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钱文忠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讲稿。本书对《三字经》全文做了详尽注释,使读者能轻松阅读这一蒙学经典,免去了查阅资料之苦。书中还以“小知识”的形式,对文中提到的人名、职官、典故、成语等做了注释,方便读者阅读和积累知识。

内容推荐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讲稿。作者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心理,对《三字经》这本古老的蒙学著作做了新颖、深刻、富有启迪的解读,给现代人的生活提供道德、规范上的借鉴,为现代人的心理困境指明出口,在当时掀起了《三字经》热。本书是对《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重新整理和编排。本书拟对书中的芜杂部分进行压缩,提取体现作者个人风格、解读精当、富于启迪的内容,编成一本简洁、凝练、风格鲜明的“精粹本”。

目录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四讲

第二十五讲

第二十六讲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八讲

第二十九讲

第三十讲

第三十一讲

第三十二讲

第三十三讲

第三十四讲

第三十五讲

第三十六讲

第三十七讲

第三十八讲

附《三字经》全文

试读章节

每到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拿到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的新课本。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的教科书是什么样子的呢?古代确实有教科书,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它们教孩子们识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

宋朝以后,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从形式上看,它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可以吟唱,易于记诵。从内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因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

宋朝以后流行的启蒙书,主要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为“经”呢?古往今来,无数的中华儿童从《三字经》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更多的人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从小听诵《三字经》,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启蒙经典。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体会,才能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人之初,性本善”。它讲的是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究竟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所有的传统文化都绕不开人性论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先秦的时候,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三派说法。

一派是孔子的说法,他的意见是紧接这六个字的后六个字qj生相近,习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一派是荀子的说法。苟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一个小孩子生下来,饿了就要吃奶,会管母亲很劳累吗?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吗?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孟子并没有明确地说“人之初,性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在这里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而应把管理、运作的权力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走了下来。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应该教育他,引导他,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

即使在儒家学派的内部,对于人性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在《孟子》当中,有一篇叫《公孙丑上》,里边就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P3-5

序言

在当代人的视界中,《三字经》这本启蒙读物既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人们可以熟练引用《三字经》中的句子,却并不了解它的来历、源流;教育史研究者们承认《三字经》在传统教育当中的地位,却又对它的意义和价值语焉不详。本书作者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对《三字经》这本古老的蒙学读物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阐释。钱文忠教授强调了《三字经》的“经”的身份,从《三字经》难以替代的启蒙功能与文化价值人手,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梳理。他尤其关注《三字经》的当下意义,用典型的事例、生动的故事,阐明《三字经》对当代中国人修身、处世、学习、成长的指导作用,展示了古老的《三字经》永恒的生命力。解读经典的同时,作者也传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讲稿当中随处可见论证的智慧和思辨的趣味,作者颇具个人风格的评论和见解,成为这本讲稿的特色部分。

这本《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是对钱文忠教授“百家讲坛”讲稿的重新整理。书中删除了原讲稿中略显繁冗的口语化语言,提取了承载着作者思维、观点的精华环节,并对语言文字做了适当润色。

由讲述引出故事,再以故事推动说理,是钱文忠教授讲稿的一大特色。为清晰呈现作者思路,我们设置了“开讲”和“故事”两大饭块。“开讲”部分是作者的讲述,渐次展现作者的思维路径。“故事”部分则突出原讲稿中“讲故事”的魅力,把书中精彩的故事独立出来,呈现故事的迷人。作者的讲述与故事相互映衬,互为补充,读者在对照、参看的同时,自然会得到启迪和感悟。

本书对《三字经》全文做了详尽注释,使读者能轻松阅读这一蒙学经典,免去了查阅资料之苦。书中还以“小知识”的形式,对文中提到的人名、职官、典故、成语等做了注释,方便读者阅读和积累知识。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出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小小普及。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关注传统文化、阅读传统文化作品的队伍中来。

中华书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