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兰英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是中国成立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建于1927年,创办人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博士。学校建校时间不长,但声誉日隆,教育质量属远东第一流。在1935年周小燕报考以前,学生中就有冼星海、贺绿汀、刘雪庵、戴粹伦、李献敏、劳景贤、丁善德、陈又新、徐锡绵、谭抒真、李翠贞、江定仙、斯义桂、谭小麟、蔡绍序、喻宜萱、裘复生、老志诚、钱仁康等后来饮誉海内外的杰出优秀音乐人才。

在1997年上海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编纂的《大事记·名人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本校二十四(1935)学年度招考新生共录取46名。伍正谦、唐荣枚、谢绍曾、何其超、汪启璋、吴乐懿、周小燕、张全铃、范继森、郎毓秀、陈传熙、王家恩、邓昭仁、何漂民等于此时入学。”小燕主修的是钢琴和声乐。在这本《大事记·名人录》中,关于周小燕的还有这样几段记载:“2月4日(1936年)本校举行35次学生演奏会。表演有周小燕(独唱)、郎毓秀(独唱)、王春芳(独唱)、胡然(独唱)、陈蚧(钢琴)、梁雪儿(钢琴)、周迂春(独唱)、何惠仙(钢琴)、凌安娜(钢琴)等。”“3月2日(1936年)本校举行第39次学生演奏会,节目有:孙德志钢琴独奏《无词歌》(门德尔松)、周小燕钢琴独奏《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莫扎特)、林文桂钢琴独奏《奏鸣曲》No.25(贝多芬)、宋丽琛钢琴独奏《降B大调即兴曲》(肖邦)、狄润君独唱《你知道那地方否》(托玛斯)等。”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武汉成为全国的抗日中心。7月15日,学校放暑假了,小燕与同在上海学习的两个弟弟回到武汉老家。听说姐弟仨回来了,已经解散了的武汉雅美管弦乐团的队员们,又纷纷聚拢周家,拨拉弹唱,热闹非凡。雅美管弦乐团的指挥和小号手夏之秋,比小燕晚一年考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理论系,这时也回到武汉。夏之秋是一位热血青年,在武汉和汉口组织了两支歌咏队宣传抗日,小燕和弟弟们也参加了。

“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校舍也遭到轰炸,上海沦陷。周苍柏对小燕姐弟说:“你们不能为了学习,去做日本人的顺民。”这样,暑假结束后,小燕姐弟没去上海继续上学,而是留在武汉,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运动。

夏之秋也没有回上海,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斗争中,他把光未然发表在《大公报》上的诗《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改编成合唱曲,小燕担任领唱,在武汉各地演出。有一天,诗人桂涛声送来了刚写的诗《歌八百壮士》,夏之秋当晚就谱好了曲,交给小燕演唱。几天后,在武汉维多利亚纪念堂,小燕首唱了这首歌。当时,钢琴谱还没有来得及写好,夏之秋自己上台为小燕钢琴伴奏。“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军奋斗东战场……”激昂的歌曲将观众的抗日情绪点燃了,应观众的要求,小燕唱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中国不会亡”这个口号提得好,说出了四万万同胞的心声。《歌八百壮士》很快被印成歌片,发行全国各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横行,大片国土沦丧,全国文化界很多仁人志士汇聚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光明戏院宣告成立,并且发表宣言:“我们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在这样的激情下,夏之秋和周小燕商量,把武汉的青年组织起来,成立武汉合唱团,武汉的一些高校和中学,也有同学闻讯后报名参加。这样,一支有40多名队员的武汉合唱团,在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诞生了。3月,武汉合唱团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了“宣言书”:“受着时代的需要,为着掩不住的热情,我们在抗战期中组成武汉合唱团。没有第二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救亡工作……的确,我们唱一百个歌也不能直接地赶走一个东洋鬼,但相信歌声是能激发人类感情的。我们希望能够将大家隐潜着的热力,用我们雄壮的歌声,将它诱发出来,使每个人都能奔上抗战的阵线……”

