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飞过城市的野鸽/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高巧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系列作品或其作家,曾获国际、国内各项文学大奖,如国际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际林格伦纪念奖提名、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高巧林著的《飞过城市的野鸽/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是本系列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高巧林著的《飞过城市的野鸽/九色鹿儿童文学名家获奖作品系列》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5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其中的部分作品也获过冰心奖。代表性的有《牛渡》《变色泪》《白弟》等。作者是江苏昆山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从事文学创作,作品发表多种儿童文学报刊,出版儿童文学作品集多部,许多作品入选数十种选本和小学语文教科书等,曾三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变色泪

一百粒谷子

鬼丫头和她的稻田

催奶

高家老场上的露天电影

扯眼裁缝

长辫子老师

大姑姑家的“进屋酒”

深秋果园里的一曲离歌

飞过城市的野鸽

最后的心愿

空犁

驼公公

白弟

试读章节

唤奶奶,但只有草屋的幽暗和寂静;我连唤几声奶奶,心里滋生出一种不吉之兆。果然,伸手掀开病榻上的被角时,奶奶再也不能应答了,灰白而安详的脸庞上,灰唇微开,凹目未眠。“啪——”我脚下溅起残零的瓷片和粥浆。“妈妈——奶奶她……”我猛醒过来,向楼上的妈妈哭叫!

妈妈来了,但神情举止平静如故。爸爸正外出,姑母嫁得老远。阴森哀婉的草屋里,响起我悲伤的哭泣。

“丽丽,先别哭。等一会亲亲眷眷就来,要特别留心这里的东西。”妈妈一边说,一边翻遍整个草屋,检点着一凳一桌,一碟一筷。我怎么也无法理解妈妈的心:平时无端也流三把泪,此刻眼看着突然病逝的奶奶,反而干涸了泪泉?这还不够,还摆出一副对待活着的奶奶时常有的架式,凶相赫赫、言语啧啧:老不死,亏你有一间破屋才没住露天……

“丽丽,给我垫个凳子。”妈妈气呼呼地爬到悬搁着的一只老式木板箱边。这黑不溜秋的老箱是奶奶神秘的“宝物”,多少年来,我们谁也没见开启过,始终让“铁将军”守得严严实实。记得奶奶曾对我说过一句悄悄话:“奶奶闭了眼才可打开。”

“嘎——”木箱打开了。妈妈突然惊喜万分,“丽丽,你来看。”揭开一方白布,只见里面放满了老衣寿品:灰底白花图案的绸缎寿衣,素白的棉纱布封兜,黑丝绒嵌珠的包头箍,翘趾头插花寿鞋,还有一大束孝服孝带、锡箔纸钱,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瞥见妈妈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流下两颗红泪珠。

爸爸正巧回家了。得知奶奶病逝,极是悲哀,刚毅的脸膛上了泪。但毕竟是男子汉的胸怀,马上拭干泪水,叫来了一帮同属,忙着收拾客堂,预备设灵堂。

“美玉,快一点吧。”爸爸已经不止一次催促。可是,妈妈仍然在房中的梳妆镜前翻手侧脸地抹油扎髻,倒像个躲在后台化妆的演员。可不,用不了多久,奶奶的灵堂里将聚来儿女子孙,门前的场地上也将挤满“看丧”的人群。

爸爸和几位堂叔从草屋里抬出奶奶的遗体。我默默地肃立着,妈妈又在掇拾盆罐缸钵之类。不知谁喊了声:“唉,太不懂事了,展尸时听不到哭声,鬼魂是不走的!”

于是,妈妈挤身上来,呜呜地哭了。但没有任何表情,像是出钱雇来的哭丧妇;那双泪眼,简直连睨一下奶奶也格外吝惜。

我看清了,妈妈流的是白泪!

