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道坪所著的《草坪微言》虽源自基层,纯属一线员工工作、生活的“原生态”,但因其淳朴、甘甜、韵味深长,确实值得细细品味,希望有更多像道坪同志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脱颖而出。
收入书中的所谓“微言”,有来自企业基层的实情与信息,有反映员工的诉求与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奋斗与追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草坪微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道坪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道坪所著的《草坪微言》虽源自基层,纯属一线员工工作、生活的“原生态”,但因其淳朴、甘甜、韵味深长,确实值得细细品味,希望有更多像道坪同志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脱颖而出。 收入书中的所谓“微言”,有来自企业基层的实情与信息,有反映员工的诉求与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奋斗与追求。 内容推荐 《草坪微言》是邓道坪多年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集结,或对现实发言,或写个人情感体验,各有特色。作者从当下出发,联系实际,结合历史,因此其感悟显得有深度而不虚浮。名为“微言”,实则有“大义”的野心。 目录 企业之魂文以化之 好友兴会“群言堂”(代序) 卷一 大锅小菜(言论篇 静夜思“闲暇” 感叹“发表”的难易 真情能否被替代 你应该学会等待 饭局啊,吃的不是饭 身体,不是自己的 物质的土特产与非物质的文化 从丢失中得到 新书与旧书 打捞“沉没”的声音 亲情能否排序 “初驾”随感 “推事”演绎 人是对的,世界也是对的 新闻,不是常态 地图上的“曲谱” 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鼓掌——高考作文模拟 预测的尴尬 体验饥饿 妈妈眼中最美的孩子 高校的“花招” 古诗寓意盼“清明” “朝三暮四”有玄机 企业高管话“三不” “方圆”之道,各得其妙 晨练悟花香 虚假数字的征兆与痕迹 变好之前,可能变坏 说易实难 “待遇”的多解 “机会”种种 明白的“外行人” 卷二 饭堂百味(心语篇 我也曾是教师的一员 铅笔寄语——兼送我子外地就学 桂花的生命写意 十年相思到如今 真情送别 送别昨天 给自己当“秘书” 哥考的不是驾照 “喂,妈妈” 真实淡雅如早餐 布衣书者,赤子情怀 晨练观日 诗情如酒读贤望 别样的秋海棠 “德不孤,必有邻” 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从“走转改”活动感悟新闻的生命 我们从“这里”出发——长航报六十周年纪念约稿 卷三 草坪初语(拾珠篇 初语稚嫩,言微情真 “奖坛”新动向 安全检查有深意 排污与破立 精神建树,重在实功 寻找“金子” 企业呼唤凝聚力 一杯水的内涵 镜头对准企业的“中坚” 透过殷红的血迹 奖品的妙用 师傅,您为什么流泪 拍船则情满于船 船舶文艺沙龙探访 新居(短篇小说) 拉“二胡” 去看裕佑 孙老轨探亲 我们从这里出发 风味淳正“沈记”面 岸上的春天 “禁航”之夜 卷四 文化易理(探微篇 企业是否需要有“文化” 企业“长寿”的生命密码 “执行力”故事耐人寻味 “报表资产”的表象 制度的执行,刚好还是柔好 让“成本意识”成为常态 退步,原来是向前 “提升管理”的题外话解读 文化引领此其时 我们的“春晚” “我”的春晚 “十年圆梦”的礼赞 阿Q精神的正面意义 再谈阿Q精神的正面意义 元旦重温鲁迅“寄语” 行的人说行,大体行——“生活中的易理”之一 正反都说与阴阳互证——“生活中的易理”之二 看见的与看不见的——“生活中的易理”之三 医者,易也——“生活中的易理”之四 卷五 品文赏艺(雅乐篇 疗治浮躁的“心灵音乐” 品哀伤歌曲,宜“哀而不伤” 动人心魄“琵琶语” 感受“合唱”的和谐之美 歌唱情感的“度” 教我如何不想“她” 技巧的陷阱 原生态歌曲,让人肃然起敬 原生态歌曲,应该抢救一下 东北浪的“邀掌”之功 卷六 行旅观感(随笔篇 愧对寒山寺 “围剿”三清山 感人心扉的“企鹅归巢” 万国公园的独特创意 在富人区探访稳定的奥秘 特色与创新之乱弹 墨尔本,像一位老人 编余微感(后记) 试读章节 《代哭出殡?》最近从市报上看到这条新闻,第一感觉,这是个很有“创意”的职业。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要作好接受的思想准备。 报道中介绍:在湖北新洲株城街,有一个代哭出殡的经营性群体,配音响和架子鼓,代哭的专业人员披麻戴孝,很投入地代哭表演,以此索取东家或亲友的小费,据说一小时的出殡仪式,有近千元收入。曾经听说,代哭人如果不满意给的钱,就会拿个篮子在东家人面前不停地边“哭”边讨,直到满意为止。