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弑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比利时)阿梅丽·诺冬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弑父》是比利时畅销小说家阿梅丽·诺冬的第二十部中篇小说。

乔只有母亲,不知父亲是谁,而母亲为了能留住情人,把乔赶出了家门。为了寻找精神上的父亲,乔认师为父,并欲献身于年轻的师母,后被师傅识破。父亲在哪里?寻父这一线索贯穿着这部小说,最终的结局让人目瞪口呆。

内容推荐

阿梅丽·诺冬所著的《弑父》讲述:主人公乔的母亲为了能留住情人,把乔赶出了家门,而乔的父亲,连他的母亲都不知道是谁。后来,乔拜师为父,师母自然成了他的“母亲”。她比他大十来岁,日久生情,当乔发现这个年轻“母亲”很美时,心里第一次被触动了,并决定献身于她。然而师傅诺曼识破了乔的诡计,并以理解和原谅换取了解脱。乔学到艺后,便离开了师傅诺曼和师母克里斯蒂娜。但他并非无情无义,他对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寻父,为了报答父亲。这个父亲,不是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的亲生父亲,也不是收留他的师傅诺曼,而是一个比利时大骗子,因为那个男人是他的伯乐,第一个发现他,赏识他,而诺曼为了得到乔的承认,他会怎么做呢?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2010年10月6日,“非法”俱乐部十周年庆典。没有受到邀请的我偷偷地从竞技场溜了进去。

那天晚上,世界各地都有魔术师来到俱乐部。巴黎现在已不再是魔术之都,但昔日的余威犹在,老朋友们纷纷谈起过去。

“您扮阿梅丽·诺冬扮得真像。”有人对我说。

我没有说话,只对他笑了笑,怕他认出我的声音。在魔术俱乐部里,尽管戴了一个大帽子,但这不足以隐身藏形。

我不想偷窥那些人展示他们的新招,而是拿着一杯香槟,走到了客厅当中。

对大多数魔术师来说,老老实实地玩牌而不作弊,.这有点像是在度假。光靠碰运气,这简直是让人学坏。大家围坐在桌边,似乎很放松。除了一个人,此人既不说话,也不笑,但一直赢。

我观察着他。他可能三十来岁,脸上一直带着严肃的表情。在客厅里,大家都看着他,只有一个人靠着吧台。这人五十来岁,看起来很顺眼。可我怎么会觉得这个人是来挑战,是来搅事的呢?

我回到那些正在喝酒的人当中,向他们打听那两个人。他们告诉我,打牌赢钱的叫乔·维普,不屑看他的是诺曼·特伦斯,两人都是美国的大魔术师。

“他们两人之间有矛盾?”

“说来话长了。”一个人回答说。

内华达,里诺,1994年。乔·维普,十四岁。他母亲卡桑德拉是卖自行车的。当他问母亲,父亲在哪儿时,她总是这样回答:

“你出生的时候他就把我抛弃了。男人啊,就是这样。”

她不肯告诉他父亲的名字。乔知道她在撒谎,其实她并不知道是谁让她怀的孕。乔看到家里来的男人走马灯似的。他们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卡桑德拉总是忘了他们的名字,或者把他们的名字搞混了。

不过,在这件事上,她觉得自己被骗了:

“看着我,乔。我难道不是一个美女吗?”

“你是美女,妈妈。”

“那你告诉我,我为什么一个男人都留不住?”

乔没说话,但他有很多答案可以告诉她。首先,是那些人的名字有问题;其次,是她的呼吸中有烟和酒的味道;最后的原因嘛,他这样说:“妈妈,我也会离开你的。因为你太自私;因为你说话太大声;因为你一天到晚都在抱怨。”

一天晚上,卡桑德拉又带回来一个新家伙。“又来了一个。”乔心想。像往常一样,她给双方作介绍:

“乔,我给你介绍一下乔,我儿子。乔,这是乔。”

“这可不容易分清。”老乔说。

小乔觉得,母亲会把这个男人留下来。她不会再忘记他的名字,因为,她尽管没什么母爱,但找到了记住情人姓名的最佳办法。而且,老乔跟别的男人不一样,他问了一些滑稽的问题:

“里诺的自行车生意还好吗?”

