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祥伟编写的《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分四个部分,引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具体分析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的各种表现和社会影响以及对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构建新的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具体分析了现有模式以及合作模式遵循的原则和构建的方式。最后介绍了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和合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引发了许多理论问题
1.1.2 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为世界网络大战埋下了隐患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揭示因特网国际治理的美国单边控制
1.2.2 积极探讨和平解决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的途径
1.3 文献综述
1.3.1 因特网萌芽期的国际治理研究综述(1946年-1977年)
1.3.2 因特网发展期的国际治理研究综述(1977年-2012年)
1.3.3 因特网国际治理及其研究的逐步成熟期(2012年至今)
2 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
2.1 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的各种表现
2.1.1 政治观念冲突
2.1.2 管理制度冲突
2.1.3 治理手段冲突
2.2 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的社会影响
2.2.1 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2.2.2 影响世界和谐稳定发展
2.3 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2.3.1 国际关系的退化
2.3.2 信息资源不对称
2.3.3 网络跨文化冲突
2.3.4 网络帝国的崛起
3 构建新的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
3.1 目前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分析
3.1.1 美国单边控制为主
3.1.2 国际组织协调为辅
3.2 新型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遵循的原则和建构的方式
3.2.1 新型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遵循的原则
3.2.2 新型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模式建构的方式
4 因特网治理的国际冲突和合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1 因特网治理国际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4.1.1 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挑战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4.1.2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正在实现其全球政治霸权和道德领导权
4.2 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2.1 因特网治理国际合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4.2.2 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因特网文化:以社会学习理论为视角
4.2.3 加强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营建设:以建构主义为视角
4.2.4 培养国际网民对中国的情感依赖:以情感教育理论为视角
4.2.5 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