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朝演义(下青少版)/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武宗命宫人将网抛至湖心,并下令得鱼多的有赏,得鱼少的则罚。于是大家划着船分头下网,武宗开舱坐观,但见三三五五的宫人、侍从揽网取鱼,不觉心旷神怡,流连忘倦。大约过了半日,各舟才纷纷摇荡过来献鱼。武宗按着多寡封了赏,才下令罢渔。后来见进献的鱼中有一条长达数尺,暴睛巨口,与众不同,随口戏说:“这条鱼大而且奇,足值五百金。”江彬站在一侧,正恨扬州知府蒋瑶没有贿赂给他,便启奏道:“泛光湖得来的巨鱼应卖与地方官员。”武宗准奏,命人将巨鱼送给蒋瑶。

过了一会儿,蒋瑶亲自前来见驾,他叩完头就从怀中取出一些首饰,双手捧上:“臣奉命守郡,不敢妄动库银。搜遍家中所有,只有臣妻佩戴的首饰还可上应君命充作银钱,此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请皇上处罚。”武宗大笑不止:“朕要首饰做什么,刚才所说也不过物归原主,应给赏银。你既然没有闲钱,也就罢了。你带来的东西,还赏与你的妻子去吧!”蒋瑶叩谢。武宗又问他:“听说此地有一琼花观,究竟花状如何?”蒋瑶叩头:“从前隋炀帝曾到此赏玩琼花,至宋室南渡,此花憔悴而死,现今己绝种了。”武宗怏怏地问:“既无琼花,可有另外的土产?”蒋瑶只答:“扬州虽然号称繁华,异产却是有限。”武宗问:“苎麻白布不是扬州特产吗?”蒋瑶不敢多言,只好再叩头:“臣领命了。”武宗命他退下,蒋瑶回到官署,备办了细布五百匹当作贡物。

武宗一行从扬州抵达清江浦(在今江苏淮安),又到太监张阳家,设宴张灯,君臣共乐三日。武宗问张阳:“朕途经泛光湖,观看捕鱼十分快意,清江浦是著名的水乡,想必也有湖沼大泽,足以取鱼。”张阳奏对:“此地有一积水池,汇集涧溪各流,水势很深,鱼族繁衍,兴许可以布网呢!”武宗心喜:“你可以先去预备渔网,朕明日观渔。”张阳领旨,当即就去办妥了。

第二日,武宗带着侍从前往积水池滨,只见此地层山百叠、古木环绕,中央有一池沼颇为雅致。武宗对张阳说:“这池占地不多,颇觉幽静,但欲取鱼不能驾驶大船,只能用渔舟呢!”张阳回禀道:“池中有小舟可以取用。”武宗忙问:“在哪里?”张阳答:“多停泊在芦苇之中。”武宗当下舍陆登船,行了不到一里,果然瞧见两岸杂草中泊有渔舟,遂命侍从各驾小舟四散捕鱼。

武宗瞧了一会儿,不觉兴起,也打算改乘渔舟亲自捕鱼。张阳劝阻:“圣上不便亲自捕鱼。”武宗却全不在乎,仗着威武跃上小舟,四名太监随之下船,其中两太监划桨,两太监布网,一行人渐渐地驶入中流。那水中恰有一尾白鱼,银鳞灿烂,熠熠生光,武宗道:“这鱼煞是可爱,何不捕了它去?”两太监领命张网,偏偏这鱼儿刁滑得很,不肯投网。网到东,鱼过西;网到西,鱼过东,网来网去总不能成功。武宗焦躁起来,竞从舟中取出鱼叉,亲自试投,不料用力太猛,船身一歪,扑通扑通数声,五人都跌入水中去了。

武宗坠入水中,险些被淹死,幸亏操舟的两个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游过泳,因此见武宗落水,却也毫不慌乱,而是急忙游近武宗身旁将他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另外两个太监也得以被旁人救起。只是武宗生平并未游过泳,并且日日纵欲,元气大亏,寒秋天气甚是凛冽,所以虽然脱险,但已是鼻息细微,不省人事了。那时御舟中带着御医,他赶紧极力施救,武宗才把池水吐出,渐渐苏醒,只是龙体受损,落下了大病。至此一行人不再耽搁,不目便抵达了京城一郊县,武宗先聚众商议处置宁王朱宸濠谋反之事,随后便勒令其自尽,又将其一帮逆党,连同家属全部正法,钱宁等人也在其中。

