瑾

铁路之父——詹天佑

武林精英——霍元甲

浩气长存——黄花岗烈士

奇功异勋——翊武、孙武、吴兆麟

惊世血案——吴禄贞、宋教仁之死

飞天传奇——冯如

讨袁护国——蔡锷

江岸双杰—琳祥谦、施洋

燎原“星火”——顾正红

青春热血——刘和珍

刑场婚礼——周文雍、陈铁军

喋血淞沪——蒋光鼐、蔡廷锴

奥运亮相——刘长春

战歌号角——田汉、聂耳

风雪征战——靖宇、赵尚志

舍家报国——赵一曼

勋烈标芳—-八女投江

瑕不掩瑜——冯玉祥

察省抗日——吉鸿昌、方振武

西安兵谏——张学良、杨虎城

抗战国殇——佟麟阁、赵登禹

铁血男儿——八百壮士

忠义壮烈——张自忠

远征殒命——戴安澜

黄河史诗——未然、冼星海

志士先锋——邹韬奋

太行殉国——左权

军人血性——狼牙山五壮士

铁骨铮铮——叶挺

功垂泽被——彭雪枫

钢铁战士——刘老庄连

回族英雄——马本斋

华侨风骨——陈嘉庚

赤子情怀——闾一多

旗手巨星——陶行知

国家尊严——梅汝墩

光明抉择——张治中

试读章节

虎门捐躯

——关天培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州禁烟、虎门销烟获得成功,除他自身的胆识和决心外,还得益于两位重要人物的鼎力相助与支持:一是两广总督邓廷桢,一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后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以花甲之年,率部抗击英国侵略军,扼守虎门,捐躯报国,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壮美篇章。

关天培(1781~1841年)字仲英,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据台湾学者考证,他是三国名将关羽的第五十六世孙。父亲关自明出身行武,壮年去世;母亲吴氏慈祥善良,深明大义。关天培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年私塾,然后辍学,随父习武,练得一手好武艺。成人后独自外出闯荡世界,自谋生计。嘉庆八年(1803年),他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因为作战英勇,广有人缘,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等职。为了弥补少年时的缺失,他在军队中抓紧学习文化知识,曾说: “吾不能习辞赋,封章启事,有用于时,此吾之学文也。”为了“用于时”而“学文”,使他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凡重要公文,必亲自起草,斟字酌句,直到满意为止。他崇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特别赞赏岳飞的两句话:“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南宋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也是山阳人。他每每以自己是梁红玉的乡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道光六年(1826年),关天培因督押海运漕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升任太湖营水师副将,次年升任江南苏松总兵。道光十三年(1833年)署江南提督,次年改任广东水师提督。广东水师管辖的水域广大,海岸线漫长,守卫着祖国南方的半壁山河;而水师提督相当于海军司令,使命和责任异常重大。关天培深深意识到这一点,遂让妻子、儿女陪同年迈的母亲回老家居住,自己要把全部身心花费在军务上。亲人分别,吴氏对儿子说:“远赴新任,移孝作忠,别以我和家人为念,分心走神。”关天培含泪答应,说:“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关天培只带三名家丁赴任。到任后,“公务无分巨细,事事尽心”。他到实地勘察地形,“亲历重洋,遍观厄塞”,认为虎门一带最为险要,外通大海,内延珠江,便精心规划设计,通过改建、扩建,建造了虎门要塞。虎门要塞由多座炮台组成,设三重门户:以沙角、大角两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南山、靖远、横档三炮台为第二重门户,改建南山炮台,增设月台,称威远炮台;狮子洋口的大虎门炮台为第三重门户。三重门户构成三道防线,并在第二、三道防线之间的珠江上,暗置铁链、木桩等障碍,以防敌人舰船闯入内河。同时,亲自监督铸造六千斤火炮四十门,分置于各炮台;加强水师训练,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英国人马他伦假称“稽查商务”,致信关天培,请允许英国舰船进入珠江。关天培冷笑,断然拒绝。不久,他把建造虎门要塞的经验和有关资料,编成《筹海初集》一书,并附图、表。关天培因此成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禁烟、销烟。广东水师服从林则徐的节制,参加查封烟行烟馆,缉拿走私烟贩,收缴和销毁鸦片等事项。关天培和林则徐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战斗中,结下了肝胆相照的深厚情谊。《清史稿》本传载:“则徐倚天培如左右手。”短短数字,足见林则徐对关天培多么信任和倚重!英国海军封锁珠江出海口,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哨战打响。关天培义愤填膺,亲率战船,“身立桅前,拔刀督阵,退者立斩。有击中敌船一炮者,立予重赏”。英军舰船中炮,士兵纷纷落海,仓皇逃遁。

