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代前言——九十年后回头看
上篇
1980
说“朦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1981
有感于“新的美学原则”之“崛起”
1982
答一份题意“朦胧”的试卷
新诗·现代派·屈原
“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新诗乱谈之一
1983
危机与繁荣新诗艺乱谈之二
朦胧的噪音及其喧嚣新诗艺乱谈之三
刺激生产效应新诗艺乱谈之四
“扩张自我”与被扩张的舒婷
1984
从谈舒婷开头的闲话
19b6
在诗的信息面前
为戴天《“新诗潮”评话》一和
1987
战地聊诗
——在“老山诗会”上的发言
1997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诗歌笔谈
——致文艺报
1998
就诗歌问题答《文艺理论与批评》记者问
1999
读吴晟
2000
令人深思的命题
薪与火:新诗与传统
2001
穆旦漫议
诗歌之敌
2002
诗的理想与“标准”
——“五月诗社”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2003
施蛰存与新诗及“《现代》派”
2004
请还诗的清白
2010
关于“诗与政治”答蔡毅
艾青百年09
文化的伤痛
——漫议文学奖的评选
2011
文化贪腐
2013
“海派诗人”邵洵美
下篇
1956
一封迟迟发出的信
1958
含蓄与晦涩
1962
风格问题
矿藏
1965
乐外随笔
灵感及其他
1966
画外偶记
也谈新诗的形式问题
1919
诗与生活
——在两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采风杂谈
关于《一个和八个》
1980
答《诗刊》问
读《鱼化石》随笔
严肃的游戏
佤族民歌
诗就是诗(一)
1981
诗就是诗(二)
——读《归来的歌》有感
叛逆的绝唱
——谈《仓央嘉措情歌》
盲谈诗译
1982
诗就是诗(三)
重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就是诗(四)
诗就是诗(五)
——致刘湘平
1983
诗就是诗(六)
1988
诗就是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