武宗自以为亲征凯旋,便令人祭告宗庙,不久又补行郊祀大典。哪知他跪拜行礼时,顿觉心悸目乏,一时间竟支撑不住昏了过去。自此武宗便在豹房养病,数月仍不见好转,众臣都很担忧,只有江彬等人越加骄恣,竟矫传圣旨,改西官厅为威武团营,自称兵马提督,领率边卒。自此常在外办事,无暇入宫。P2-3

书评(媒体评论)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对于历史普及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发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的感慨。

对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掌握,需要从小积累,阅读经典,强基待发。蔡东藩先生的这部大书自成系统,史料丰富确凿,文笔生动雅趣,即将出版的历史演义青少版,在文本上又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难度的问题,既有骨架,也有情节,既读得懂,又能读出兴趣,我很期待这套书的面世。

殷俊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深阅读,读经典

我的童年时代书籍少,但我们在不多的书籍里如饥似渴地读,不经意间把一本书反复读。这与当下流行的“轻阅读”“快阅读”完全相反。但必须承认,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深阅读”习惯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五岁时,识字不多,家里有一套《说岳全传》,开始只是认字,然后在字里行间理解词语,后来能看明白故事,再后来能读其中的诗句,如此反复,已经无法确定到底看过多少遍。这一阅读经历至少对我产生两大影响:语文不差,喜欢历史。

有位历史学博士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读书还是要读经典。青少版的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将传世经典甄选提炼、做大众化的改编,同时字斟句酌,在行文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雅趣,细细品味鲜活的画面感和历史的生活味,在阅读中渐渐形成问题,这,正是目前历史教与学中所需要的。

陶涛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向更根本、更永恒的经典致敬

蔡东藩被称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著的历史地位无须赘言,但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在当代却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部融斐然文采和渊博学识的历史名著,就曾因“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而被用作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而如此名作,如今终于得以做大众化的改编,为青少年和普通读者所亲近,势必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难得的经典。近两年民国老课本颇受热捧,这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感、趣味性与可读性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本必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多方面的智慧。”这套同样源于民国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无疑将发挥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另辟蹊径。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  历史读物的文学味

历史读物不光注重史观、史实,还要关照可读性和文学性,如此方能实现普及阅读的使命。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蔡著这部中国历史演义大书,既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来读?市面上蔡著的原版和改写版本众多,有白话版、小说版……这套青少版保持原作脉络主线,调整文风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普及阅读,又适当保留了凝练的四字用语和古典文学趣味,既是正史读本,又是文学读本,在“雅文学”与“通俗小说”中寻找平衡,改写定位的分寸拿捏值得称道,在历史知识之外,对于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曹松林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史与二十四肩齐,文则三国身后

中国史家历来就有史德、史识、史才之说,这三个方面,蔡东藩先生及蔡著都值得称道,尤为可敬。蔡著史实可比肩《二十四史》,但更好读;用章回小说体例及文学语言表达,虽然在文学造诣上稍逊于《三国演义》,但不像《三国演义》“七分史三分文”,而是“语皆有本”,堪称中国传记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只演绎了《三国志》,蔡著却演绎了整部《二十四史》。

现今中学历史教育兴起“史料教学”,期望“论从史出”;提倡“虚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同历过程。但因诸多原因,实践困难多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历史书,多读好读的历史书。这套以蔡著改写的历史读本,如若作为辅助读物,无疑将有利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与学习。

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正高职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

目录

【第二十一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失依傍江彬伏诛

【第二十二回】

设醮坛世宗祈子信方士嘉靖崇道

【第二十三回】

救亲子严嵩受辱议边务夏言含冤

【第二十四回】

寇京城俺答纵火斥奸臣贞吉获罪

【第二十五回】

附权贵仇鸢得势劾严嵩继盛遇害

【第二十六回】

媚干娘文华邀宠忤懋卿海瑞罢官

【第二十七回】

失圣宠严嵩倒台辱谏臣世蕃伏法

【第二十八回】

斥高拱冯保得势排异己居正昧心

【第二十九回】

整吏治张公变法忤郑妃东林议政

【第三十回】

拒倭寇平壤生乱诩战功杨镐丢官

【第三十一回】

遭群议福王就藩闯宫门莽汉被擒

【第三十二回】

用杨镐全军尽覆惑熹宗客魏得宠

【第三十三回】

化贞痛失广宁城魏阉喜得点将录

【第三十四回】

殴御卒解救顺昌筑生祠趋附忠贤

【第三十五回】

袁崇焕巡抚辽东明熹宗游幸西苑

【第三十六回】

迎思宗忠贤伏法中敌计崇焕遭囚

【第三十七回】

后金扰明廷大惊灾荒频嘉胤起义

【第三十八回】

诛流寇自成封王失中原恩宗求和

【第三十九回】

克承天闯王建都上煤山崇祯自缢

【第四十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覆半壁明史收场

序言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出版的这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是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的。为强调给中小学生及青少年读者普及历史知识的意旨,改称《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共10本,成为一个系列。据我所知,这是中国出版史上关于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第一个定位青少年读者的改写版本。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秀才,1910年赴京赶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他因厌恶官场,于1911年称病还乡,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战爆发后,他不愿意生活在日寇铁蹄之下,辗转避难,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抗战胜利前夕不幸去世。《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蔡东藩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巨著。从1916年到1926年,蔡东藩耗费10年心力,先后完成了《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

