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莫丽芸、艾冰、云宁、姚琪编著的《优雅中国(典藏本共9册)》选取中国优秀文化专题,内容涉及瓷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禅文化、古典音乐等。每本书就是一个独立专题,从一个小视角,切入大文化内部,如剥茧抽丝,一层层深入文化内部,把精彩的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个专题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连缀在一起,营造出一个优雅的文化空间,虽非面面俱到,但从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勾勒了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素描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优雅中国(典藏本共9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桑林//莫丽芸//艾冰//云宁//姚琪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桑林、莫丽芸、艾冰、云宁、姚琪编著的《优雅中国(典藏本共9册)》选取中国优秀文化专题,内容涉及瓷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禅文化、古典音乐等。每本书就是一个独立专题,从一个小视角,切入大文化内部,如剥茧抽丝,一层层深入文化内部,把精彩的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个专题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连缀在一起,营造出一个优雅的文化空间,虽非面面俱到,但从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勾勒了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素描像。 内容推荐 优雅是中国的品格,早已深深地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就像一位优雅的东方美人,含蓄、内敛、华贵、迷人。而今,古典与现代水乳交融,焕发出更具魅力的神采。桑林、莫丽芸、艾冰、云宁、姚琪编著的《优雅中国(典藏本共9册)》以人文关怀、追求真善美、传扬中国优秀文化为出版目的,立足中国的雅文化,希望此系列图书能如娟娟清流,抚慰现代人的浮躁心灵,品味精致、典丽的传统文化之美,重温古人的优雅情怀。 目录 《爱上青花瓷》 第一章 典雅沉静初相识——走近青花瓷 与青花瓷的邂逅 千年古窑薪火传 第二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青花瓷的历史传承 青花瓷的滥觞 成熟大气的元青花 绚丽多姿的明青花 巅峰之作的清青花 第三章 千姿百态是青花——青花瓷的器形之美 潇洒俊秀的瓶 富丽庄重的尊 曲线优美的壶 画艺精湛的盘 装饰精巧的碗 风雅的文房用器 美观雅致的实用器 第四章 白釉青花一火成——青花瓷的工艺之美 原料采集与加工 制坯过程 绘制青花 施釉 入窑烧制过程 第五章 釉上釉下齐争艳——青花釉彩之美 青花与釉下彩 色釉青花 青花加彩 第六章 青花浓淡出毫端——青花瓷的纹饰之美 诗文纹饰 青墨山水纹饰 祥禽瑞兽纹饰 花草纹饰 人物纹饰 青花瓷的款识 《城市里的禅心》 第一章 月穿潭底水无痕 本来无一物——禅的起源与发展 何处染尘埃——禅与日本禅、西方禅的渊源 