工厂、学校、车站、医院、街头……到处可见小燕和合唱团的身影。他们演唱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毕业歌》《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旗正飘飘》《牺牲已到最后关口》等,武汉合唱团成为全国孕育和推广抗日歌曲的重要之地。周小燕是团里的女高音独唱演员,不仅独唱,还要参加合唱、领唱,甚至钢琴伴奏,有的作曲家有了新歌后,就拿着曲子直接来找她。她来者不拒,用心练唱,以最快速度让歌曲与听众见面。这个时期,武汉合唱团和周小燕,名扬武汉,几乎家喻户晓。

刘雪庵,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那时,他为正在筹拍的电影《关山万里》谱写了歌曲《长城谣》,可惜的是,这部影片因种种原因没有拍成。刘雪庵拿着谱子来找周小燕,请她演唱。“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随着周小燕的歌声,《长城谣》很快传遍武汉。不久,中国动画片之父万氏三兄弟,编制卡通电影《抗战歌辑》,选录了周小燕演唱的《长城谣》。接着,电影《热血忠魂》选用了周小燕的《长城谣》作为主题插曲。由此《长城谣》传遍全国乃至海外,经久不衰。

在抗战的洪流中,武汉合唱团不断发展壮大,影响越来越大。有人建议,武汉合唱团应该唱到国外去,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支持。武汉有一位叫陈文炳的人,对此事非常热心,他四处奔走,最后与美国有关方面达成武汉合唱团访美演出的协定。到美国去演出?小燕自然乐意。回家后,她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摇了摇头,不同意。父亲说:“你可以到美国去,但不是现在。在艺术上你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懂得并不多。到美国去演出,如果成功了,也有可能会被捧红,你飘飘然了,又没有多少根底,以后怎么办?如果演出不成功,你又怎么办?什么都不会,只能流浪街头,当一个白华。艺术的宝库很丰富,你最需要的是下决心多学习,只有练好了本领,成为真正艺术家了,到时候再去美国也不晚。”

小燕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但是,她不知道艺术的海洋到底有多深,自己什么时候才算是艺术家。P7-9

书评(媒体评论)

廖昌永:先生是改变了我的人生,并且影响我一辈子的恩师。老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理想和信念的引领者,是人格的光辉典范。我希望自己能够接过她的梦想,并且将此当作毕生的志业加以坚持。

方琼:先生飘然而去了,选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先生把一生铸就的音乐之爱,留在春天的世界;把音乐之美,种在人心的春天里。对先生的爱和思念,是要用一生的行动来慢慢抒写的。

李秀英:老师,在我眼里,您是母亲,是闺蜜,是顽童,是严师,是保护神。每每想到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敬佩,一种感恩,一种幸福。老师,我长大了,我不会可怜自己,会努力去做,无论是唱,还是教。

韩莉平:先生用她百年人生中不断凝聚的精华,以艺术家的方式献给社会,以教育家的方式传给学生。她的人生旋律将永远荡漾在我们心中。她的人格品质,大爱情怀,为人师表,将永远留在人间。

后记

四年前的今天,杀青了周小燕先生传记的全部书稿。四年后的今天,完成了这本书的增补稿。可是,物是人非。四年前的舞文是欢愉的;四年后的写作是悲情的。四年前的周先生富有朝气,四年后的周先生已经远行。

难以忘却,先生拿到书时的喜悦;更无法释怀,先生买不到书时的愁容。2015年9月,先生已病重,专门打来电话,询问哪儿有书卖。lO月中旬,去医院看她。那天,从出版社买来的lOO本书已送到她病房。先生还是不安地说:“怎么回事呢?一方面读者买不到书;一方面出版社又卖不出书。这个里面还真有问题,要想想办法。”

记得,新书出版后没两天,周先生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哎呀,兰英,有个地方错了,第55页,徐景新成了徐景贤了。”然后,她自责地说:“我怎么没看出来呢?”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怎么会呢?全书清样出来后,95岁的周先生,每天伏案,亲自校阅了一遍。我也记得,拿到初校稿时,发现错了,已经改过来了,怎么还会错呢?周先生着急地问:“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吗?”书都到读者手中了,怎么补救呢?没办法了,只能期待再版时修改。因此,周先生多次询问:“读者又买不到书,什么时候可以再版呀?再版时,一定不要忘了,把错误的地方修改过来。”

2016年3月4日凌晨,先生在静寂中出了远门。在悲痛中,念起先生对再版的期待,念起四年前先生在签名售书时的那段话:“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希望大家去看赵兰英写的这本书。”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她的志业,弘扬她的品德,像她那样行艺做人,即便达不到她那样的成就,起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告诉自己,一定要假以时日,将这本书修订再版,告慰先生。