演义》《民国演义》共11部作品,约六百余万字,从秦始皇写到公元1920年,描述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该著作跨越时间之长、涉及史实之繁、描写人物之众、规模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因而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部巨著对应二十四史,光是必须阅读的正史就达4c)52卷,何况还必须参考浩如烟海的野史杂著,以其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巨作,实在是中国著述史上的一个奇迹。

如此巨著,蔡东藩的写作态度却十分严肃端谨,绝非粗制滥造。他始终谨慎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写作原则,以正史为基本依据.又旁征博引野史杂著,“义以载事,即以道情”,正文之外,又自作批注评点。内容宏富,叙述生动,语言雅洁,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容,因而成为中国通俗历史著作的经典。

书一面世,即洛阳纸贵,风行一时,当时销售已达10万部之多,深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欢迎。时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张海澄曾写信给会文堂新记书局,说此书“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特采作课外补充读物”。毛泽东也十分看重此书.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曾专门致电李克农,叫他在国统区代买这套书,这套书目前仍存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书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适合大众的历史读物,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也看中了这套书,认为这部书自成系统,“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句《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于是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55年用原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的纸型重印此书,总名《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加上“新编”二字,顾颉刚先生还为此书写了序言。此后这套书不断被各家出版社重印出版,行销四方,至今不衰。这套书不仅是中国著作史的一个奇迹,在中国出版史和中国历史读物的出版史上,蔡东藩所受到的欢迎,也只有少数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可以相比。而在普及中国历史知识方面,蔡东藩无疑作出了自己巨大而特殊的贡献。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比之《三国演义》,略输文采,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卷帙浩瀚而又通俗生动的中华通史,是普及中国历史知识的绝好读物。不过原书虽本白话,语言通俗,但毕竟成于九十多年前,如今读来已是半文半白,只适合中等以上文化读者阅读,对年纪较轻、学业负担较重且闲暇时间甚少的中小学生和一般青少年并不合适。一者语言文白相杂,多少有点阅读障碍;二者趣味偏于古典,学生难免有些隔膜;三者部头太大,学生没有时间通读;四者因规模大而价格偏高也成了中小学生阅读此书的障碍。故此书虽有许多种版本流传,却难以进入学业繁重的中小学生和青少年这个读者群体。

1999年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相继颁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自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成分,语文课程、历史课程、政治课程乃至其他相关课程,都从自己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对历史知识普及读物的强烈需求。但是,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实际上现在还没有一种难度适中、篇幅适中乃至图书价格适中而又覆盖全部中国历史的普及读物,可以满足小学高年级、初高中生及普通青少年这个特殊读者群体的特殊阅读需求。所以,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改写成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绝好选择,相信会受到青少年读者广泛的欢迎。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基础教育改革走了十五六年的路程,如今已经深入到更具实质性的层面,开始面对那些长久难破必须攻坚的艰难命题,从文史课程来说,我们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形成根底扎实枝叶美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直难以实现突破的困局。我们这套读物想在这个方面有所贡献。由于这套读物兼具历史读物和文学作品两种特性,我们希望中小学生能在这套读物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初步形成自己关于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框架,一方面也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因此,我们这套读物并不单纯地追求通俗浅易,而是适当地保持着某种阅读的难度,并有意识地适度地追求史传文学特殊的古典意趣,以引导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面对陌生的知识和陌生的词汇,从而一边积累历史知识,一边也积累文学语汇,得到文史两方面的双重收获。用过于直白浅俚的白话来写历史,这样的读物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青少年应该主动接触一些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书籍,尤其是历史读物。

随着新媒体写作不断侵入我们的生活,不断圈占我们的阅读时空,当下的青少年不由自主地越来越滑向轻阅读和快阅读,碎片化的阅读状态已经蔓延开来,这是科技创新对人类阅读生活的不可抗拒的裹抉。不过人类是拥有足够智慧来调节这种状况的,我们提倡青少年在难以避免的轻阅读、快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份清醒,自觉地分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一些慢阅读和深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让自己的知识基础厚实一些,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以免在浮光掠影的碎片化阅读中。那这套读物我们是怎样具体操作的呢?我们的做法是:

