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著汲庆海主编胡慧编译的《居里夫人传(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共分两个部分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其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居里著汲庆海主编胡慧编译的《居里夫人传(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讲述了一个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的普通家庭的女孩的故事,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之后,她只身前往巴黎大学求学。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过着艰苦的求学生活。在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再到喜结良缘之后,夫妻二人性格相近,志趣相投,为了科学研究而献身事业,乐于过着清贫的生活,终于发现了新元素一一镭,并将它运用到医学上,救死扶伤,至死不渝。
我的父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的学生遍及波兰,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直到现在仍对我的父母十分感激,并且对他们一直念念不忘。即便在今天,每当我回到波兰,遇见以前我父母教过的学生时,他们总要向我倾诉对我父母的怀念和感激。我的父母尽管都在城市从事教育事业,但他们与农村的亲戚们也都保持着往来。每到放假,我都会到农村亲戚家去住上一段日子,这使我对波兰的农村有了很深的了解。在那里,我会感到无拘无束、散淡惬意。我想这段生活经历令我如此难忘,可能是我终生喜爱田野乡村、热爱大自然的原因吧!
1867年11月7日,我出生于华沙”,是家中五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我的大姐于14岁时不幸病逝,所以留下了我们姐妹三个和一个兄弟。我的母亲因为大女儿的不幸病逝而悲痛欲绝,并因此患上了不治之症,在她年仅42岁的时候便告别人世。母亲去世时,我年仅9岁,哥哥也只有13岁,全家人都沉浸在无以言表的悲痛之中。母亲去世之后,父亲非常悲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投入到对自己孩子们的教育上来,从而使自己没有多少空闲再去伤心难过。母亲过世多年后,我们仍然感到很不习惯,总是觉得家中少了灵魂和主宰。亲人的突然离去,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遭遇的最悲惨、最痛苦的事情。我的母亲品格高尚、温柔敦厚、心地善良,而且知识广博、心胸坦荡且又严于律己,在家中很有威望,大家都信服她。她对自己的信仰非常虔诚,又能够包容一切,对有关宗教的不同看法,她向来都是求同存异,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对我有很大影响。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身为小女儿备受呵护与关切,从而使我深爱着我的母亲;另一方面,那种崇拜之情也将我和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在6岁的时候就人了学,在班里年龄最小、个子最矮。每当有人听课或是参观时,老师总是把我叫上讲台朗读课文。我的性格有些内向,老师一叫我上讲台朗读,我就十分紧张,恨不得跑出教室躲起来。我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并懂得如何对我们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但是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一开始我们上的是私立学校,后来就不得不转到公立学校了。
华沙当时正处在俄国的统治之下,而他们的统治中最残酷的一面就是对学校和学生进行严格的控制与迫害。波兰人经营的私立学校都被警方监视,并且全部被迫使用俄语教学。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俄语,以至于对自己的母语波兰语反而说得不够流利了。幸亏这些学校的老师全是波兰人,他们不想受此迫害,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多掌握一些波兰语。这些私立学校都没有资格对学生授予正式文凭,仅有公立学校才有这个权力。
俄国人控制着所有的公立学校,他们一味地对波兰人觉醒的民族意识进行压制。公立学校里所有的课程全是由俄国人用俄语讲授的。处于这种校园环境中,孩子们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用是很让人怀疑的。在这种监视之下,孩子们不小心说了一句波兰话,或是用词稍不留神,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不但自己倒霉,还会殃及家人。在这种严酷的环境里,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本性丧失殆尽,也无法感受到生命的乐趣。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恐怖的氛围也将青少年内心极大的爱国热情激发起来了。
在异族蹂躏和丧母之痛的双重影响下,我少年时期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了无生趣。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一些愉快的事情保留在我的记忆当中。亲朋好友的欢聚令人兴奋愉快,使我们原本郁闷的生活出现了慰藉与希望。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