接着,英军出动大舰从正面发动进攻,用小船运载士兵从侧面乘潮登岸。关天培冷静应对,派遣将士,全歼登岸的英军,并用火炮轰击英军大舰。英军大舰慌忙掉头而逃。关天培料定英军还会登岸,遂命参将陈连升、赖恩爵、张斌,游击伍通标、德连率五路官兵,守卫江畔山梁。一天夜间,英军果然前来偷袭,企图登岸。五路官兵以逸待劳,火炮齐发,“敌舟自撞,灯火皆灭。侵晓嘹望,逃者过半,仅存十余舟远泊”。第二天,英军又出动两艘大舰和十多艘小船,发动进攻。五路官兵同心协力,火炮击毁领头的大舰。英军其他舰船,匆匆“散泊外洋”。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哨战,关天培领导的广东水师打得非常漂亮。战后,关天培受到清朝廷嘉奖,道光帝的上谕写道:“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着)赏福灵阿巴图鲁名号,交部从优议叙,以示奖励。”。

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天,英国侵略军狗急跳墙,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海军无法突破固若金汤的虎门要塞,改由海路北上,夏天连陷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这样一来,清朝廷慌了手脚,投降派大肆鼓噪,林则徐被革职,改由琦善任两广总督。琦善走马上任,居然下令,遣散兵勇,尽撤海防,将关天培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及珠江上的障碍,一一拆除,水师官兵只留下三分之一,守护炮台。他还说:“即便人家入侵,也不得还击,以免惊动夷人。”关天培痛心疾首,陈说利害,反对琦善的做法。琦善声称这是皇上的旨意,谁敢违抗?关天培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气。

……

P7-9

序言

中国近代多灾多难。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民族存亡迫在眉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胸怀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开展反封建斗争的同时,奋起开展反侵略斗争,尽管屡遭失败,但从不灰心、气馁,坚韧不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国革命出现高潮。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日本从19世纪后半叶起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一直垂涎、觊觎中国的万里河山。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侵占台湾,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1931年策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最严重最凶恶的是1937年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先后践踏了中国大片国土,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城市,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肆意屠杀中国人民,惨绝人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在危难关头,素有爱国传统、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认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救亡图存。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日的战略态势,在长城内外,在大江南北,布下天罗地网,组织大大小小一系列战役,抵御、歼灭入侵之敌,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抗战。全体中华儿女高唱战歌,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血雨腥风八年,炮火硝烟八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华儿女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挥到极致,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特点,那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但并不排斥、仇恨日本人民。中国还和世界许多国家结成盟国,军队结成盟军,互相策应和支持,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经过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中华儿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新的丰富与升华,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后再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近代史曾是苦难史、屈辱史、血泪史,同时又是抗争史、革命史、胜利史。在一百一十年风雷激荡、电光石火的岁月里,无数中华儿女满怀爱国报国热忱,自觉投入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或战死在战场上,或惨死在罪恶势力屠刀下,捐躯殉国,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连姓名也没有留下,更不知其籍贯与生平。所有牺牲者都是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民族的英雄,忠心铁骨,丰功殊勋,光辉如日月,永恒同时空。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1949年9月奠基、1958年4月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镌刻毛泽东撰写、周恩来书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对近代牺牲的人民英雄们的深切悼念与缅怀,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崇敬英烈、纪念英烈、铭记英烈的庄严心声。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旨。邓小平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辅相成,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当代中华儿女,践行和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壮美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勇于同一切出卖国家利益、损害国家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国家的言行进行斗争;还要懂得必要的礼仪,如尊重国旗、国歌、国徽等。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一种道德,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固然有天然的成分,但主要还要通过教育,加以培养,使之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田,生长、开花、结果,永远保持鲜艳的色彩与旺盛的活力。

中国近代,爱国报国的中华儿女灿若繁星。本书从“繁星”中挑选五十九人和五个群体,简要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精神与风范。其中,除政界军界人物外,还有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音乐家、出版家、教育家、法学家,以及科技人员、武林高手、学生、运动员、华侨、民主人士、普通战士等。男女老少,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摈弃长期来的意识形态偏见,充分肯定各阶层人士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从中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有的情愫,为了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各方面人物都会行动起来,团结起来,显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尽其能,各施所长,争相贡献智慧和力量。近代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本书力图以人物统领事件,以事件衬托人物,从宏观上梳理、勾画近代史的脉络,以利读者读后对中国近代史能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近代一些人物,历史定位问题尚存在歧义。因此,本书内容可能会有偏颇之处,恳望提出批评意见。

张云风

2012年6月于西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