1.原著有11本,分为《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

义》《居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为强调给中小学生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意旨,将原名《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改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为使书名更准确地指示内容,将《前汉演义》改为《秦·西汉演义》,《后汉演义》则改为《东汉·三国演义》,《南北史演义》后半部涵盖了隋朝历史的内容,则改为《南北朝·隋朝演义》。《民国演义》因属于现代史一个不完整的片段,故此次改写不予列入。

2.原著每本有100回,只《五代史演义》《元史演义》为60回,总字数近600万罕,如《明史演义》就有56万字。此次改写缩减规模,单本缩至20万字左右,统一改为40回。这样,约折其三分之一,总字数在200万字左右。

3.原著是章回体小说,每回都有双句对偶回目,改写后仍保留双句对偶回目。因-改写之故,各回情节有些变化,故重拟回目,务求生动醒目,既概指内容,又提示精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原著有回评和夹批。夹批作为中小学生读物,似有不宜,遂尽丢C。回评用于提炼章回内容,揭示事件来龙去脉,多具启发意义,我们在增删合并文稿的基础上.对应章回重新撰写回评,对于原书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回评内容加以梳理,酌情保留。由于原作者所属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原书中吹捧帝王龙种、君权神授以及其他明显属于封建迷信的观念情节,也辨别去留,并请读者注意。

5.缩减改写,势必对情节人物有所删略,但会确保体现历史的主体面貌,勾勒其演变轨迹,详写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略写次要枝节人物事件,务求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6.注意史实与艺术描写之间的美学关系,在保证传达正确的历史知识基础之上,做到故事性强,有吸引力,情节生动趣味,语言精练自然,风格清新爽人,务求青少年喜闻乐见。  7.在改写版本的基础上,我们在开篇增加一个导言,衔接各朝代的发展脉络,提炼朝代主要内容和兴衰原因,意在让青少年和大众读者能更好地阅读本书,理解各朝代的发展轨迹。

我们要求改写者必须熟读蔡书,重读正史并浏览今人史著,烂熟于心之后再整体重新构思,确定取舍详略,把握重点人物事件,并注意纠正蔡著中的讹误;针对我们的读者对象,确定自己的风格,把改写视为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树立为青少年读者写一本好书的责任感,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追求最好。十位执笔者,各自改写一本,全书总体面貌相近,各册又有个人特色。

参与改写的十位作者都是有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其中八位是大学古典文学或相关专业的副教授,两位是深受学生爱戴追捧的语文教师,而且都是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他们既有扎实的文史功底,也有丰富的写作经验,还都正值好年华,一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业有所专,学有所长,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与追求文学写作的趣味性两方面有双重追求,也有能力去达成这种境界。

这套书的创意来自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兵先生,作为青少年读物的出版人,出于对青少年成长的责任感,他始终关注整个出版过程,他的恩师、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的创意和编辑出版,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如今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各册书稿汇集起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预计的目标都较好地实现了。总体上说,既依托了蔡著,又成为自成一体、自有风格的新的历史读物。我们相信,这是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出版改写史上的一次全新的创造性的劳动,也为我们的青少年提供了一套既是历史知识,又有小说趣味的生动读物。由于时间仓促,工作中如有不足之处,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以待再版时修正完善。

谭邦和

2014年6月18日

内容推荐

草根皇帝朱元璋,废相删盂,专制已达巅峰。围绕皇权,君臣博弈,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大诛功臣,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武宗乱政,礼议之争,万历怠政,其间又夹杂宦官专政,忠奸斗争,宫闱阴谋,朱明渐入深渊。李自成愤而起义,满清铁骑入关,回看大明盛世,已化作昨日烟尘。

像《三国演义》一样轻松阅读、生动有趣,像《明史》《清史稿》一样翔实可信,可为借鉴。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丛书,真实再现了封建体制渐趋僵化,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渐趋落后的历史进程。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明朝演义(下青少版)》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为章回体结构,剪裁得体,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集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是值得去阅读、体味的历史著作。

编辑推荐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三国演义》为体,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览百世兴衰。本套书备受当代、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本套书几乎涵盖所有历史典籍和历史小说的内容,可谓是一本读懂中国历史,揭穿所有历史影视剧的谎言,展现一副真实的历史风云古今长线,甚至可以从中找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所有历史。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明朝演义(下青少版)》是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