可巧的是,文汇出版社新任总编辑周伯军打来电话,希望能够修订一下,重新出版。伯军甚至说:“周先生是我们尊敬的艺术大师,我们一定要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做好这本书。”

本书得以在周先生百年诞辰之时,顺利出版。感谢周总编辑,感谢文汇出版社,感谢周小燕先生子女张本、张文的支持,感谢周天平、李秀英、刘红、张建一、谢震霖、祖忠人、鲍广丽等人的帮助。这也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再版对原文错误的部分作了甄改,新增写了一个章节,即第十一章《生命不息的她》。本章节试图展现先生最后几年的风采,与前十章一起,较为完整地留下先生一个世纪的生命轨迹。

不恰当之处,乞先生亲友、学生、同事和读者不吝指正。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歌唱与她

 一儿童歌舞团

 二《长城谣》

 三法国求学

 四“中国之莺”

 五“从黑夜歌唱到黎明”

 六为人民歌唱

 七文化使者

第二章 学生和她

 一老师改造了我们

 二德艺兼备

 三“听您的”

 四哥俩好

 五山东大妞

 六她有一种大爱

 七人间最美的歌

 ?第三章 教学中的她

 一走向讲台

 二探索中前进

 三盖房打基础

 四因材施教

 五引桥和穿针引线

 六放风筝与抛绳子

 七大黄球

 八烧卖和顶缸

 九书画和云彩

 十千斤念白四两唱

 十一情景提示

 十二肢体语言

 十三灵敏的耳朵

第四章 教研中的她

 一为人民教育

 二美好的歌唱

 三唱好中国歌

 四心儿在歌唱

 五歌唱的整体美

 六中国新声乐

 七走出“三门”

 八周小燕歌剧中心

第五章 砣石乞学习的她

 一《我的学习》

 二学习与改造

 三多门外语

 四汉语专家

 五艺术与科学

 六向民族音乐学习

 七艺术总导演

 八学无止境

第六章 他们影响了她

 一父亲周苍柏

 二母亲董燕梁

 三弟弟德佑和天佑

 四周恩来和邓颖超

 五新的生活

 六洋老师

第七章 性情中的她

 一假小子

 二漏斗

 三面对曲折

 四收支不平衡

 五向报纸上的周小燕学习

 六性本善

 七心灵永远年轻

第八章 家庭中的她

 一朦胧时期

 二海之恋

 三性格互补

 四尿布是他洗的

 五“身后的太阳”

 六做名人的子女是幸福但又是不幸的

 七钱婆婆

第九章 生活中的她

 一幽默与智慧

 二婆婆妈妈

 三对钱和数字没有概念

 四“四朵棉花”

 五顺其自然

 六快乐生活

 七运动在于坚持

第十章 感召他人的她

 一他们回来了

 二教师梯队

 三浩然之气

 四人格魅力

 五毛毛雨,微微风

 六刘云山为她起立

 七下半场足球

第十一章 生命不息的她

 一《长城谣》再响武汉

 二漂亮的进球

 三畅谈中国声乐

 四青春依然

 五生命不息

 幸福跟随她(代跋)

 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无论命运把我抛向哪里、

我都是一只哼着小曲儿的小燕、

人们非要称我为夜莺、

一只快乐而忧伤的夜莺、

不灭的梦带着我飞来飞去、

不小心就飞进你的心里、

让我带着你飞翔着,歌唱着、

享尽精神碧空的美意!

……

这是周小燕先生一本精美画册的扉页上印着的“序曲”,也是她艺术人生的写照。

在修订版中,作者新增写了一个章节,即第十一章《生命不息的她》,详尽描绘了周小燕先生充满爱和美的最后的日子。

赵兰英著《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由文汇出版社推出。

编辑推荐

赵兰英著《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由文汇出版社推出。这是一部关于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周小燕百年人生的传记,曾深得传主认可和喜欢,全书独辟蹊径,从歌唱、教学、 学生、思想、个性、婚恋、家庭、生活等多重视角,以细节入笔,全景展现了一个阳光向上、明晓事理、幽默快乐,大爱无疆的周先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7: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