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遵从一个看似偶然的承诺,一位孝顺的儿子踏上了漫漫的旅途。一路行来,他经历了诸多困难,甚至是生命的危险,还有更多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风土人情”,从中体会着喜怒哀乐以及灵魂洗礼。涤荡起伏,惊心动魄的经历,让他变得简单、快乐、安宁。
郑红兵编著的《十万里路三千天》是一部跨越将近十年时间、超过了十万里路的游记作品,更是一段改变一生的朝圣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万里路三千天(改变一生的朝圣全彩珍藏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郑红兵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遵从一个看似偶然的承诺,一位孝顺的儿子踏上了漫漫的旅途。一路行来,他经历了诸多困难,甚至是生命的危险,还有更多闻所未闻、不可思议的“风土人情”,从中体会着喜怒哀乐以及灵魂洗礼。涤荡起伏,惊心动魄的经历,让他变得简单、快乐、安宁。 郑红兵编著的《十万里路三千天》是一部跨越将近十年时间、超过了十万里路的游记作品,更是一段改变一生的朝圣故事。 内容推荐 郑红兵编著的《十万里路三千天(改变一生的朝圣全彩珍藏本)》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游记作品。为了重新感受生活的意义,一位孝顺的儿子踏上了漫漫的旅途。一路行来,他经历了诸多困难,甚至是生命的危险,也正是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让他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快乐。于是,他记录下这三千天、十万里路的外在与心灵的行走,并反思如何自我改变。是啊,通过那些行走与经历,我们学会安静下来,与自己坦诚对话,并从中收获真善美的力量,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正内涵。 目录 第一章 冥冥之中的缘分 病在母身,疼在儿心(祸不单行,妈妈连得两病) 终于遇到个以前没听过的治病良方(妈妈的病,还有的治) 拜访甲木英丹大师(从山西到阿拉善) 心病还须心药医(妈妈的病终于有好转) 第二章 仓央嘉措的传说 一个心愿(与甲木英丹大师话别) 一代尊者,仓央嘉措(从阿拉善到山西) 无言的承诺(准备上路:走向朝圣之路) 第三章 首次踏上旅程 三人小分队整装待发(从山西到阿拉善) 一个让人遗憾的消息(甲木英丹大师圆寂了) 风化严重的古长城(从阿拉善左旗到银川) 那一片贫瘠的小山坡(从银川到兰州) 传说中的拉卜楞寺(从兰州到夏河) 旅程出现了分歧(从拉卜楞寺到兰州) 第四章 未完成的藏区之行 塔尔寺三绝(从兰州到西宁) 青海湖的日落(从西宁到青海湖) 玉树之行的遗憾(从青海湖到玛多) 第五章 第二次赴玉树圆梦 这不只是一块石头(出发) 略有些失望的通湖草原(从阿拉善到通湖草原) 沙漠中度过的第一夜(从通湖草原到沙坡头) 不太顺利的一天(从沙坡头到夏河) 第六章 遇到奇石并到达玉树 奇石——幸运的象征(从夏河到拉卜楞寺) 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从拉卜楞寺到西宁) 与青海湖的亲密接触(从西宁到青海湖) 一下子有了高原反应(从青海湖到玛多) 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玉树(从玛多到玉树) 第七章 寻找石头之旅 仓央嘉措和如母石(从山西到北京) 助手也要培训(从北京到山西) 追忆甲木英丹大师(从阿拉善到银川) 拜会尼隆活佛(从银川到西宁) 发现一块紫色的如母石(从西宁到湟水谷地) 白玛秀措受伤了(从湟水谷地到青海湖) 第八章 藏獒以及藏区的禁忌 藏獒!藏獒!(在青海湖上的一处蒙古包里) 机灵的小黄也犯了忌讳(从青海湖到共和) 第九章 遭遇高原反应和泥石流 可怕的高原反应(从共和到玛多) 汽车也有高原反应(从玛多到玉树) 又找了很多石头(小苏莽寺) 开会决定要一次长时间的路程(在玉树宾馆的房间里) 能从泥石流脱险那是何等幸运(从那曲到尼玛乡) 藏人的纯洁让人震撼(拉萨见闻) 第十章 路途艰辛却也有一些惊喜 你的朋友生病了,他自己不知道(在拉萨) 热情友好的蒙古人(互助) 不计其数的滚石险些砸中汽车(去往拉萨的路上) 深沟翻车,奇迹大于危险(某处不知名的小河沟) 沙漠奇遇记(腾格里沙漠) 后记 继续在路上 附录 如母石之美 试读章节 病在母身,疼在儿心 1996年底的一天清晨,扎西尼玛的母亲像平常一样,在床上醒了后打算起床洗漱、做全家人的早饭。但是,起身、穿衣、转身、下床……简单的几个动作,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做起来格外地困难。 躺在床上,老人的后背很重,腰部更像是有千斤重,牵扯着身体,别说起身,哪怕动一下也伴随着剧痛。这突如其来的病征让老人一下子慌了神,挣扎了大概几十秒钟,老人才缓过神来,老人想:这是腰椎的老毛病又犯了。 “扎西!扎西。” 幸好,老人平时和自己的小儿子住在一起。 觉察出妈妈的声音有些异样,在另一个房间刚刚起床的扎西尼玛赶紧来到妈妈的房间,看到妈妈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赶忙打了120急救,和妻子一起抱上妈妈奔赴医院。 在去医院的路上,扎西尼玛看着躺在担架上的妈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闷得让人难受。 