第二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 和敬清寂——茶食 朴拙酣畅——书画 云卷云舒——居住 第三章 此心安处即故乡 明镜止水——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皓月禅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廓而忘言——自己与生活的关系 第四章 一呼一吸莲花生 静生万物——参禅 禅意盛宴——瑜伽 松静自然——太极 《江南衣裳》 第一章 闲梦江南 何处是江南 江南初养成 不是人寰是天上 第二章 放棹西湖月满衣 西施浣纱 忆梅下西洲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三章 衣被天下 苏湖熟,天下足 采桑城南隅 富庶由此生 第五章 一城明月,半城机声 丝绸 云锦 苏绣 缂丝 蓝印花布 第六章 海派旗袍暗香生 旗袍上的花样年华 沉浮半生缘 第四章 风流繁华地,富贵温柔乡 吴服奢靡天下最 翠袖三千楼上下 江南才子冯梦龙 君到姑苏见,春船载绮罗 丝绸巨商沈万三 花明雪艳石光如练 《美人装扮》 第一章 头上花枝照酒卮 青螺如髻秀堪餐——发式 第二章 淡妆浓抹总相宜 黛眉轻蹙远山微——画眉 觅得一抹胭脂红——胭脂 朱唇一点桃花殷——点唇 泪湿衣襟损翠钿——花钿 第三章 冶袖长裙兰麝香 一抹春红胸前花——肚兜 薄罗衫子金泥缝——衫襦 慢束罗裙半露胸——裳裙 云想衣裳花想容——云肩 飞入寻常百姓家——旗袍 玉阶白露侵罗袜——罗袜 步步香飞金薄履——绣花鞋 第四章 佩声归到凤池头 巾帼英雄著义声——巾帼 虹裳霞帔步摇冠——凤冠 翠翘金雀玉搔头——簪钗 双耳垂著明月——耳环 一枕新凉一扇风——团扇 一方素帕寄心知——手帕 绕腕跳脱致契阔——项链、手镯、戒指 《美人 美茶》 第三章 她们是茶的记忆 得茶之趣,莫若清照 动人最是懂茶 好茶因你而来 红茶造就的优雅 第四章 茶·美人 茶之美颜 茶之美体 花草茶时分 融合的美 第五章 茶·美心 喝茶的小情小调 把玩茶具 优雅品茶 清心悟茶 《十二月花神》 壹·正月 梅花 凌寒独放 梅争春 梅妻鹤子 孤山隐 人日檐下 梅花妆 长安宫中 梅花怨 众芳摇落 独喧妍 洗砚池边 淡墨痕 贰·杏月 杏花 红杏枝头 春意闹 魂归杏林 太真妃 红杏一枝 满园春 花中行乐 月中眠 叁·桃月 桃花 年年如约 桃花梦 人面桃花 何处逢 貌若桃花 再倾城 剑舞桃花 真英雄 桃花庵下 桃花仙 桃之夭夭 灼其华 含烟带雾 瑶岛花 肆·槐月 牡丹 独占人间 花中王 会向瑶台 谪仙人 书琴棋酒 一诗翁 牡丹亭畔 闭月女 读诗如画 牡丹芳 老夫特许 松烟貌 伍·榴月 石榴花 灯燃碧树 榴花红 终南山客 食鬼伯 梦笔生花 草木颂 行云流水 佳人剑 赤焰开就 夏之心 繁花满枝 红五月 陆·荷月 荷花 香远益清 花中君 荷花深处 有伊人 字字珠玑 爱莲说 荷叶酒盏 生红浪 不袭前人 大千荷 柒·兰月 兰花 露寒香冷 品幽洁 举世皆浊 我独清 草木本心 兰桂情 半生画兰 郑家香 捌·桂月 桂花 幽香十里 占秋光 金谷园内 逐香尘 千龄此遇 伴君侧 兰桂齐芳 誉千里 蕊黄点点 孕芳香 桂花双兔 纯真心 玖·菊月 菊花 季秋之月 有黄华 独立蔬篱 逍遥翁 红颜摧敌 千秋誉 冲天香阵 透长安 黄菊披霜 秋气爽 拾·阳月 芙蓉 德在拒霜 美若霞 初离蜀道 恨绵绵 酒豪三绝 花中仙 冰明玉润 天然色 拒霜芙蓉 独自芳 工笔写意 芙蓉图 拾壹·葭月 山茶花 南国嘉树 独含苞 琵琶一曲 汉宫秋 醉吟先生 别茶人 意气慷慨 玉茗堂 丹青最宜 赋茶花 斗霜茶花 傲雪梅 拾贰·腊月 水仙 水上盈盈 临波仙 斑竹满泪 湘妃怨 翩若惊鸿 婉若龙 恍惚宓妃 神女姿 哭之笑之 一画僧 《悠悠古音》 第一章 古琴流韵 伏羲伐桐制瑶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 钟仪操琴感晋侯 