“还行,”卡桑德拉回答说,“从8月5日到9月15日还可以。离这里110英里的地方,8月27日到9月5日举办火人节。里面只能骑自行车或坐花车。在到达举办火人节的沙漠之前,里诺是最后一个大城市。选手都到我这里买自行车,我然后低价回购。”

老乔在家里住下了。由于卡桑德拉的衣柜都满了,他便把自己的东西塞到小乔的柜子里。

“我说,卡西①,你儿子的柜子里有些怪东西。”

她过来看了一眼:

“没什么,这是他玩魔术用的。”

“是吗?”

“是的,他从八岁起就喜欢这个。”

老乔越来越凶地看着小乔,尤其是当小乔玩牌的时候。老乔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的儿子,是一颗罪恶的种子。”

“别这么说,这是小孩子的玩意儿,所有的孩子都想成为魔术师。”

老乔对魔术一窍不通,但这并不妨碍他比卡桑德拉看得更清楚:

“你儿子聪明得不正常。”

“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他已经练了六年。他只对魔术感兴趣。”

在这个大男人和这个小青年之间产生了一种传统的仇恨,除非那是一个误会。“是的,我从你那儿偷走你漂亮的母亲,你喜欢她,你这个年龄的儿子都这样。你爱玩什么魔术就玩什么魔术,但你回不了她身边了。我见不得你从早到晚密谋你那些坏点子。”老乔心想。

“你留着她吧。但愿你能知道她在我心里是什么样的。别碰我的东西。”小乔心想。

卡桑德拉神采飞扬,老乔跟她同居两个月了。打破纪录了。“他会留下来的。”

一天,三个人都在客厅里,一场争吵爆发了。

“别玩牌了!我忍受不了了!”

“你忍受不了的,是看见有人在做什么事,你自己从来就不做事。”

“你是什么意思?”

“你被我母亲缠住了,你不太高兴了吧?”

卡桑德拉扇了小乔一个耳光,把他推回自己的房间。

P1-4

序言

中篇小说的“合法性”

——“中经典”总序

毕飞宇

在中国的当代文学里,“中篇小说”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依照长、中、短这样一个长度顺序,中篇小说就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个小说体类。依照“不成文的规定”,十万字以上的小说叫长篇小说,三万字以内的小说叫短篇小说,在这样一个“不成文”的逻辑体系内,三万字至十万字的小说当然是中篇小说。

然而,一旦跳出中国的当代文学,“中篇小说”的身份却是可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常识告诉我们,尽管《阿Q正传》差不多可以看做中篇小说的发轫和模板,可是,《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的时候,中国的现代文学尚未出现“中篇小说”这个概念。

如果我们愿意跳出汉语的世界,“中篇小说”的身份就越发可疑了。行家告诉我们,在西语里,我们很难找到与“中篇小说”相对应的概念。英语里的Long short story勉强算一个,可是,Long shott story,一看就是Short story的转基因,它是后来的聪明人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如果出现了另一个同样聪明的人,他偏偏不喜欢Long short story,他非得说Short novel,我们这些不聪明的人似乎也只能接受。

想起来了,那一次在柏林,我专门请教过一位德国的文学教师,他说,说起小说,拉丁语里的Novus这个单词不能回避,它的意思是“新鲜”的,“从未出现过”的事件、人物和事态发展,基于此,Novus当然具备了“叙事”的性质。意大利语中的Novella,德语里的Novelle和英语单词:Novel都是从Novus那里挪移过来的。一如果我们粗暴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单词统统翻译成“讲故事”。

德国教师的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传统是重要的,在西方的文学传统面前,“中篇小说”这个概念的确可以省略。姚明两米二六,是个男人;我一米七出头,也是男人,有必要把我叫做“中篇男人”么?这样的精确毫无意义。