代哭者还自称“真情尽孝心,哭着也快乐”。 重庆的媒体也有一条类似的报道,所不同的是,在哭丧仪式之后,还有滑稽表演、流行歌、新疆舞……哭丧表演转而成了联欢晚会。那些戴孝帽、穿孝衣、腰间挂麻的孝子孝孙、亲戚们破涕为笑,也跟着“联欢”起来,再无半点伤心表情——这条报道使人有“滑稽感”。 郑州媒体曾有报道说,某老汉去世后,其儿子并无悲伤的感觉,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可能多年来为老人治病也累了,其父去世后,儿子一直哭不出来,又怕出殡时冷场,被人笑话,便雇了两个民工,每人200元,让他们在出殡时帮忙哭一个小时——这个报道让人很“无奈”。 对待上述“代哭”现象,相信人们会感慨万千。据说市场经济有一只奇妙的手,市场的需求可以细分到如头发丝,只要有需求,就会有职业出现,包括替代性的职业。笔者以为,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替代现象: 其一,可以替代的。这世上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融,也是可以替代的,比如,被授权代表当事人出庭或讲话。现代社会的会议多,便有了代人开会的“会长”。有发扬风格代人做好事,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北魏时曾有花木兰代父出征,战事既来,只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花木兰毅然决定“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结果,一“代”成名天下知。 其二,不能替代的。有硬杠杠明文规定的,就一定要亲自参加了。比如结婚登记,实名上飞机,正规的考试,总之是一些需要法定身份的地方。如果替代,就涉嫌作假或违规。如有的代人排队买房子,误导消费者;有的冒名顶替代人上学;有人代写论文做“枪手”;有的违法替考。 其三,有条件替代的。现代社会发展到几乎什么都可以替代,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比如代开家长会的准家长,代人受孕的代孕妈妈,还有代人护理病人,甚至有代人扫墓的,还出现了“职业守灵人”等等,这些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便一概而论。 “哭丧”是一个特例,是否可以请人替代,很有争议。 一般人会直观地认为,哭丧是真情的表达,而真情怎能被替代!请人代哭虽然营造了气氛,但完全是在“演戏”,体现不出活人的真情实感,当真情沦为了“表演”,便成了虚情假意。 有人说:请人哭丧是花钱买眼泪,不是真正的孝道,凡事与商业一沾边就会变味。 有人质问:别人的眼泪怎么比得上亲人真诚的眼泪!几十年的亲情哪能请人代替! 有人感叹:人死了到最后连送一程都是请人代哭代送,太不近人情了。 有人说:不必在丧事上太动脑筋,办得再热闹,逝者也感受不到,讲排场没有意义,关键是生前要好好尽孝。 也有人觉得,办丧事热闹一下可以理解,民间本来就有“红白喜事”之说,老人正常去世被视作“白喜事”,亲朋好友前来为逝者送行,请人来闹一下气氛,未尝不可。有的逝者家属身体不适,不便哭丧,雇人哭也算代为抒发一下悲痛。还有的老人没有女儿,亲友中也没有“会哭”的,便只好请人代哭,有的地方已形成风俗,称为“哭女儿”。 由此便想到我国古已有之的“哭文化”。如湖北恩施土家人有“哭嫁”的文化,代哭的场面生动感人,哭的腔调和哭词,成为土家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展示。“哭丧”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壮族、彝族、景颇族都有此风俗。资料记载,挽歌入礼,在汉晋即已兴起,南北朝更加流行。挽歌表达人们心中的痛苦,是对亡者深切思念等凄楚情感的宣泄,其中也有些封建迷信的成分。哭丧的人也要有本事,一是有文化,“来词”;二是嗓子要好;三是投入感情,懂得表演。代哭者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哭得像真的一样,很有感染力。 P7-P8 序言 在《草坪微言》即将结集出版之际,道坪同志希望我为此书写几句话,我深感荣幸,欣然接受。无奈岁末年初,诸事繁多,迟迟没有落笔,但又不愿请人代劳。因为,我总觉得要亲自动手,才能表达我对道坪同志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道坪同志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从2010年至今担任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所属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职务,不仅负责企业基层党群工作,还对企业文化颇有研究和造诣,且多有务实、创新之举。