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编著的《语言文化探索》为外国语学院大类必修课,每学年上学期开课,授课对象为外语学院英、德、日三个专业大二学生,每周授课2学时,学生人数为150左右。这门课程以本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带有学术探索性质,深入挖掘广受关注的各类语言热点问题,探索语言现象背后的理论争论,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善于思辨的学术精神,将艰深的语言理论和现实的语言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受到学生欢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语言文化探索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赵宏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宏编著的《语言文化探索》为外国语学院大类必修课,每学年上学期开课,授课对象为外语学院英、德、日三个专业大二学生,每周授课2学时,学生人数为150左右。这门课程以本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带有学术探索性质,深入挖掘广受关注的各类语言热点问题,探索语言现象背后的理论争论,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善于思辨的学术精神,将艰深的语言理论和现实的语言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受到学生欢迎。 内容推荐 赵宏编著的《语言文化探索》一书旨在通过探讨现实中的语言热点问题,培乔学生对语言研究兴趣及敏锐观察、深入思辨的能力,架设起语言现实通往语言理论研究的桥梁。 本书从人们关心的繁简字、拼音化、普通话和方言、文言和白话、翻译腔、外语热等社会热点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到语言现象背后具有普世价值和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和理论纷争,将语言理论和语言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本书将当代中国的语言问题放到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结合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加以探讨。 本书借鉴西方语言研究发展的思想成果,向读者介绍现代语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注重在中西语言文字之间、中西语言理论之间和中西语言思想之间的对比研究,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勇于批判的学术精神。 全书分上下两编,每编五讲;选材兼顾趣味性和理论性,涉及不少存有争议的问题;每讲均附有“思考题”提供讨论的材料。上编《20世纪汉语生活的变迁》主要介绍汉语、汉字在西方语言文字理论的影响下,一百年来白话文运动和汉语拼音化运动的得失成败,以及它们对当今语言生活的影响。下编《语言问题散论》针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研究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展开讨论。 目录 上编 20世纪汉语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跌落神坛的汉字 1.汉字在古代中国神圣的地位 1.1 仓颉造字的传说 1.2 敬惜字纸的传统 2.废除汉字的呼声和汉字落后论的形成 2.1 “五四”时期对汉字的批判 2.2 汉字落后的原因 3.汉字落后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4.汉字落后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4.1 世界文字发展的三阶段论 4.2 文字的“符号之符号”论 5.反对废除汉字的声音 思考题 第2讲 汉语拼音化运动 1.西方人设计的拼音方案 1.1 利金方案 1.2 马礼逊方案 1.3 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及邮政式拼音 2.从切音字到拉丁化新文字 2.1 切音字运动 2.2 国音字母(国语运动时期) 2.3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3.汉语拼音方案(文字改革运动时期) 3.1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3.2 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3.3 汉语拼音方案“三不是”的原则 3.4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和推行 4.汉语拼音化的前景 4.1 语言文字工作的新阶段 4.2 国际拉丁化浪潮和汉语拼音化的曲折道路 思考题 第3讲 一文两字的困惑 1.“恢复繁体字”的声音 2.繁体字使用的现状 2.1 关于繁体字使用的法律法规 2.2 繁体字的使用现状 3.简化汉字的进程 3.1 1949年以前汉字简化的努力 3.2 1949年以后的汉字整理和简化 4.繁简汉字之争议 4.1 “述而不作”的简化原则 4.2 同音代替和同音合并原则 4.3 类推简化 思考题 第4讲 萎缩的方言 1.方言的魅力 1.1 方言的表现力 1.2 方言和地方文化 1.3 方言和汉语研究 2.方言的生存现状 2.1 汉语方言的分布 2.2 方言的萎缩 2.3 方言能力下降 2.4 地方文化的困顿 3.“推普”和方言 3.1 推广普通话 3.2 “推普”对方言的影响 3.3 对方言流失的放任态度 4.一体化vs多元化 4.1 “粤语保卫战”背后的文化焦虑 4.2 主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思考题 第5讲 文言的落寞 1.文言和白话 1.1 何为文言,何为白话? 1.2 历史上的文白关系 1.3 当代文言能力下降 2.白话文运动 2.1 白话文运动简介 2.2 白话文运动中的不同声音 3.创制白话 3.1 创制白话文的方法 3.2 通过直译改造汉语 3.3 欧化的汉语 4.语文教育的变革 4.1 教育政策的变化 4.2 教学实践的变化 4.3 文白之争的延续 5.当代文学的语言困境 5.1 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力 5.2 顾彬对当代文学语言的批评 6.今日文言 6.1 文言“复兴” 6.2 “假文言”的浊流 思考题 下编语言问题散论 第6讲 汉语是难学的语言吗? 1.汉语难学吗? 1.1 “汉语难学论” 1.2 “汉语不见得难学” 1.3 对“汉语难学论”的初步讨论 2.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以词汇为例 2.1 词汇和词库 2.2 英汉词汇结构的比较 2.3 双音化:汉语词汇系统的简约手段 3.“汉语难学论”何以形成? 3.1 “汉语难学论”实为“汉字难学论” 3.2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 3.3 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 4.汉字教学的种种尝试 4.1 随文识字,识写同步 4.2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4.3 集中识字,识写分开 4.4 对外汉字教学的新尝试 思考题 第7讲 翻译的可能与无能 1.翻译:一捆矛盾 1.1 翻译与创作:一部《圣经》谈翻译 1.2 形式与意义 1.3 直译与意译 1.4 归化与异化 2.英汉不可译现象举例 2.1 文化不可译 2.2 文字不可译 2.3 语法不可译 2.4 英汉语中的形象化诗歌 3.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翻译观 3.1 文化不可译和语言不可译 3.2 语言相对论和不可译性 思考题 第8讲 英汉语中的外来语 1.英汉外来语概观 1.1 英语外来语概况 1.2 汉语外来语概况 2.英汉外来语的引进 2.1 英语引进外来语的方式:“借贷” 2.2 汉语引进外来语的方式:“转写” 3.英汉外来语的同化 3.1 英语外来语的同化 3.2 汉语外来语的同化 4.外来语的规范 思考题 第9讲 外语教育的思考 1.学英语的热潮 1.1 全球化浪潮和中国英语热 1.2 “双语教育”低龄化趋势 1.3 我国“双语教育”的实质 2.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思考 2.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2.2 低龄外语教育的利弊 3.外语和母语 3.1 外语教育的“低产出” 3.2 母语教育的落寞 3.3 国人汉语水平的下降 3.4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根基 思考题 第10讲 语言研究的中国传统 1.现代汉语研究的西方理论情结 2.中国的传统语言研究 2.1 中国传统语言研究简介 2.2 中西语言研究传统对比 3.中西之间的行走 3.1 借鉴西方理论 3.2 继承小学传统 思考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