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鹿著的《为世界开一朵花》中所选18位女子,她们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籍,她们有着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生,她们是全球最耀眼的18位女神,她们是女作家、女演员、女音乐家、女画家、女舞蹈家……萨冈、香奈儿、波伏娃、赫本、杜拉斯、弗里达、戴安娜、琵雅芙、阿加莎、邓肯、贝隆夫人……她们均有着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但当剥去女神的层层光环,你会发现,原来在她们无限风光的背后,也有着同你我一样的心酸和脆弱、沧桑和无奈。每个女神都活得努力而不易,这才是真实而丰富的人生。愿你我能从这些女性杰出代表的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哲学,领悟某些人生真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努力成为你自己,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做一个美丽且快乐的人间女子。
《为世界开一朵花》由陆小鹿著。
一个女人,究竟怎样才算活得明白?就是她已经不再为别人而活。
岁月更迭百余载,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亘古不变。有这样18位女子,她们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家,她们有着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人生,她们是全世界最耀眼的18位女神,她们是女作家、女演员、女音乐家、女画家、女舞蹈家、女政治家…一
萨冈、香奈儿、波伏娃、赫本、杜拉斯、弗里达、戴安娜、琵雅芙、阿加莎、邓肯、贝隆夫人……
她们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传奇人生,都是各自时代里的璀璨符号,但当剥去一层层神秘光环后,她们也有着同你我一样的心酸和脆弱、焦虑和无奈。每个女神都活得不容易,在人生困境中的用心经营锻造了她们独一无二的质感。
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生活。愿你我能从这些顶级女神的身上,领悟某些人生真谛,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做一个自信、独立而快乐的质感女人。
做原版的自己,不做翻版的别人
只要你是女文青,就不会不知道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个被称为“文青教母”的法国著名女作家,在中国,有着超高的知名度。
多少女文青怀着朝圣般的虔诚顶礼膜拜她,背诵她作品里的名句,学她写字时抽烟喝酒找灵感,模仿她的写作语言模式,甚至一窝蜂去越南旅行,坐在胡志明市的街头,站在湄公河的游轮上,心里默念着:Saigon(西贡),Saigon。仿佛不懂杜拉斯,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还和文艺搭点边。
某种程度上,杜拉斯代表了一种时尚,她是先锋,是标杆,是icon(偶像)。
那么,这个被她的朋友戏言为有着“山羊般的暴躁和花朵般的纯真”的法国女作家,到底有什么魅力值得大家如此追捧呢?
1
提起杜拉斯,自然绕不开她的著名小说——《情人》。
说起来,杜拉斯和中国还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她笔下的这个情人便来自中国的北方。
15岁半,她倚靠在湄公河游轮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
她穿一条真丝连衣裙,虽然旧,在一群戴着斗笠、穿着粗布衣服的土著人中,已经相当醒目。何况她还在腰上扎了根皮带,头戴一顶带着黑色宽饰带的平檐男帽,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垂在肩上。如此别具一格,又怎能叫人不注意到她?
他注意到了她。这个头发锃亮、穿一件浅色柞丝绸西装、吸着英国纸烟的绅士般深沉的男人,是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富有的男人。
青春、游轮、邂逅、富有、少女、绅士……一段激情与欲望交织的爱情就此拉开了序幕。
她正是杜拉斯,1914年出生在法属越南西贡,也就是如今的胡志明市。
她的父母当时向往异国风情,又想着或许能够到那里发点小财,于是申请来到越南,在那里生下杜拉斯和她的两个哥哥。
虽然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杜拉斯却没有得到额外的宠爱。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对长子极为宠爱,哪怕这个大哥哥是那么不成器,偷钱、喝酒、抽鸦片,母亲照旧爱他。而她和小哥哥就算再乖,也只是活在母亲的视线盲区里。
7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操持着一家四口的生计。
虽知母亲辛苦,她却并不感激,没被母亲温柔相待的她一生对母亲都怀有敌意。
也许,正是因为童年缺失了父爱和母爱,她非常渴求爱的温暖。
她坐上了中国男人的黑色利穆新轿车,跟着这个在湄公河轮渡上邂逅的素昧平生的男人,来到他的单身住所。
他是富家阔少,不需要做什么事,也能坐享其成,过富裕的生活。
昏暗的房子,闷热的天气,旋转的黑色风扇,燥热的欲望……她为他献出了处女之身。
那个时候,她的母亲花掉全部积蓄,买了一块海边的土地,但这块盐碱地却无法用来耕种,而且每年要被海水淹没好几个月。全家陷入经济窘迫之境。她需要他来为她的家庭埋单。
她顾不上流言蜚语,跟她的中国情人频繁地幽会,在金钱、欲望交杂的情感中挥霍着她的青春。
这是一场无望的爱情。他们彼此心照不宣。
他爱她,却无法娶她。他的父亲早已为他订下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他不敢违抗父令,因为父亲是他赖以生活的金钱来源。
她毫不在乎地说没有关系,因为她这样的白种女人本来也没打算嫁给一个黄皮肤男人。
他绝望地娶了他不爱的女人,之后,他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那间旋转着黑色风扇的单身住所。
18岁那年,她登上了回国的轮船,目的地是她的祖国——法国。P2-4
自序:走向你,西方传奇女神
去年,我的一位女友出版了一本民国女子的传评。收到她寄来的样书时,我很心动,心想,是不是也可以写一本这样的书?