昏黄的油盏灯下,奶奶身盖白布封兜,脚套藤斗,静静地躺在灵堂里。周身半跪着嚎嚎哭丧的妇女们。妈妈以媳妇的身份,披纱戴孝,在奶奶脸一侧哭泣。

场上站满了看丧的人们(女性居多),这是村里的一种风俗。她们能从形形色色、各具表情的哭声中,阅读死者生平,陪上几滴泪水;窥视生者良心,或褒或贬,足够聊它个三天三夜,借鉴哭丧之经,以备……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素有能人之称的妈妈拉开清甜的嗓子,哭得缠绵委婉,抑扬顿挫,而情亦浓郁,似乎比古代孔夫子在泰山脚下闻见的泣妇还要悲伤:比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还要凄厉。手指间的一方柔软的绢帕,不时拭着那双红润润的泪眼,随着俯仰有致的身影,划出一道道凝重而温良的弧线……

“姆妈呵,你是善良勤俭的好大人!”

“姆妈呵,想不到你匆匆离去头不回。”

“姆妈呵,可曾听到你愚媳哭天哭地觅亲人?”

“姆妈呵,……”

我伏在永不能开口的奶奶身边,痛哭着。蒙咙的泪帘里映出一个颠倒变异的怪影,内心厌恶极了——妈妈不迭的咒语恍若还在耳边萦绕:“老不死,活了七十还嫌少吗?”

只有灵堂外的人群,看得五体投地,听得衷肠翻腾。

大嫂大婶们,你们难道看不清我妈妈流的是灰泪?

“亲娘哪——你的不孝之女才来呐!”一阵恸哭,声震一堂。我姑母从外地赶来了。顿时,哭灵被推向了高潮。

“亲娘哪,你好命苦……”姑母哭开了。

妈妈做贼心虚,以为姑母将在众人面前揭她的短了。比如,去年我家造了新楼房,奶奶住在楼下间,但妈妈整日指桑骂槐,硬是把奶奶赶到了草屋里。姑母得知后,同妈妈吵了一场。此刻,妈妈来了个先发制人:

“姆妈呵,有良心人去天边,只好让无用媳妇伴你到老度光阴。”

姑母的哭声也随之带了刺儿:

“亲娘哪,你是枯庙旗杆孤零零,风残雨猛更难挨!”

灵堂里以哭代骂,泪作枪剑;灵堂外群情震惊,拭目以待。

按照丧事习俗,开始给火葬前的奶奶穿寿衣、端鬼饭、烧纸钱。

“姆妈呵,请你穿戴暖和吃个饱,再带几文雪花银。”妈妈哭着、做着。

“亲娘哪,你活着时衣食寒酸住草屋,死了空有满堂福!”姑母针锋相对,且也是事实。上回,我家宰了一只大鹅,煮得喷香,我说让奶奶尝尝,妈妈却直翻白眼。后来,还是我偷偷地把一块鹅腿肉藏在饭碗底中,去敬给奶奶的。

“砰——”妈妈突然举起一只赭砂罐头,在阶檐石上砸得粉碎。

我的心乱蹦乱跳起来,只见妈妈现出了全部的凶暴,哭骂着:“嫁出女儿泼出水,不容你无赖上我门庭闹鬼魂!”

我只觉得灵堂里有一团黑色的火焰在燃烧、喷发!(P2-5)

序言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香气。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那一瞬间,它们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这是我刚刚写完的一篇散文中的一节。漫步在江南早春时节青青的楠竹林里,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儿童文学。我甚至觉得,目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与这春天的楠竹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颇为相似。各种出版与传播通道的拓展与打开,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只要你拥有生长的梦想和力量,这片土壤以及土壤之上的空气、雨水、微风和阳光,就是属于你的,属于每一株绿色的生命的,正如白桦先生那句名诗所歌咏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然而,创作上的空前活跃与繁盛,也使儿童文学的编辑和出版者们面临着新的考验。丰富的资源就像大自然里的春天,摆在人人面前,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少数细心的人才能知悉,而如何把最好的书送到最热爱它的读者手中,却永远是一个秘密。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把诗人郑愁予这句诗中的“诗人”二字换成“编辑”,其实也很恰切。最好的编辑出版人,不也是黄昏时分的点灯人,为在暗夜中行路的读者挂起温暖和明亮的灯盏,照耀着他们回家的小路吗?而且,面对着如此繁盛和泥沙俱下的创作资源,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披沙沥金的耐心、采铜铸鼎的本事和撒豆成兵的艺术。