其实,扎西尼玛的妈妈腰疼已经有20多年,但一直没有重视这件事儿。每次疼起来,顶多是贴几片膏药,躺几天,也就好了。 这种病,最忌讳的就是劳累。最近快过年了,扎西尼玛和妻子工作忙,妈妈想着多替儿女分担些家务,于是每天都不停地打扫卫生、收拾屋子…… 这么想着,扎西尼玛更加自责,不用问医生他都知道,妈妈这是年底干活累病的。 十几分钟后,救护车停在了离家最近的综合性医院。如扎西尼玛所料,经过一番检查,妈妈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众所周知,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也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立即手术,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复发,因此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保守治疗是最实际的方法。 说是保守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针灸、按摩能缓解疼痛,大多数时间要做的就是在硬板床上躺着。扎西尼玛记得,曾听人说起过,有朋友得过这种病,曾经整整在床上躺了一年才能起床、下地。想到自己的妈妈还不到60岁就要忍受如此病痛,况且妈妈平时是个闲不住的人,让她这么躺在床上,简直是一种煎熬。 出了医院回到家,妈妈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躺在床上“治疗”。 正赶上农历新年前后,人来送往。可妈妈既动弹不得,又疼痛难忍,整天都愁眉苦脸,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再重新站起来。百善孝为先,对扎西尼玛来讲,看着往日身体硬朗的妈妈突然之间只能躺在病床上,他真恨不得能代替妈妈受这份罪。 一天,妈妈在床上躺了一上午,觉得状态还不错,想下床去个厕所,可是无论她向左翻还是向右转,一使劲腰部牵动着大腿揪心般的疼——仿佛从腰到腿有一根筋,只要她一动,那根筋就触动了体内神经,像触了电。在床上挣扎了将近三分钟,她还是动弹不得。 “唉,连大小解都不能自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这么想着,妈妈的情绪更加悲观。 其实,很多病症的好坏,最关键在于病人和家属心理上的负担是否减轻。扎西尼玛在经历了为妈妈四处求医问药而不得解决后,心酸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而性急的妈妈此前几十年都没有如此长时间的卧病在床,才几个月的工夫,不仅头发白了,人显老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次复查中,她又被确诊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疾病,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在病征上要严重许多。如果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让妈妈的精神一蹶不振,那么糖尿病对于她来讲无疑被宣判了“无期徒刑”,她的后半生将伴随着每天不停地打针、吃药而度过。如此一来,无论是妈妈还是扎西尼玛都更加郁郁寡欢。 本来,在硬板床上平躺了几个月,妈妈病情已有所好转。天气好的时候,即使腰腿疼走不了几步路,她也能下楼散散步,晒晒太阳。可自从患上糖尿病,妈妈索性闷在屋子里不出门。好多次,扎西尼玛想让妈妈出门逛逛,换换心情,可妈妈心里明知儿子是好意,到了嘴上反而发起脾气,“我这个样子,天天吃药、打针,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再怎么逛也没什么用啊!” 看着妈妈发脾气,扎西尼玛知道她是心里不好受,可病在母身,疼在儿心,扎西尼玛心里何尝是个滋味!而就在他为妈妈的病劳形伤神时,一次偶然让他豁然开朗。P2-5 后记 从2006年至今,扎西尼玛和他的助手们年年往来于从阿拉善到拉萨的这条朝圣之路上。 为了当初对甲木英丹大师的一句承诺,扎西尼玛走上了仓央嘉措尊者当年的朝圣之路。 而这条朝圣之路,也改变了扎西尼玛的一生。 9年时间,5万多公里,100多吨如母玉石,报废了两辆汽车,朝圣途中数十次的危险和死里逃生……这些平凡的数字背后,是不平凡的经历,以及扎西尼玛坚定的纯粹的信仰。 曾经有人问过扎西尼玛:“何时将停止朝圣的脚步?” 他脱口而出:“我想应该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为止,我觉得我有一种使命感。” 据传说,300年前,仓央嘉措尊者在通过修行之路完成了佛法的弘扬。 而300年后,扎西尼玛以朝圣者的虔诚,在这条修行之路上寻找到了自我和灵魂。 在追寻尊者足迹的旅程中,他渐渐发现,现代都市人和依然继承了仓央嘉措那个年代大部分传统的西藏人的内心,是两个迥异的世界。人生本来无常,生命自有比欲望得到满足更加重要的意义,何须浪费时间贪恋、执迷于那些虚名浮利的烦恼呢?扎西尼玛说,这些我们往往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能领悟的道理,是很多西藏人从一开始就笃信不疑的常识。 一切因果皆是度,一切轮回皆是缘。 扎西尼玛并不会停下,他将继续在路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