古琴为媒凤求凰 蔡女昔造胡笳声 千古绝唱《广陵散》 第二章 琵琶歌行 琵琶声声昭君怨 琵琶呜咽《悲秋歌》 名作千年《琵琶行》 悲欢离合《琵琶记》 宫女赛乐胜西域 琵琶高手拜师记 琵琶女获救谱传奇 第三章 筝曲清扬 姐妹相争得秦筝 吕布鼓筝逃一劫 罗敷弹筝拒赵王 咏筝一首得佳人 何时见得十三弦 东坡偶遇抚筝女 筝曲冤案萧皇后 国乐一曲《白翎雀》 第四章 胡琴如诉 一弦嵇琴奏雅音 命运曲折堪胡琴 胡琴伴戏世无双 二泉映月倾心曲 开拓二胡新纪元 第五章 玉笛飞声 三弄梅花曲绝伦 酒楼吹笛是新声 李謩吹笛遇高人 诗中缈缈笛音声 第六章 箫管遗音 吹箫引凤觅佳偶 吴市吹箫话悲凉 悲歌一曲楚军败 从来箫品似人品 何处箫声总关情 《紫玉金砂》 第一章 阳羡一丸土 江南宜陶地 古镇画溪烟 壶中日月长 紫砂壶之魂 百炼丹砂出 第二章 紫泥丹青中的一片情 万状信手出 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四种技艺融一身 最后的龙窑 第三章 一人一壶一世界 妙手壶家 此中有诗来 第四章 此爱成真癖 得之喜绝倒 可作玉壶看 第五章 为茶而生 雅器瀹精茗 摩挲胜饮醇 香中别有韵 茶宠也真趣 《中式的优雅》 第一章 美的历程——中式优雅的前世今生 高尚 涵养(春秋战国) 庄重 浪漫(汉代) 芙蓉 盛放(魏晋南北朝) 大唐 如诗(唐代) 品位 典范(宋代) 扁舟 一叶(元代) 生活 艺术(明代) 华饰 情结(清代) 西学 东渐(20世纪初叶) 第二章 悠游涵泳——中式优雅的生活情调 含英咀华——语言 清风朗月——品人 净几明窗——居所 一榻琴书——雅趣 第三章 一茎所化——中式优雅的人文解读 逝者如斯——遗失的优雅 大美不言——优雅的基因 会到无声——优雅的品质 第四章 风行水上——中式优雅与时尚生活 骨子里的中国情结 在优雅中前行 试读章节 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曾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艺术精神,让原本并不安逸的一个时代,成了中国文化人最神往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有一种独特的优雅,人们习惯称它——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把个性主义和自然主义发挥到极致的美感。它就像一阵惠风和畅的清风,吹得何其自然,又显得何其灵气。 这阵清风,吹醒的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知。个性的发现,精神的自由,是魏晋给予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在那个时代里,可以忘记政治的动荡起伏,却伤感于似水年华的流逝、生死命运的无常。是魏晋人,有了更敏感而细腻的情怀,让优雅有了内心的忖度、精微的件外。 这阵清风,还吹醒了一朵出水的芙蓉,让它随风开放。中国人从此发现:华丽繁缛的“错彩镂金”之外,还蕴藏着一种更高境界的美——如同初日芙蓉,素净自然,风流别致,沁漫着种种参不尽、辩不明的智慧。 干百年来,中国的士人对魏晋可谓情有独钟,深爱着这个时代美的格调、灵的智慧,乃至情的感伤。 向往魏晋的文人雅士或许都曾畅想过,有一日也能在兰亭的曲水畔,与王羲之随流旋羽觞的停留而畅饮;或在麈尾的轻拂间,随僧人支道林的隽语玄机而畅怀;或在山野田园中,同诗人陶渊明共饮菊花酒,共吟归来诗;甚至能赶在嵇康临刑之前,聆听一次已成绝响的《广陵散》…… 若能这样,一辈子仿佛应该是完整的了。 魏晋,无疑是一个让自由精神牧游的时代,无疑是一个被心灵和智慧彻底征服的时代。它是悠悠的玄想,它是淡淡的风流,却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魏晋的优雅,如同一朵芙蓉花的优雅,简约玄淡,超然绝俗,抚慰人心的冷漠,开启感怀的胸襟。 