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有多少传奇女神被湮没。如果将她们从故纸堆里挖掘出来,洗去历史尘埃,让不朽风姿如花般重新绽放,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也值得去做的事。
之前,国内杰出女性被写得比较多,在遴选人物时,我试图将笔触延伸至世界舞台,写写那些异国他乡的杰出女性。世界舞台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范围,我遴选的对象是:有质感的女人。
我所理解的质感,要有一种由内向外的吸引力,有不言自明的气场和影响力,像一匹丝绸,散发出有格调的内涵和悠远的外在气度。质感可以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归根到底就是具备一种独特的魅力。
于是,我最终选择了这18位女人:杜拉斯、克拉拉、戴安娜、杰奎琳、赫本、萨冈、波伏娃、香奈儿、弗里达、贝隆夫人、琵雅芙、乔治·桑、伍尔芙、卡拉斯、费雯·丽、奥斯汀、邓肯、阿加莎。她们是杰出的女作家、女演员、女企业家、女音乐家、女画家、女舞蹈家、女政治家,在各自钟爱的事业里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不朽成果。
虽然身处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国家,但她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经受各种生活的磨难,依然魅力不衰,洋溢着如陈年红酒般的醇香和芬芳,这对我而言,就是有质感的。
也许你会问,她们的质感具体呈现在什么方面呢?等你读完此书,你会有所感悟。
最初写作时,我是将每位女神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写的,后来我想,是不是可以将她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写出来,她们不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融合到一种类似朋友圈般的情感温度。
比如,萨冈和波伏娃,她们之间就隔着一个不能不提的共同人物——萨特;当歌剧女王卡拉斯在舞台中央引吭高歌时,观众席里也许就坐有她的粉丝萨冈、杜拉斯或者香奈儿;被别人视为偶像的卡拉斯,同样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那就是美如天使的奥黛丽·赫本;而赫本和英国前王妃戴安娜,都热衷于慈善事业,被誉为“慈善女神”;同为英国女性小说家,伍尔芙并不掩盖自己对简·奥斯汀的欣赏;在音乐剧《贝隆夫人》里饰演贝隆夫人的麦当娜,恰好也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粉丝;奥黛丽·赫本和费雯·丽到底谁更美一些,一直是中国影迷热衷讨论的话题……
这样联系起来,似乎找到了将她们收纳于一本书中的另一个理由,这也是我在写作过程中体悟到的一种私密乐趣。
这18位令世人仰望的传奇女神,都是各自时代里的璀璨符号,但当剥去一层层神秘光环后,你会发现,她们也有着同你我一样的心酸和脆弱、焦虑和无奈。每个女神都活得不容易,从而构成了她们真实、精彩的传奇人生。
阅读别人的故事,品味自己的生活。愿亲爱的读者朋友能从这些女性杰出代表的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哲学,领悟某些人生真谛,活成自己期待的模样,做一个自信、独立而快乐的质感女人。
酷暑的午后,伴随着窗外阵阵的蝉鸣声,我写下了这些文字。此时,骄阳似火,垂柳依依,唯愿你读此书后有所得。
夏夜凌晨,小区里早已失去了白昼的喧闹,我还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钻进浩如烟海的故纸文献里,记不清自己补了多少功课。为了写好女作家,我拜读了她们的作品;为了写好女画家,去努力品读她们的画作;为了写好女演员,把她们出演的电影一部部看下来;为了写好女歌手,一首首,一遍遍听她们的歌曲……
整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些人物写得比较顺利,一些却写得特别艰难。太多的资料让我无从下手,几欲放弃,中途甚至搁笔一个月,只字未写。
好在,最终坚持了下来。感谢我的文友,在我沮丧懊恼之时,给我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了继续写的动力和勇气。
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暖暖的爱,陪伴我度过反复无常的写作“更年期”。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懂得。
感谢悦读纪公司的杨琴老师,帮我圆了想在悦读纪出书的梦想。我们素昧平生,是她的高标准、严要求,才让我的书稿有了今天的模样。
种种痛苦换来苦后回甘的成就感,这让我觉得快乐而满足。
每个女人都像一朵花。很高兴自己能把这18位异国他乡的女人花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林清玄曾说:“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
在我看来,这18位质感女人早已为世界开出一朵花,她们芬芳馥郁的香气,萦绕至今,时远时近,历久弥香……当我合上书稿,我心中的花朵已然含苞待放,愿你们合上此书,亦是如此。
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可可·香奈儿
物质越多的时候,我想要的却越少,许多人想登陆月球,我却想多看看树。
——奥黛丽·赫本
真爱绝不迫于时间、金钱、制度以及阶层,更不迫于生活。
——简·奥斯汀
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