其间,所在单位相继获得国家级“安康杯优胜单位”,湖北省级“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奖。2014年,道坪同志本人被湖北省企业报协会评为“十佳优秀评论员”。 作者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从他20多年前获得征文一等奖的言论《企业呼唤“凝聚力”》,到讴歌基层职工精神风貌的《孙老轨探亲》《师傅,您为什么流泪》《奖品的妙用》等纪实篇章,以及近年获得国家级征文一等奖的《企业是否需要有“文化”》等企业文化的论文,都贯穿着一条弘扬与践行企业文化的主线。 2014年,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企业文化理念宣贯活动中,他的新闻言论《文化引领此其时》,作为言论征文的开篇,有理性的分析论证,有务实创新的观点,被湖北省企业报协会评为银奖,受到读者的好评。 作者所在的武汉长江轮船公司,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内存续性负担很重的综合性企业。这些年来,该公司干群一心、艰苦创业、迎难而上、危中寻机、自救自强,不仅在确保稳定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而且干2012年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十年梦想,企业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其间,道坪同志主持策划的“十年圆梦”大型纪实主题文化活动,为鼓舞员工士气,激发基层活力提供了很大的正能量,员工由衷地感叹:“企业文化的力量太强大了!” 收入书中的所谓“微言”,有来自企业基层的实情与信息,有反映员工的诉求与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奋斗与追求。这些在《“十年圆梦”的礼赞》等篇章中都有生动的表现和详细的阐述,既反映了员工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诚信、包容、务实、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正当中国外运长航集团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作为展示基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之一的《草坪微言》付梓,实乃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我为其点赞! 企业之魂,文以化之;企业之神,文以铸之。《草坪微言》虽源自基层,纯属一线员工工作、生活的“原生态”,但因其淳朴、甘甜、韵味深长,确实值得细细品味。愿该书能给读者以启示,并让读者从中得到激励。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我真诚希望有更多类似《草坪微言》的企业文化作品问世,希望有更多像道坪同志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人才脱颖而出。也希望道坪同志和广大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续写新篇章,再创新业绩,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后记 编完此集,掩卷遐思,感慨良多。 笔者20多年前从事新闻工作,正式提笔已过而立之年,偏又爱好言论文章的写作,起步于新闻小言论,渐次涉足时政言论、新闻述评、生活杂文、小品感悟、散文随笔、艺文赏析等篇章,选题试图以百姓心声、草根情怀为视点,专注于探幽析微、解疑释惑、沟通心灵,甚至祈望劝善惩恶、干预生活。均只是愿望而已,未能事事达意。 一则羞于懒笔低产。20余年笔耕,淘汰过半,仅余百余篇小文,积微成著,以报读者诸君。比起那些倚马可待、落笔万言、高效多产的行家写手,吾辈实乃学步不及,自叹弗如。 二则愧于拙作稚嫩。早年“草坪拾珠”类作品不必说,虽然真实可爱尚有激情,毕竟年少轻狂、笔力不逮。近年“大锅饭堂”诸篇,尽管落笔自重、谨慎为文,仍觉选题欠精、剖析欠透、挖掘欠深,有待持续改进。 三则感怀师长助力。在笔者行文成书过程中,集团总部领导荣建总亲笔题写“领导寄语”,鼓励有加、情辞殷切,老领导刘军主席及恩师振雄一直提携指教,桂云学长同庚同心不吝赐教,集团公司闫军主任、云生兄,报社安梅主任、南通学长荣根、武汉老王兄长、贤弟文华、好友韵致、心怡小徐等等鼎力援手,出版社的谈老师诲人不倦,更有天南海北的空间好友鼓励唱和,给了笔者出版的勇气和前行的动力。 言论关时务,篇章显性灵。但愿草坪之微言,承载作者之真情,反映百姓之心声,读者诸君如能拨冗开卷,或能丰富感知,启迪心灵,则笔者万幸,读者万幸,生活万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