而人,沐浴在这般优雅中,也会如同芙蓉花一样,于清风卷帘之时,悄悄地盛开在,四时之外…… 宁作我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桓温与殷浩从小就是朋友,长大后都从了政,做了朝廷大臣。桓温由于善于带兵作战升到大将军,权力与职位都在殷浩之上。但是桓温知道自己与殷浩在社会上的名声差不多,所以常有一争高下的意思。他认为自己胜过殷浩,因为小时候在一起玩时,殷浩都是去捡他丢弃的竹马去骑。有一天,桓温问殷浩: “你和我比起来,怎么样?”殷浩说:“我与我打交道的时间长,宁可还是当我自己吧。”(原文:桓问殷: “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宗白华说,在西洋,这已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了。 宁作我,说来容易,做到却难。它不仅需要对自我的肯定,更要有不屈服、不盲从、不虚伪的勇气和决心。 宁作我,是魏晋风度中一种率真的优雅。一个真实的人,自有一颗纯净的内心,而纯净的心灵,自能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优雅。 P22-25 序言 我栖身在一个幽静的艺术馆。这里有几丛竹子、数个设计工作室、上千幅中国书画、一个法式咖啡馆。 竹子出落得清秀浓翠。日光下,玲珑如玉;风雨中,悱恻如愁。 竹丛间,围着一处精致的敞庭,庭院的前方是办公区。透过一片明净的落地玻璃窗,工作室尽收眼底:书架上摆着琳琅满目的书,一同点缀着各式各样的小摆件,欧洲的盔甲、非洲的木刻、龙泉的小水洗、陕西的陶俑、河南的泥泥狗……而屋内的草木,或枯或荣,自得天趣;墙上的字画,或中或西,各尽风流;净水用的深棕色大粗陶罐,似台湾的安达窑,它稳稳立在临窗的粗木架上,笨拙安静;养莲花金鱼的小瓷缸今天还放在案头,明儿却藏在了有光的角落,显得活泼2子动。 敞庭的另外三面全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着各种展览。余下的空间,便用各大博物馆的书画复制品常年开展着一项文化推广的展览计划。展览中既有“唐宋书画专场展”这样的学院派,也有“读懂书画中的幸福”这样的温情派。老百姓似乎更喜欢后者,偶尔还会遇到用心的观众,用笔记录下他们从书画里看到的幸福、礼仪、风度,当然还有——中式的优雅。 看完画展,尔或可以去咖啡馆歇歇,叫上一杯摩卡或卡布奇诺,窝在沙发里看书、聊天、思考、玩电脑,一坐便是一个惬意的小半天。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好咖啡豆,有先进的咖啡实验室,最难得的是,这里还定期举办着一个名为“右拐”的文化沙龙。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着马卡龙,聊着文学和音乐,精致而浪漫,一看便知——法式的优雅。 与其说我在这里工作,不如说我就在这里生活,充实、愉悦、心游古今、自得其乐。我喜欢艺术馆的竹子和书画,喜欢办公室里的书和博古架;喜欢在忙碌时用印花高杯泡一杯咖啡;喜欢稍有闲暇时,拿出仿宋的汝窑茶盏或紫砂壶来,好好沏杯(壶)茶。 沏茶的汝窑杯是我在市场上淘来的,当然不是宋代的真品,却有着同样温润的釉色和淳实的厚度。虽然天青才是它最为人称道的釉色,但我还是挑了月白款,我喜欢这种宁静、温柔的感觉,宛如一轮月亮。晚上读书写字时,我总爱用这个沏茶,总爱把厚实的杯沿在嘴唇边停上几秒,静静回味这种淳厚的贴心,微微一笑,妙不可言。我想,这就够了,何必计较它有没有一千年的岁数?我想,我们已是值得彼此珍重的老朋友了,谢谢它,在这个有竹子和法式咖啡馆的艺术馆里,默默陪伴着我,直到汶本书完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