我至今还记得一九八二年的那个秋天,那年秋天我读到了《老人与海》。这让我领略了“别样”的小说,它的节奏与语气和长篇不一样,和短篇也不一样,铺张,却见好就收。对我来说,《老人与海》不只是“新鲜的”、“从未出现过”的,它太完整了,阅读这样的小说就是“一口气”的事情。《老人与海》写了什么呢?出海,从海上归来。就这些。这应当是一个短篇小说容量,可是,因为是出“海”,短篇的容积似乎不够。——不够怎么办?那它只能是一个长篇。然而,《老人与海》的“硬件”毕竟有限:一个倒霉的老男人,外加一条倔强的鱼;因为老人同样倔强,那条鱼就必须倒霉。这可以构成一个长篇么?似乎也不够。我不知道海明威在写《老人与海》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中篇小说”这个概念,我估计他没那么无聊。读完《老人与海》,我能感受到的是咄咄逼人的尊严感。一个写作者的尊严,一个倒霉蛋的尊严,一条鱼的尊严,大海的尊严,还有读者的尊严。

尊严就是节制。尊严就是不允许自己有多余的动作,在厄运来临之际,眨一下眼睛都是多余的,它必须省略。

同样的尊严我也从加缪那里领略过,也从卡夫卡那里领略过,也从菲利普.罗斯那里领略过。

话说到这里其实也简单了,不管是Long short story还是Short novel,这些概念说到底是可以悬置的。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它的黄金规则叫“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又会真的介意有没有“中篇小说”这个概念呢,如果有,我情愿把“中篇小说”看做节俭的、骄傲的。Novel,也不愿意把它当做奢侈的、虚浮的Short story。

我的结论很简单,无论“中篇小说”这个名分是不是确立,在小说家与小说体类这个事实婚姻中间,“中篇小说”是健康的,谁也没能挡住它的发育和成长。

也许我还要多说几句。

我对“中篇小说”有清晰的认知还要追溯到遥远的“伤痕文学”时期。“伤痕文学”,我们也可以叫做“叫屈文学”或“诉苦文学”,它是激愤的。它急于表达。因为有“伤痕”,有故事,这样的表达就一定比“呐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篇幅。但是,它又容不得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那实在太憋屈了。还有什么比“中篇小说”更适合“叫屈”与“诉苦”呢?没有了。

我们的“中篇小说”正是在“伤痕文学”中茁壮起来的,是“伤痕文学”完善了“中篇小说”的实践美学和批判美学,在今天,无论我们如何评判“伤痕文学”,它对“中篇小说”这个小说体类的贡献都不容抹杀。直白地说,“伤痕文学”让“中篇小说”成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到晚生代文学那里读到中篇佳构的逻辑依据。中国的当代文学能达到现有的水准,中篇小说功不可没。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新时期得到认可的中国作家们,除了极少数,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中篇。这样的文学场景放在其他国家真的不多见。——中国的文学月刊太多,大型的双月刊也多,它们需要。它们为“中篇小说”实践提高了最好的空间。

说“中篇小说”构成了中国当代小说的一个特色,这句话也不为过。

所以说,“合法性”无非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始于非法,因为行为人有足够的创造性和尊严感,历史和传统只能让步,自然而然地,它合法了。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小说的剧情非常棒。阿梅丽写了一部不同于诺冬式的小说,少了点精灵古怪,多了些紧张揪心,但这正是一部好小说。

——法国《ELLE》杂志

阿梅丽·诺冬很懂得反转情节,设置悬疑,还擅长玩文字游戏和情景转换。结果就是这本残酷而又坚实的小书,而又充满了完全诺冬式的幽默……小心,它会爆炸!

——法国《快报》

我们很喜欢这本书。阿梅丽·诺冬成功地玩了一个漂亮的魔法并把我们迷住了。

——法国《费加罗》杂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