眉睫君和游安良君,是近几年在少儿出版界纵横驰骋的两匹“黑马”,两个人都很年轻,富有开创和进取的力量与信心。前者的强项在编辑和学术,后者的强项在出版和发行。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与童书出版界结缘并历练了不短的时间,对童书出版拥有热爱和敬畏的情怀,也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智慧和资源。我相信,这样两股力量与智慧合在一起,必将为当下的童书出版带来一些新的作为。那么,这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作家们的代表作选本丛书,算是他们的“东风第一枝”,是第一次的“竹林爆笋”。

首先,从这套书的作者阵容看,无疑是一份极其华丽的名单。当下活跃在儿童文学界的老中青四代作家、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皆在其中,如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任大星、张秋生、曹文轩、彭懿、黄蓓佳、刘先平、冰波、汤素兰、殷健灵……

其次,从这套书的书目来看,几乎每位作家都拿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获奖作品,或是作家们自己偏爱和看重的个性作品,用“名篇荟萃”来形容,实不为过。如《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儿》《妖湖传说》《会唱歌的画像》《甜橙树》《野妹子》《我要做好孩子》《窗下的树皮小屋》《小巴掌童话》《中国孩子的梦》《驿马》……

第三,这套书在编选上,另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做法是,以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品为基准,不拘泥于篇幅的长短和体裁的异同。有的作家的长篇作品也只是节选其最精华的章节,而给另一些中短篇杰作留出容纳的篇幅。有的作家在不同体裁形式里都有自己优秀的作品,则予以兼顾,尽可能在一本书中呈现出这位作家完整的创作风采。这种编选方法,在编辑艺术上的“含金量”最高,也最能体现编辑和出版者的眼光和功力,当然,编辑投入的心思也最多。

在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我记得20世纪50年代出版过的一本《普希金作品选》(戈宝权译),就是这样编选的,长篇节选、中短篇、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在其中。直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我阅读普希金的一个“宝典”般的选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80年代也编辑出版过一套方形开本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选本,有《叶圣陶作品选》《冰心作品选》《张天翼作品选》《柯岩作品选》《管桦作品选》《葛翠琳作品选》《孙幼军作品选》《袁鹰作品选》,等等,这些选本也是采用了这种长短不拘、体裁不一,只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基准的编法。所以,这套书三十多年来也一直为我所珍爱。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其实早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本,可惜的是,今天愿意这么去效仿的编辑越来越少了。很多编辑是怎么省事怎么简单怎么来,以至于许多作家最终被“选来选去”的,浮在大家眼前的全是那么一两篇作品,好像这位作家就只写过这么一两篇作品似的。

儿童文学事业,无论是创作、编辑、出版、传播,都应该是纯净、精美、细致和仁爱的。这是天使和圣母般的事业。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是真善美的文学。冰心老人生前曾告诫我们:从事儿童文学事业,必须拥有一颗“慈母的心”。由叶圣陶、冰心、陈伯吹那一代儿童文学先驱所创建和奠定的一些伟大和美好的儿童文学传统,正在一代代作家和出版家手中薪火相传。

“金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道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当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一条,由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曾经用弗罗斯特的这几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儿童文学之路。其实,儿童文学也并非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世界上也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借用一句伟人的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是将会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还是回到江南青青的楠竹林里。在春天的楠竹林里徜徉,我也想到了中国一代代儿童文学家们的美好情怀:他们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在各自的山坡和深谷间,以群体的追求、探索和进取之心,向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这份事业的忠诚、依恋和守护,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而透过早春三月楠竹林里的爆笋奇观,我还发现了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将是金色的。

是为总序。

2014年早春时节,写于东湖畔

书评(媒体评论)

高巧林的小说创作大多始于江南水乡里的童年记忆,以江南水乡作为小说的创作背景,以描写小孩子的心理感受、成长故事为主要内容,在淡淡的、蜿蜒曲折的情节中,借以平淡、素朴的语言展开自己的文学世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是纯文学的姿态,值得青年作家们借鉴。

——青年学者、出版人眉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0:46